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4:0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对地下空间进行利用,人们常会在地下建设隧道进行使用,在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地上尘土飞扬,从而人们需要定时对工地上进行降尘,从而尽可能的优化工地上的空气,减轻尘土飞扬对工人的伤害。人们一般通过连接水管,然后通过水管直接对空中进行喷水,如此对空气进行将降尘的方式,使得地面过湿,工人若需要对物品进行搬运时,会有一定的不便,且大幅度的喷水,可能会喷洒在工作人员的身上,且降尘效果较差。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喷水均匀,且降尘效果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通过水管对空中进行喷水,水流过大,从而使得地面过于潮湿,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行动,且降尘效果较差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喷水均匀,且降尘效果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
5.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包括有支撑架、第一转轴、第一轮子、第二轮子、把手、装料框、下料管、第一支架、出料管、第一固定杆、第一压板、第一弹簧、按压机构和喷洒机构,支撑架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侧均设有第一轮子,支撑架上远离第一轮子的一侧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轮子,支撑架顶部靠近第二轮子的一侧对称式设有把手,支撑架顶部靠近把手的位置设有装料框,装料框下侧设有下料管,支撑架底部靠近第一轮子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与下料管连接,支撑架下侧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与第一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压板与出料管滑动式连接,支撑架上设有按压机构,支撑架与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喷洒机构。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按压机构包括有第一转板、第一滑轨、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第二弹簧,第一转轴一侧设有第一转板,支撑架上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滑轨与第一活动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活动板上靠近第一转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动板。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喷洒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固定杆、电动滑杆、第三活动板、软管和雾状喷头,支撑架靠近第一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电动滑杆,第二固定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板,第三活动板与电动滑杆连接,出料管上设有软管,软管上设有雾状喷头,雾状喷头与第三活动板连接。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包括有第二转板、第二支架、第一活动杆、第四活动板、挡板和第三弹簧,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转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转板,支撑架上靠近第二转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第
一活动杆底部设有第四活动板,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活动杆上侧设有挡板。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二转轴、防护板、扭簧、第三固定杆、第五活动板和第四弹簧,装料框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板,同侧的两个固定板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两侧均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扭簧,扭簧均套在第二转轴上,支撑架顶部靠近装料框的位置对称式设有两个第三固定杆,相邻的第三固定杆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五活动板,第五活动板与第三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杆、第二压板、第三支架、第五弹簧、第四支架、第二活动杆和第六弹簧,支撑架上靠近第二轮子的位置均设有两个第四固定杆,相邻的第四固定杆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与第四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第二压板顶部均设有第三支架,支撑架下侧靠近第二轮子的位置均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与第四支架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五支架、第三转轴、平皮带、锥齿轮、第四转轴和刷子,支撑架上一侧对称式设有第五支架,第五支架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支撑架上对称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第五支架相邻,第三转轴两侧与第四转轴上侧均设有锥齿轮,相邻的两个锥齿轮啮合,第四转轴下侧均设有刷子。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防护板为玻璃材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者将水注入装料框中,装料框中的水通过下料管流动至出料管中,第一活动板带动第一压板沿第一固定杆进行移动,第一压板将出料管中的水推出至软管中,并通过雾状喷头喷出呈水雾状,如此可以将水喷洒均匀,且水雾对空中的灰尘吸附能力较强,使得降尘效果好;2、使用者需要对装料框进行注水时,将第二压板向下踩动,第二压板带动第三支架向下移动抵住第二轮子,从而对本设备进行刹车,如此方便对装料框进行注水,同时第三支架向下移动带动第五活动板向下移动,第五活动板抵住防护板,使得防护板进行翻转打开,无需人工手动打开防护板;3、第一轮子和第一转轴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相邻的两个锥齿轮啮合,第四转轴和刷子进行转动,刷子可以对地面进行清扫。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喷洒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喷洒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3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4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5为本发明的清理机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6为本发明的清理机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撑架,2、第一转轴,3、第一轮子,4、第二轮子,5、把手,6、装料框,7、下料管,8、第一支架,9、出料管,10、第一固定杆,11、第一压板,12、第一弹簧,13、按压机构,131、第一转板,132、第一滑轨,133、第一活动板,134、第二活动板,135、第二弹簧,14、喷洒机构,141、第二滑轨,142、第二固定杆,143、电动滑杆,144、第三活动板,145、软管,146、雾状喷头,15、挡料机构,151、第二转板,152、第二支架,153、第一活动杆,154、第四活动板,155、挡板,156、第三弹簧,16、翻转机构,161、固定板,162、第二转轴,163、防护板,164、扭簧,165、第三固定杆,166、第五活动板,167、第四弹簧,17、固定机构,171、第四固定杆,172、第二压板,173、第三支架,174、第五弹簧,175、第四支架,176、第二活动杆,177、第六弹簧,18、清理机构,181、第五支架,182、第三转轴,183、平皮带,184、锥齿轮,185、第四转轴,186、刷子。
