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21:3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间隙保持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


背景技术:

2.在拔牙后,种植修复前,有一段骨愈合期间。牙列上也存在缺损,由于颌骨长满的时间因人而异,且种植术前后该缺损的空窗期可长达 6 个月-1 年不等。在此期间,就有间隙变化,牙齿位移的风险,传统处理方式一般为佩戴间隙保持器,佩戴间隙保持器能够方便患者正常咀嚼,减少缺牙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
3.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间隙保持器,包括义齿本体,以及一体设置于义齿本体两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连接义齿与邻牙。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骨愈合期间佩戴上述间隙保持器,若患者长期佩戴且未将间隙保持器拆下,患处将长期处于无氧状态,增加了患处感染、发炎、甚至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同时,若将间隙保持器拆下,缺牙处失去对邻牙的支撑,两邻牙会朝向靠近缺牙处歪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保持患处有氧的同时对患处两侧邻牙进行支撑,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
6.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包括用于佩戴在缺牙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当支撑座佩戴于缺牙处时,用于连通患处的开口;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封闭开口的义齿本体;所述支撑座靠近邻牙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贴合邻牙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端设置有用于与邻牙上端相抵的第二支撑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时,将支撑座佩戴于缺牙处,使得两个第一支撑件分别与缺牙处的两侧邻牙相贴合,并且第二支撑件与邻牙上端相抵。无需进食时,仅需将义齿本体从支撑座上拆下,使得患处能够通过开口与口腔环境有氧交换,即可在保持患处有氧的同时对患处两侧邻牙进行支撑。
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围合板,所述围合板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围合板朝向远离支撑座方向呈渐缩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围合板设置为渐缩状,能够提高第一支撑件与邻牙的贴合度,减少食物碎屑掉入的可能。
11.可选的,所述义齿本体下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支撑座过盈卡接于容置槽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置槽的设置,能够实现支撑座与义齿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13.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置有两个用于与缺牙处牙龈相贴合的第三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三支撑件分别位于支撑座两侧,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支撑件的设置,能够减少食物碎屑从支撑座与牙龈之间的间隙掉入患处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支撑座之间形成阶梯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阶梯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食物碎屑间隙阻挡。
17.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件下端设置有柔软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软垫的设置,能够提高间隙保持义齿佩戴时的舒适度。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设置于两个围合板之间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与义齿本体靠近第一支撑件的一侧相抵。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部的设置,能够减少食物碎屑从义齿本体与第一支撑件之间的间隙落入的可能。
21.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义齿本体、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三支撑件均为聚醚醚酮材料。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具有材质轻、无毒,生物相容性佳的优点。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能够在保持患处有氧的同时对患处两侧邻牙进行支撑;
25.2.通过第三支撑件的设置,能够减少食物碎屑从牙龈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掉入患处的可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义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体现柔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支撑座;11、开口;2、义齿本体;21、容置槽;3、第一支撑件;31、围合板;32、抵接部;4、第二支撑件;5、第三支撑件;6、阶梯槽;7、柔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参照图1、2,间隙保持义齿包括用于佩戴在缺牙处的支撑座1,支撑座1上开设有开口11。当患者将支撑座1佩戴于缺牙处时,开口11与患处相连通,使得患处能够与口腔环境进行氧气交换,减少患处发炎感染的可能性。
34.参照图2、3,支撑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封闭开口11的义齿本体2,义齿本体2下端开设有与支撑座1相适配的容置槽21,支撑座1过盈卡接于容置槽21中。当需要咀嚼食物时,将容置槽21朝向支撑座1,然后自上而下将义齿本体2与支撑座1本体相卡接,能够暂时对开口11进行封闭,从而减少食物碎屑从开口11掉入,对患处进行碰触,造成患处感染、发炎的情况。
35.参照图1、2,支撑座1靠近邻牙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第一支撑件3用于贴合邻牙,以对邻牙进行支撑,限制两侧邻牙朝向靠近缺牙处歪斜。
36.进一步的1、2,参照图,第一支撑件3包括两个围合板31,围合板31的一端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两个围合板31朝向远离支撑座1方向呈渐缩状,在佩戴间隙保持义齿时,两个围合板31能够更好的贴合邻牙,提高对邻牙的支撑效果,并且在咀嚼食物时,还能够有效阻止食物碎屑掉入邻牙与围合板31之间。
37.参照图1、2,第一支撑件3还包括设置于两个围合板31之间的抵接部32,当义齿本体2与支撑座1过盈卡接时,抵接部32能够与义齿本体2靠近第一支撑件3一侧相抵,对义齿本体2与第一支撑件3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减少食物碎屑掉入的可能。
38.参照图1、2,第一支撑件3上端设置有用于与邻牙上端相抵的第二支撑件4,第二支撑件4与邻牙上端的牙龈槽相贴合,能够减少佩戴间隙保持义齿的异物感,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另外,在咀嚼时,上方的牙齿能够对第二支撑件4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减少间隙保持义齿与邻牙相脱离的可能。
39.参照图1、2,两个第一支撑件3之间设置两个有用于与缺牙处牙龈相贴合的第三支撑件5。两个第三支撑件5分别位于支撑座1两侧,第三支撑件5与支撑座1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三支撑件5与支撑座1之间形成阶梯槽6。
40.当咀嚼食物时,第三支撑件5能够对食物碎屑进行阻挡,减少食物碎屑从支撑座1与缺牙处牙龈之间的间隙落入患处的可能。
41.参照图4,第三支撑件5下端设置有柔软垫7,本实施例中,柔软垫7以弹性橡胶垫为例。佩戴间隙保持义齿时,柔软垫7能够与缺牙处牙龈相抵,从而进一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
42.参照图1、2,支撑座1、第一支撑件3、第二支撑件4以及第三支撑件5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义齿本体2、第一支撑件3、第二支撑件4以及第三支撑件5均为聚醚醚酮材料,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改良型间隙保持义齿的实施原理为:
44.佩戴时,将容置槽21朝向支撑座1,接着自上而下将义齿本体2过盈卡入支撑座1中,使得第一支撑件3与邻牙相贴合,且第二支撑件与邻牙上端相抵,即可完成义齿本体2与支撑座1的连接,方便患者借助间隙保持器进行正常咀嚼。正常佩戴时,将义齿本体2取下,即可使得患处通过开口11与口腔环境进行有氧交换。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