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5-06 09:41: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设备入网需求以及设备间互联需求的持续增加,单一通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设备搭载了多种通信方式以满足入网和互联的需求,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无线电(new radio,nr),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蓝牙技术(bluetooth,蓝牙)等等。
3.然而,当不同通信技术采用时分复用的工作模式时,由于不同通信技术的时分周期通常相对固定的,因此无法保证不同通信场景的通信质量,导致用户体验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不同通信场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度。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6.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
7.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8.在所述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所述期望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所述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所述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10.占用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
11.场景类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12.第一通信保护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所述期望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所述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所述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1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4.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15.处理电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所述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所述期望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在所述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所述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16.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方法的步骤。
17.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方法的步骤。
18.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方法的步骤。
19.上述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通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影响,有效提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时延,从而提升相应通信场景类型下的共存性能,提高通信质量,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22.图2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23.图3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24.图4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25.图5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26.图6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27.图7为一实施例的共存场景的周期占用时间示意图;
28.图8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六;
29.图9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七;
30.图10为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之八;
31.图11为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2.图12为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3.图13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4.图14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5.图15为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7.可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通信模块称为第二通信模块,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通信模块称为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两者都是通信模块,但其不是同一通信模块。
38.在一些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同频段同时工作时的干扰问题,会采用时分复用技术进行通信。以蓝牙(bluetooth,bt)和wifi为例,由于不同通信技术的时分周期通常相对固定,不同通信制式网络会周期性地占用硬件资源。若硬件被蓝牙占用,就会导致wifi和通信设备,例如连接站点(access point,ap)之间的通信发生中断,反之亦然。其中连接站点例如为路由器。
39.以路由器进行举例说明,如果信道被蓝牙模块占用,wifi模块无法发送和接收数据。对于数据发送来说,wifi模块可以根据时分周期停止数据发送;但对于数据接收来说,wifi模块的路由器并不知道wifi模块在时分复用信道,当信道被蓝牙模块占用时,路由器仍然会向wifi模块发送数据,而此时wifi模块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则一直无法收到路由器发送的数据,最终造成路由器发送数据降速,进而造成wifi模块性能下降或断开与路由器的连接。
40.而在相关的改善技术中,尽管中断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无法保证不同通信场景的通信质量,特别是无法保证时延敏感业务下的体验。
4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能够在不同的通信场景下动态的调整保护策略,提高用户时延敏感业务下的体验。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如wifi通信、蓝牙通信等。
43.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可以是指同一个电子设备中的不同通信模块,不同通信模块采用相同的信道分时工作。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
44.可选地,第一通信模块110为蓝牙模块,第二通信模块120为wifi模块。其中,当第一通信模块110为蓝牙模块,第一通信模块110可以通过蓝牙通信与其他蓝牙模块或其他电子设备连接,以发射和/或接收数据从而进行蓝牙通信;当第二通信模块120为wifi模块时,第二通信模块120可以通过与通信站点连接以发射和/或接收数据从而实现wifi通信。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110可以为wifi模块,第二通信模块120可以为蓝牙模块。
