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2:12: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因地下室的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地下室防水的必要性。
3.市场上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存在无法对墙内潮气进行吸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内墙体和排水管,所述内墙体的内侧设置有抗渗混凝土基层,且抗渗混凝土基层的内表面设置有抗菌涂料,所述内墙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内防水卷材,且内防水卷材的外侧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拐角设置有直角支撑柱,且填充层的内部安装有平面支撑柱,所述填充层的外侧连接有外防水卷材,且外防水卷材的外侧设置有外墙体,所述平面支撑柱的外部连接有加固件,且加固件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表面开设有集水孔,所述排水管设置于集水管的内部,所述直角支撑柱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地面基层,且地面基层的外侧设置有加厚防水卷材。
6.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涂料和抗渗混凝土基层紧密贴合,且抗菌涂料和抗渗混凝土基层平行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内防水卷材和填充层水平中轴线相重合,且内防水卷材和内墙体紧密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平面支撑柱关于填充层竖直中轴线等距分布设置有三行,且加固件关于平面支撑柱中心轴对称拼接组成锯齿形。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数量设置有六根,且排水管和集水管中心轴相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基层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地面方式的地面防水组件,且地面防水组件包括底防水卷材、防渗水泥和填夹膜,所述底防水卷材的上端连接有防渗水泥,且防渗水泥的内部设置有填夹膜。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渗水泥设置有两层,且防渗水泥和填夹膜平行分布。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通过将地下室设计呈双墙体结构,其之间通过防渗水性较好的填充层进行填充,填充层的两侧设有内外防水卷材,对地下室墙面进行防水,且通过填充层设的多处集
排水管,将墙内的潮气进行吸收处理,地面防水组件起到地面防水的作用。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抗菌涂料刷涂在抗渗混凝土基层的内表面,在抗渗混凝土基层本身具有防水性,减少因潮湿造成细菌滋生可能性的同时,抗菌涂料主要利用银、铜、锌、钛等金属及其离子的杀菌或抑菌能力制成,从而使地下室墙面具有抗菌性,提高美观以及环境安全性,内防水卷材和外防水卷材设置填充层的两侧,填充层对内墙体和外墙体起到填充连接的作用,以及将防水卷材间隔式设置在地下室墙体的内部,提高地下室的防水能力。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平面支撑柱可加固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的牢固性,加固件将平面支撑柱和四处直角支撑柱相连接,加固件增加平面支撑柱的稳定性,排水管通过集水管贯穿设置于填充层和平面支撑柱的内部,排水管内部可放置吸水材料,使集水管可通过集水孔将墙体中潮湿水汽吸收至排水管内部,减少地下室内部的潮气。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渗水泥将填夹膜夹至其内部,在防渗水泥本身具有防水能力的情况下,其内部设置填夹膜可提高防渗水泥的防水性,再配合下方的底防水卷材,可大大提高地面的防水能力,在地面基层和墙体衔接处设置有加厚防水卷材对防水作用进行加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地面防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内墙体;2、抗渗混凝土基层;3、抗菌涂料;4、内防水卷材;5、填充层;6、直角支撑柱;7、平面支撑柱;8、外防水卷材;9、外墙体;10、加固件;11、集水管;12、集水孔;13、排水管;14、地面基层;15、加厚防水卷材;16、地面防水组件;1601、底防水卷材;1602、防渗水泥;1603、填夹膜。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内墙体1和排水管13,内墙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渗混凝土基层2,且抗渗混凝土基层2的内表面设置有抗菌涂料3,抗菌涂料3和抗渗混凝土基层2紧密贴合,且抗菌涂料3和抗渗混凝土基层2平行分布,抗菌涂料3刷涂在抗渗混凝土基层2的内表面,在抗渗混凝土基层2本身具有防水性,减少因潮湿造成细菌滋生可能性的同时,抗菌涂料3主要利用银、铜、锌、钛等金属及其离子的杀菌或抑菌能力制成,从而使地下室墙面具有抗菌性,提高美观以及环境安全性,内墙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内防水卷材4,内防水卷材4和填充层5水平中轴线相重合,且内防水卷材4和内墙体1紧密贴合,内防水卷材4和外防水卷材8设置填充层5的两侧,填充层5对内墙体1和外墙体9起到填充连接的作用,以及将防水卷材间隔式设置在地下室墙体的内部,提高地下室的防水能力,且内防水卷材4的外侧连接有填充层5,填充层5的拐角设置有直角支撑柱6,且填充层5的内部安装有平面支撑柱7,平面支撑柱7关于填充层5竖直中轴线等距分布设置有三行,且加固件10组成锯齿形,平面支撑柱7可加固内墙体1和外墙体9之间的牢固性,加固件10将平面支撑柱7和四处直角支撑柱6相连接,加固件10增加平面支撑柱7的稳定性,填充层5的外侧连接有外防水卷材8,且外防水卷材8的外侧设置有外墙体9。
21.如图2所示,平面支撑柱7的外部连接有加固件10,且加固件10的内部安装有集水管11,集水管11的表面开设有集水孔12,排水管13设置于集水管11的内部,排水管13数量设置有六根,且排水管13和集水管11中心轴相重合,排水管13通过集水管11贯穿设置于填充层5和平面支撑柱7的内部,排水管13内部可放置吸水材料,使集水管11可通过集水孔12将墙体中潮湿水汽吸收至排水管13内部,减少地下室内部的潮气,直角支撑柱6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地面基层14,且地面基层14的外侧设置有加厚防水卷材15。
22.如图3所示,地面基层1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地面方式的地面防水组件16,且地面防水组件16包括底防水卷材1601、防渗水泥1602和填夹膜1603,底防水卷材1601的上端连接有防渗水泥1602,防渗水泥1602设置有两层,且防渗水泥1602和填夹膜1603平行分布,防渗水泥1602将填夹膜1603夹至其内部,在防渗水泥1602本身具有防水能力的情况下,其内部设置填夹膜1603可提高防渗水泥1602的防水性,再配合下方的底防水卷材1601,可大大提高地面的防水能力,在地面基层14和墙体衔接处设置有加厚防水卷材15对防水作用进行加强,且防渗水泥1602的内部设置有填夹膜1603。
23.综上,该抗菌地下室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内墙体1和外墙体9双重墙体,其内部的填充层5对内墙体1和外墙体9起到填充连接的作用,填充层5使用抗渗性较好的水泥材料,且填充层5分别和内墙体1和外墙体9连接面处设置有内防水卷材4和外防水卷材8,从而提高地下室墙面的防水能力,在内墙体1表面设置有抗渗混凝土基层2,其本身具有防水性,减少因潮湿造成细菌滋生可能性的同时,再在其表面刷涂有抗菌涂料3,抗菌涂料3主要利用银、铜、锌、钛等金属及其离子的杀菌或抑菌能力制成,从而使地下室墙面具有抗菌性,提高美观以及环境安全性,平面支撑柱7穿插在填充层5的内部可加固内墙体1和外墙体9之间的牢固性,平面支撑柱7通过加固件10进行连接,从而增加平面支撑柱7的稳定性,填充层5和平面支撑柱7的内部穿插设置的集水孔12可将墙体中潮湿水汽吸收至排水管13内部,减少地下室内部的潮气,地下室地面在地面基层14先初步设置底防水卷材1601配合对地面进行防水,填夹膜1603在防渗水泥1602本身具有防水能力的情况下,其可提高防渗水泥1602的防水性,再配合下方的底防水卷材1601,可大大提高地面的防水能力,在地面基层14和墙体衔接处设置有加厚防水卷材15对防水作用进行加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