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滑阀的制作方法

2022-04-29 10:0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滑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回路的滑阀。

背景技术

滑阀通过螺线管等的驱动力使收容在套筒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由此调节压力、流量使流入设置于套筒的流入口的流体从设置于该套筒的流出口流出。

已知一种装配在设置于壳体的安装孔内使用的滑阀,套筒的流入口对准形成于壳体的流体供给孔,并且套筒的流出口对准形成于壳体的流体流出孔。另外,流体供给孔与压力源连接,流体流出孔与负载等连接。

例如,专利文献1的滑阀是常闭型滑阀,其在不对驱动部供给电源的断开状态下,阀芯阻断流入口与流出口的连通,流体不会从流入口流入套筒内。在对驱动部供给了电源的接通状态下,阀芯沿轴向移动,由此,流体从流入口流入套筒内,流入口与流出口连通,能够通过阀芯的轴向移动量对从流出口流出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6310号公报(第7页,图1)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这样的滑阀配设在流体回路中并加以利用时,有时阀芯不能顺利地移动而无法进行规定的控制。其原因被认为是,由于流入口中的流体的供给动压,阀芯沿径向被按压在套筒上,在阀芯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特别是近年来,流体的控制压力越来越高,当在滑阀中使用这种高压流体时,常见如上述那样难以执行规定的控制的倾向。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压力高低、阀芯都能被顺利地控制的滑阀。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滑阀中,其阀芯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地配置在套筒的内侧,该滑阀具有:流入口,其从外部的流体供给孔被供给流体;以及流出口,其使流体向外部流出,其中,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上形成有供给槽,所述供给槽由供流体从所述流体供给孔流入的导入空间和形成于该导入空间的轴向流入口侧的导出空间构成。

由此,从流体供给孔供给至供给槽的流体,首先,在流入导入空间时其供给动压得到缓冲,接着,在移动到形成在流入口侧的导出空间时其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因此无论流体的控制压力高低,阀芯都能被顺利地控制。

也可以是,所述导入空间形成为环状。

由此,能够在环状的导入空间内保持流体,因此易于使流体得到缓冲。

也可以是,具有分隔壁,其与所述导入空间相邻,并沿所述套筒的径向突出而成,在所述分隔壁上形成有使所述导入空间与所述导出空间连通的连通部。

由此,流入到导入空间内的流体迂回到形成于分隔壁的连通部而向导出空间流出,由此能够使流体得到缓冲。

也可以是,所述连通部是形成在所述分隔壁的外周上的切口部。

由此,流入导入空间内的流体在沿径向越过切口部之后,向轴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流体得到缓冲。

也可以是,所述连通部与所述流入口形成在相同的相位处。

由此,在开阀时,能够使通过连通部的流体顺畅地输入流入口。

也可以是,所述流入口相对于所述阀芯的中心对称地形成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上。

由此,流入导出空间内的流体以大致均等的平衡从径向按压阀芯,因此能够抵消施加于阀芯的朝向一侧的压力,顺利地控制阀芯。

也可以是,所述流入口形成为在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

由此,能够使按压阀芯的流体的压力在周向上分散。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滑阀局部切除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阀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流体的供给动压较高时的供给动压的传递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阀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阀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3中的流体的供给动压较高时的供给动压的传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滑阀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对实施例1的滑阀进行说明。以下,以图1的纸面左侧为滑阀的轴向一端侧、以图1的纸面右侧为滑阀的轴向另一端侧进行说明。

另外,以流入口为第一口24、以流出口为第二口25进行说明。

滑阀1是滑阀式电磁阀,用于例如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等由液压控制的装置。

如图1所示,滑阀1构成为,对油等控制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阀部2一体地安装于作为驱动部的螺线管部3。另外,在图1的纸面右侧上方示出阀部2的外观图,在纸面右侧下方示出后述的阀芯的外观与阀部2的局部剖视图。此外,其为常闭型滑阀,在不对螺线管部3供给电源的断开状态下,后述的阀芯阻断第一口与第二口的连通,流体不会从第一口流入套筒内。以下,以对螺线管部3供给电源的状态为接通状态、以不对螺线管部3供给电源的状态为断开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对阀部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阀部2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大致圆筒形的套筒21,其设置有开口为长孔形状的第一口24和开口为大致圆形状的第二口25;以及阀芯23,其液密地收容在沿轴向形成于套筒21的内径侧的内部空间中(参照图1、图4)。此外,套筒21、阀芯23由铝、铁、不锈钢、树脂等材料形成。

