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散热防护组件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3:41: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安装和散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防护组件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在led灯具中,由于电源模组和光源模组在工作中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
3.常用的散热器在制作时,由铝型材挤压或切割而成,因此在切割面上会留下薄片式的开口,以增加散热面积。在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如果不对薄片式的开口进行后处理,其边缘较为锋利,有割伤操作者的潜在风险;如果对薄片式的开口进行后加工处理,则需要增加整灯成本。
4.灯具的生产领域可通过加装防护板的方式,来防止灯具安装人员被散热鳍片割伤。比如,在一种带有散热鳍片的灯体安装座中,其包括灯座底板,在该灯座底板的同一侧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防护挡板,两个所述防护挡板分别与灯座底板的边缘连接,两个所述防护挡板之间的灯座底板上分布有梳状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防护挡板位于灯座底板的同侧。该灯体安装座的散热鳍片直接设置在灯座上,散热鳍片与灯座连接紧密不占空间,而且散热鳍片的两侧设有防护挡板,可防止安装人员被散热鳍片割伤。由于防护挡板安装在散热鳍片的两侧,导致经由散热鳍片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出去,即安装后散热效果不好。
5.因此,如何对灯具的散热组件进行结构优化,使其既能有效散热又能在安装时避免割伤操作者,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防护组件,挡板与散热件可转动连接,在运输和安装前,挡板对侧板的鳍片进行覆盖遮挡,避免割伤操作者;在安装时翻转至不遮挡鳍片,以提高散热件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该散热防护组件的照明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散热防护组件,包括散热件以及与所述散热件转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散热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从所述底板的外沿向上凸出设置,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半封闭的散热腔,在所述散热腔中设置有与所述侧板相平行的鳍片;所述散热件安装至外部固定件前,所述挡板覆盖在所述鳍片上。
9.在该散热防护组件中,散热件的外侧与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紧密贴合连接;在散热腔中的鳍片较少时,也可将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放置于散热腔中;由于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与散热件的底板或侧板紧密贴合,可通过底板或侧板将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而且在散热腔中设置有呈薄片状的鳍片,可增大散热面积。
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将该散热件安装至外部固定件前,挡板覆盖在鳍片上,以防止鳍片割伤操作者;而且,由于挡板与散热件为转动连接,在安装完后可将挡板进行提升,使其不覆盖鳍片,确保散热件的散热效能不受影响。
10.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散热件安装至外部固定件时,挡板向上翻转,直至与所述鳍片外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11.挡板向上翻转进行提升,直至与鳍片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此时挡板位于散热腔开口所在的平面,即挡板从散热腔的边沿向外侧延伸出来,挡板还可作为散热件的连接臂,与灯体的其他组件进行固定。
12.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挡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散热件转动连接。
13.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转动片,所述转动片从所述挡板凸出设置;所述挡板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为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上。
14.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作为挡板与散热件转动连接的转轴,使挡板可相对于散热件进行上下翻转。
15.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片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侧板轴连接,所述转动片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上。
16.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槽为弧形槽,且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插销孔,所述第二连杆包括滑动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槽配合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插销孔配合连接。
17.第二连杆的滑动部为向内切削凹陷形成,滑动部的外径小于限位部的外径,滑动部与弧形结构的滑槽配合连接,使限位部到达滑槽其中一端的插销孔,限位部与插销孔配合连接,在挡板覆盖在鳍片外周时,可保持挡板不易向上翻转;在稍用力将挡板向上翻转,使挡板离开鳍片时,又可使挡板垂直于鳍片外沿所在的平面,可使鳍片的散热面积不受遮挡,充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18.操作者可通过按压相互朝向的挡板,对散热件进行移动或安装,由于未直接接触侧板上的鳍片,无割伤风险。
19.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长条状均匀分布于挡板上。
20.挡板上设置的散热孔,在挡板打开时,气流可经由散热孔上下流动,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挡板作为中间连接件与灯体的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连接时,散热孔也可提供散热通道。
21.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板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散热孔之间
22.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中间。
23.操作者还可按压挡板上的凹槽,对散热件进行移动,凹槽并未直接相通于鳍片。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了上述的散热防护组件,可根据部件的安装需求,将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共同安装于同一散热防护组件中,或者分别将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安装在不同的散热防护组件中;散热防护组件采用散热件与可转动
的挡板搭配,既能防止鳍片割伤操作者,在完成安装后又能确保散热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25.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防护组件,散热件的底板或侧板与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贴合连接,散热腔中设置的鳍片增大散热面积,可将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将该散热件安装至外部固定件前,挡板覆盖在鳍片上,以防止鳍片割伤操作者;在安装完后可将挡板向上进行转动和提升,使其不覆盖鳍片,确保散热件的散热效能不受影响。
