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21:18: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3.现有的水利工程用基桩,单一的采用钢筋筒配合混凝土浇筑形成,其稳定性较低,一方面钢筋筒的强度较低易形变,另一方面基桩易发生沉降,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钢筋筒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外侧的外加固机构,可对基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强度,其次外加固机构包括第二环形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合在桩孔内,对基桩本体进行辅助限位,防止其发生上下偏移沉降,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包括承载台、主基桩和辅基桩,所述承载台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主基桩,所述主基桩包括基桩本体和设置在基桩本体内的钢筋筒,所述钢筋筒内设置有内支撑架,所述钢筋筒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外侧的外加固机构。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内支撑架包括第一环形架和十字支撑架,所述十字支撑架焊接在第一环形架内, 所述第一环形架焊接在钢筋筒的内壁上。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外加固机构包括第二环形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二环形架焊接在钢筋筒外壁上,所述第二环形架外壁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共设置有若干个 ,且若干个第一卡块呈环形分布在第二环形架外壁上,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相邻两第一卡块之间。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承载台下表面位于主基桩的外侧设置有辅基桩,所述辅基桩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基桩呈环形等间距分布。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二环形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为浇筑一体化成型结构。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内支撑架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内支撑架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内
支撑架之间的间距相等。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外加固机构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外加固机构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外加固机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钢筋筒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外侧的外加固机构,可对基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强度,其次外加固机构包括第二环形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合在桩孔内壁内,对基桩本体进行辅助限位,防止其发生上下偏移沉降,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20.(2)该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在钢筋筒内设置有内支撑架,包括第一环形架和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焊接在第一环形架内,通过内支撑架的设置,可对钢筋筒进行加固,提高其钢筋筒的强度,防止钢筋筒发生形变损坏,从而提高了该水利工程用基桩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基桩的截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新型中外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承载台;2、主基桩;21、基桩本体;22、钢筋筒;23、内支撑架;231、第一环形架;232、十字支撑架;24、外加固机构;241、第二环形架;242、第一卡块;243、第二卡块;3、辅基桩。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实施例一:参照图1-4,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包括承载台1、主基桩2和辅基桩3,承载台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主基桩2,主基桩2包括基桩本体21和设置在基桩本体21内的钢筋筒22,钢筋筒22内设置有内支撑架23,钢筋筒22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21外侧的外加固机构24。
29.实施例二:参照图2和图3,内支撑架23包括第一环形架231和十字支撑架232,十字支撑架232焊接在第一环形架231内, 第一环形架231焊接在钢筋筒22的内壁上,内支撑架23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内支撑架2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内支撑架23之间的间距相等,内支撑架23的设置,可对钢筋筒22的强度,防止钢筋筒22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损坏,从而提高了该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的稳定性。
30.实施例三:参照图2和图4,外加固机构24包括第二环形架241、第一卡块242和第二卡块243,第二环形架241焊接在钢筋筒22外壁上,第二环形架241外壁上设有第一卡块242,
第一卡块242共设置有若干个 ,且若干个第一卡块242呈环形分布在第二环形架241外壁上,第二卡块243设置在相邻两第一卡块242之间,第二环形架241、第一卡块242和第二卡块243为浇筑一体化成型结构,外加固机构24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外加固机构24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外加固机构24之间的间距相等,外加固机构24中的第二环形架241的设置,可对钢筋筒22的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提高钢筋筒22的强度,第一卡块242和第二卡块243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嵌设于桩孔内壁上,对主基桩2进行限位,防止其发送上下沉降。
31.实施例四:参照图1,承载台1下表面位于主基桩2的外侧设置有辅基桩3,辅基桩3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基桩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通过主基桩2和辅基桩3的设置,可对承载台1进行进一步的限位支撑,提高承载台1的稳定性。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包括承载台(1)、主基桩(2)和辅基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主基桩(2),所述主基桩(2)包括基桩本体(21)和设置在基桩本体(21)内的钢筋筒(22),所述钢筋筒(22)内设置有内支撑架(23),所述钢筋筒(22)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21)外侧的外加固机构(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23)包括第一环形架(231)和十字支撑架(232),所述十字支撑架(232)焊接在第一环形架(231)内, 所述第一环形架(231)焊接在钢筋筒(22)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机构(24)包括第二环形架(241)、第一卡块(242)和第二卡块(243),所述第二环形架(241)焊接在钢筋筒(22)外壁上,所述第二环形架(241)外壁上设有第一卡块(242),所述第一卡块(242)共设置有若干个 ,且若干个第一卡块(242)呈环形分布在第二环形架(241)外壁上,所述第二卡块(243)设置在相邻两第一卡块(24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下表面位于主基桩(2)的外侧设置有辅基桩(3),所述辅基桩(3)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基桩(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架(241)、第一卡块(242)和第二卡块(243)为浇筑一体化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23)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内支撑架(2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内支撑架(23)之间的间距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机构(24)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外加固机构(24)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相邻两外加固机构(24)之间的间距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工程用稳定性强的基桩,包括承载台、主基桩和辅基桩,所述承载台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主基桩,所述主基桩包括基桩本体和设置在基桩本体内的钢筋筒,所述钢筋筒内设置有内支撑架,所述钢筋筒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外侧的外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钢筋筒外壁上设置有延伸到基桩本体外侧的外加固机构,可对基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强度,其次外加固机构包括第二环形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合在桩孔内壁内,对基桩本体进行辅助限位,防止其发生上下偏移沉降,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浩城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