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2-04-06 18:17: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追求更好的使用体验,全面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设备内各器件向屏下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屏下传感器也应运而生。
3.屏下传感器检测各种信号光必需要去除屏幕漏光的影响。例如,随着屏幕透过率越来越低,屏幕漏光量对环境光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不同电子设备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是屏下光感方案的难点和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在保证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变量的第二检测值;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所述差异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用于估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集较少的数据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配到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快速获取更精确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从而在保证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屏幕发光跌落波形的跌落深度,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一差异系数和第二差异系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一屏
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k表示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为阶数;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ω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的第一亮度值、预设的第二亮度值、预设的第三亮度值、预设的第一灰阶值、预设的第二灰阶值和预设的第三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一灰阶值下的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第二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二灰阶值下的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第三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三灰阶值下的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一灰阶值下的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第二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二灰阶值下的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第三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三灰阶值下的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三差异系数、第四差异系数和第五差异系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和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将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r
gray
表示r单元色灰阶值,g
gray
表示g单元色灰阶值,b
gray
表示b单元色灰阶值,x、y和z表示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表示阶数;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
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α表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β表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χ表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13.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1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15.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第二电子设备不需要重新建立复杂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及执行模型数据采集、关系函数拟合等操作,只需要在极小的采集数据量和极简单运算量资源的情况下,就能够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配到第二电子设备,大大简化了批量设备建立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复杂度,缩短了模型建立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快速地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在保证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0.随着主流市场对全面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将较多的正面器件移到屏幕下方,例如接近感应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等。对于环境光传感器而言,环境光的检测必需要去除屏幕光显示漏光的影响。并且随着屏幕透过率越来越低,屏幕漏光量对环境光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屏幕漏光量估计模型势在必行。
21.在一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屏幕显示内容均是按照屏幕发光像素(pixel)行依次扫描进行图片快速刷新,屏幕发光功率不会一直保持不变,一般会有发光功率大的区间和发光功率小的区间,在前后两张图片切换的间隙屏幕发光pixel的发光功率最低,用环境光传感器高速采样就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正弦波的跌落波形。其中,波峰和波谷的差值称为跌落深度。利用屏幕发光的跌落波形的跌落深度与环境光无关的特点,可以建立一个“跌落深度-屏幕漏光量”的关系模型来进行屏幕漏光估计。由于屏幕驱动的差异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一般有直流(direct current,dc)调光、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光以及pwm与dc混合调光。为了提高“跌落深度-屏幕漏光量”模型的准确性,往往需要用高阶的拟合函数其中,l为屏幕漏光量,d为跌落深度,k0,...,k
n-1
为拟合系数,i为阶数。并且在不同系统亮度下,拟合系数k0,...,k
n-1
可以不同。
22.由于拟合函数的建立,必须要采集足够多的样本点进行模型参数校正,也就是需要设置机器多档系统亮度和灰阶进行数据采样,得到一组(d0,l0),(d1,l1),...,(d
m-1
,l
m-1
)的样本空间来进行高阶多项式的拟合。其中,d0,d1,...,d
m-1
表示跌落深度d的采样值,l0,l1,...,l
m-1
表示屏幕漏光量l的采样值,由于不同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光强度、屏幕透过率、传感器模组感光特性参数和模组贴合结构参数等的差异存在,在一个电子设备上得到的模型并不能适应所有的电子设备,所以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案并不能适应量产的需求,也就无法真正应用到量产项目中;或者说,不考虑这种不同电子设备的模型参数的差异,对所有电子设备都使用一种固定的模型参数,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量产电子设备的模型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23.在另一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根据屏幕显示内容r、g、b三元色灰阶矩阵与屏幕漏光量的关系模型进行屏幕漏光估计,同样需要用高阶的拟合函数其中,l为屏幕漏光量,r
gray
、g
gray
和b
gray
分别为r、g、b三种单色光的灰阶值,x0,...,x
n-1
、y0,...,y
n-1
、z0,...,z
n-1
分别为r
gray
、g
gray
和b
gray
和屏幕漏光量的拟合系数,i为阶数。并且不同系统亮度下上述拟合系数不相同。
24.同样地,由于的建立,也需要在不同系统亮度下分别设置r、g、b单色光的不同灰阶进行数据采样,得到三组(r0,lr0),...,(r
m-1
,lr
m-1
)、(g0,lg0),...,(g
m-1
,lg
m-1
)、(b0,lb0),...,(b
m-1
,lb
m-1
)样本空间来进行高阶多项式的拟合。其中r0,...,r
m-1
、g0,...,g
m-1
、b0,...,b
m-1
分别表示r、g、b三种单色光的不同灰阶值,lr0,...,lr
m-1
、lg0,...,lg
m-1
、lb0,...,lb
m-1
分别表示对应灰阶情况下屏幕漏光量l的采样值。同上述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类似,由于不同电子设备发光强度、屏幕透过率、传感器模组感光特性参数和模组贴合结构参数等的差异存在,一个电子设备上得到并不能适应其他电子设备。而如果其他电子设备也采用此方法建立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则需要很长的模型建立时间,所以此估计方案并不能作为高准确性、高性能、可量产性的屏幕漏光估计方案。
2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可以通过采集较少的数据将参考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配到其他电子设备,在保证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框图。图1所示的方法100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例如,可以由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的主控处理器执行,也可以由其他测试设备的主控处理器来执行。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量产的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方法100的执行主体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方法100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27.s110,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
