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04:1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相机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一光路折叠单元;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以及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成像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构件和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光路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和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改变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成像面之间的光路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具有屈光力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屈光力的第二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是凸出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是凹入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具有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屈光力的第五透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是凸出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是凸出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是凸出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还包括棱镜,所述棱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之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和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之间的距离随着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并且随着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加。11.相机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第一光路折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以及第二光路折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相机模块的成像面之间;其中,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延伸至所述成像面,以及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配置成增加或减小所述相机模块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的光路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延伸到所述成像面,以及
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的最大长度ttl1与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的最小长度ttl2的比例ttl1/ttl2是0.90至1.20。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相机模块包括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以及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焦距ft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小焦距fw的比例ft/fw是1.8至2.2。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延伸到所述成像面,以及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的最小长度ttl2与所述最大焦距ft的比例ttl2/ft是2.0至4.0。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最大焦距ft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高imght的比例ft/imght是14至20,所述像高imght等于所述成像面的有效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还包括棱镜,所述棱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之前。17.相机模块,包括:具有光轴的第一透镜组;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具有光轴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以及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朝向所述相机模块的成像面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构件;以及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光路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构件;以及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成像面之间的光路的长度。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同轴的虚拟直线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同轴的虚拟直线上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成像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远离所述
第一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减小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以及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随着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而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增加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并且随着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减小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而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反射构件移动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像侧按升序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物侧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像侧按升序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具有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21.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相机模块。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配置成执行短距离图像捕获的相机模块和配置成执行中距离图像捕获的相机模块中的一者或两者。23.相机模块,包括:具有光轴的第一透镜组;具有光轴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透镜;第一光路折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以及第二光路折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相机模块的成像面之间;其中,所述相机模块的光路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延伸到所述相机模块的成像面,并且包括:第一路径部分,由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形成并且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路径部分,由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形成并且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配置成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配置成增加或减小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同轴的虚拟直线上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以及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路径部分上,以及所述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在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同轴的虚拟直线上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成像面之间;以及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路径部分上。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增加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减小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并且减小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以及
所述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随着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减小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而增加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增加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并且随着所述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增加所述第一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减小所述相机模块的放大倍率而减小所述第二路径部分的相应长度以调节所述相机模块的焦点。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轴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物侧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像侧按升序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光轴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物侧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像侧按升序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具有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27.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相机模块。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配置成执行短距离图像捕获的相机模块和配置成执行中距离图像捕获的相机模块中的一者或两者。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设备。相机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一光路折叠单元、第二透镜组和第二光路折叠单元。第一透镜组、第一光路折叠单元、第二透镜组和第二光路折叠单元从第一透镜组的物侧朝向相机模块的成像面依次设置。第一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构件和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第一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光路的长度,以及第二光路折叠单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构件和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第二可移动反射构件配置成改变第二透镜组和成像面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和成像面之间的光路的长度。和成像面之间的光路的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金学哲 林台渊 郑弼镐 赵镛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