45.可选地,通信方法的应用环境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130和第二通信设备140。其中,第一通信设备130为与第二通信模块120进行第二制式通信的相关设备,例如当第二通信模块120为wifi模块时,第一通信设备130为wifi模块的连接站点,例如路由器。其中,第二通信设备140为与第一通信模块110进行第一制式通信的相关设备,例如当第一通信模块110为蓝牙模块时,第二通信设备140为与蓝牙模块进行跳频交互的蓝牙设备。需要
说明的是,第一通信设备130、第二通信设备140分别可以是支持第一通信制式、支持第二通信制式的两个不同设备,也可以是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的同一设备。
46.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通信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47.步骤202,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
48.其中,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49.其中,期望占用时间是指预估的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可能占用信道的时间。当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处于时分复用的共存模式时,首先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可能占用信道的时间,以便后续步骤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需要进行通信保护的时间点和时间长度,及初步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应该如何进行通信保护。通信保护可以是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间的通信保护。
50.其中,期望占用时间的获取,可以根据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待传输的数据总量及当前周期的数据传输能力进行获取。当前待传输的数据总量可以是上一周期未传输完成的数据量和当前周期应用层下发的数据量之和;当前周期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有效数据传输量,也可以理解为是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可以理解,期望占用时间的获取步骤,可以在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进入时分复用状态的时刻执行,也可以在时分复用状态的时间段内任一时刻执行。
51.步骤204,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
52.其中,通信场景类型是指当前需要利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业务的场景类型。例如,当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设于同一电子设备中时,通信场景类型可以为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利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业务的场景类型,例如,利用第二通信模块进行听歌、打游戏、看视频等的场景类型。可选地,通信场景类型可以根据对时延、吞吐量等需求的大小进行划分,例如,划分为对时延要求较高和/或对吞吐量要求较高的场景类型,例如游戏、通话、在线视频、音乐场景等;对时延要求和对吞吐量要求均不高的空闲场景类型,例如,电子设备的待机场景。
53.其中,可选地,通信场景类型可以根据第二通信模块获取的通信指令进行判断,该通信指令携带应用场景的相关信息。通信指令可以由应用处理器根据相关场景的应用程序发送的应用请求生成;或者可以由相关场景的应用程序直接生成。例如,通信指令由应用处理器根据相关场景的应用程序发送的应用请求生成:当前用户需要观看视频,则当用户打开由第二通信制式主导的视频应用程序时,视频应用程序将向应用处理器发送视频应用请求,从而应用处理器生成相应的视频通信指令并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接收到视频通信指令时,根据视频通信指令携带的信息判定当前所需的通信场景类型为观看视频。
54.步骤206,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55.其中,通信场景类型可以根据对时延、吞吐量等需求的大小进行划分。第一预设类型可以是指对时延要求较高和/或对吞吐量要求较高的场景类型,例如,可以是:时延敏感类型,对时延要求高但吞吐量要求不高的通信场景,比如游戏、通话;吞吐量敏感类型,对网
速要求高但时延要求不高的通信场景,比如在线视频、音乐场景。
56.其中,可选地,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可以为第二通信模块通过向第一通信设备做出不同的动作或发送不同的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不同的动作或信息进行相关的通信保护,以维持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57.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不管是时延敏感类型还是吞吐量敏感类型,第一通信模块占用信道的时间将影响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通信。因此,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影响,有效提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时延。例如,可以根据期望占用时间对时延影响的大小,动态确定相应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以针对性地降低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时延影响,有效提升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的体验。例如,根据期望占用时间对吞吐量,也可以理解为通信成功率影响的大小,动态确定相应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以针对性地提高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成功率,有效提升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的体验。其中,以游戏场景类型且第一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为例进行实测,时延改善高达到80%,吞吐量提升一倍,从而通信质量明显提升,用户的游戏体验度明显提升。
58.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通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影响,有效提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时延,从而提升相应通信场景类型下的共存性能,提高通信质量,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预设类型包括时延敏感类型和/或吞吐量敏感类型,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包括:
60.步骤302,获取期望占用时间的时长等级。
61.步骤304,根据时长等级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
62.其中,可以预先对期望占用时间的时长等级进行划分,具体可以相应依据时延敏感类型和吞吐量敏感类型的通信需求进行划分。时长等级的数量和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63.例如,在通信场景类型为时延敏感类型时,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可以预设较多的时长等级,以使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的时长等级确定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更精准的匹配时延需求,尽可能降低第一通信模块占用信道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时延影响,例如,通过适当的丢包的保护策略来换取更低的时延。