在套筒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周向上连续且为无接头环状的供给槽4。供给槽4被分隔壁22沿轴向划分,由环状的第一环状槽41、环状的第二环状槽42和分隔壁22构成。在第二环状槽42的底面42a上,在周向上对称的位置、即相对于径向截面上的阀芯中心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口24,均为在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另外,第一环状槽41和第二环状槽42形成为槽宽度大致相同,第一环状槽41与第二环状槽42相比形成为深槽。另外,分隔壁22的外径与第一台肩部26和第二台肩部27相同。

在分隔壁22的外周上,在周向上相对的位置、换言之相对于供给流体的径向对称的位置、即在周向上距流体供给孔8b等距离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切口部22a。如后所述,切口部22a与壳体8的装配孔8a之间的空间作为使第一环状槽41与第二环状槽42连通的连通部L(参照图4)发挥作用。

如图3所示,阀部2插入壳体8的装配孔8a内使用。在装配孔8a内形成有:流体供给孔8b,其向阀部2供给流体;以及未图示的流体流出孔,其使流体从阀部2向壳体8流出。另外,在壳体8内,流体供给孔8b与未图示的压力源侧连通,流体流出孔与未图示的负载侧连通。

具体而言,将阀部2以第一环状槽41与流体供给孔8b的轴向位置对准、且切口部22a相对于流体供给孔8b在相位上相差约90度的方式装配在装配孔8a内。更详细而言,第一环状槽41形成为槽宽度与流体供给孔8b的轴向的开口宽度大致相同,并使各自的中心位置在轴向上一致。另外,将未图示的流体流出孔相对于第二口25(参照图2)对准进行配设。

如图3所示,当阀部2装配在壳体8的装配孔8a内时,流体能够从壳体8的流体供给孔8b供给至第一环状槽41。

在此,图3示出螺线管部3在比较长的断开状态之后切换为接通状态时在流体中产生供给动压的方式。虽然这样产生供给动压的频率较低,但有时会在上述切换时发生。另外,图3示出在该切换时第一口24被阀芯23关闭的状态,图3中的箭头用于说明供给动压的传递。另外,在图3所示的第一口24的关闭状态下,流体几乎不产生流动,但为了方便,以下将压力的传递方向、流体要流进的方向简称为流动来进行说明。另外,后述的图4、图5的箭头也同样如此。

第一环状槽41由底面41a、侧面41b和侧面22b构成,是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底面41a与阀芯23的轴心平行且形成于套筒21的内径侧,侧面41b、侧面22b与底面41a正交且朝向套筒21的外径侧延伸,因此通过装配孔8a的内表面和第一环状槽41形成能够保持流体的导入空间T。从流体供给孔8b流进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通过保持在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其供给动压被平均化和平滑化,即导入空间T起到缓冲功能。

另外,如图4所示,流体供给孔8b与底面41a相对,因此,从流体供给孔8b流入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分别在图4的左方侧和右方侧分支,通过该分支,流体的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此外,也可以使与第一环状槽41的流体供给孔8b相对的底面41a为直线形状,在该情况下,优选直线与流体供给孔8b的延伸方向正交。另外,优选流体供给孔8b与两个切口部22a以在相位上相差约90度的方式进行配设。

返回图3,在分隔壁22上,在周向上相对地形成有两个切口部22a,因此,通过装配孔8a的内表面和切口部22a分别形成有使第一环状槽41与第二环状槽42连通的连通部L(参照图4)。另外,连通部L以相对于流体供给孔8b在相位上相差约90度的方式配设,并且连通部L位于比导入空间T更靠轴向第一口24侧,因此,流入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通过从周向向轴向弯曲的路径向连通部L侧流出。这样,流体在从导入空间T向连通部L移动时,从周向向轴向进行方向转换,因此,流体的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

进一步,如图4所示,连通部L形成在沿径向突出的分隔壁22的外周上,因此,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沿径向越过分隔壁22的侧面22b而移动。因此,在流体从导入空间T向连通部L移动时,除了上述的方向转换之外,通过越过也能够使供给动压得到缓冲。

如图3所示,通过连通部L的流体流入导出空间R。第二环状槽42由底面42a、侧面42b和侧面22c构成,是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因此通过装配孔8a的内表面和第二环状槽42形成能够保持流体的导出空间R。在断开状态下,当流体从连通部L流进导出空间R内时,通过保持在导出空间R内的流体,供给动压进一步平滑化并得到缓冲。另外,导出空间R的容积大于连通部L,因此,从连通部L流入导出空间R内的流体在导出空间R内扩散。因此,流体的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通过上述缓冲作用,流体难以沿径向按压阀芯23。

