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肤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6: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随之而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滋生各种皮肤病,但目前现有的皮肤科设备缺乏,医生仅靠肉眼和放大镜根据经验来对皮肤进行诊断不能很好地对皮肤的病理病因进行分析,致使医生的诊断结果存在主观因素大、缺乏数据支持等缺点,不利于患者皮肤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检测装置。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肤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前侧上部、前侧下部分别设置有面部上托架、面部下托架;外壳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后漫射体,后漫射体的内侧设置有侧灯板;后漫射体的前端设置有前漫射体,后漫射体的后端依次设置有面部光源灯板、面部uv窄带带通滤光片基座,面部光源灯板的前方依次设置有匀光片、偏光片,面部uv窄带带通滤光片基座的后端依次设置有偏振镜、套筒结构件;套筒结构件的后方设置有相机,相机的前端设置有光学镜头;外壳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面部光源灯板相连接。
5.进一步地、面部光源灯板包括uv光源灯珠a、pl光源灯珠、红外光源灯珠,uv光源灯珠a、pl光源灯珠、红外光源灯珠在面部光源灯板上呈椭圆状均匀分布。
6.进一步地、侧灯板包括uv光源灯珠b、rgb灯珠,预览灯珠,uv光源灯珠b、rgb灯珠,预览灯珠从后向前依次设置于侧灯板上。
7.进一步地、侧灯板为两个,两个侧灯板对称设置于后漫射体的内侧左部、内侧右部。
8.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与控制板相连接,控制板与面部光源灯板相连接。
9.进一步地、外壳前侧设置有遮光布。
10.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检测装置利用不同的光源进行不同光谱影像的拍摄,方便医生从多种光谱图中分析局部皮肤的病理病因,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弥补了市场空白。
附图说明
11.图1为皮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3.图3为面部光源灯板与偏振镜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4.图4为皮肤检测装置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15.图中:1、面部上托架;2、控制按键;3、外壳;4、相机;5、控制模块;6、套筒结构件;7、偏振镜;8、面部光源灯板;9、面部uv窄带带通滤光片基座;10、偏光片;11、匀光片;12、uv窄带带通滤光片;13、红外窄带滤片;14、后漫射体;15、侧灯板;16、uv光源灯珠a;17、面部下托架;18、前漫射体;19、uv光源灯珠b;20、光学镜头;21、遮光布;22、rgb灯珠;23、预览灯珠;24、侧部匀光片;25、pl光源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如图1-4所示,一种皮肤检测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前侧上部、前侧下部分别设置有面部上托架1、面部下托架17;外壳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控制按键2。外壳3前端设置有遮光布21,遮光布为黑色不透明布,在拍摄时,用遮光布盖住被测部位,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光的干扰,能够得到更真实的图像。
18.外壳3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后漫射体14,后漫射体14的内侧设置有侧灯板15;侧灯板15为两个,两个侧灯板对称设置于后漫射体14的内侧左部、内侧右部。侧灯板15包括uv光源灯珠b19、rgb灯珠22,预览灯珠23,uv光源灯珠b、rgb灯珠,预览灯珠从后向前依次设置于侧灯板15上,其分布方式是使用光学设计、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和zemax得到。侧灯板15的内侧还设置有侧部匀光片24。
19.后漫射体14的前端设置有前漫射体18,后漫射体14的后端依次设置有面部光源灯板8、面部uv窄带带通滤光片基座9,面部光源灯板8为铝板,若干uv光源灯珠a16、若干pl光源灯珠25、若干红外光源灯珠在面部光源灯板上呈椭圆形交叉均匀分布,其分布方式是使用光学设计、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和zemax得到。
20.通过光学设计、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和zemax和灯珠相关参数能够合理的布置灯珠的坐标位置和角度,使光源分布均匀合理。
21.uv光源灯珠a的前方设置有uv窄带带通滤光片12,uv窄带带通滤光片为圆形,其截止波长为365nm
±
