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硅胶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0:41: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胶容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的烹饪容器包括金属、硅胶、陶瓷和玻璃等材质。硅胶材质的烹饪模具由于耐高温、舒适柔软、易清洗和环保无毒等优良特性,在家庭烹饪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烤箱内使用,一般应用于蛋糕的制造和其他食物的蒸煮。
3.此类硅胶容器一般具有一个或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具有底壁和侧壁组成,腔室的开口连接容器的顶面。当容器装载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时候,食物通过容器开口周边的空气以及容器本身的导热使的食物升温,达到预期的效果。
4.由于硅胶在长期高温、在使用过程中拉扯和内部分子拉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容器不可使用,因此需要加厚容器腔室和顶面的硅胶厚度来保持容器的结构稳定性。但是硅胶也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性能较差。较厚的硅胶层导致腔室本体和腔室周边的受热不均,因此容器中的食物往往不能达到有效的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硅胶容器,提高腔室底壁的导热性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容器,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成的腔室,腔室开口之间具有共同的顶面,所述顶面向容器边缘延伸,所述底壁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内陷的导热槽,所述导热槽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底壁的横轴或纵轴之间的夹角为非0且非90度。
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导热槽的作用相当于减少了底壁厚度,较薄的导热槽比起底壁的其他部分更容易接受外部的热量,令热量更好地在底壁上传导至腔室,同时第一凹槽部与所述底壁的纵轴之间形成的夹角,热量会从第一凹槽部的横轴和纵轴的投影区间向外水平发散传导,从而进一步增加底壁的有效受热面积。另外,由于底壁只是设置有导热槽,其最大的厚度并没有变化,因此依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性。
8.优选的,多个所述导热槽形成导热槽组,所述导热槽组内的导热槽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为中心点连线。导热槽整齐布置,有利与底壁的结构稳定。
9.优选的,所述中心点连线垂直于所述底壁的横轴,沿所述底壁的横轴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导热槽组,相邻的导热槽组呈镜像对称。在镜像对称的对称线两侧的导热槽所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和角度保持一致,有利于腔体整体结构的稳定。同时,横轴方向上相邻的导热槽之间均为镜像设置,使得在底壁的受热速度最大和凹陷面积最小。
10.优选的,所述导热槽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导热槽组之间距离相等。导热槽在底壁的底面上呈现阵列分布,导热槽均匀分布在底壁上,加快腔体底壁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同时均匀设置的导热槽也可让底壁保
持结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导热槽的中心点连线的一侧,所述导热槽在所述中心点连线的另一侧两还设置有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所述第二凹槽部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点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30-140度或40-50度。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夹角在这个范围值内,使得导热面积最大和最均衡。
12.优选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组导热槽组,每组导热槽组的中心点连线均经过同一个圆心。所述导热槽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导热槽组绕所述圆心等距分布。导热槽在底壁的底面上呈圆周阵列分布,导热槽均匀分布在底壁上,加快腔体底壁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
13.优选的,所述导热槽均布于所述底壁上,快腔体底壁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
14.优选的,所述底壁设置有多个导热区域,所述导热槽或所述导热槽组分别位于所述导热区域内。导热区域之间的中心点在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的距离均相等,形成多个同心的导热区域,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壁底面一致的导热槽。通过导热槽增加侧壁的导热能力,加快食物侧部的受热,让食物整体受热更加均匀。
16.优选的,所述顶面的顶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底壁底面一致的导热槽。通过导热槽增加顶表面的导热能力,进而能够增加侧壁接受的热量。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硅胶容器的底壁底面设置导热槽,令导热槽所在的位置的硅胶厚度较薄,受热更快,使得热量快速传递至腔体底壁的各个区间以及向食物内部传递,在烹饪过程中底壁位置的食物部分接受热量的速度接近腔室开口处的受热速度,使得食物在腔室内受热均匀,使得食物烹饪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
19.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1的横轴截面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1的导热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1的导热槽的导热面积原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2的导热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3的仰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4的导热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5的仰视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31.实施例1