具体实施方式
31.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2.实施例1一种隧道施工用降尘设备,如图1-8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第一转轴2、第一轮子3、第二轮子4、把手5、装料框6、下料管7、第一支架8、出料管9、第一固定杆10、第一压板11、第一弹簧12、按压机构13和喷洒机构14,支撑架1前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轮子3,支撑架1后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轮子4,支撑架1顶部后侧左右对称式设有把手5,支撑架1顶部后侧设有装料框6,装料框6位于把手5前侧,装料框6前下侧设有下料管7,支撑架1底部前侧设有第一支架8,第一支架8上设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与下料管7连接,支撑架1下侧设有第一固定杆10,第一固定杆10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压板11,第一压板11与第一固定杆1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压板11与出料管9滑动式连接,支撑架1上设有按压机构13,支撑架1与出料管9之间连接有喷洒机构14。
33.按压机构13包括有第一转板131、第一滑轨132、第一活动板133、第二活动板134和第二弹簧135,第一转轴2左侧设有第一转板131,支撑架1左侧设有第一滑轨132,第一滑轨13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133,第一滑轨132与第一活动板13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5,
第一活动板133左侧设有第二活动板134。
34.喷洒机构14包括有第二滑轨141、第二固定杆142、电动滑杆143、第三活动板144、软管145和雾状喷头146,支撑架1前侧设有第二滑轨141,第二滑轨141顶部设有第二固定杆142,第二滑轨141上滑动式设有电动滑杆143,第二固定杆142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板144,第三活动板144与电动滑杆143连接,出料管9前侧设有软管145,软管145前侧设有雾状喷头146,雾状喷头146与第三活动板144连接。
35.使用者需要对隧道进行降尘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使用者将水注入装料框6中,装料框6中的水通过下料管7流动至出料管9中,在第一轮子3和第二轮子4的辅助作用下,使用者通过把手5推动本设备进行移动,第一轮子3带动第一转轴2和第一转板131进行转动,第一转板131转动间歇性与第二活动板134接触,使得第二活动板134与第一活动板133向前侧移动,第二弹簧135被压缩,第一活动板133带动第一压板11沿第一固定杆10向前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12被压缩,第一压板11将出料管9中的水推出至软管145中,并通过雾状喷头146喷出,使用者可以打开电动滑杆143,通过电动滑杆143带动第三活动板144和雾状喷头146沿第二滑轨141进行移动,从而增加雾状喷头146的喷洒面积,当第一转板131和第二活动板134脱离时,在第二弹簧135的复位作用下,第一活动板133向后侧移动复位,在第一弹簧12的复位作用下,第一压板11向后侧移动复位,如此反复使得第一压板11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可以不断喷水降尘,降尘完成后,使用者关闭电动滑杆143。
3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挡料机构15,挡料机构15包括有第二转板151、第二支架152、第一活动杆153、第四活动板154、挡板155和第三弹簧156,第一转轴2右侧设有第二转板151,支撑架1右侧设有第二支架152,第二支架152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杆153,第一活动杆153底部设有第四活动板154,第一活动杆153与第二支架15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56,第一活动杆153上侧设有挡板155。
37.初始状态下,挡板155堵住装料框6的开口位置,第一转轴2转动间歇性带动第二转板151转动,通过第二转板151间歇性与第四活动板154接触,使得第一活动杆153和挡板155进行上下移动,第三弹簧156发生形变并随之复位,从而装料框6的水间歇性从下料管7中流出,如此可以实现间歇性喷水的效果。
38.还包括有翻转机构16,翻转机构16包括有固定板161、第二转轴162、防护板163、扭簧164、第三固定杆165、第五活动板166和第四弹簧167,装料框6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板161,同侧的两个固定板161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62,第二转轴162上均设有防护板163,防护板163前后两侧均与固定板161之间连接有扭簧164,扭簧164均套在第二转轴162上,支撑架1顶部后侧左右对称式设有两个第三固定杆165,相邻的第三固定杆165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五活动板166,第五活动板166与第三固定杆165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167。
39.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7,固定机构17包括有第四固定杆171、第二压板172、第三支架173、第五弹簧174、第四支架175、第二活动杆176和第六弹簧177,支撑架1后侧靠近第二轮子4的位置均设有两个第四固定杆171,相邻的第四固定杆17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压板172,第二压板172与第四固定杆171之间均连接有第五弹簧174,第二压板172顶部均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设有第三支架173,支撑架1下侧靠近第二轮子4的位置均设有第四支架175,
第四支架175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176,第二活动杆176与第四支架175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177。
40.使用者需要对装料框6进行注水时,将第二活动杆176向后侧移动,第六弹簧177被压缩,然后将第二压板172向下踩动,使得第二压板172向下移动至第二活动杆176的下方位置,使得第五弹簧174被压缩,然后不再对第二活动杆176施加力,在第六弹簧177的复位作用下,第二活动杆176向前侧移动并抵住第二压板172,第二压板172带动第三支架173向下移动,第二压板172抵住第二轮子4,从而对本设备进行刹车,第三支架173向下移动带动第五活动板166向下移动,使得第四弹簧167被压缩,第五活动板166抵住防护板163并向下移动,使得防护板163进行翻转打开,扭簧164发生形变,如此无需人工手动对防护板163进行打开,使用者注水完成后,将第二压板172与第二活动杆176进行脱离,在第五弹簧174的复位作用下,第二压板172和第三支架173向上移动,第三支架173不再压动第五活动板166,在第四弹簧167的复位作用下,第五活动板166向上移动不再抵住防护板163,在扭簧164的复位作用下,防护板163反向翻转闭合,由于防护板163为玻璃材质,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防护板163观察装料框6内的水量。
41.还包括有清理机构18,清理机构18包括有第五支架181、第三转轴182、平皮带183、锥齿轮184、第四转轴185和刷子186,支撑架1前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五支架181,第五支架181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182,第三转轴182与第一转轴2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183,支撑架1前侧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185,第四转轴185位于第五支架181前侧,第三转轴182左右两侧与第四转轴185上侧均设有锥齿轮184,相邻的两个锥齿轮184啮合,第四转轴185下侧均设有刷子186。
42.第一转轴2转动通过皮带轮和平皮带183带动第三转轴182转动,通过相邻的两个锥齿轮184啮合,第四转轴185和刷子186进行转动,从而本设备降尘的过程中,可以对地面进行清扫。
43.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