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3:0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和推广建筑节能,因此各种建筑墙体保温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采用保温复合板安装于墙体是最通用的技术之一。
3.目前,我国居住建筑以砖和混凝土结构为主,通过砖或混凝土形成墙体,墙体外侧采用若干铝板干挂的结构形成外墙装饰层,提高建筑外观造型。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如下:使用成本相对过高,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外墙装饰层的使用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配合墙体的外表面使用,包括保温板体和装饰板体,所述保温板体与墙体之间设有安装组件,所述装饰板体设于所述保温板体远离墙体的一端,所述保温板体设有围绕向中心轴倾斜的侧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板体代替了整体的铝板,由于保温板体具有低成本和节能的效果,从而降低了仿金属保温板的使用成本;保温板体的侧面倾斜结构能减缓雨水的冲刷以及风的压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装饰板体靠近所述保温板体的一侧设有腔体,所述保温板体设有嵌入所述腔体的延伸板体,所述延伸板体与所述装饰板体之间设有第一粘胶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粘胶层用于将保温板体和装饰板体连接固定,而连接处为内嵌结构,能对连接处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外界对连接处造成影响,出现装饰板体容易脱离掉落的问题。
9.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体靠近所述装饰板体的一侧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为三角形凹槽,所述装饰板体设有嵌合于所述凹槽的凸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凸块的三角配合结构增大了连接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
11.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体与装饰板体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保温板体间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装饰板体间设有第三粘胶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温板体与装饰板体的外围连接处再通过第一密封件进行连接固定,防止雨水的渗入影响到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设于相邻所述保温板体间,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另一端连接于墙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安装组件能同时对两个仿金属保温板的侧部与墙体进行连接固定,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减低了使用成本。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架体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两侧的第二架体,
每个所述第一架体设于所述保温板体一侧,所述第二架体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装饰板体并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框架用于同时连接两个仿金属保温板,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后期局部的更换,无需进行整墙的更换,减少使用浪费。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第三架体,所述第三架体的顶端设有竖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框架的顶端设有用于第一连接板插入的第一凹槽架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凹槽架体的结构使得第一框架安装于第二框架上,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19.优选的,所述第三架体的底端设有第二凹槽架体,所述第二框架的底端设有插入所述第二凹槽架体的第二连接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架体与第二连接板的结构增加了第二框架对第一框架的支撑点,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组件对仿金属保温板安装的稳固性。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架体和第二凹槽架体内均设有第二密封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件对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连接处起到了密封的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腐蚀的现象,从而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断裂或分离的问题。
23.优选的,相邻所述装饰板体间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端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架体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密封件不仅起到了连接稳固的效果,也能防止第一框架内出现积水的现象,从而影响连接的稳固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本技术中的仿金属保温板结构简单和轻盈,不仅对外观起到了美观的效果,而且能控制项目的造价成本,适用于更多的建筑上,提高了使用范围。
27.本技术中的仿金属保温板在安装上较为轻松方便,减低使用材料的同时也能达到稳定的固定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设中实施例2置于墙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中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保温板体;3、装饰板体;4、安装组件;41、第一架体;42、第二架体;43、紧固螺栓;44、第三架体;45、第一连接板;46、第一凹槽架体;47、第二凹槽架体;48、第二连接板;49、第二密封;5、侧面;6、腔体;7、延伸板体;8、第一粘胶层;9、凹槽;10、凸块;11、第一密封件;12、第二粘胶层;13、第三粘胶层;14、第三密封件;15、弧形凹槽;16、插槽;17、第二框架;18、第一z字型架体;19、第二z字型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所示,一种建筑外立面用仿金属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体2和装饰板体3,保温板体2设有围绕中心倾斜的侧面5,使得保温板体2靠近装饰板体3端面的面积大于另一端面的面积。装饰板体3位于保温板体2的上表面一侧,装饰板体3为金属铝制材料。保温板体2的侧面5设有安装组件4,安装组件4为l型三角支架,通过钢钉将仿金属保温板进行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的装饰板体3的结构可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装饰板体3为实心结构,另一种是装饰板体3内可设置空腔体,用于不同功能材料的填充。
37.实施例2:
38.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装饰板体3靠近保温板体2的一侧设有腔体6,腔体6位于装饰板体3的中间,保温板体2的一侧设有嵌入腔体6内的延伸板体7。延伸板体7靠近装饰板体3的一侧设有若干凹槽9并等距离水平排列设置,每个凹槽9的为三角型凹槽9,凹槽9的顶角朝向墙体1的一侧,凹槽9的开口贴合装饰板体3设置。装饰板体3贴合凹槽9的一侧设有嵌合于每个凹槽9的凸块10,装饰板体3位于腔体6的两侧均设有弧形凹槽15,弧形凹槽15平行于三角型凹槽9设置。三角型凹槽9和弧形凹槽15内均填充有粘胶剂,当粘胶剂凝固后形成第一粘胶层8,从而将延伸板体7固定于装饰板体3的凹槽9内。
39.参照图2和图3所示,保温板体2位于延伸板体7的外围与装饰板体3位于腔体6的外围安装设置,保温板体2与装饰板体3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1,第一密封件11与保温板体2间通过第二黏胶层固定连接,第一密封件11与装饰板体3间通过第三粘胶层13固定连接。装饰板体3的上下两侧均延伸出一部分,用于设置朝向墙体1的插槽16。
40.参照图3和图4所示,仿金属保温板排列设于墙体1的外表面,竖直方向的相邻仿金属保温板之间设有安装组件4,通过安装组件4与墙体1固定连接,使得墙体1的外表面组合成立面的装饰层。
41.参照图3和图4所示,安装组件4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17,第一框架位于相邻保温板体2之间,第二框架17位于仿金属保温板与墙体1之间,其一侧通过紧固螺栓43与第一框架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水泥钉与墙体1固定连接。
42.参照3和图4所示,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架体41、第二架体42和第三架体44,第一架体41竖直设于相邻保温板体2之间,第二架体42设有两个并分别对称设于第一架体41的上下两侧,每个第二架体42的一侧契合于保温板体2的侧面5设置。第二架体42远离第一架体41一端插入到装饰板体3的插槽16内,通过紧固螺栓43依次贯穿装饰板体3和第二架体42,从而实现第一框架能同时固定连接两个仿金属保温板。两个装饰板体3间设有第三密封件14,第三密封件14靠近墙体1的一端填充于两个第二架体42之间的腔体6内。
43.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三架体44为倒l字型架体,第三架体44顶端远离保温板体2的一侧设有竖直的第一连接板45,第三架体44底端一侧设有第一z字型架体,从而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二凹槽架体47,第一z字型架体的底端与第二框架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4.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二框架17为正l字型架体,第二框架17的顶端靠近第三架体44的一侧设有第二z字型架体,从而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架体46,第二z字型架体的顶端与第三架体4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45插入到第一凹槽架体46内,第一凹槽架
体46内通过第二密封49件填充对第一连接板45进行固定。第二框架17的底端靠近第三架体44的一侧设有竖直的第二连接板48,第二连接板48插入到第二凹槽架体47内,第二凹槽架体47内通过第二密封49件填充对第二连接板48进行固定。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