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12:4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能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属于体能训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体育教学需要进行学生的体能训练。
3.现有的专利文献“cn214158422u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中,虽可进行体能训练,但其内部的负载大小不易进行调节,不易进行训练强度的调节,体能训练效果不佳。现在尚没有一种便于进行内部负载大小调节的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进行训练负载大小调节的问题。
5.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进行多面负载摩擦大小调节的问题。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脚、加热板件、竖壳、摩擦压块、连接柱、拉杆以及塑料握把;其中,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支撑脚,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加热板件,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竖壳,所述竖壳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摩擦阻力的摩擦压块,所述竖壳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摩擦压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塑料握把。
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件包括:载板、导热板以及加热板,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嵌合安装有加热板和导热板,所述载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圆台孔,所述圆台孔间隙嵌合连接有圆台块,所述圆台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开设在底板上的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纹管件,所述螺纹管件与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螺纹管件与保护壳连通,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开设在底板板面上的导向孔间隙配合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杆固定套接,所述第二蜗杆的数目为若干个,且第二蜗杆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转动安装在保护壳的一侧,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与开设在第一螺纹
杆中部的第一方孔间隙配合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压块包括:方块和第二压板,所述方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的两端均嵌合连接有直角梯形块,所述直角梯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限位导槽的槽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槽的一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梯形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直角梯形块之间通过多个第三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与开设在直角梯形块上的导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与竖壳的内壁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直角梯形块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直角梯形块的斜面之间设置有铁板,所述铁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铁板的两端边与直角梯形块的斜面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拉杆,所述圆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固定嵌合安装在方块上,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环,所述磁环与铁板磁性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圆孔,所述第二螺纹杆延伸到矩形壳内部,所述矩形壳固定安装在拉杆的中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方孔,所述第二方孔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方杆,所述第二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转动安装在矩形壳的内部,所述短轴固定套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蜗杆转动安装在矩形壳的内部,所述第三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转动安装在矩形壳的外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间隙配合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通过第一弹簧与圆柱孔的闭口端弹性连接,所述圆杆贯穿开设在铁板上的中孔,所述圆杆贯穿开设在方块上的中槽,所述圆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竖壳的内壁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正面和所述底板的一侧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方孔,所述限位方孔与侧槽连通,两个所述限位方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条板,两个所述条板之间通过第四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条,所述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插块,所述条板的端部位于开设在竖壳正面和竖壳背面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嵌合槽块,多个所述嵌合槽块之间形成槽体,所述限位插块与槽体嵌合。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的两端部与条板的板面接触。