64.例如,在通信场景类型为吞吐量敏感类型时,对吞吐量要求高,期望占用时间对吞吐量的影响较小,可以预设较少的时长等级,以使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的时长等级确定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更精准的匹配吞吐量需求,尽可能提高第一通信模块占用信道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通信成功率影响,例如,适当牺牲瞬时的时延,来换
取通信的成功率。
65.通过获取期望占用时间的时长等级,根据时长等级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可以快速的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从而提高通信保护的效率以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的体验。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信场景类型为时延敏感类型时(步骤401),如图4所示,根据时长等级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包括:
67.步骤402,在时长等级为第一时长等级时,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在当前周期内禁止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保护信息,以使第一通信设备默认第二通信模块当前处于通信交互的工作状态。
68.步骤404,在时长等级为第二时长等级时,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等待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
69.其中,第一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例如,第一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为[0,t0],第二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对应的时长为[t0,t1],t1》t0。t1和t0可以是变量。
[0070]
其中,在时长等级为第一时长等级时,说明当前期望占用时间较短,比如2ms(仅做举例,不做限定),对于时延敏感类型场景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适当的丢包,来换取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更快的通信。因此,可以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在当前周期内禁止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保护信息,以使第一通信设备默认第二通信模块当前处于通信交互的工作状态。从而,第一通信设备依旧给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尽管被第一通信模块占用信道的短暂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而造成小部分丢包,但可以确保与第一通信设备更快的通信,降低时延的影响,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71]
其中,在时长等级为第二时长等级时,说明当前期望占用时间较长,比如3ms(仅做举例,不做限定),对于时延敏感类型场景的影响较高,若按第一时长等级的策略,丢包将加重,可以通过适当抢占信道资源来换取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更快的通信。因此,可以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等待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从而,第一通信设备在短暂的第一预设时间内,停止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尽管第一预设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但并没有造成丢包且由于时间短依旧可以换取和第一通信设备更快的通信,降低时延的影响,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信场景类型为时延敏感类型时,如图4所示,根据时长等级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还包括:
[0073]
步骤406,在时长等级为第三时长等级时,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
[0074]
其中,第三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例如,第一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为[0,t0],第二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对应的时长为[t0,t1],第三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对应的时长为[t1,t2],且t2》t1》t0,t2、t1、t0均可以是变量。
[0075]
其中,在时长等级为第三时长等级时,说明当前期望占用时间更长,比如15ms以上
(仅做举例,不做限定),对于时延敏感类型场景的影响更高,若按第二时长等级的策略,抢占资源的时间有限,可能只有几毫秒,此时,维持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稳定连接更为重要,因此,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直至第二通信模块唤醒后再将通信数据发送。从而,第一通信设备能够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仍然在线仅是进入休眠状态,在较长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停止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并对相关通信数据进行缓存,尽管第二通信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但并没有造成丢包且依旧保持与第一通信设备的稳定连接,以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信场景类型为吞吐量敏感类型时(步骤501),如图5所示,根据时长等级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包括:
[0077]
步骤502,在时长等级为第四时长等级时,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通信站点发送第一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等待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
[0078]
步骤504,在时长等级为第五时长等级时,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
[0079]
其中,第五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大于第四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例如,第四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为[0,t0],第五时长等级对应的时长对应的时长为[t0,t1],t1》t0,t1、t0均可以是变量。
[0080]
其中,在时长等级为第四时长等级时,说明当前期望占用时间较短,比如2ms(仅做举例,不做限定),由于吞吐量敏感类型场景的通信成功率很关键,若按第一时长等级的策略,丢包将加重,通信速率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适当抢占信道资源来短暂暂停通信,避免丢包。因此,可以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等待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从而,第一通信设备在短暂的第一预设时间内,停止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尽管第一预设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但并没有造成丢包且由于时间短依旧可以换取和第一通信设备更快的通信,降低时延的影响,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81]
