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共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10:1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件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共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管接件是一种管道连接用零件,用于多个管道进行连接。
3.目前现有技术中,管接件在生产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试验,从而测试管接件的性能,在试验时会分别使用专门装置对其进行交变弯曲试验和振动试验,但是现有装置体积较大,进而导致对场地占用多,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共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共用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驱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底座上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呈对称设置有一对导柱;所述导柱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导柱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导柱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柱贯穿通孔;所述连接板侧面固接有第一管夹架;所述驱动组件设在连接板远离第一管夹架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设在底座上,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将两种试验装置整合为一个,从而降低试验设备的投入,并且减少占地面积。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接在固定板上,且电机设在连接板远离第一管夹架的一侧;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轴套;所述偏心轴套表面固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端部通过耳轴和耳座安装在连接板远离第一管夹架的一侧,以此进行驱动连接板移动。
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包托管架;所述底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第二管夹架;所述底座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接有一组托管架,以此进行固定受测管道。
8.优选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可拆卸固接;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导柱上,通过设置直线轴承,以此可以降低连接板滑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侧壁上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油盒和导油单元;一对所述油盒固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电机的一侧固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活塞缸;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在活塞缸内;所述活塞缸的无杆腔与油盒之间通过气管互相连通;所述活塞缸与固定板固接;所述导油单元设在直线轴承上,从而进一步降低摩擦力,减小工作时的噪音。
10.优选的,所述导油单元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直线轴承内部开设有一组导油槽;所述
导油槽上开设有环形槽;一组所述导油槽通过环形槽互相连通;所述导油槽与油盒之间通过第一软管互相连通,以此可以对直线轴承内部进行润滑。
11.优选的,所述直线轴承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收集环;所述收集环内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油盒之间通过第二软管互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端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以此将润滑油进行回收。
12.优选的,所述收集环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壁上固接有棉套;所述滑槽侧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盖板,通过棉套可以进行擦拭导柱的表面,从而减少导柱表面上的润滑油,以此减少润滑油滴落在工作台上。
13.优选的,所述棉套上套设有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设在收集环内部;所述环形气囊通过第三软管与活塞缸的无杆腔互相连通,以此可以提高棉套对导柱的清洁效果。
14.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表面固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顶端与收集槽的侧壁固接,以此可以对环形气囊进行固定和支撑。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导柱、连接板、第一管夹架、驱动组件和固定组件,依靠固定组件对管道进行固定,驱动组件带动连接板进行周期性往复运动,从而使管道减震振动,在使用时,依靠调节电机转速和更换不同的偏心轴套,以此分别进行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将两种试验装置整合为一个,从而降低试验设备的投入,并且减少对场地的占用,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塞缸、活塞杆、油盒、气管和第一软管,依靠上述零件进行配合,以此将润滑油注入到直线轴承内,从而对直线轴承内部进行润滑,降低摩擦力,减小工作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1、底座;12、固定板;13、连接板;14、导柱;15、第一管夹架;21、偏心轴套;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耳座;31、支撑板; 32、第二管夹架;33、托管架;41、直线轴承;51、活塞杆;52、活塞缸;53、油盒;54、导油槽;55、环形槽;61、收集环;62、第二软管;71、固定环;72、盖板;73、棉套;81、环形气囊;82、第三软管;9、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交变弯曲试验与振动试验共用装置,包括底座 11、固定板12、驱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底座11上固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侧面呈对称设置有一对导柱14;所述导柱14安装在固定板12上;所述导柱14上设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与导柱1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柱14贯穿通孔;所述连接板13侧面固接有第一管夹架15;所述驱动组件设在连接板13远离第一管夹架15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设在底座11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接在固定板12上,且电机设在连接板13远离第一管夹架15的一侧;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轴套21;所述偏心轴套21表面固接有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3端部通过耳轴和耳座24安装在连接板13远离第一管夹架15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包托管架33;所述底座11远离固定板12的一侧固接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 