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用固定装置

2022-04-16 21:12: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科是一种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脊髓炎、癫痫、痴呆等类型的疾病,由于神经科的特殊性,重症患者的肢体一般都无法协调使用,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肢体无法控制的移动影响康复过程,目前神经可重症患者护理用装置整体结构还是较为简单,无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且为了避免人工长时间看管患者经常会采用抽搐检测设备对患者身体进行监控,当患者身体发生抽搐时,通过无线向医护中心发出警报,这种监管费昂视尽管较为智能,但是需要使用多种智能设备,成本昂贵,且患者需要身处辐射较多的环境中,对身体康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用固定装置,无需采用多种智能设备,辐射较少,从而不会对身体康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可对头部进行固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体、支撑脚和床垫,所述的床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床体的上侧设有床垫;它还包含:
5.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嵌设在床体左侧壁上的凹槽内,活动板的上表面与床垫相抵触设置,活动板相邻于床体中心的一侧内插设并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活动板的前后两侧后,通过轴承与凹槽的前后两侧壁旋接;
6.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床体的下表面上;
7.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于固定座的内部,且升降机构与活动板连接;
8.连接布,所述连接布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床垫左侧的前后两侧;
9.绑带,所述的绑带为两个,且其分别固定在连接布远离于床垫的一侧,两个绑带的位置呈交错设置,绑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附在另一个连接布外侧壁上;
10.检测机构,所述的检测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活动板左侧的前后两侧的空腔内,检测机构与绑带连接;
11.腿部固定环,所述的腿部固定环为数个,且其等距并等量固定在床体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腿部固定环的上侧穿过床垫后,露设在床垫的上侧;
12.手臂固定环,所述的手臂固定环为数个,且其分别等量固定在活动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手臂固定环的上侧穿过床垫后,露设在床垫的上侧。
13.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含:
14.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为两个,且其分别滑动设置在活动板下表面前后两侧的滑
槽内;
15.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为两个,且其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接件旋接,推动杆的下端插设在固定座内;
16.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设置于固定座的内部,连接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推动杆固定连接;
17.丝杆,所述的丝杆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固定座内底部的前后两侧,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壁旋接,丝杆上的丝母分别固定在连接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两个丝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18.从动伞齿轮,所述的从动伞齿轮套设并固定在前侧的丝杆的右端上;
19.主动伞齿轮,所述的主动伞齿轮设置于从动伞齿轮左前侧,且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设置;
20.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的后端插设并固定在主动伞齿轮内,转动杆的前端通过轴承穿过固定座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固定座的前侧。
21.优选地,所述的转动杆的前端上固定有转柄。
22.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的上侧从上至下等距设有数个加强杆,加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推动杆固定连接。
23.优选地,所述的检测机构均包含:
24.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为两个,且其分别固定在连接布下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杆的下端依次穿过床垫、活动板的上侧壁后,悬设在空腔内;
25.连接弹簧,所述的连接弹簧为两个,且其分别套设在连接杆上,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空腔的上内壁上;
26.抵触板,所述的抵触板设置于空腔内部的下侧,抵触板的上表面与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抵触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27.按钮,所述的按钮固定在空腔内顶壁的中侧,按钮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固定在床体的右侧壁上。
28.优选地,所述的抵触板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块,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空腔两内壁上的滑槽内。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神经科重症患者护理用固定装置,无需采用多种智能设备,辐射较少,从而不会对身体康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可对头部进行固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3中a部件放大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布、绑带以及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推动杆以及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床体1、支撑脚2、床垫3、活动板4、固定座5、升降机构6、连接件6-1、推动杆6-2、连接板6-3、丝杆6-4、从动伞齿轮6-5、主动伞齿轮6-6、转动杆6-7、连接布7、绑带8、检测机构9、连接杆9-1、连接弹簧9-2、抵触板9-3、按钮9-4、报警器9-5、腿部固定环10、手臂固定环11、转柄12、加强杆13、滑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床体1、支撑脚2和床垫3,所述的床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铆接固定有支撑脚2,床体1的上侧设有床垫3;它还包含:
40.活动板4,所述的活动板4嵌设在床体1左侧壁上的凹槽内,活动板4的上表面与床垫3相抵触设置,活动板4相邻于床体1中心的一侧内插设并铆接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活动板4的前后两侧后,通过轴承与凹槽的前后两侧壁旋接;
41.固定座5,所述的固定座5铆接固定在床体1的下表面上;
42.升降机构6,所述的升降机构6设置于固定座5的内部,且升降机构6与活动板4连接;
43.连接布7,所述连接布7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床垫3左侧的前后两侧;
44.绑带8,所述的绑带8为两个,且其分别固定在连接布7远离于床垫3的一侧,两个绑带8的位置呈交错设置,绑带8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附在另一个连接布7外侧壁上;
45.检测机构9,所述的检测机构9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活动板4左侧的前后两侧的空腔内,检测机构9与绑带8连接;
46.腿部固定环10,所述的腿部固定环10为数个,且其等距并等量铆接固定在床体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腿部固定环10的上侧穿过床垫3后,露设在床垫3的上侧;
47.手臂固定环11,所述的手臂固定环11为数个,且其分别等量铆接固定在活动板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手臂固定环11的上侧穿过床垫3后,露设在床垫3的上侧。
4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含:
49.连接件6-1,所述的连接件6-1为两个,且其分别滑动设置在活动板4下表面前后两侧的滑槽内;
50.推动杆6-2,所述的推动杆6-2为两个,且其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接件6-1旋接,推动杆6-2的下端插设在固定座5内;
51.连接板6-3,所述的连接板6-3设置于固定座5的内部,连接板6-3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推动杆6-2铆接固定;
52.丝杆6-4,所述的丝杆6-4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固定座5内底部的前后两侧,丝杆6-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座5的左右两侧壁旋接,丝杆6-4上的丝母分别铆接固定在连接板6-3下表面的前后两侧,两个丝杆6-4的一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53.从动伞齿轮6-5,所述的从动伞齿轮6-5套设并铆接固定在前侧的丝杆6-4的右端
上;
54.主动伞齿轮6-6,所述的主动伞齿轮6-6设置于从动伞齿轮6-5左前侧,且主动伞齿轮6-6与从动伞齿轮6-5啮合设置;
55.转动杆6-7,所述的转动杆6-7的后端插设并铆接固定在主动伞齿轮6-6内,转动杆6-7的前端通过轴承穿过固定座5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固定座5的前侧。
5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杆6-7的前端上铆接固定有转柄12,方便带动转动杆6-7转动。
5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6-3的上侧从上至下等距设有数个加强杆13,加强杆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推动杆6-2铆接固定,增加前后两侧的推动杆6-2的稳定性。
5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机构9均包含:
59.连接杆9-1,所述的连接杆9-1为两个,且其分别粘设固定在连接布7下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杆9-1的下端依次穿过床垫3、活动板4的上侧壁后,悬设在空腔内;
60.连接弹簧9-2,所述的连接弹簧9-2为两个,且其分别套设在连接杆9-1上,连接弹簧9-2的上端铆接固定在空腔的上内壁上;
61.抵触板9-3,所述的抵触板9-3设置于空腔内部的下侧,抵触板9-3的上表面与连接弹簧9-2的下端铆接固定,且抵触板9-3与连接杆9-1铆接固定;
62.按钮9-4,所述的按钮9-4通过螺栓固定在空腔内顶壁的中侧,按钮9-4与报警器9-5连接,报警器9-5通过螺栓固定在床体1的右侧壁上。
6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抵触板9-3的两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滑块14,滑块14分别滑动设置在空腔两内壁上的滑槽内。
6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躺在床垫3上,且患者的头部位于两个连接布7之间,然后将绑带8绕过患者的头部后,粘附在另一连接布7上,再将绑绳分别穿设在腿部固定环10以及手臂固定环11内,且将腿部以及手臂绑设在腿部固定环10以及手臂固定环11上,从而对患者整体进行定位,当患者发生抽搐时,头部拉扯着连接布7,连接布7带动连接杆9-1向上移动,连接杆9-1带动抵触板9-3向上移动,当抵触板9-3抵触在按钮9-4上时,通过按钮9-4启动报警器9-5,报警器9-5提出警示声提醒医护人员,当需要喂食时,转动转柄12,转柄12通过转动杆6-7带动主动伞齿轮6-6转动,主动伞齿轮6-6带动从动伞齿轮6-5转动,从动伞齿轮6-5带动前侧的丝杆6-4转动,前侧的丝杆6-4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后侧的丝杆6-4转动,两个丝杆6-4通过丝母带动连接板6-3移动,连接板6-3带动推动杆6-2移动,推动杆6-2带动连接件6-1向右侧移动,连接件6-1在活动板4内滑动,进而使得活动板4以转轴为轴点转动,从而带动患者的上半身向上移动,方便喂食。
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66.1、头部通过连接布7以及绑带8进行固定,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连接布7的下侧设有检测机构9,可在患者发生抽搐时提醒医护人员,方便医护人员了解情况;
67.2、床板左侧的凹槽内设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的右侧通过转轴与凹槽旋接,活动板4的下侧设有升降机构6,可通过升降机构6调节活动板4与床板的角度,方便喂食等;
68.3、活动板4的前后两侧设有手臂固定环11,床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腿部固定环10,且手臂固定环11以及腿部固定环10均分别插设在床垫3内,从而方便固定手臂和腿部。
6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