28.s120,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
29.s130,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变量的第二检测值。
30.s140,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
31.s150,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所述差异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用于估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32.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实验室机器平台,也可以称为参考电子设备,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除第一电子设备之外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例如,该第二电子设备为与第一电子设备同一型号的任一量产电子设备。
33.首先,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任一屏幕漏光估计方案建立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例如,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基于“跌落深度-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再例如,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基于“r、g、b三元色灰阶值-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
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建立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计算拟合系数的过程。例如,计算第一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的k0,...,k
n-1
的过程;再例如,计算第二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的x0,...,x
n-1
、y0,...,y
n-1
、z0,...,z
n-1
的过程。
35.还需要说明的是,一旦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方案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基于“跌落深度-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那么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也是基于“跌落深度-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基于“r、g、b三元色灰阶值-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也是基于“r、g、b三元色灰阶值-屏幕漏光量”的关系建立的。总之,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类型是相同的。
36.第一电子设备在建立了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之后,进一步地,可以在预设配置下,采集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预设配置可以是指电子设备的显示配置,例如,系统亮度、显示屏的刷新率或显示灰阶等。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变量可以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例如,在第一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因变量为屏幕漏光量,自变量为跌落深度,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的拟合函数。再例如,在第二种屏幕漏光估计方案中,因变量为屏幕漏光量,自变量为r、g、b三元色的灰阶。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以及b单元色灰阶值的拟合函数。
37.在采集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时,可以是采集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所有变量的检测值;或者,也可以是采集该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部分变量的检测值。
38.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其建立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采集到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也就是说,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处获取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该第一检测值。
39.上文提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类型应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变量是相同的。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该第一检测值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采集与该第一检测值对应的变量的第二检测值,并且该第二检测值是在与第一检测值相同的预设配置下采集的。例如,若该第一检测值为第一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则该第二检测值同样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若该第一检测值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则该第二检测值同样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40.应理解,若获取的是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多个变量在同一预设配置下的检测值,那么该第一检测值和该第二检测值实际上是一组值。还应理解,若获取的是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同一个变量在不同预设配置下的检测值,那么该第一检测值和该第二检测值同样是一组值。
41.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检测值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检测值之后,可以进一步地根据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由于该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是在相同的预设配置下采集的,那么由该第一检测值和该第二检测值确定的差异系数仅仅是与两个电子设备的屏幕发光效率、屏幕透过率、传感器灵敏度、传感器屏幕贴合距离等参数差异相关,该差异系数不随预设配置所包括的参数的值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若该预设配置包括预设的亮度值,分别在预设的亮度值为50和100下,由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确定的差异系数是相同的。
42.可选地,该差异系数可以是基于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之间的比值确定的。但本领域人员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应不限于此。例如,该差异系数也可以是由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的。
43.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是一组值,那么差异系数也是一组值。并且,每个差异系数是由同一变量的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确定的。
44.在确定了差异系数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该差异系数,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该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用于估计该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45.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可以通过采集较少的数据将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配到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快速获取更精确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从而在保证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46.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屏幕发光跌落波形的跌落深度,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
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47.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需要预先设置系统亮度和灰阶,系统亮度是指屏幕不同发光功率档位,档位越高、显示亮度越强;而灰阶则是指屏幕显示图片的灰度值。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下,检测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以获得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类似地,第二电子设备也在相同的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度值下,检测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以获得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之后,可以根据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差异系数。
