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5:2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会导致眼部疾病或者视力丧失,及时进行眼底筛查可以尽早发现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可及时发现、诊断、预防、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丧失。在眼底筛查中需要使用眼底成像装置,眼底成像装置的技术参数决定了眼底筛查的质量,眼底成像装置可以清晰的拍出视网膜以及周边病灶的清晰图像。非接触式的眼底成像装置因为其视场狭小,已经被宽视场的接触式的眼底成像装置所替代。
3.根据申请人2021年申请的一种接触式宽视场的眼底成像装置(申请号为202110953813.2),该申请的所使用的照明方案为:使用光纤将4组led光源发出的光导入至导光件,但是所产生的光均度依旧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能够动态调整光源的均匀性的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眼底成像装置光源不够均匀的问题。
5.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为中空的去顶圆锥形,该中空的去顶圆锥形的外壁由上至下由多层连续混光区域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多层连续混光区域至少包括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头部的蓝光过滤层、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底部的导光层、以及位于蓝光过滤层和导光层之间的混光层、漫反射层,所述混光层中间设置有液晶玻璃片,所述液晶玻璃片包括偏光片与液晶膜,所述偏光片紧贴于所述液晶膜的两侧,所述液晶膜连接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通过导线连接脉冲芯片,所述脉冲芯片连接单片机。
7.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层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底部的第一导光层和位于该去顶圆锥形中间的第二导光层,所述混光层也设置有两层,分别为设置在漫反射层两侧的第一混光层和第二混光层;所述多层连续混光区域从去顶圆锥形结构的顶端到底端依次为蓝光过滤层、第一导光层、第一混光层、漫反射层、第二混光层、第二导光层,所述去顶圆锥形的内侧和外侧都涂有防护层,该防护层包括消光材料层和金属反射层,其中金属反射层设置在消光材料层内侧。
8.进一步地,所述蓝光过滤层为pet抗蓝光薄膜,pet抗蓝光薄膜由外至内分为5层,依次为:pet保护膜、硬化层、蓝光薄膜、硅胶层、离型膜。
9.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层采用pmma材料,折射率为:1.491@nm。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光层的液晶玻璃片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每层液晶玻璃片的两侧都设置有pmma材料层。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光层中设置有液晶玻璃片一,所述第二混光层中设置有液
晶玻璃片二和液晶玻璃片三。
12.进一步地,所述脉冲芯片采用bit3252a芯片。
13.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包括cpu、npu、gpu;所述gpu 用于将接收cmos相机传输的电信号并进行图像处理,所述npu根据预设图像的参数标准判断该图像亮度是否达到要求,若图像亮度低于预设标准,cpu会向脉冲芯片发送指令,脉冲芯片根据cpu指令分别控制输入液晶玻璃片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液晶玻璃片的亮度。
14.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利用脉冲芯片与所述液晶玻璃片连接;所述脉冲芯片用于通电后产生脉冲电流;液晶玻璃片用于根据所述脉冲电流的大小调整液晶玻璃片的透光率,从而动态调整光源的均匀性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的蓝光过滤层为pet抗蓝光薄膜,pet抗蓝光薄膜由外至内分为5层,依次为:pet保护膜、硬化层、蓝光薄膜、硅胶层、离型膜。对led具有的蓝光波段:450-470nm波长的蓝光平均阻挡率为31%,全光线透过率为90%。
17.3.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导光件中的光进入光学成像系统,导光件的内侧与外侧都涂有消光材料。
18.4.本实用新型一共设置有三层液晶玻璃片,这样便于分别控制,液晶玻璃一、液晶玻璃一的透明度,液晶玻璃三为调色液晶玻璃,其颜色会根据电流大小而变化,进而完成光源调节;若图像亮度高于预设标准,cpu会像脉冲芯片发送指令,脉冲芯片根据cpu指令分别控制输入液晶玻璃一、液晶玻璃二的电流减小从而降低透明度,进而完成光源调节;进一步的,液晶玻璃三为调色液晶玻璃,其颜色会根据电流大小而变化,可以根据图像的参数自动调整图像白平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件的剖面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记载的调光流程图。
22.图中:1、蓝光过滤层;2、导光层;3、混光层;4、漫反射层;5、液晶玻璃片;5-1、偏光片;5-2、液晶膜;6、导电金属片;7、导线;8、脉冲芯片;9、单片机;10、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为中空的去顶圆锥形,该中空的去顶圆锥形的外壁由上至下由多层连续混光区域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多层连续混光区域至少包括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头部的蓝光过滤层1、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底部的导光层2、以及位于蓝光过滤层1和导光层2之间的混光层3、漫反射层4,所述混光层3中间设置有液晶玻璃片5,所述液晶玻璃片5包括偏光片5-1与液晶膜5-2,所述偏光片5-1紧贴于所述液晶膜5-2的两侧,所述液晶膜5-2连接导电金属片6,所述导电金属片6通过导线7连接脉冲芯片8,所述脉冲芯片连接单片机9。所述导电金属片6设置有两片,脉冲芯片通过两根导线分别连接两片导电金属片。导线的一端通过感光电路板与脉冲芯片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液晶玻璃片的导电金属片连接。两根导线,一根导线用于向液晶玻璃片输入脉冲
电流,另一根导线用于从液晶玻璃片向脉冲芯片输出电流,使脉冲芯片与液晶玻璃片之间形成电流回路。
24.实施例1:
2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于眼底成像装置中的导光件,所述导光层2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位于该去顶圆锥形底部的第一导光层和位于该去顶圆锥形中间的第二导光层,所述混光层3也设置有两层,分别为设置在漫反射层4两侧的第一混光层和第二混光层;所述多层连续混光区域从去顶圆锥形结构的顶端到底端依次为蓝光过滤层1、第一导光层、第一混光层、漫反射层4、第二混光层、第二导光层,所述去顶圆锥形的内侧和外侧都涂有防护层10,该防护层10包括消光材料层和金属反射层,其中金属反射层设置在消光材料层内侧。所述混光层的液晶玻璃片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每层液晶玻璃片的两侧都设置有pmma材料层。
2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蓝光过滤层为pet抗蓝光薄膜,pet抗蓝光薄膜由外至内分为5层,依次为:pet保护膜、硬化层、蓝光薄膜、硅胶层、离型膜。
27.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采用pmma材料,折射率为:1.491@nm。
28.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光层中设置有液晶玻璃片一,所述第二混光层中设置有液晶玻璃片二和液晶玻璃片三。每片液晶玻璃片的透光率为75%。
29.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所述脉冲芯片采用bit3252a芯片。所述单片机包括cpu、npu、gpu;所述gpu 用于将接收cmos相机传输的电信号并进行图像处理,所述npu根据预设图像的参数标准判断该图像亮度是否达到要求,若图像亮度低于预设标准,cpu会向脉冲芯片发送指令,脉冲芯片根据cpu指令分别控制输入液晶玻璃片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液晶玻璃片的亮度。
30.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