另外,连通部L与第一口24形成在相同的相位处,因此在接通状态时,能够使通过连通部L的流体从第一口24顺畅地输入套筒21内。

另外,第一环状槽41与第二环状槽42相比形成为深槽,因此与形成于第二环状槽42的导出空间R相比,形成于第一环状槽41的导入空间T能够收容更多的流体(参照图3)。由此,能够使从流体供给孔8b供给的供给动压可靠地得到缓冲。

另外,由于第二环状槽42能够使流体保持在导出空间R内,因此在需要向与第二口25(参照图1)连接的负载急剧供给流体时,还兼具作为将保持在导出空间R内的流体经由第一口24输送到负载的储存槽的功能。

另外,形成为长孔形状的第一口24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口25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将第二口25的连接目的地所需的流体的流量充分地供给至第二口25。

如图5所示,在第二环状槽42的底面42a上,在周向上对称的位置、即相对于径向截面上的阀芯中心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口24,均为在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由此,在断开状态时,导出空间R内的得到缓冲的流体从图5中的左右以均等的压力按压阀芯23,沿径向作用于阀芯23的流体的力较小或几乎不产生,因此,在变为接通状态时,能够不将阀芯23按压于套筒21的内壁而顺利地沿轴向移动。另外,第一口24是在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因此,使流体按压阀芯23的力在周向上分散,使阀芯23易于沿轴向移动。

另外,为了使阀芯23相对于套筒21顺利地移动,优选对套筒21、阀芯23进行耐酸铝处理、或者实施镀敷厚膜的均匀性较高的无电解镀敷。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实施以Ni(镍)-P(磷)-B(硼)为主要涂层成分的镀敷来提高硬度、耐摩擦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套筒21、阀芯23实施以Ni(镍)-P(磷)为主要涂层成分、并添加了PTFE(聚四氟乙烯)颗粒的复合镀敷来抑制套筒21与阀芯23的摩擦。

这样,在滑阀中,其阀芯23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地配置在形成有第一口24和第二口25的套筒21的内侧,且流体从壳体8的流体供给孔8b供给到第一口24,其中,在套筒21的外周上形成有供给槽4,供给槽4由供流体从流体供给孔8b流入的导入空间T和形成于导入空间T的轴向第一口24侧的导出空间R构成,因此,从流体供给孔8b供给至供给槽4的流体,首先,在流入导入空间T时其供给动压得到缓冲,接着,在移动到形成于第一口24侧的导出空间R时其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因此无论流体的压力高低,阀芯23都能被顺利地控制。

另外,导入空间T形成为环状,因此,能够在环状的导入空间T内保持流体,因此易于使流体得到缓冲。

另外,具有分隔壁22,其与导入空间T相邻,并沿套筒21的径向突出而成,在分隔壁22上形成有使导入空间T与导出空间R连通的连通部L,因此,流入到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迂回到形成于分隔壁22的连通部L而向导出空间R流出,因此能够使流体得到缓冲。

连通部L是形成在分隔壁22的外周上的切口部22a,因此,流入导入空间T内的流体在沿径向越过切口部22a之后,向轴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流体得到缓冲。

另外,连通部L与第一口24形成在相同的相位处,因此在接通状态时,能够使通过连通部L的流体顺畅地输入第一口24。

另外,第一口24对称地形成在套筒21的外周上,因此,流入导出空间R内的流体以大致均等的平衡从径向按压阀芯23,因此能够抵消施加于阀芯23的朝向一侧的压力,顺利地控制阀芯。

另外,第一口24形成为在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因此能够使按压阀芯23的流体的压力在周向上分散。

另外,供给槽4的导出空间R配置在比导入空间T更靠第二口25侧,因此,流体供给孔8b配置在远离第三环状槽25A的位置上,流体不易通过装配孔8a与套筒21之间而向第二口25泄漏。

另外,导入空间T与导出空间R配置在与螺线管部3相反的一侧,流体的压力主要对套筒21作用向装配孔8a的深度方向的力,因此滑阀1不易从壳体8脱落。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6对实施例2的滑阀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2的滑阀的供给槽240主要由第一环状槽41和形成于分隔壁122的切口部122a构成,第一环状槽41的侧面122b构成分隔壁122的一部分。

实施例2中的分隔壁122形成为比实施例1的分隔壁22沿轴向延伸得更长,形成为沿轴向从第一环状槽41延伸至底面上形成有第二口25的环状的第三环状槽25A。

在分隔壁122上,从侧面122b侧朝向第三环状槽25A直至轴向的中途为止由平面(在图6中与纸面平行的平面)将环状的外周切出切口而成的切口部122a分别形成在周向上相对的位置、换言之相对于供给流体的径向对称的位置、即在周向上距流体供给孔8b等距离的位置处,由此从轴向观察时呈大致运动场形状。另外,在该切口部122a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口24。

