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

2022-05-09 18:20: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的除水装置,属于汽车排气管清洁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支管和消声器之间的排气管中,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它主要用于轻型车、微型车和客车,其结构是双层波纹管外覆钢丝网套,两端直边段外套卡环的结构,为使消声效果更佳,波纹管内部可配伸缩节或网套,汽车排气管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汽车排气管料进行清洗,清洗后自然风干速度慢,且由于汽车排气管自身形状的限制,缝隙处很容易积水,需要通过吸水烘干设备进行干燥,现有吸水烘干设备只是单一的导入热风进行烘干,烘干的效率不高,缝隙处还是容易积存水珠。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吸水烘干设备只是单一的导入热风进行烘干,效率不高,且缝隙处容易积存水珠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包括外缸、内缸、底座、上盖和驱动装置,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外缸,外缸内壁加工有支台,内缸外侧顶部加工有外沿,外缸内部设置有内缸,且内缸的外沿放置于支台上,外缸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上盖与内缸建立连接,内缸侧壁和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待风干排气管置于内缸内部。
7.优选的:所述外缸底部加工有排水孔。
8.优选的:所述上盖上加工有进风孔,热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到内缸内部,经过内缸侧壁和底部的通孔后,从排水孔排出。
9.优选的:所述内缸底部为漏斗形。
10.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转动离心除水时,适当的振动增强缝隙处除水效果的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11.优选的:所述外沿底部和支台顶部均加工有半圆凸起,外沿底部的半圆凸起最低端与支台顶部滑动接触,支台顶部的半圆凸起最顶端与外沿底部滑动接触。
1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内缸纵向振动时,不影响水平方向的旋转离心运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
13.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直角转向箱和驱动轴,上盖中心处顶部安装有直
角转向箱,直角转向箱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建立连接,直角转向箱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建立连接,驱动轴与内缸建立连接,电机通过机架固定安装在上盖顶部。
14.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上半段为圆轴,驱动轴的下半段为方轴,内缸底部的中心处加工有方孔,驱动轴的方轴端滑动贴合安装在方孔内。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在进行热风烘干的同时,对汽车排气管进行了旋转离心处理,积存在汽车排气管缝隙处的水珠在离心旋转的作用下,脱离汽车排气管本体,统一从排水孔流出,除水效果更强;
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内缸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的同时,由于外沿底部半圆凸起和支台顶部的半圆凸起之间产生碰撞,内缸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加强了除水效果;
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的立体图;
20.图2是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的配合安装图;
21.图3是外缸的立体图;
22.图4是内缸的立体图;
23.图5是上盖和驱动装置的配合安装图;
24.图6是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外缸,2-内缸,3-底座,4-上盖,5-驱动装置,6-半圆凸起,7-进风孔,11-支台,21-外沿,22-方孔,51-电机,52-直角转向箱,53-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7.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2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除水装置,包括外缸1、内缸2、底座3、上盖4和驱动装置5,底座3上安装有外缸1,外缸1内壁加工有支台11,内缸2外侧顶部加工有外沿21,外缸1内部设置有内缸2,且内缸2的外沿21放置于支台11上,外缸1顶部设置有上盖4,上盖4上安装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穿过
上盖4与内缸2建立连接,内缸2侧壁和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待风干排气管置于内缸2内部。
29.所述外沿21底部和支台11顶部均加工有半圆凸起6,外沿21底部的半圆凸起6最低端与支台11顶部滑动接触,支台11顶部的半圆凸起6最顶端与外沿12底部滑动接触,当内缸2旋转,带动外沿21底部和支台11顶部均的半圆凸起6运动到同一竖直位置时,两个半圆凸起6相互碰撞,实现纵向短暂的振动位移,在此过程中,依赖于内缸2的自身重量,实现下落。
30.所述外缸1底部加工有排水孔。
31.所述上盖4上加工有进风孔7,热风通过进风孔7进入到内缸2内部,经过内缸2侧壁和底部的通孔后,从排水孔排出。
32.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直角转向箱52和驱动轴53,上盖4中心处顶部安装有直角转向箱52,直角转向箱52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51的输出端建立连接,直角转向箱52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53建立连接,驱动轴53与内缸2建立连接,电机51固定安装在上盖4顶部,电机51的输出端通过直角转向箱52带动驱动轴53旋转,直角转向箱52起到换向的作用。
33.所述驱动轴53的上半段为圆轴,驱动轴53的下半段为方轴,内缸2底部的中心处加工有方孔22,驱动轴53的方轴端滑动贴合安装在方孔22内。如此设置是为了保障内缸2在旋转的同时,可以实现升降位移,不受限制。
34.所述内缸2底部为漏斗形,便于汇集的积水排出。
35.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将汽车排气管竖直并排放入内缸2内部,扣上盖4,使驱动轴53的方轴端插入方孔22内,打开电机51,电机51的输出端通过直角转向箱52带动驱动轴53旋转,驱动轴53带动内缸2旋转,当内缸2旋转,带动外沿21底部和支台11顶部均的半圆凸起6运动到同一竖直位置时,两个半圆凸起6相互碰撞,实现纵向短暂的振动位移,在旋转离心力和竖直振动的同时作用下,积存在汽车排气管缝隙处的水珠脱离汽车排气管本体,统一汇集到排水孔排出;
36.在上述整个运动除水过程中,向上盖4上的进风孔7处通入热风,热风通过进风孔7进入到内缸2内部,经过内缸2侧壁和底部的通孔后,从排水孔排出,加速风干和增强除水效果。
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
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