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12:21: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片,每个所述电池片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栅线,且每个所述电池片内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掺杂区,多个所述掺杂区沿所述栅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个所述掺杂区沿垂直于多个所述栅线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为c,其中,所述c满足:c>4
×
10
20
cm-3
;多个互连结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分别为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通过所述互连结构件相连,所述第一电池片的多个所述栅线和所述第二电池片的多个所述栅线通过至少一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掺杂区为石墨烯掺杂区或磷掺杂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掺杂区与对应的所述电池片正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其中,所述d满足:3μm≤d≤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掺杂区的厚度为t1,其中,所述t1满足:8μm≤t1≤12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掺杂区的宽度为w1,其中,所述w1满足:60μm≤w1≤70μm。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互连结构件包括多个第一互连结构件,所述第一电池片正面的多个所述栅线和所述第二电池片背面的多个所述栅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互连结构件电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互连结构件与多个所述栅线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互连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正面对应的所述栅线的端部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互连结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片背面对应的所述栅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互连结构件包括多个第二互连结构件,所述第一电池片正面的所有所述栅线和所述第二电池片背面的所有所述栅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二互连结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互连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正面的所有所述栅线的端部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栅线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池片正面的连接长度为l1,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片背面的连接长度为l2,其中,所述l1、l2满足:3mm≤l1≤5mm,l2≥3mm。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件的厚度为t2,其中,所述t2满足:0.1mm≤t2≤0.26mm。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栅线的个数为n,其中,所述n满足:9≤n≤18。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栅线的宽度为w2,其中,所述w2满足:0.1mm≤w2≤0.2mm。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位于同一平面内或端部搭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位于同一平面内时,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之间的间隙为s,其中,所述s满足:0.5mm≤s≤2.5mm;当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端部搭接时,所述第一电池片和所述第二电池片端部搭接部分的宽度为w3,其中,所述w3满足:0.5mm≤w3≤1.8mm。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片为完整的电池片沿多个所述栅线的排布方向切割而成,所述电池片的宽度与所述完整的电池片的宽度比值为x,其中,所述x满足:1/6≤x≤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每个所述电池片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栅线,且每个所述电池片内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掺杂区,多个所述掺杂区沿所述栅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个所述掺杂区沿多个所述栅线的排布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为C,其中,所述C满足:C>4


技术研发人员:邓士锋 陆悦 赵亚婷 丁增千 夏正月 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