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PAM粉末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7: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pam粉末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对pam加药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2.pam(聚丙烯酰胺)粉末是污水处理业内常用的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其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可产生巨大的表面吸附作用,将pam粉末进行溶解制备成絮凝剂溶液,并投入污水中的辅助装置,进而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3.pam在使用之前一般都需配制成0.1 %~0.5%的稀释溶液作为原液备用。在投加时,还需要近一步稀释成0.01~0.05的溶液,原因就是可以更有肋于絮凝剂在悬浮体系中的分散,可以降低用量,而且可以取得更好的絮凝效果。
4.现有的pam加药装置使用时,将清水自加水管导入至溶解腔内,加药装置将pam粉末自加药管输送进溶解腔内,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对清水和pam粉末进行混合搅拌,使pam粉末溶解,然后通过输药泵将絮凝剂溶液抽送至溶液腔内存储用于污水处理。鉴于在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性,在药剂配置环节,操作人员入手拿捏不准,经常出现一次性超浓度投加的情况,造成首级原液箱浓度过高,甚至超过其溶解度出现沉淀的现象。此外,市购pam粉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的沉淀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实现分级浓度控制的pam粉末自动加药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面固定设置有料斗,在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干粉定量投加器,所述料斗的底部侧面连接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外接有进水管道,所述混合器底端伸入所述箱体内、连通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设有预制混合槽、第一匀质熟化槽、第二匀质熟化槽和溶液存储槽,
7.所述混合器底端伸入所述预制混合槽内,所述预制混合槽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预制混合槽与第一匀质熟化槽的隔壁底部开设有连接口一,所述预制混合槽的底部靠近所述连接口一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内靠近所述连接口一处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进口连接所述连接口一,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内;
8.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与第二匀质熟化槽的隔壁底部开设有连接口二,所述第二匀质熟化槽内靠近所述连接口二处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进口连接所述连接口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二匀质熟化槽内;
9.所述第二匀质熟化槽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第二匀质熟化槽与溶液存储槽的隔壁顶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溶液存储槽的外侧壁连接输出管道。
10.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混合槽槽底,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连接口一处倾斜。
11.所述第一挡板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口一的高度。
12.所述第一连通管紧贴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槽壁,所述第一连通管出口朝上位于所述第一匀质熟化槽的顶部,所述第二连通管紧贴第二匀质熟化槽槽壁,所述第二连通管出口朝上位于所述第二匀质熟化槽的顶部。
13.所述溶液存储槽内设有液位检测器,所述箱体顶面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14.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轴上上、下设置的两只搅拌桨构成,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一只搅拌浆构成,所述第三搅拌装置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一只搅拌浆构成。
15.所述干粉定量投加器的出口处设有加热器,所述进水管道上连接有流量计。
16.本实用新型的加药装置在其箱体内依次设置了预制混合槽、第一匀质熟化槽、第二匀质熟化槽和溶液存储槽,通过预制混合槽、第一匀质熟化槽、第二匀质熟化槽依次搅拌溶解来有效降低pam粉末的浓度,直至满足使用要求。其中,在预制混合槽和第一匀质熟化槽连接口处,设置了第一挡板,这样设计可使得预制混合槽底部未溶解的溶质得到了挡除,防止进入到下一槽室内。第一、二匀质熟化槽进液口采用溢流管形式从上级箱体槽室传输而来,能有效保证进入本槽内溶液的浓度均匀、不含沉淀杂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左视图,