其中,在时长等级为第五时长等级时,说明当前期望占用时间更长,比如达到10ms以上(仅做举例,不做限定),对于吞吐量敏感类型场景的时延影响加重,若按第四时长等级的策略,抢占资源的时间有限,可能只有几毫秒,此时,维持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稳定连接更为重要,因此,确定第一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暂停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通信数据,并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直至第二通信模块唤醒后再将通信数据发送。从而,第一通信设备能够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仍然在线仅是进入休眠状态,在较长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停止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并对相关通信数据进行缓存,尽管第二通信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但并没有造成丢包且依旧保持与第一通信设备的稳定连,以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8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信方法还包括:
[0083]
步骤208,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二预设类型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二通信保护策略,第二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
[0084]
其中,通信场景类型可以根据对时延、吞吐量等需求的大小进行划分。相应地,第二预设类型可以是指对时延要求较和吞吐量要求均较高的场景类型,例如,可以是:空闲场景类型,例如电子设备的待机状态。
[0085]
当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空闲场景类型时,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通信几乎没有影响,第二通信模块相当于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确定第二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从而,第一通信设备能够确定第二通信模块仍然在线仅是进入休眠状态,在较长的第二预设时间内,停止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相关的通信数据并对相关通信数据进行缓存,尽管第二通信模块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但并没有造成丢包且依旧保持与第一通信设备的稳定连接,可以提高共存场景的通信质量。
[0086]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信息和第二保护信息可以均可供第一通信设备识别,以使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未接收到相关保护信息、接收到第一保护信息和接收到第二保护信息识别出第二通信模块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第二通信模块的指示反馈相应动作;或者,也可以是禁止发送保护信息、发送第一保护信息和发送第二保护信息的发送动作可供第一通信设备识别,以使第一通信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模块的发送动作识别出第二通信模块的当前状态并根据第二通信模块的指示反馈相应动作。
[0087]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中,t0-t2为一个共存周期),第一保护信息或第二保护信息在第一通信模块的占用信道的起始时刻t0发送,即保护信息的发送时刻与第一通信模块占用信道的起始时刻为同一时刻,从而可以从第一通信模块开始占用信道的同一时刻开始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避免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连接的中断,提高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的共存性能。
[0088]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保护信息可以为携带有第一相关信息的第一保护帧,第一相关信息包括期望占用时间及第一预设时间段;和/或第二保护信息为携带有第二相关信息的第二保护帧,第二相关信息包括期望占用时间;和/或第二通信模块在当前周期内禁止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保护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二通信模块在当前周期内禁止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保护帧和第二保护帧。
[0089]
进一步可选地,当第二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时,第一保护帧可以为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帧,cts帧的作用是抢占当前信道的资源,且第一通信设备,例如ap并不会降低当前第二通信模块或第二通信模块所处的电子设备的优先级,但是cts帧占用的时间很短,通常都是几毫秒。
[0090]
进一步可选地,当第二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时,第二保护帧可以为休眠保护(power save)帧,具体可以是携带有休眠标记的空数据帧(null data或qos null data),power save帧将使ap降低当前第二通信模块或第二通信模块所处的电子设备的优先级,从而减少对ap的资源占用。
[0091]
其中,wifi模块向ap发送cts帧可以确保wifi模块的功能可用,cts帧可以霸占信道一段时间,以让ap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不向wifi模块发送数据。其中,wifi模块向ap发送power save帧以使ap识别出wifi模块在线关联仅是处于休眠状态,并将数据暂时缓存起来直至wifi模块结束休眠状态。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第一通信模块可以根据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时的通信质量,动态调整通信行为,降低时域的期望占用时间。例如,第一通信模块可以通过动态将通信速率调高,提升载波效率,扩宽通信的带宽,以降低期望占用时间。例如,以动态提升通信速率为例,如图8所示,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0093]
步骤602,获取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交互的通信质量信息。
[0094]
步骤604,在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调整至目标速率,以降低第一通信模块的期望占用时间。
[0095]
其中,通信质量信息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交互时双方接收机收发信号涉及的相关信息,例如,以第一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为例,通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交互时双方可使用的跳频信道数量、双方通信的成功率、双方接收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及信号接收强度、双方支持的速率和带宽等。可以理解,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0096]