10nm,来获取峰值为365nm的光。根据uv光源特性,波长在320-400nm波段对人体伤害较小,即uva波段。且根据皮肤的特性,uva波段可以穿过表层皮肤,直达肌肤的真皮层,利用高清自动聚焦相机,可在uva光源下拍摄出皮肤真皮层的图像,当uva段中心波段波长365nm可得到最佳效果。
22.红外光源灯珠的前方设置有红外窄带滤片13(ir滤片),红外窄带滤片为圆形,其截止波长为830nm
±
10nm。根据红外光的的特性,红外线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能深入皮下组织和血管,同时根据皮肤的特性,组织对波长830nm的光的吸收较少,便于信息采集且不会对人体有伤害,波长采用830nm可得到最佳效果。
23.面部光源灯板8的前方依次设置有匀光片11、偏光片10,在光源的发射光方向增加匀光片,使用特定目数的匀光片能使出射的光斑达到较高的匀化效果。偏光片10为线偏振镜(lpl),将白光光源变成线偏振光,外形尺寸为圆环。
24.面部uv窄带带通滤光片基座9的后端依次设置有偏振镜7、套筒结构件6;偏振镜7为分析镜,将反射回的信息光进行解析,获得交叉偏振的图像。套筒结构件6的后方设置有相机4,相机4的前端设置有光学镜头20;相机可选用高像素(》1500万像素)自动聚焦相机。外壳3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与面部光源灯板8相连接。
25.控制模块5包括控制板、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与控制板相连接,控制板与面部光源灯板8相连接,通过控制模块5对面部光源灯板8上的光源进行控制。
26.皮肤检测装置与位于其外部的显示器、电脑主机相连接,相机通过usb与电脑主机连接,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至电脑主机中,由电脑主机现有的皮肤镜图像处理模块、面部皮肤微观处理模块、多光谱面部成像模块对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27.皮肤镜图像处理模块通过超高清光学镜头采集皮损高清影像,采用偏振和非偏振模式,分别采集到皮损皮纹及皮下色素和血管影像,再将皮损与皮肤镜特征检索模块中典型镜下特征做对比,根据选取的特征匹配与检测皮损相关联的皮肤病症供临床医生做参考,临床医生还可通过皮损案例介绍,详细了解相关病症的皮肤镜及临床特征表现,以期辅助临床医生达到更好地诊断皮损性质,并生成断报告模块和支持诊断报告打印。
28.面部皮肤微观处理模块通过拍摄患者面部任意区域的高清影像,分析该区域皮肤的油脂的分布、色素沉着、皱纹、毛孔、痤疮、卟啉特征,用以点带面的信息,对患者面部皮肤各项生理指标状况做系统性评估,并生成断报告模块和支持诊断报告打印。
29.多光谱面部成像模块集患者面部全脸白光模式成像、偏振光模式成像、毛细血管模式成像、炎性特征模式成像、棕色模式成像、uv光卟啉模式成像、uv光色素模式成像、绿色模式成像这八大影像模块,再运用各项数据模块,对患者面部皮肤做系统性评估,并生成断报告模块和支持诊断报告打印。
30.一种皮肤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为:
31.当皮肤检测装置对患者面部皮肤进行检测时,将患者下巴放置在面部下托架17的中心,使患者的额头紧贴面部上托架1,用遮光布21盖住患者头部,避免环境光进入检测区域;相机4对患者面部皮肤自动对焦后按下控制按键2,相机4分别拍摄pl光源、rgb光源、uv光源、红外光源下患者的面部图像;拍摄完成后相机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至电脑主机,皮肤镜图像处理模块、面部皮肤微观处理模块、多光谱面部成像模块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32.本发明的皮肤检测装置主要应用在面部皮肤疾病的皮损高清影像显示、处理、传输。根据人体皮肤在不同光源照射下,所反射的颜色光谱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利用特定光对皮肤的反射,通过相机的高清ccd模块自动采集皮肤图像,便于医生根据超高清光学镜头采集的多光谱图像进行病理病因的分析诊断。
33.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检测装置是通过四种不同的光(rgb光、偏振光、uv光、ir光)分别对皮损进行拍照,获取不同的信息。其中rgb光拍摄主要用来获取原图片;偏振光(pl光)拍摄主要消除反光,获取皮肤更深层的信息;偏振光的原理是运用特定波长的发光二级管作光源和光学偏振片装置,较好滤掉了皮肤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扰,看到可达至真皮乳头层色素及血管的颜色和结构。偏振片可以提供平行偏振和交叉偏振;在pl光源下,平行偏振能增强反光,可以通过高像素自动聚焦相机拍摄出更加清晰的患者皮肤表面症状;交叉偏振能消弱反光,拍摄出患者深层皮肤的症状。uv光拍摄主要用来获取不同组织、不同病理变化所产生的荧光;uv光的原理是表皮和真皮的黑素及真皮的胶原在吸收365nm波段的波长后,可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荧光,其中皮肤所含色素前体及其代谢产物、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等均可产生不同的自身荧光。因此不同组织、不同病理变化所产生的荧光颜色各不相同。ir光(红外线)拍摄能深入皮下组织和血管,获取患者深层皮下组织信息。
34.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