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2022-04-30 15:03: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见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程序代码本身设计的,即通过对代码逻辑或类的解析,获取对应路径,设计覆盖该路径的测试数据,这类策略仅针对白盒测试有效。另一类是通过反复学习原始数据,获取测试数据的主要属性,通过设置参数,从而生成大量的测试数据,这类方法严重依赖于原始数据。
3.但是,在测试前移阶段,面对待交付项目,尚没有完整的开发代码作为依据,也没有原始数据作为参考。测试人员无法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试数据,即使测试人员通过估算得到的测试数据,也无法保证测试覆盖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可以通过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进而减少测试数据对代码和原始数据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7.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8.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10.业务需求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11.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12.测试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1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15.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进而减少测试数据对代码和原始数据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17.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2.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23.实施例一
24.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任何测试数据的生成场景,尤其适用于项目开发前的测试数据生成场景。该方法可以由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设备中。
25.如图1a所示,所述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包括:
26.s110,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27.本方案可以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执行,在项目建立之后,电子设备可以从业务系统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可以是业务人员在收集了客户的需求之后形成的系统的业务需求说明书。开发人员可以依据业务需求说明书完成指定项目的软件开发。在测试前移阶段,测试人员可以依据业务需求说明书实现测试数据的生成。因此,测试人员无需等待开发人员完成软件开发任务,可以提前进行测试数据制造,以及时完成各阶段的测试任务,加快项目交付进程。
28.所述业务需求信息可以包括项目目标、总体业务流程、功能需求以及性能需求等内容。所述功能需求可以包括输入要求、输出要求以及业务规则等内容。所述性能需求可以包括用户数量、数据规模以及响应时间等内容。
29.s120,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30.其中,所述特征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主要功能,所述特征模型可以是由一组特征和特征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根据总体业务流程、各个流程节点的功能需求以及性能需求等业务需求信息,电子设备可以将待交付项目构建为一个总体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电子设备也可以将待交付项目分为各个子项目,为各个子项目构建各自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31.可以理解的,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可以包括至少两级特征,所述树状结构可以是无序树,也可以是有序树,还可以是二叉树。例如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可以是以项目目标为
根特征单元,以功能需求为左子树特征,以性能需求为右子树特征的二叉树结构特征模型。
32.在本方案中,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包括:
33.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至少两级特征;其中,每级特征包括至少一个特征单元;
34.根据所述至少两级特征,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35.图1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的示意图。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假设需要开发一款理财产品,电子设备构建的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可以如图1b所示。图1b所示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具有4级特征,每级特征包括至少一个特征单元。其中,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的第1级特征,也可以称为根特征单元,根特征单元可以为项目目标,即理财产品。对于一款理财产品来讲,募集期、封闭期以及到期日等均可以作为根特征单元的下一级特征。其中,募集期、封闭期以及到期日等可以称为第2级特征中的特征单元。继续分析第2级特征中各个特征单元的子特征单元,可以延伸后续层级特征,直至特征单元无法划分子特征单元,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构建完成。
36.本方案可以将业务需求信息描述为具有层次特性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有利于快速生成符合客户需求的测试数据。
37.s130,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38.所述测试数据可以是为了测试软件某一功能而设计的一系列输入值。电子设备可以对构建好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按照预先设定的遍历方式进行特征单元遍历,得到一个或多个线性序列。然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线性序列生成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当存在多个线性序列时,线性序列之间可能存在逻辑关系,电子设备在生成测试数据过程中可以将逻辑关系考虑其中,以得到优质的测试数据。
39.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进而减少测试数据对代码和原始数据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40.实施例二
4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
4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3.s210,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44.s220,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至少两级特征;其中,每级特征包括至少一个特征单元。
45.s230,确定各级特征单元之间的精化关系,以及,各特征单元之间的约束关系。
46.其中,所述精化为从根特征单元开始,将不同粒度的特征单元组织成树状结构。对于一个完整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假设其总共有n级特征,根特征单元可以为第1级特征,相应地,根特征单元的子特征单元为第2级特征,依次类推直到子特征单元无法再次精化,即第n级特征。
47.在精化父特征单元时,若该子特征单元为必选特征,即缺失该子特征单元,父特征单元功能不完整,那么该子特征单元必须被保留;若该子特征单元为可选特征,即该子特征
单元的缺失,其功能可以由其它必选子特征单元替代,那么该子特征单元可以被保留也可以不被保留。可以理解的,所述子特征单元可以为父特征单元的一部分,可以是该父特征单元对应的功能在部分输入下得到相同反馈或同一性质反馈的部分功能。
48.所述约束关系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特征单元之间的依赖关系,是确定特征单元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其目的在于保证特征模型构建的合法性。所述约束关系可以包括第一关系、第二关系、第三关系和第四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可以是两个特征单元同时存在的关系。所述第二特征可以是两个特征单元不同时存在的关系。所述第三关系可以是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一个的关系。所述第四关系为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至少一个的关系。
49.s240,根据所述精化关系和所述约束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50.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确定了根特征单元之后,特征集合可以表示为表示第1级的第1个特征单元。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步骤可以如下:
51.第一步:根据业务需求信息中的业务关系信息,寻找与根特征单元具有直接业务关系的功能要素,保证同一级各子特征单元之间的约束关系为互斥关系,确定第2级特征,以扩大特征集合。此时,特征集合可以表示为以扩大特征集合。此时,特征集合可以表示为其中,1≤i≤k,k≥1,f
i2
表示第2级的第i个特征单元;
52.第二步:重复第一步,直到特征单元无法再进一步精化,此时,特征集合可以记为其中,0≤m≤n,m≥1;
53.第三步:对第n级特征单元,依据业务需求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约束关系,确定第n 1级特征单元,建立约束关系集合。假设第n 1级共有p个特征单元,由于第n级的每个特征单元至少对应一个约束关系,因此p≥n。对于所有的第一关系可以记为2≤j≤p,其中,r
j(n,i)
表示第j个特征单元与第n级的第i个特征单元具有第一关系。类似的,第三关系集合可以记为其中,对于确定的特征单元而言,表示从第j 1个特征单元开始共m个特征单元与第n级第i个特征单元对应关系为第三关系。同理,特征单元的第四关系可以用集合o={o1,o2,

,ok},具体的,集合o可以表示为:其中,对于一个确定的特征i而言,表示从第j 1个特征单元开始共m个特征单元与第n级第i个特征单元对应关系为第四关系。至此,完成了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的初步构建,需要注意的是,子特征单元会继承父特征单元之间的第二关系。
54.s250,将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不存在下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作为测试数据入口;以及,将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不存在上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作为测试数据出
口。
55.在s240所建立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的基础上,电子设备可以对树状结构特征模型进行搜索,确定不存在下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这类特征单元不存在下级特征单元,因此不存在下级特征单元向其传递数据,可以作为测试数据入口。电子设备可以将不存在上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作为测试数据出口,这类特征单元无法向上级继续传递数据,因此可以作为测试数据出口。
5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试数据入口和测试数据出口可以是为了生成完整的数据路径而拟定的,可以不作为实际测试数据入口和实际数据出口。实际的测试数据入口和/或出口可以通过遍历数据路径上的各个特征单元,判断特征单元是否需要数据输入和/或输出。
57.s260,根据所述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生成各测试数据入口至各测试数据出口的数据路径。
58.针对s240中第二步得到的特征集合以及s250确定的各测试数据入口和各测试数据出口,依据约束关系和精化关系,梳理不同的数据路径,对于集合r而言,集合中每一个元素均对应一条数据路径;对于集合x而言,集合中每一个子元素均对应一条数据路径,但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子元素;对于集合o而言,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选择至少一个子元素对应一条数据路径。即,数据路径集合其中其中
59.s270,根据所述数据路径,生成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60.针对s260所得到的数据路径集合中的每一条数据路径,电子设备可以检测该数据路径中各个特征单元是否需要输入和/或输出数据,输入和/或输出数据类型以及输入和/或输出数据范围等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设计对应的测试数据。
6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路径,生成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
62.根据所述数据路径中各特征单元的数据限定集合,生成满足所述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的测试数据选择范围;
63.在所述测试数据选择范围内,生成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64.容易理解的,根据各特征单元的属性信息,电子设备可以得到各特征单元的数据限定集合。例如特征单元a需要输入字符类型的数据,电子设备可以划定特征单元a的输入数据限定集合为{a,b,

}。假设特征单元b需要输出枚举类型的数据,电子设备可以划定特征单元b的输入数据限定集合为{1,0}。假设特征单元c需要输入一个500-1000范围内的数字类型数据,电子设备可以划定特征单元c的输入数据限定区间为[500,1000]。同时,根据特征单元之间的精华关系和约束关系,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特征单元的数据限定集合,进一步确定测试数据选择范围。假设特征单元d是特征单元c的下级特征单元,特征单元c与特征单元d为必选关系,根据特征单元d的属性信息,其输入数据限定区间为[600,2000]。根据精化关系,特征单元d的数据选择范围可以是[600,1000],即特征单元c与特征单元d输入数据限定区间的交集。再假设特征单元e与特征单元c为同一层级特征,两者具有第二关系,由特征单元e的属性信息,特征单元e的输入数据限定区间为[400,1500]。根据约束关系,电子设
备可以确定特征单元e的数据选择范围为[400,500)∪(1000,1500],即特征单元e输入数据限定区间在特征单元c输入数据限定区间的补集。
[0065]
电子设备可以在得到的数据选择范围中,随机的选择一个或多个数据作为该特征单元的输入和/或输出数据,进而生成整个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066]
本方案根据各特征单元的数据限定集合,生成满足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的测试数据选择范围,可以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0067]
在本方案中,可选的,根据所述精化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包括:
[0068]
若所述精化关系为必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必选关系结构线连接当前上级特征单元的必选的下级特征单元;
[0069]
若所述精化关系为可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可选关系结构线连接当前上级特征单元的可选的下级特征单元。
[0070]
具体的,根据所述约束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包括:
[0071]
若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一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必备关系结构线连接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一关系为两个特征单元同时存在的关系;
[0072]
若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二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互斥关系结构线连接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二关系为两个特征单元不同时存在的关系;
[0073]
若至少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第三关系结构线由上级特征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三关系为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一个的关系;
[0074]
若至少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四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第四关系结构线由上级特征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四关系为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至少一个的关系。
[0075]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待交付项目为推出一款理财产品,其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可以如图1b所示。对于根特征单元理财产品而言,募集期、封闭期和到期日是必须存在的,可以作为必选特征,理财产品与募集期、封闭期和到期日之间的连接线即为第一关系连接线。其中,在第2级特征中,特征单元开放期不是必须存在的,可以作为可选特征,理财产品与开放期之间的连接线即为第二关系连接线。同理,针对募集期、到期日、开放期可以分别列出了其对应的必选特征和可选特征,直到无法再进一步精化为止。
[0076]
对于根特征单元理财产品的子特征单元而言,募集期、到期日、开放期和封闭期中任意两者均为第二关系,即任意两者的时间不可有所重叠。如图1b中,募集期、到期日、开放期和封闭期中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线即为第二关系连接线。需要注意的是,若父特征之间存在第二关系,那么其对应的各个子特征之间也存在第二关系。
[0077]
对于不同的业务,图1b列出了与其对应的约束关系。认购以及申购业务,其必须至少有一条账户的认购申购记录,即认购以及申购业务与对应的子特征单元之间为第四关系;而由于一款理财产品只能到期一次,因此其对应的到期业务与到期总金额为第一关系;
对于赎回业务而言,每一笔赎回交易都必须满足持有份额大于赎回份额的条件,两者为第一关系;对于分红业务,由于一款理财产品可以有多次分红,但对于每次分红而言,其有且只能有一个分红总金额,即分红特征单元与对应的下级特征单元为第三关系。
[0078]
本方案可以直观明了的表示了特征单元之间的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有利于电子设备生成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同时,有利于开发人员了解客户需求,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软件。