1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与电机、加热板、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目为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压板的板面上和第二压板的板面上。
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内部负载大小调节的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可进行臂力的训练,其中臂力训练时,通过摩擦压块提供摩擦阻力,实现训练,其中摩擦压块的摩擦阻力大小可调,从而可为使用者提供不同强度的训练,同时调节较为便捷,使用方便,其中用于载卧使用者的加热板件以及竖壳高度均可调,从而可满足不同推距的需求。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保护壳顶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保护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螺纹杆与载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方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矩形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限位方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条形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工作原理示意图。
2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板;2、支撑脚;3、保护壳;4、螺纹管件;5、第一旋钮;6、连接杆;7、载板;8、导热板;9、侧槽;10、竖壳;11、条形槽;12、连接柱;13、拉杆;14、塑料握把;15、握条;16、控制面板;17、第一螺纹杆;18、第一蜗杆;19、第一蜗轮;20、第二蜗杆;21、转轴;22、第二蜗轮;23、第一方杆;24、第一方孔;25、导向杆;26、导向孔;27、通孔;28、圆台块;29、圆台孔;30、加热板;31、滑槽;32、方块;33、第一压板;34、圆孔;35、固定螺母;36、第二螺纹杆;37、圆杆;38、圆柱孔;39、第一弹簧;40、磁环;41、铁板;42、限位导槽;43、直角梯形块;44、导向槽;45、第二弹簧;46、导向块;47、第二压板;48、第三弹簧;49、导杆;50、导孔;51、压力传感器;52、限位方孔;53、条板;54、第四弹簧;55、限位插块;56、电机;57、椭圆块;58、矩形壳;59、第二旋钮;60、第三蜗杆;61、第三蜗轮;62、第二方孔;63、第二方杆;64、嵌合槽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1.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5.参照图1至图10,包括:底板1、支撑脚2、加热板件、竖壳10、摩擦压块、连接柱12、拉杆13以及塑料握把14;其中,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支撑脚2,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加热板件,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侧槽9,所述侧槽9内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竖壳10,所述竖壳10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摩擦阻力的摩擦压块,所述竖壳10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2,所述连接柱12的一端与摩擦压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3,所述拉杆13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塑料握把14,通过摩擦压块提供摩擦阻力,实现训练,其中摩擦压块的摩擦阻力大小可调,从而可为使用者提供不同强度的训练,同时调节较为便捷,使用方便,其中用于载卧使用者的加热板件以及竖壳10高度均可调,从而可满足不同推距的需求。
36.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具体方案,所述加热板件包括:载板7、导热板8以及加热板30,所述载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嵌合安装有加热板30和导热板8,所述载板7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圆台孔29,所述圆台孔29间隙嵌合连接有圆台块28,所述圆台块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所述第一螺纹杆17贯穿开设在底板1上的通孔27,所述第一螺纹杆17螺纹连接有螺纹管件4,所述螺纹管件4与保护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螺纹管件4与保护壳3连通,所述保护壳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载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与开设在底板1板面上的导向孔26间隙配合连接;所述保护壳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18和第二蜗杆20,所述第一蜗杆18啮合连接有多个第一蜗轮19,所述第一蜗轮19与第二蜗杆20固定套接,所述第二蜗杆20的数目为若干个,且第二蜗杆20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22,所述第二蜗轮2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转动安装在保护壳3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5,所述第一旋钮5转动安装在保护壳3的一侧,所述转轴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方杆23,所述第一方杆23与开设在第一螺纹杆17中部的第一方孔24间隙配合连接,加热板件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第一旋钮5,使得第一蜗杆18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蜗杆18与第一蜗轮19之间的啮合传动,可同步驱动多个第二蜗杆20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蜗杆20与第二蜗轮22进行啮合传动,可驱动所有的转轴21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方杆23与第一方孔24的嵌合,第一方杆23随转轴21进行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螺纹杆17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7与螺纹管件4之间进行相对拧动,螺纹管件4处于固定状态,第
