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2:3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儿科治疗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


背景技术:

2.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3.在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适当的中药熏蒸治疗,而由于现有的熏蒸设备体积大,人们无法轻易移动熏蒸设备,使用不够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之间连接有水平状的放置板,所述床板上端位于床尾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防水布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水布的另一端与活动架相连接,所述活动架为倒置的u字型,活动架的下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床板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床板上端还嵌入安装有治疗板,所述治疗板位于滑槽之间,所述活动架的内壁上胶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下端的中部设置有缺口,所述气囊与第一软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出口端相连接,气泵固定安装在放置板上,所述第一软管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盒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加热盒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固定管相连接,所述固定管为l型,固定管的水平部分与药剂槽的侧壁相连接,固定管竖直部分的端部与药剂槽的底部相接近,所述固定管竖直部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分布盘,所述分布盘的下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药剂槽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药剂槽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软管的上端与治疗板相连接,所述治疗板为中空结构,治疗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7.优选的,所述第二软管上还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三软管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三软管上还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出口端与治疗板的下端相连接,且单向阀位于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软管连接处的下方。
9.优选的,所述第三软管上还连接有第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废液槽相连接,所述废液槽放置在放置板的上端,且第三连接管与第三软管的连接处位于单向阀的上方。
10.所述第一软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软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11.优选的,所述活动架的下端均嵌入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床板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电磁铁与床板匹配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外侧喷涂有防腐涂料,且床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软垫。
13.优选的,所述滑块为倒t字型。
14.优选的,所述治疗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弧形的档条,所述档条最上端的高度与床板上端面的高度相齐平。
15.优选的,所述药剂槽的侧壁上安装有视窗。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中药熏蒸治疗时,可以让患儿躺在床板上,移动活动架使得气囊对准患儿的脖子处,然后向气囊充气,此时气囊配合防水布能够将患儿的身体罩住,通过气泵向药剂槽排入空气,加热盒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最终热空气带着药剂通过第三软管和治疗板,能够对患儿进行治疗,操作过程方便简单,且药剂不易散失。
18.2、进行中药熏蒸治疗时,可以打开第二连接管上的阀门,这样的作用是减少固定管的进气量,从而降低第三软管排出空气中药剂的浓度,一定范围内能够调整用药量,进一步便于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的活动架和气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的防水布未展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的防水布展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床板、2床腿、3放置板、4气泵、5第一软管、6固定板、7防水布、8活动架、9气囊、10滑块、11电磁铁、12第一连接管、13加热盒、14第二软管、15药剂槽、16固定管、17分布盘、18第三软管、19治疗板、20第二连接管、21废液槽、22第三连接管、23拉链、2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4,一种中医儿科治疗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之间连接有水平状的放置板3,所述床板1上端位于床尾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状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与防水布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水布7的另一端与活动架8相连接,防水布7的中部还安装有拉链23,操作过程中,打开拉链23医务人员可以对患儿进行一些检查或者治疗,所述活动架8为倒置的u字型,活动架8的下端均设置有滑块10,所述床板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24,所述滑块10与滑槽24相适配,床板1上端还嵌入安装有治疗板19,所述治疗板19位于滑槽24之间,所述活动架8的内壁上胶接有气囊9,所述气囊9下端的中部设置有缺口,所述气囊9与第一软管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管5的另一端与气泵4的出口端相连接,气泵4固定安装在放置板3上,所述第一软
管5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加热盒13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加热盒13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软管14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14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6相连接,所述固定管16为l型,固定管16的水平部分与药剂槽15的侧壁相连接,固定管16竖直部分的端部与药剂槽15的底部相接近,所述固定管16竖直部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分布盘17,所述分布盘17的下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药剂槽15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药剂槽15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三软管18,所述第三软管18的上端与治疗板19相连接,所述治疗板19为中空结构,治疗板19的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26.进一步的,第二软管14上还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20的另一端与第三软管18相连接,第二连接管20通过支架与治疗板19的下端固定连接。
27.进一步的,第三软管18上还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出口端与治疗板19的下端相连接,且单向阀位于第二连接管20与第三软管18连接处的下方。
28.进一步的,第三软管18上还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2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22的另一端与废液槽21相连接,第三连接管22通过支架与治疗板1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废液槽21放置在放置板3的上端,且第三连接管22与第三软管18的连接处位于单向阀的上方。
29.进一步的,第一软管5、第一连接管12、第二软管14、第二连接管20和第三连接管22上均安装有阀门。
30.进一步的,活动架8的下端均嵌入安装有电磁铁11,所述床板1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电磁铁11与床板1匹配连接。
31.进一步的,床板1的外侧喷涂有防腐涂料,且床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软垫。
32.进一步的,滑块10为倒t字型。
33.进一步的,治疗板19的边缘处设置有圆弧形的档条,所述档条最上端的高度与床板1上端面的高度相齐平,治疗板19边缘处的高度高,冲洗治疗板19时,污水不容易溢出。
34.进一步的,药剂槽15的侧壁上安装有视窗。
35.本实施例中,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中药熏蒸治疗时,可以让患儿躺在床板1上,移动活动架8使得气囊9对准患儿的脖子处,活动架8移动完毕后,打开电磁铁11,此时电磁铁11吸引床板1,活动架8不易移动,打开气泵4,然后向气囊9充气,此时气囊9配合防水布7能够将患儿的身体罩住,通过气泵4向药剂槽15排入空气,加热盒13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最终热空气带着药剂通过第三软管18和治疗板19,热空气带着药剂从治疗板19上的通孔排出,能够对患儿进行治疗,操作过程方便简单,且药剂不易散失。
36.进行中药熏蒸治疗时,可以打开第二连接管20上的阀门,部分气体从第二连接管20通过,这样的作用是减少固定管16的进气量,从而降低第三软管排18出空气中药剂的浓度,一定范围内能够调整用药量,进一步便于装置的使用。
37.装置使用完毕后,关闭第二连接管20上的阀门,利用清水对治疗板18冲洗,污水能够通过第三连接管22流入废液槽21,便于下一个患者的使用,拆下药剂槽15上的第二软管14和第三软管18,可以对药剂槽15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药剂。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