[0079]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进而减少测试数据对代码和原始数据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0080]
实施例三
[008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0082]
业务需求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0083]
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构建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0084]
测试数据生成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085]
在本方案中,可选的,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构建模块320,包括:
[0086]
特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至少两级特征;其中,每级特征包括至少一个特征单元;
[0087]
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级特征,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008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0089]
确定各级特征单元之间的精化关系,以及,各特征单元之间的约束关系;
[0090]
根据所述精化关系和所述约束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009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根据所述精化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包括:
[0092]
若所述精化关系为必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必选关系结构线连接当前上级特征单元的必选的下级特征单元;
[0093]
若所述精化关系为可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可选关系结构线连接当前上级特征单元的可选的下级特征单元。
[0094]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根据所述约束关系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包括:
[0095]
若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一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必备关系结构线连接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一关系为两个特征单元同时存在的关系;
[0096]
若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二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互斥关系结构线连接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
第二关系为两个特征单元不同时存在的关系;
[0097]
若至少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三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第三关系结构线由上级特征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三关系为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一个的关系;
[0098]
若至少两个特征单元的约束关系为第四关系,则在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通过第四关系结构线由上级特征单元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为同一层级中的特征单元;所述第四关系为至少两个特征单元保留至少一个的关系。
[0099]
在一个可行的方案中,可选的,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模块330,包括:
[0100]
测试数据出入口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不存在下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作为测试数据入口;以及,将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中不存在上级特征单元的特征单元作为测试数据出口;
[0101]
数据路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生成各测试数据入口至各测试数据出口的数据路径;
[0102]
测试数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路径,生成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103]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测试数据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0104]
根据所述数据路径中各特征单元的数据限定集合,生成满足所述精化关系和约束关系的测试数据选择范围;
[0105]
在所述测试数据选择范围内,生成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106]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0107]
实施例四
[0108]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技术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0109]
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0110]
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0111]
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112]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0113]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
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0114]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115]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 ,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116]
实施例五
[0117]
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40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0118]
获取待交付项目的业务需求信息;
[0119]
根据所述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树状结构特征模型;
[0120]
根据所述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确定所述待交付项目的测试数据。
[0121]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420还实现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的技术方案。
[0122]
图4显示的电子设备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0123]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4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2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420、存储装置41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450连接为例。
[0124]
存储装置4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单元,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
[0125]
存储装置4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4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41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0126]
输入装置4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语音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0可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电子设备。
[012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业务需求信息,构建树状结构特征模型,生成完整且合乎逻辑的测试数据,进而减少测试数据对代码和原始数据的依赖性,极大的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0128]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0129]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