48.应理解,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可以是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也可以是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类似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与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可以是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也可以是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
4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基于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与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差异系数。任何能够体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差异的数据处理方式,都可以用来获取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差异系数。
50.进一步地,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一差异系数和第二差异系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51.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对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进行其他处理,以获得该第一差异系数。对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与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进行其他处理,以获得该第二差异系数。例如,将该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乘以第一系数,得到该第一差异系数;将该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与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乘以第二系数,得到该第二差异系数。
52.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差异系数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由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的,第二差异系数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由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与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的。
53.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下,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k表示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为阶数;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ω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54.上文描述到,在不同系统亮度下,拟合系数k0,...,k
n-1
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系统亮度下,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不同。本技术实施例确定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时所设定的系统亮度。例如,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在系统亮度为50下建立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也适用于在系统亮度为50下估计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55.可选地,在该实施例中,该预设的亮度值的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电子设备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该预设的灰阶值的取值可以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电子设备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相同。
56.可选地,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的第一亮度值、预设的第二亮度值、预设的第三亮度值、预设的第一灰阶值、预设的第二灰阶值和预设的第三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一灰阶值下的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第二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二灰阶值下的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第三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三灰阶值下的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一灰阶值下的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第二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二灰阶值下的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第三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第三灰阶值下的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57.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需要预先设置系统亮度和灰阶。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下检测屏幕漏光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需要采集不同单元色背景下的屏幕漏光量,以获得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不同单元色背景下的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背景下,第一亮度值为100,第一灰阶值为40;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背景下,第二亮度值为150,第二灰阶值为85;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背景下,第三亮度值为1000,第三灰度值为164。再例如,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背景下,第一亮度值为100,第一灰阶值为40;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背景下,第二亮度值为100,第二灰阶值为40;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背景下,第三亮度值为100,第三灰度值为40。类似地,第二电子设备也在相同的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度值下,分别采集不同单元色背景下的屏幕漏光量,以获得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之后,可以根据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差异系
数。
58.可选地,在该实施例中,该预设的亮度值的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电子设备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该预设的灰阶值的取值可以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电子设备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相同。
59.应理解,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可以是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也可以是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类似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可以是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也可以是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类似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可以是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也可以是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
6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基于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之间的差值,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差异系数。任何能够体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差异的数据处理方式,都可以用来获取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差异系数。
61.进一步地,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三差异系数、第四差异系数和第五差异系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和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包括:将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将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62.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对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进行其他处理,以获得该第三差异系数。对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进行其他处理,以获得该第四差异系数。对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进行其他处理,以获得第五差异系数。例如,将该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乘以第三系数,得到该第三差异系数;将该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乘以第四系数,得到该第四差异系数;将该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乘以第五系数,得到该第五差异系数。