32.如图1-5所示为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1,包括由底壁1和侧壁2围成的腔室,腔室开口之间具有共同的顶面3,顶面3向容器边缘延伸,底壁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内陷的导热槽4,导热槽4的作用相当于减少了底壁1厚度,较薄的导热槽4比起底壁1的其他部分更容易接受外部的热量,令热量更好地在底壁1上传导至腔室。如图4所示,多个导热槽4形成导热槽组,导热槽组内的导热槽4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为中心点连线。导热槽4整齐布置,有利与底壁1的结构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槽4为腰型槽。
33.导热槽4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凹槽部401和第二凹槽部402,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点连线垂直与底壁1的横轴,第一凹槽部401和第二凹槽部402分别位于中心点连线的两侧,第一凹槽部401的中心线与中心点连线(即纵轴)之间的夹角a为40-50度,第二凹槽部402的中心线与中心点连线(即纵轴)之间的夹角a1为130-140度。如图5所示,当热量聚集在导热槽4的时候,热量会从第一凹槽部401和第二凹槽部402的横轴和纵轴的投影区间向外水平发散传导,相比起导热槽的其他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使得底壁的其他部分能够加快温度提升,使得底壁整体的受热时间缩短。同时,导热槽4的热量也能够竖直向腔室中部传导,加快食物内部受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该夹角范围内,使得导热槽4产生的导热面积最大和最均衡。
34.沿底壁1的横轴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导热槽组,相邻的导热槽组呈镜像对称。在镜像对称的对称线两侧的导热槽4所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和角度保持一致,有利于腔体整体结构的稳定。同时,横轴方向上相邻的导热槽4之间均为镜像设置,使得在底壁1的受热速度最大和凹陷面积最小。
35.具体的,导热槽4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导热槽组之间距离相等。导热槽4在底壁1的底面上呈现阵列分布,导热槽4均匀分布在底壁1上,加快腔体底壁1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同时均匀设置的导热槽4也可让底壁1保持结构稳定性。
36.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导热槽4所形成的区域减少了部分硅胶底壁1的厚度,导热槽4所在的区域的厚度较薄,比起底壁1的其他部分更容易接受外部的热量,令热量更好地在底壁1上传导至腔室,同时第一凹槽部401和第二凹槽部402使得热量会从第一凹槽部401和第二凹槽部402的横轴和纵轴的投影区间向外水平发散传导,从而进一步增加底壁1的有效受热面积。另外,由于底壁1只是设置有导热槽4,其最大的厚度并没有变化且
导热槽4呈阵列分布,让底壁1依然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性。
37.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硅胶容器的底壁1底面设置导热槽4,令导热槽4所在的位置的硅胶厚度较薄,受热更快,使得热量快速传递至腔体底壁1的各个区间以及向食物内部传递,在烹饪过程中底壁1位置的食物部分接受热量的速度接近腔室开口处的受热速度,使得食物在腔室内受热均匀,使得食物烹饪效果更佳。
38.实施例2
39.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导热槽4为箭头型,中心点连线平行于横轴,第一凹槽部401的中心线与中心点连线(即横轴)之间的夹角b为45-70度,第二凹槽部402的中心线与中心点连线(即横轴)之间的夹角c为45-70度。导热槽组沿纵轴方向等距分布。
40.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41.实施例3
42.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导热槽4为菱形,中心点连线平行于横轴。导热槽组沿纵轴方向等距分布。
43.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44.实施例4
45.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底壁1上设置有多组导热槽组,每组导热槽组的中心点连线均经过同一个圆心,该圆心可以为底壁1的中心。导热槽4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导热槽组绕圆心等距分布。导热槽4在底壁1的底面上呈圆周阵列分布,导热槽4均匀分布在底壁1上,加快腔体底壁1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
46.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一致。
47.实施例5
48.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5,如图9所示,导热槽4为扇形,导热槽4均布于底壁1上,快腔体底壁1温度的提升从而加快食物底部受热,加快食物底部和中心的受热。
49.实施例6
50.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6,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底壁1设置有多个导热区域5,导热槽4或导热槽组分别位于导热区域5内。导热区域5之间的中心点在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的距离均相等,形成多个同心的导热区域5,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51.实施例7
52.一种硅胶容器的实施例7,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侧壁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底壁1底面一致的导热槽4。通过导热槽4增加侧壁2的导热能力,加快食物侧部的受热,让食物整体受热更加均匀。顶面3的顶表面设置有与底壁1底面一致的导热槽4。通过导热槽4增加顶表面的导热能力,进而能够增加侧壁2接受的热量。
5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