其中,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指通信质量满足通信交互的相关要求,不影响双方的通信质量。可选地,当通信质量信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时双方通信的成功率、双方接收到通信信号的信噪比及信号接收强度时,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强度大于预设强度、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及成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至少两个条件。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通信的质量要求进行设置及调整,具体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当前信号强度大于-50dbm、通信成功率在98%以上、当前双方接收解调的信噪比在余量3db以上。
[0097]
其中,相关参数条件的选择优先级,可以根据第一通信模块的实际应用环境进行选择,例如,当第一通信模块应用于手机设备时,可以选择信噪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及成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中的两个条件作为预设条件。预设条件的具体条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获取的通信质量信息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获取的相关质量参数越多可以设置数量更多的条件。
[0098]
其中,当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则说明当前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好,因此可以提高通信速率。将通信速率调整至目标速率,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第一通信模块时域的期望占用时间,从而为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让出更多的时间。例如,将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由1mbps提升到2mbps,即便加载相同上层传递下来的数据,时域所占用时间也可以成比例减少。
[0099]
其中,可选地,如图9所示,将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调整至目标速率,包括:
[0100]
步骤702,获取当前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环境允许的最高速率。
[0101]
步骤704,将最高速率作为目标速率进行当前周期的通信。
[0102]
其中,当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说明当前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好,可以在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基础上,获取当前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环境允许的最高速率,并将最高速率作为目标速率进行当前周期的通信,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可选地,可以预设的速率档位,根据预设的速率档位逐步提升通信速率,直至提升至当前通信环境允许的最高速率后,将最高速率作为目标速率进行当前周期的通信。其中,预设的速率档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每个速率档位为1mbps,从而根据预设的速率档位逐步提升通信速率可以是每次提升1mbps,直至提升至当前通信环境允许的最高速率。其中,可以预设通信双方均支持的速率表,速率表包括速率档位和相应的速率值,从而可以根据速率表逐步调整速率。
[0103]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确定之前需要获取第一通信模块的期望占用时间。如图10所示,获取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包括:
[0104]
步骤802,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需要传输的数据总量及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
[0105]
步骤804,根据数据总量和通信速率获取期望占用时间。
[0106]
其中,当前周期需要传输的数据总量是指第一通信模块当前进行通信需要传输的实际数据量,包括上一周期未传输完成的数据量和当前周期应用层下发的数据量,可以理解为上一周期未传输完成的数据量和当前周期应用层下发的数据量之和。
[0107]
其中,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反映当前周期传输数据的能力。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步骤获取,也可以根据上n个周期中每个周期有效数据传输能力获取。
[0108]
可以理解,期望占用时间为数据总量和通信速率的比值。从而根据数据总量和通信速率,即可获取第一通信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
[0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0110]
步骤902,设定占用时间阈值,若获取的期望占用时间大于预设占用时间阈值,则停止第一通信模块对信道的占用,避免第一通信模块占用时间过久导致第二通信模块的断流发生。其中,占用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通信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不同通信场景下占用时间阈值可以改变。例如,时延要求较高时延敏感类型场景或吞吐量敏感类型场景,设置的占用时间阈值可以较小,例如游戏场景,占用时间阈值可以是15ms;时延和吞吐量要求不高的空闲场景,设置的占用时间阈值可以较大,例如,占用时间阈值可以是30ms。可选地,占用时间阈值设置多个以匹配不同的场景类型,并内置在应用的电子设备或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中,或者,也可以直接由电子设备或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等根据通信场景动态调整。
[0111]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112]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通信方法的通信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0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占用时间获取模块、场景类型获取模块和第一通信保护模块。
[0114]
占用时间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
[0115]
场景类型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0116]
第一通信保护模块230,用于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
[0117]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通过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通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影响,有效提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时延,从而提升相应通信场景类型下的共存性能,提高通信质量,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0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还包括:第二通信保护模块。
[0119]
第二通信保护模块240,用于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二预设类型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二通信保护策略,第二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
[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还包括:
[0121]
通信速率调节模块250,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交互的通信质量信息,在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调整至目标速率,以降低第一通信模块的期望占用时间。