19.图3是图1的俯视图;
20.图中,1-料斗,101-支架,2-干粉定量投加器,3-加热器,
21.4-混合器,5-进水管道,501-流量计;
22.6-箱体,
23.61-预制混合槽,611-第一搅拌装置,612-第一挡板;
24.62-第一匀质熟化槽,621-第一连通管,622-第二搅拌装置;
25.63-第二匀质熟化槽,631-第二连通管,632-第三搅拌装置;
26.64-进液口,65-溶液存储槽,66-液位监测器;
27.7-输出管道,8-控制装置,9-沉淀杂质,10-溶液。
28.图中箭头表示溶液流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表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6,箱体6的一侧顶面固定设置有料斗1,在料斗1的底部设有干粉定量投加器2,料斗1的底部侧面连接有混合器4,混合器4外接有进水管道5,混合器4底端伸入箱体6内、连通箱体6;箱体6内依次设有预制混合槽61、第一匀质熟化槽62、第二匀质熟化槽63和溶液存储槽65,
30.pam粉末投入料斗1,经过干粉定量投加器2量化控制再投入到混合器4内,混合器4
由进水管道5配对相适应水分的量与pam粉末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溶液由混合器4进入到箱体6,由初步得到的饱和溶液经过箱体6内多级腔室,进行浓度稀释,最后得到预定浓度的溶液。
31.混合器4底端伸入预制混合槽61内,预制混合槽61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611,预制混合槽61与第一匀质熟化槽62的隔壁底部开设有连接口一,预制混合槽61的底部靠近连接口一处设有第一挡板612,第一匀质熟化槽62内靠近连接口一处设有第一连通管621,第一连通管621的进口连接连接口一,第一连通管621的出口设于第一匀质熟化槽62内;
32.第一匀质熟化槽62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622,第一匀质熟化槽62与第二匀质熟化槽63的隔壁底部开设有连接口二,第二匀质熟化槽63内靠近连接口二处设有第二连通管631,第二连通管631的进口连接连接口二,第二连通管631的出口设于第二匀质熟化槽63内;
33.第二匀质熟化槽63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632,第二匀质熟化槽63与溶液存储槽65的隔壁顶部开设有进液口64,溶液存储槽65的外侧壁连接输出管道7。
34.混合器4内混合的溶液首先进入到预制混合槽61内,通过预制混合槽61内的第一搅拌装置611进行搅拌,充分搅拌使得一些不溶杂质分离沉淀,得到纯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经连接口一通过第一连通管621输送到第一匀质熟化槽62进行进一步的搅拌稀释。
35.经预制混合槽61搅拌过后的溶液进入到第一匀质熟化槽62后,通过第一匀质熟化槽62内设置的第二搅拌装置622进行搅拌稀释,搅拌后的溶液经连接口二通过第二连通管631输送到第二匀质熟化槽63进行进一步的搅拌。
36.经第一匀质熟化槽62搅拌过后的溶液进入到第二匀质熟化槽63后,通过第二匀质熟化槽63内设置的第三搅拌装置632进一步搅拌稀释,搅拌后的溶液经进液口64直接流入到溶液存储槽65内,然后通过输出管道7将最终制得的稀释至预定浓度的溶液输出。
37.其中,在第一匀质熟化槽62和第二匀质熟化槽63上方还连接有贮水槽(图中未画出),用于对两槽室内加水进行搅拌稀释。
38.第一挡板612的底端固定连接预制混合槽槽61底,第一挡板612朝向连接口一处倾斜。
39.第一挡板612的设置高度大于连接口一的高度。
40.此处设计第一挡板612是为了将预制混合槽槽61内溶液搅拌后产生的沉淀杂质9进行挡除,防止进入到下级槽室,影响进一步的稀释,上层的较清溶液通过第一挡板612上方流过进入连接口一。
41.第一连通管621紧贴第一匀质熟化槽62槽壁,第一连通管621出口朝上位于第一匀质熟化槽62的顶部,第二连通管631紧贴第二匀质熟化槽63槽壁,第二连通管631出口朝上位于第二匀质熟化槽63的顶部。
42.连通管这样设计,可使得溶液在上升流通的过程中因重心引力沉淀一部分未溶解的粉末或杂质,进一步提升了溶液输出的品质。
43.溶液存储槽65内设有液位检测器66,箱体6顶面上还设有控制装置8,液位检测器66连接控制装置8。
44.当液位检测器66测得溶液存储槽65的溶液处于低液位时,输出信号给控制装置8,启动设备重新进行溶液配制过程;当溶液存储槽65内的溶液处于高液位时,发出信号给控
制装置8,停止配液过程,如果储存槽空了,该循环将再次开始。这样本加药装置得以连续不断地运行,搅拌装置不断地将溶液搅拌均匀。此外,料斗1内还设物位仪(图中未示出)用于连续侦测料位,到低位时发出信号,通过控制装置8控制并关闭进水电磁阀,加入物料后自动启动。
45.第一搅拌装置611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轴上上、下设置的两只搅拌桨构成,第二搅拌装置622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一只搅拌浆构成,第三搅拌装置632由驱动电机、搅拌轴和一只搅拌浆构成。
46.第一搅拌装置611设双搅拌桨是为了首次搅拌要充分,保证溶液的稀释和杂质沉淀的分离,第二搅拌装置622、第三搅拌装置632设一只搅拌桨,是为了对该槽室内的溶液进行稍加的稀释,过渡搅拌会使得溶液浑浊,影响溶液浓度均匀。
47.干粉定量投加器2的出口处设有加热器3,加热器3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混合器4内的水蒸气上升影响粉末出料,进水管道5上连接有流量计501,流量计501用于对加入的水量进行精准控制。
4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