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0:1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


背景技术:

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3.在中医内科中会使用针灸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多数的针灸设备,其自动化程度较低,造成针灸穴位的准确性不高,且不便于进行取针与下针,同时操作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降低针灸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解决了多数的针灸设备,其自动化程度较低,造成针灸穴位的准确性不高,且不便于进行取针与下针,同时操作时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降低针灸的效果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与竖板的底端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架,所述第一旋转轴承架的内侧与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与双向电机的延伸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双向电机的外侧与固定槽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板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与定位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箱的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延伸轴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二旋转轴承架的内侧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转轴承架的外侧与移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与锁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锁定板的底端与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下针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针筒的内壁设置有气动伸缩杆,且两个气动伸缩杆对
称分布在下针筒的内壁,所述气动伸缩杆的一端与辅助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辅助板的侧面与橡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橡胶板远离辅助板的一侧与银针的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
8.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面内侧设置有槽体,且两个槽体对称分布在主体的顶面,所述槽体的内侧与支撑板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
9.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床体,所述床体的内侧底端设置减震弹簧杆,且多个减震弹簧杆均匀分布在床体的内侧底端,所述减震弹簧杆的顶端与床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壁左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与第一螺纹杆的左端旋转连接在一起。
11.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上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按钮,且三个控制按钮均匀分布在控制面板的正面。
12.优选的,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窗,且两个散热窗对称分布在主体的外侧。
13.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对称分布在滑槽的两端。
14.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面设置有固定筒,且四个固定筒均匀分布在主体的底面,所述固定筒的内侧与旋转架的外侧旋转连接在一起。
15.优选的,所述定位箱的内壁顶端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侧与滑动板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板的底端与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通过在主体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滑槽,滑槽的内侧与竖板的底端滑动连接在一起,在竖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承架,第一旋转轴承架的内侧与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一螺纹杆的右端与双向电机的延伸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双向电机的外侧与固定槽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竖板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的侧壁与定位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定位箱的内壁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延伸轴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二旋转轴承架的内侧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旋转轴承架的外侧与移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移动板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板的底端与锁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主体内部的双向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与第一旋转轴承架相互配合,带动支撑板进行左右移动,定位箱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轴承架相互配合,带动移动板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能够根据智能操作进行精准找点,保证针灸穴位的准确性,实现自动化操作。
19.2、该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通过在液压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板的底端与下针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液压伸缩杆带动下针筒进行取针与下针,能够保证操作设施的便捷性。
20.3、该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通过在下针筒的内壁安装有气动伸缩杆,且两个气动伸缩杆对称分布在下针筒的内壁,气动伸缩杆的一端与辅助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辅助板的侧面与橡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橡胶板远离辅助板的一侧与银针的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气动伸缩杆带动橡胶板将银针进行固定,增加操作时的稳定性,保
证针灸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26.其中,1、主体;2、固定槽;3、床体;4、减震弹簧杆;5、床板;6、支撑板;7、固定板;8、定位箱;9、固定环;10、限位板;11、旋转架;12、滑槽;13、竖板;14、第一螺纹杆;15、双向电机;16、固定筒;17、下针筒;18、橡胶板;19、银针;20、气动伸缩杆;21、辅助板;22、连接板;23、液压伸缩杆;24、锁定板;25、滑动板;26、支撑槽;27、伺服电机;28、第二螺纹杆;29、第二旋转轴承架;30、移动板;31、控制面板;32、显示屏;33、控制按钮;34、槽体;35、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针灸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侧与竖板13的底端滑动连接在一起,竖板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承架,第一旋转轴承架的内侧与第一螺纹杆14的外侧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一螺纹杆14的右端与双向电机15的延伸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双向电机15的外侧与固定槽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竖板13的顶端与支撑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板6的侧壁与定位箱8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定位箱8的内壁设置有伺服电机27,伺服电机27的延伸轴与第二螺纹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螺纹杆28的外侧与第二旋转轴承架29的内侧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旋转轴承架29的外侧与移动板30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移动板30的底端与固定板7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板7的底端与锁定板24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于调节下针筒17的位置,锁定板24的底端与液压伸缩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液压伸缩杆23的底端与连接板2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板22的底端与下针筒1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于进行下针与取针,下针筒17的内壁设置有气动伸缩杆20,且两个气动伸缩杆20对称分布在下针筒17的内壁,气动伸缩杆20的一端与辅助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辅助板21的侧面与橡胶板18的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橡胶板18远离辅助板21的一侧与银针19的外侧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于银针19进行固定夹持与释放。
30.主体1的顶面内侧设置有槽体34,且两个槽体34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顶面,槽体34的内侧与支撑板6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增加支撑板6移动时的稳定性,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床体3,床体3的内侧底端设置减震弹簧杆4,且多个减震弹簧杆4均匀分布在床体3的内侧底端,减震弹簧杆4的顶端与床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用减震弹簧杆4增加使用者平
躺时的舒适度,主体1的内壁左端设置有固定环9,固定环9的内侧与第一螺纹杆14的左端旋转连接在一起,增加第一螺纹杆14旋转时的稳定性,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1,控制面板3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显示屏32,显示屏32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按钮33,且三个控制按钮33均匀分布在控制面板31的正面,便于进行智能控制,增加操作的灵活性,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窗35,且两个散热窗35对称分布在主体1的外侧,为主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滑槽12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10,且两个限位板10对称分布在滑槽12的两端,限制竖板13的滑动范围,主体1的底面设置有固定筒16,且四个固定筒16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底面,固定筒16的内侧与旋转架11的外侧旋转连接在一起,便于调节主体1的高度,定位箱8的内壁顶端设置有支撑槽26,支撑槽26的内侧与滑动板25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滑动板25的底端与移动板3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增加移动板30滑动时的稳定性。
31.工作原理:首先,将银针19放置在下针筒17之中,使用气动伸缩杆20带动橡胶板18将银针19进行固定;其次,使用控制面板31将所需下针的穴位数据输入在主体1的内部,利用控制按钮33开启主体1进行运作;然后,启动双向电机15带动第一螺纹杆14进行旋转,与第一旋转轴承架相互配合,带动竖板13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带动定位箱8进行左右移动,停止后,开启伺服电机27,带动第二螺纹杆28进行旋转,与第二旋转轴承架29相互配合,将移动板30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液压伸缩杆23进行前后移动,液压伸缩杆23停止移动后,液压伸缩杆23带动下针筒17向下运动,将银针19扎入使用者所需扎入的穴位处;最后,启动气动伸缩杆20进行收缩,将银针19进行释放,释放完成后,回位重复进行下针。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