[0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还包括:
[0123]
停止占用模块260,用于设定占用时间阈值,若获取的期望占用时间大于预设占用时间阈值,则停止第一通信模块对信道的占用,避免第一通信模块占用时间过久导致第二通信模块的断流发生。
[0124]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01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10、第二通信模块120和处理电路150。
[0126]
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分别
用于支持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
[0127]
处理电路150,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110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第二通信模块120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120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120与第一通信设备130之间的通信。
[0128]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获取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占用信道的期望占用时间;获取第二通信模块在共存模式下的通信场景类型;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一预设类型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第一通信保护策略用于保护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通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期望占用时间对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影响,有效提升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设备之间通信的吞吐量,降低时延,从而提升相应通信场景类型下的共存性能,提高通信质量,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0129]
可选地,处理电路150还用于在通信场景类型为第二预设类型时,确定第二通信模块在期望占用时间内的第二通信保护策略,第二通信保护策略为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保护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通信模块休眠状态结束前将通信数据进行缓存;还用于获取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交互的通信质量信息,在通信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第一通信模块当前周期的通信速率调整至目标速率,以降低第一通信模块的期望占用时间;还用于设定占用时间阈值,若获取的期望占用时间大于预设占用时间阈值,则停止第一通信模块对信道的占用,避免第一通信模块占用时间过久导致第二通信模块的断流发生。
[0130]
可选地,第一通信模块110为蓝牙模块,第二通信模块120为wifi模块。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110为wifi模块,第二通信模块120为蓝牙模块。
[0131]
可选地,第一通信模块110的通信优先级高于第二通信模块120的通信优先级,从而第一通信模块110可以先预估期望占用时间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预先占用信道进行通信。
[0132]
例如,当电子设备为手机时,对于手机来说,可以是蓝牙模块的通信优先级高于wifi模块的通信优先级,因此蓝牙模块可以先预估期望占用时间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预先占用信道进行通信。当电子设备为监控设备时,对于监控设备来说,可以是wifi模块的通信优先级高于蓝牙模块的通信优先级,因此wifi模块可以先预估期望占用时间并根据期望占用时间预先占用信道进行通信。
[0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处理电路150设于第一通信模块110;其中:
[0134]
第一通信模块110,用于将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120,以指示第二通信模块120根据第一通信保护策略进行通信保护;或者第二通信模块120,用于向第一通信模块110发送策略查询指令,以指示第一通信模块110反馈第一通信保护策略,并根据第一通信保护策略进行通信保护。
[0135]
可选地,第一通信模块110,还用于将第二通信保护策略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120,以指示第二通信模块120根据第二通信保护策略进行通信保护;或者第二通信模块120,还用于向第一通信模块110发送策略查询指令,以指示第一通信模块110反馈第二通信保护策略,并根据第二通信保护策略进行通信保护。
[0136]
当处理电路150设于第一通信模块110时,由第一通信模块110确定第一保护策略和第二保护策略,第二通信模块120通过与第一通信模块110进行交互以获取第一保护策略和第二保护策略。其中,第二通信模块120对第一保护策略和第二保护策略的获取,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110主动发送且第二通信模块120被动接收,以降低交互时间,提高通信效率;也可以是第一通信模块110被动发送且第二通信模块120主动接收,以提高交互的准确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0137]
可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通信接口进行通信保护策略的相关交互。
[0138]
其中,无论通信保护策略是由第一通信模块110确定的还是由第二通信模块120确定,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对通信的时延要求需达到微秒、纳秒量级(一般不能超出10us),而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第一通信模块110和第二通信模块120,以实现两者间的通信交互,可以尽可能地降低时延,以满足通信的时延需求。通信接口例如可以是i2c、spi、i/o等接口,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139]
上述通信装置、电子设备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通信装置、电子设备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通信装置、电子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0140]
上述通信装置、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0141]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可选地,如图15所示,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存储器连接的网络接口。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通信控制方法。
[01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143]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选择方法的步骤,和/或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0144]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0145]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
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0146]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4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