将上述实施例2的阀部32插入到壳体8的装配孔8a中,使第一环状槽41与流体供给孔8b对准。通过装配孔8a的内周面和第一环状槽41形成导入空间T,该导入空间T起到使从流体供给孔8b流进第一环状槽41内的流体的供给动压平均化和平滑化的缓冲功能。另外,通过装配孔8a的内周面和切口部122a形成导出空间R,该导出空间R在断开状态时能够保持流体,在接通状态时使流体输入第一口24。

构成第一环状槽41的侧面122b被切出切口,因此流体在导入空间T内得到缓冲后,移动至导出空间R。另外,侧面122b与第一环状槽41的底面41a相比沿径向突出,因此在流体从导入空间T向导出空间R流动时,流体从周向向轴向进行方向转换,并且沿径向越过分隔壁122的侧面122b,使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7对实施例3的滑阀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3的滑阀的供给槽340主要由在周向上连续且无接头环状的环状槽141构成。环状槽141由底面141a、侧面141b和侧面141c构成,在底面141a的周向上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第一口24。环状槽141形成为比上述实施例1中的第一环状槽41沿轴向更长。

如图8所示,使阀部52插入到壳体8的装配孔8a内,使流体供给孔8b的轴向另一端位置与环状槽141的侧面141b的轴向位置对准配设。另外,图8示出当螺线管部3(参照图1)在比较长的断开状态之后切换为接通状态时在流体中产生供给动压的方式。虽然这样产生供给动压的频率低,但有时会在上述切换时发生。另外,图8示出在该切换时第一口24被阀芯23关闭的状态,图8中的箭头用于说明供给动压的传递。另外,在图8所示的第一口24的关闭状态下,流体几乎不产生流动,但为了方便,将压力的传递方向、流体要流进的方向简称为流动来进行说明。

环状槽141是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槽,通过装配孔8a的内表面和第二环状槽141相邻地形成能够保持流体的导入空间T和导出空间R。导入空间T在流体供给孔8b与环状槽141在轴向上相对的部位处形成为环状,通过保持在环状槽141内的流体,起到使从流体供给孔8b流进环状槽141内的流体的供给动压平均化和平滑化的缓冲功能。

这样,从流体供给孔8b供给至作为供给槽40的环状槽141的流体,首先,在流入导入空间T时其供给动压得到缓冲,接着,在移动到沿轴向相邻地形成的导出空间R时从周向向轴向进行方向转换,因此其供给动压进一步得到缓冲,因此无论流体的压力高低,阀芯23都能被顺利地控制。

以上,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即便有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变更、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通过螺线管驱动阀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驱动阀芯的手段除了螺线管以外,例如也可以是电动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不对驱动部供给电源的断开状态下、流体不会从第一口流入套筒内的常闭型滑阀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常开型滑阀。

另外,对第一口24为在套筒21的周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形状。另外,第一口24分别配设在套筒21的周向上的对称的位置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套筒21的周向上等距离配设多个。在该情况下,关于圆形状的第一口,优选多个第一口彼此对称地设置于套筒21。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套筒21的外周上、供给槽4的导出空间R形成在比导入空间T更靠第二口25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导入空间T形成在比导出空间R更靠第二口25侧。

另外,对第二口25形成在比第一口24更靠螺线管部3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第一口24形成在比第二口25更靠螺线管部3侧。

另外,以流入口为第一口、以流出口为第二口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考虑从滑阀的外部朝向套筒的流体的方向,以第二口为流入口,以将从第二口流入滑阀的流体排出到滑阀外的排出口为流出口。即,流体从外部流入滑阀的口是流入口,流体从滑阀向滑阀外流出的口是流出口。本发明的供给槽只要形成在流体从外部流入滑阀的口的周围即可。另外,流入口也可以是多个,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口分别作为流入口发挥作用,其他口作为流出口发挥作用。

符号说明

1:滑阀;2:阀部;3:螺线管部;4:供给槽;8:壳体;8a:装配孔;8b:流体供给孔;21:套筒;22:分隔壁;22a:切口部;23:阀芯;24:第一口;25:第二口;25A:第三环状槽;31:套筒;32:阀部;40:供给槽;41:第一环状槽;42:第二环状槽;51:套筒;52:阀部;122:分隔壁;122a:切口部;122b:侧面;141:环状槽;240:供给槽;340:供给槽;R:导出空间;L:连通部;T:导入空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