27.(2)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采用具有防护和散热性能良好的散热防护组件,鳍片的外周覆盖有挡板,可有效防止装配照明装置时,安装人员被鳍片割伤;在完成散热件的安装后,挡板向上提升,避免散热效能受到影响;挡板还可兼具连接件的作用,使整体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未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护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与侧板的连接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未打开时的气流分布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打开时的气流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9.实施例1
40.图1为本实施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未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一种散热防护组件,包括散热件1和挡板2,散热件1作为散热主体,一般由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件冲压或切削形成,如采用铝型材或铜板,本实施例采用铝板冲压成型制备得到散热件。散热件1具有环形、椭圆形或方形等适配于灯具外形的结构,本实施例以方形的散热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以此为限制。
41.在该散热件1中,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底板11作为散热件1的基座,其背面为光滑的平面。侧板12从底板11的外沿向上凸出形成,其背面也为光滑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板11为方形结构,在底板11相对的两条侧边向上凸出设置了侧板12,而在另外两条侧边上未设置有侧板,进而侧板12与底板11共同形成了半封闭的散热腔10。
42.在散热腔10中设置有多块与侧板12相互平行的鳍片13,鳍片13可增大散热件1的散热面积。即鳍片13也从底板11向上凸起竖向形成,在两两相邻的鳍片13之间形成了散热风道,散热风道中的气流可与外部空气流形成对流,以更好进行散热。散热件1的底板11或侧板12可与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图中未标出)贴合连接,散热腔10中设置的鳍片13增大散热面积,可将光源模组和(或)电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4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鳍片13一般做的较为轻薄,以在散热腔10中设置更多的鳍片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如图1所示,鳍片13的前后两侧有侧板12(侧板本身也可认为是一块厚度较大的鳍片)进行遮挡,但如果在左右两侧仍设置有侧板,这样会减弱散热腔10中的空气流动,不利于散热。因此,在对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进行散热时,鳍片13的左右两侧不应设置有侧板,即将鳍片13的左右两侧与外界相通,但此时鳍片13的边沿容易割伤操作者。
44.因此,本实施例在散热件1的鳍片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2,该挡板2是可以相对于散热件1上下翻转的。如图1所示,在散热件1安装至外部固定件(如灯体的外壳或支架)前或在运输过程中,挡板2覆盖在鳍片13上,以将鳍片13的锋利边沿遮挡住;如图2所示,在散热件1安装至外部固定件时,挡板2向上翻转,从而使鳍片13的边沿裸露出来,散热风道的气流可与外部空气形成有效对流,此时挡板与鳍片13的外沿13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45.具体来说,该散热防护组件还包括转动组件3,即挡板2是通过转动组件3与散热件1转动连接,从而可相对于散热件1进行上下翻转。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转动片33,其中,转动片33为从挡板2凸出形成的方块,在转动片上设置有两个通孔331。本实施例的转动片33与挡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片33可以螺接、铆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挡板2呈分体式固定连接。
46.图3为本实施例的散热防护组件的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挡板与侧板的连接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杆31为双头铆钉,第二连杆32为销钉,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分别穿过转动片33的通孔331,进而将挡板2与侧板12转动连接在一起,即挡板2以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为转轴转动连接于侧板12上。
4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杆31在将挡板2和侧板12连接在一起时,是将挡板2的上端与侧板12进行轴连接,即第一连杆31未将挡板2和侧板12锁紧,挡板2与侧板12之间是可以转动的。
48.为了设定挡板2的转动轨道,在侧板12上开设有滑槽121,转动片2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杆32转动连接于滑槽121上。本实施例的滑槽121设置为弧形槽,而且在滑槽121的两端设置有插销孔122。滑槽121的开槽宽度要小于插销孔122的开孔宽度。
49.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与滑槽121和插销孔122相配合的过程中,第二连杆32包括滑动部321和限位部322,滑动部321从限位部322凹陷下去,形成一弧形的凹槽,而限位部322则为柱形结构。在第二连杆32在滑槽121滑动的过程中,将第二连杆32旋转至滑动部321与弧形的滑槽121相匹配的特定角度,滑动部321与滑槽121配合连接,由于滑动部321的宽度小于限位部322的宽度,进而滑动部321可在滑槽121内滑动;在到达滑槽121末端的插销孔122后,限位部322与插销孔122配合连接,即可通过转动和推拉第二连杆32,将限位部322卡接在插销孔122中,进而不掉落至宽度较小的滑槽121中,使挡板在覆盖鳍片状态或者在打开状态下均可保持位置固定,达到锁定的目的。
50.回到图1,在挡板2上设置有散热孔21,这些散热孔21呈长条状均匀分布于挡板2上,在挡板2打开时,气流可经由散热孔21上下流动,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此外,如挡板2作为中间连接件与灯体的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连接时,散热孔也可提供散热通道。
51.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挡板2上还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其位于散热孔21之间。操作者还可按压挡板2上的凹槽22,对散热件进行移动,凹槽并未直接相通于鳍片。
52.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防护组件,在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将该散热件安装至灯体外壳、支架这些外部固定件前,挡板覆盖在鳍片上,以防止鳍片割伤操作者;在安装完后可将挡板向上进行转动和提升,使其不覆盖鳍片,确保散热件的散热效能不受影响。
53.实施例2
54.图6为本实施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未打开时的气流分布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散热防护组件在挡板打开时的气流分布图,结合参考图6和图7,如将未打开挡板的防护散热组件直接安装到面板灯、户外投光灯等照明装置中,气流会沿着挡板向上扩散,热量并未很好进行散发,经测试,光源模组的温度为103℃;而将挡板打开后,气流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经测试,光源模组的温度为91℃,可见将挡板打开,对光源模组的热量的散发效果较好。
55.实施例3
5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可以是面板灯、投光灯或其他具有方向结构的灯具,该照明装置包括了实施例1的散热防护组件,可根据部件的安装需求,将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共同安装于同一散热防护组件中,或者分别将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安装在不同的散热防护组件中;散热防护组件采用散热件与可转动的挡板搭配,既能防止鳍片割伤操作者,在完成安装后又能确保散热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57.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