一螺纹杆17可推动加热板件进行竖向移动,加热板件与第一螺纹杆17采用圆台块28和圆台孔29实现转动连接,从而加热板件不随第一螺纹杆17进行转动,同时加热板件通过导向和导向孔26实现导向,从而实现加热板件的竖向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37.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具体方案,所述摩擦压块包括:方块32和第二压板47,所述方块3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导槽42,所述限位导槽42的两端均嵌合连接有直角梯形块43,所述直角梯形块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46,所述限位导槽42的槽壁开设有导向槽44,所述导向槽44与导向块46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4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45,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一端与导向槽44的一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的另一端与导向块46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梯形块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47,所述第二压板47与直角梯形块43之间通过多个第三弹簧48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压板4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杆49,所述导杆49与开设在直角梯形块43上的导孔50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板47与竖壳10的内壁接触;所述直角梯形块4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直角梯形块43的斜面之间设置有铁板41,所述铁板4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铁板41的两端边与直角梯形块43的斜面接触;所述连接柱12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圆孔34,所述圆孔34贯穿拉杆13,所述圆孔3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35,所述固定螺母35固定嵌合安装在方块32上,所述固定螺母35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6,所述第二螺纹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环40,所述磁环40与铁板41磁性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6贯穿圆孔34,所述第二螺纹杆36延伸到矩形壳58内部,所述矩形壳58固定安装在拉杆13的中部,所述第二螺纹杆36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方孔62,所述第二方孔62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方杆63,所述第二方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转动安装在矩形壳58的内部,所述短轴固定套接有第三蜗轮61,所述第三蜗轮61与第三蜗杆60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蜗杆60转动安装在矩形壳58的内部,所述第三蜗杆6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59,所述第二旋钮59转动安装在矩形壳58的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36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圆柱孔38,所述圆柱孔38间隙配合连接有圆杆37,所述圆杆37通过第一弹簧39与圆柱孔38的闭口端弹性连接,所述圆杆37贯穿开设在铁板41上的中孔,所述圆杆37贯穿开设在方块32上的中槽,所述圆杆37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板33,所述第一压板33与竖壳10的内壁接触,通过握住塑料握把14,下拉其中的拉杆13或者上推拉杆13,使得摩擦压块在竖壳10中进行移动,通过其摩擦力提供负载阻力,提供锻炼的阻力;其中摩擦阻力可调,具体通过调节第一压板33和第二压板47对竖壳10内壁的压力实现,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二旋钮59,使得第三蜗杆60进行转动,通过第三蜗杆60与第三蜗轮61进行啮合传动,可使的短轴和第二方杆6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方杆63与第二方孔62的间隙配合连接,通过第二方杆63可带动第二螺纹杆36关于固定螺母35进行转动,固定螺母35处于固定的状态,第二螺纹杆36拧动时,可关于固定螺母35进行移动,第二螺纹杆36通过磁环40与铁板41进行磁性连接,第二螺纹杆36移动时,可带动铁板41进行移动,通过铁板41可进行挤压推动直角梯形块43,直角梯形块43之间的间距可增加,移动时通过导向槽44和导向块46的导向,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产生复位的弹力,铁板41复位移动时,两个直角梯形块43可相互靠近,进行复位移动,其通过第二弹簧45提供复位的弹力,两个直角梯形块43相互远离时,可改变直角梯形块43与第二压板47的间距,间距缩小,可提高第三弹簧48的压缩量,从而提高了第二压板47的压力,两个直角梯形块43相互靠近时,间距增加,可降低第三弹簧48的压缩量,从而降低了第二压板47的压力,同时第二螺纹杆36移动,向第一压板33靠近时,其会增加第一弹