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第二管夹架32;所述底座11靠近固定板12的一侧固接有一组托管架33;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41;所述直线轴承41通过紧固件与连接板13可拆卸固接;所述直线轴承41套设在导柱14上;在使用过程中,将管道与管接件进行组装,根据不同的管接件,可以组装成直的和弯的管道,直的管道两端通过第二管夹架32进行固定,第一管夹架15和第二管夹架32为现有固定管道的夹紧机构,弯的l或u型管道通过托管架33 进行固定,第一管夹架15与管道试验部位进行连接,之后为电机通电,电机为电磁调速电机,先按照试验需求进行调整电机的转速,然后电机驱动偏心轴套21进行旋转,之后通过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带动连接板13进行周期性往返运动,从而管道连接处发生振动,同时连接板13和直线轴承41 在导柱14上进行滑动,在试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换不同偏心值的偏心轴套21,使其与试验振幅对应,通过耳轴和耳座24使第二连杆23 端部铰接在连接板13上,通过设置直线轴承41,以此可以降低连接板13滑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交变弯曲试验,管子在中部连接范围内偏转
±
10mm,以15hz持续20s,停顿2min,交变弯曲满13小时,检验用10万次负荷变化来进行,振动试验,选择相应的偏心轴套21,偏心轴套21的偏心值与试验振幅对应,震动满84分钟,进行振动测试试验,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将两种试验装置整合为一个,从而降低试验设备的投入,并且减少占地面积,工作人员可以在场地内安装更多设备,且体积工作人员活动空间更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12侧壁上设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油盒53和导油单元;一对所述油盒53固接在固定板12上;所述连接板13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电机的一侧固接有活塞杆51;所述活塞杆51端部设置有活塞缸52;所述活塞杆51滑动连接在活塞缸52内;所述活塞缸52的无杆腔与油盒53之间通过气管互相连通;所述活塞缸52与固定板12固接;所述导油单元设在直线轴承41上;所述导油单元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直线轴承41内部开设有一组导油槽54;所述导油槽54上开设有环形槽55;一组所述导油槽54通过环形槽55互相连通;所述导油槽54与油盒53之间通过第一软管互相连通;在连接板13进行滑动时,其连接板13会带动活塞杆51进行滑动,之后活塞杆51移动会将活塞缸52 内的气体压入油盒53内,然后油盒53内部的润滑油会通过第一软管进入到导油槽54内,在使用前先向油盒53内注入润滑油,通过环形槽55将多个导油槽
54进行连通,以此可以对直线轴承41内部进行润滑,从而进一步降低摩擦力,减小工作时的噪音。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直线轴承41的两侧呈对称固接有一对收集环61;所述收集环61内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油盒53之间通过第二软管62互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62的端部均安装有单向阀;在使用时,当活塞杆51弧形反向复位时,油盒53内部的气体抽回活塞缸52,然后产生负压,从而通过第二软管62吸取收集环61内的润滑油,润滑油喷涂后,其会从直线轴承41的两端流出,以此将润滑油进行回收,单向阀用户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62内液体单向流动,使第一软管只能流出润滑油,第二软管62只能吸入润滑油。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环61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环71;所述固定环71内侧壁上固接有棉套73;所述滑槽侧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盖板72;在使用时,通过棉套73可以进行擦拭导柱 14的表面,从而减少导柱14表面上的润滑油,以此减少润滑油滴落在工作台上,在安装时,将固定环71塞入滑槽内,之后通过盖板72进行固定住固定环71,以此完成对棉套73的安装,导柱14的两端通过卡箍安装在固定板12 上,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棉套73进行更换和安装。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棉套73上套设有环形气囊81;所述环形气囊81设在收集环61内部;所述环形气囊81通过第三软管82与活塞缸52的无杆腔互相连通;所述环形气囊81表面固接有弹性杆9;所述弹性杆9顶端与收集槽的侧壁固接;在长期使用时,棉套73内会吸入较多的润滑油,从而使得导柱14表面的清洁效果下降,在活塞杆51向活塞缸52内移动时,活塞缸52的气体会通过第三软管82进入到环形气囊81内,使环形气囊 81进行碰撞,然后挤压棉套73,将棉套73内的润滑油挤出,以此可以提高棉套73对导柱14的清洁效果,通过设置弹性杆9,以此可以对环形气囊81 进行固定和支撑。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将管道与管接件进行组装,根据不同的管接件,可以组装成直的和弯的管道,直的管道两端通过第二管夹架32进行固定,第一管夹架15和第二管夹架32为现有固定管道的夹紧机构,弯的l或u型管道通过托管架33进行固定,第一管夹架15与管道试验部位进行连接,之后为电机通电,电机为电磁调速电机,先按照试验需求进行调整电机的转速,然后电机驱动偏心轴套21进行旋转,之后通过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3带动连接板13进行周期性往返运动,从而管道连接处发生振动,同时连接板13 和直线轴承41在导柱14上进行滑动,在试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换不同偏心值的偏心轴套21,使其与试验振幅对应,通过耳轴和耳座24 使第二连杆23端部铰接在连接板13上,通过设置直线轴承41,以此可以降低连接板13滑动时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交变弯曲试验,管子在中部连接范围内偏转
±
10mm,以15hz持续20s,停顿2min,交变弯曲满13小时,检验用10万次负荷变化来进行,振动试验,选择相应的偏心轴套21,偏心轴套21的偏心值与试验振幅对应,震动满84分钟,进行振动测试试验,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将两种试验装置整合为一个,从而降低试验设备的投入,并且减少占地面积,在连接板13进行滑动时,其连接板13会带动活塞杆51进行滑动,之后活塞杆51移动会将活塞缸52内的气体压入油盒53内,然后油盒53内部的润滑油会通过第一软管进入到导油槽54内,在使用前先向油盒 53内注入润滑油,通过环形槽55将多个导油槽54进行连通,以此可以对直线轴承41内部进行润滑,从而进一步降低摩擦力,减小工作时的噪音,当活塞杆51弧形反向复位时,油盒53内部的气体
抽回活塞缸52,然后产生负压,从而通过第二软管62吸取收集环61内的润滑油,润滑油喷涂后,其会从直线轴承41的两端流出,以此将润滑油进行回收,单向阀用户使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62内液体单向流动,使第一软管只能流出润滑油,第二软管62只能吸入润滑油,通过棉套73可以进行擦拭导柱14的表面,从而减少导柱14表面上的润滑油,以此减少润滑油滴落在工作台上,在安装时,将固定环71塞入滑槽内,之后通过盖板72进行固定住固定环71,以此完成对棉套73的安装,导柱14的两端通过卡箍安装在固定板12上,通过上述设置,以此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棉套73进行更换和安装,在长期使用时,棉套73内会吸入较多的润滑油,从而使得导柱14表面的清洁效果下降,在活塞杆51向活塞缸52内移动时,活塞缸52的气体会通过第三软管82进入到环形气囊81 内,使环形气囊81进行碰撞,然后挤压棉套73,将棉套73内的润滑油挤出,以此可以提高棉套73对导柱14的清洁效果,通过设置弹性杆9,以此可以对环形气囊81进行固定和支撑。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