63.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三差异系数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由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的,第四差异系数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由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的。第五差异系数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由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的。
64.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下,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r
gray
表示r单元色灰阶值,g
gray
表示g单元色灰阶值,b
gray
表示b单元色灰阶值,x、y和z表示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表示阶数;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
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α表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β表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χ表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65.应理解,无论是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r
gray
、g
gray
和b
gray
,还是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中的r
gray
、g
gray
和b
gray
,均与屏幕显示内容相关,只要屏幕显示内容确定,r
gray
、g
gray
和b
gray
就确定。并且r
gray
、g
gray
和b
gray
均可以在同一个灰阶设置区间内取值,例如,该灰阶设置区间为0~255。
66.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屏幕显示内容除了rgb格式之外,还可以是yuv格式,也就是说,该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可能是屏幕漏光量、灰阶值与色度的拟合函数。
67.上文描述到,在不同系统亮度下,拟合系数x0…
x
n-1
、y0…yn-1
、z0…zn-1
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系统亮度下,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不同。但是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适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时所设定的系统亮度。例如,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是在系统亮度为50下建立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也适用于在系统亮度为50下估计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68.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用于消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中的屏幕漏光。也就是说,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实际上为混合光,该混合光的光强除了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光的光强,还包括屏幕漏光的光强。从该混合光的光强中减去用该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估计的屏幕漏光量,就可以获得实际的环境光的光强。
69.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所估计出来的屏幕漏光量,不仅适用于消除环境光中的屏幕漏光,还适用于消除混合在其他任何信号中的屏幕漏光,例如,常用的还有环境光色温检测应用,也需要先估计屏幕漏光。
70.以用于消除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光中的屏幕漏光为例,通常环境光传感器的感光通道可以包括一个通道,或多个通道,例如,该多个通道为r通道、g通道、b通道和w通道,对于每个通道来说,都可以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来获取该通道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并进一步地估计该通道的屏幕漏光量,从而消除由该通道检测到的环境光中的屏幕漏光,并且每个通道之间互相独立。
71.下面将分别结合上述两种屏幕漏光估计模型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理解,方法100适用于任何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够成限定。
72.实施例1:
73.1、根据实验室机器平台1#(也就是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经过复杂的校正流程已经建立一个高准确性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若环境光传感器的各感光通道的屏幕漏光量用s0,...,s
c-1
表示,各感光通道的跌落深度用d0,...,d
c-1
表示,则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
[0074][0075]
其中,j表示通道。
[0076]
2、使用实验室机器平台1#,在暗室环境下设置系统亮度(bright)(其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和灰阶
(gray)(其取值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相同),采集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和跌落深度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77]
s0...s
c-1
;d0...d
c-1

[0078]
3、使用任意一台其他机器2#(上述第二电子设备),重复上述第2步的操作(也就是说,系统亮度设置为与步骤2中的一样,灰阶也设置为与步骤2中的一样),可得到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和跌落深度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79]
s'0...s'
c-1
;d'0...d'
c-1

[0080]
4、得到机器2#相对机器1#的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差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0081][0082][0083]
5、因为导致机器1#与2#屏幕漏光差异系数和跌落深度差异系数的根本原因是两台机器的屏幕发光效率、屏幕透过率、传感器灵敏度、传感器屏幕贴合距离等参数差异导致的,这种差异不随显示灰阶、系统亮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将公式1-2与1-3代入公式1-1,得到机器2#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如下:
[0084][0085]
在实施例1中,将上述第1、2步实验室机器平台的数据采集、模型参数拟合等的模型建立过程和第3~5步任意机器平台的快速校正操作分离开,使得在极小的采集数据量和极简单运算量资源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其他任意机器平台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在保证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0086]
实施例2:
[0087]
1、根据实验室机器平台1#,经过复杂的校正流程已经建立一个高准确性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若环境光传感器的各感光通道的屏幕漏光量用s0,...,s
c-1
表示,则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
[0088][0089]
其中,j表示通道。
[0090]
2、使用实验室机器平台1#,在暗室环境下设置系统亮度(其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和显示r单色光背景下的灰阶值(其取值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相同),采集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91]s0_r
...s
c-1_r

[0092]
3、与步骤2类似,使用实验室机器平台1#,在暗室环境下设置系统亮度(其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和显示g单色光背景下的灰阶值(其取值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
相同),采集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93]s0_g
...s
c-1_g

[0094]
4、与步骤2类似,使用实验室机器平台1#,在暗室环境下设置系统亮度(其取值可以是0~100、0~255、0~2047或0~8191等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亮度设置区间可能不同)和显示b单色光背景下的灰阶值(其取值是0~255范围区间,不同机型的灰阶设置区间一般相同),采集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95]s0_b
...s
c-1_b

[0096]
5、使用任意一台其他机器2#,分别在上述2~4步中的配置下,采集环境光传感器各通道的漏光量检测值,并记为如下:
[0097]
s'
0_r
...s'
c-1_r

[0098]
s'
0_g
...s'
c-1_g

[0099]
s'
0_b
...s'
c-1_b

[0100]
6、得到机器2#和实验平台1#在相同显示配置情况下屏幕漏光量检测差异系数如下:
[0101][0102][0103][0104]
7、将公式2-2、2-3以及2-4带入公式2-1,得到机器2#的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如下:
[0105][0106]
在实施例2中,将上述第1~4步实验室机器平台的模型建立过程和第5~7步任意机器平台的快速校正操作分离开,模型建立过程需要不同系统亮度、不同单色背景、不同灰阶下采集很多背景的数据,并进行高阶多项式或更复杂的拟合运算,快速校正操作只需要采集三个背景的数据,并且只需要简单的除法运算,使得在极小的采集数据量和极简单运算量资源的情况下,确定其他任意机器平台的漏光估计模型,在保证估计模型估计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强了估计模型的可量产性。
[0107]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装置,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0108]
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估计屏幕漏光量的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200包括:
[0109]
第一获取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
[0110]
第二获取单元22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屏幕漏光估
计模型的变量的第一检测值;
[0111]
第三获取单元230,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配置下的所述变量的第二检测值;
[0112]
第一确定单元2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检测值,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差异系数;
[0113]
第二确定单元25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和所述差异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用于估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
[0114]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屏幕发光跌落波形的跌落深度,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跌落深度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所述预设灰阶值下的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4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0115]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一差异系数和第二差异系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40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二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一跌落深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跌落深度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0116]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
[0117][0118]
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k表示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为阶数;
[0119]
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
[0120][0121]
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d'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跌落深度,ω为所述第一差异系数,为所述第二差异系数。
[0122]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变量包括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和r单元色灰阶值、g单元色灰阶值和b单元色灰阶值的拟合函数,所述预设配置包括预设亮度值和预设的第一灰阶值、预设的第二灰阶值和预设的第三灰阶值;所述第一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预设的第一灰阶值下的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预设的第二灰阶值下的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预
设的第三灰阶值下的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第二检测值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r单元色时的所述预设的第一灰阶值下的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g单元色时的所述预设的第二灰阶值下的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和在所述预设亮度值和在屏幕显示b单元色时的所述预设的第三灰阶值下的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4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所述差异系数。
[0123]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差异系数包括第三差异系数、第四差异系数和第五差异系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40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三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六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将所述第四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七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将所述第五屏幕漏光量检测值与所述第八屏幕漏光量检测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0124]
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为:
[0125][0126]
其中,s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r
gray
表示r单元色灰阶值,g
gray
表示g单元色灰阶值,b
gray
表示b单元色灰阶值,x、y和z表示所述第一屏幕漏光估计模型的拟合系数,i表示阶数;
[0127]
所述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
[0128][0129]
其中,s'表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漏光量,α表示所述第三差异系数,β表示所述第四差异系数,χ表示所述第五差异系数。
[0130]
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示意结构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处理器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第二电子设备。
[0131]
可选地,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20。其中,处理器310可以从存储器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
[0132]
其中,存储器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310中。
[0133]
可选地,电子设备300还包括环境光传感器330,该环境光传感器330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以用于检测环境光,处理器310可以从环境光传感器330检测的环境光中减去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100获得的第二屏幕漏光估计模型估计的屏幕漏光量,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环境光。
[0134]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
[0135]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300,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
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电子设备300中的处理器310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136]
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0137]
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
[0138]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游戏设备、车载电子设备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该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部分功能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包括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并且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设备,例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设备。
[0139]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140]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41]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42]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43]
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144]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45]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