簧39的压缩量,从而提高第一压板33的压力,第一压板33的压力通过第一弹簧39提供,第二螺纹杆36移动,远离第一压板33时,第一弹簧39的压缩量降低,从而降低第一压板33的压力,综上实现压力的可调节。
38.如图8至图9所示,作为具体方案,所述底板1的一侧正面和所述底板1的一侧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方孔52,所述限位方孔52与侧槽9连通,两个所述限位方孔52的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条板53,两个所述条板53之间通过第四弹簧54弹性连接,所述条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条15,所述条板5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插块55,所述条板53的端部位于开设在竖壳10正面和竖壳10背面的条形槽11,所述条形槽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嵌合槽块64,多个所述嵌合槽块64之间形成槽体,所述限位插块55与槽体嵌合;所述限位方孔5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6,所述电机56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椭圆块57,所述椭圆块57的两端部与条板53的板面接触,进行竖壳10高度调节时,其中如图8所示,第四弹簧54处于拉伸的状态,椭圆块57较长的端部与条板53接触,通过电机56带动椭圆块57进行转动,椭圆块57横向的宽度会变窄,两个条板53之间的阻挡变窄,通过第四弹簧54的弹力,使得两个条板53相互靠近,使得限位插块55与嵌合槽块64分离,取消了嵌合限位,工作人员通过上下拉动竖壳10,可进行高度的调节,调节后,就近使限位插块55与嵌合槽块64形成的槽体对齐,电机56带动椭圆块57转动,进行复位,可将两个条板53推动到最远距离,同时会拉伸第四弹簧54,限位插块55插入到槽体中,重新实现调高后的定位。
39.如图10所示,作为具体方案,所述底板1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与电机56、加热板30、压力传感器51以及控制面板16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1的数目为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51安装在第一压板33的板面上和第二压板47的板面上,可实现控制,其中控制面板16可进行显示,通过控制面板16的触摸,可进行控制。
40.使用方法:整个体能训练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加热板件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第一旋钮5,使得第一蜗杆18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蜗杆18与第一蜗轮19之间的啮合传动,可同步驱动多个第二蜗杆20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蜗杆20与第二蜗轮22进行啮合传动,可驱动所有的转轴21进行转动,通过第一方杆23与第一方孔24的嵌合,第一方杆23随转轴21进行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螺纹杆17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17与螺纹管件4之间进行相对拧动,螺纹管件4处于固定状态,第一螺纹杆17可推动加热板件进行竖向移动,加热板件与第一螺纹杆17采用圆台块28和圆台孔29实现转动连接,从而加热板件不随第一螺纹杆17进行转动,同时加热板件通过导向和导向孔26实现导向,从而实现加热板件的竖向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41.进行竖壳10高度调节时,其中如图8所示,第四弹簧54处于拉伸的状态,椭圆块57较长的端部与条板53接触,通过电机56带动椭圆块57进行转动,椭圆块57横向的宽度会变窄,两个条板53之间的阻挡变窄,通过第四弹簧54的弹力,使得两个条板53相互靠近,使得限位插块55与嵌合槽块64分离,取消了嵌合限位,工作人员通过上下拉动竖壳10,可进行高度的调节,调节后,就近使限位插块55与嵌合槽块64形成的槽体对齐,电机56带动椭圆块57转动,进行复位,可将两个条板53推动到最远距离,同时会拉伸第四弹簧54,限位插块55插入到槽体中,重新实现调高后的定位;
42.使用者躺卧在加热板件上时,其中加热板30进行发热,热量通过传导进入到导热
板8,通过导热板8进行导热,传递到人体,为使用者提供加热保温;
43.通过握住塑料握把14,下拉其中的拉杆13或者上推拉杆13,使得摩擦压块在竖壳10中进行移动,通过其摩擦力提供负载阻力,提供锻炼的阻力;
44.其中摩擦阻力可调,具体通过调节第一压板33和第二压板47对竖壳10内壁的压力实现,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二旋钮59,使得第三蜗杆60进行转动,通过第三蜗杆60与第三蜗轮61进行啮合传动,可使的短轴和第二方杆6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方杆63与第二方孔62的间隙配合连接,通过第二方杆63可带动第二螺纹杆36关于固定螺母35进行转动,固定螺母35处于固定的状态,第二螺纹杆36拧动时,可关于固定螺母35进行移动,第二螺纹杆36通过磁环40与铁板41进行磁性连接,第二螺纹杆36移动时,可带动铁板41进行移动,通过铁板41可进行挤压推动直角梯形块43,直角梯形块43之间的间距可增加,移动时通过导向槽44和导向块46的导向,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产生复位的弹力,铁板41复位移动时,两个直角梯形块43可相互靠近,进行复位移动,其通过第二弹簧45提供复位的弹力,两个直角梯形块43相互远离时,可改变直角梯形块43与第二压板47的间距,间距缩小,可提高第三弹簧48的压缩量,从而提高了第二压板47的压力,两个直角梯形块43相互靠近时,间距增加,可降低第三弹簧48的压缩量,从而降低了第二压板47的压力,同时第二螺纹杆36移动,向第一压板33靠近时,其会增加第一弹簧39的压缩量,从而提高第一压板33的压力,第一压板33的压力通过第一弹簧39提供,第二螺纹杆36移动,远离第一压板33时,第一弹簧39的压缩量降低,从而降低第一压板33的压力,综上实现压力的可调节;
45.其中具有压力传感器51,可进行压力的传感,传递到单片机芯片中,进行处理,通过控制面板16进行显示,从而判断训练时,摩擦阻力的大小,使用时,整体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4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整个体能训练装置可进行臂力的训练,其中臂力训练时,通过摩擦压块提供摩擦阻力,实现训练,其中摩擦压块的摩擦阻力大小可调,从而可为使用者提供不同强度的训练,同时调节较为便捷,使用方便,其中用于载卧使用者的加热板件以及竖壳10高度均可调,从而可满足不同推距的需求。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