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与流程

2022-04-02 04:0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统计;步骤二,单相接地模型建立;步骤三,双相拉弧模型建立;步骤四,数据输入;步骤五,电极头部对齐;步骤六,反馈校准;步骤七,程序编制;步骤八,测试优化;步骤九,封装发布;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对现场的工艺参数及设备参数进行统计,对副边电流、电压、比例阀输出历史操作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后备用;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根据步骤一中统计分析的数据建立带有滤波器的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电网的小电流接地识别模型,其识别函数为:并且其中u
a
、u
b
和u
c
分别为三相副边电压;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根据步骤一中得出的副边电流的变化,建立双相拉弧识别模型,其特征函数为:并且其中i
a
、i
b
和i
c
为三相副边电流,为三相平均电流;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当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模型建立完成后,采集副边电压电流比例阀的信号输入,随后根据步骤一中的模型识别单相接地,记录参考时间,根据步骤三中的模型识别双相拉弧,记录参考时间,继而识别三相拉弧,记录参考时间,随后根据单相电极接地,双相拉弧,三相拉弧的时间差计算出三相电极头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位置关系输入到电极对齐补偿模型中;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当步骤四中的数据输入到电极对齐补偿模型中之后,开始升温时先将三相电极同步降至经验值升温准备区域,然后根据对齐补偿模型对电极头部最高和次高的电极进行分别下降补偿,来实现电极头部的平齐;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测量步骤五中使用补偿模型对齐之后的三个电极头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则进入下一步,如果没有对齐,则测量出误差数据,将误差数据手动标定反馈到电极对齐补偿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修正,直至三个电机头部完全对齐为止;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利用编程软件将上述算法在一级电极调节plc系统中编程实现,程序下载运行;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对步骤七中编制完成的程序进行测试,排除异常情况,随后对程序进行现场调试,分析误差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进行程序优化;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当步骤八中的程序优化完成后,进行程序封装发布,从而得到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的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当得出的x超过3时,系统识别为单相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得出的x超过0.5时,系统识别为双相拉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积分时间常数为1.4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由于比例调节阀存在温度漂移和零点漂移,为保证发明取得良好效果,需每月对三相电极进行同步校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补偿的LF炉电极自动对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统计;步骤二,单相接地模型建立;步骤三,双相拉弧模型建立;步骤四,数据输入;步骤五,电极头部对齐;步骤六,反馈校准;步骤七,程序编制;步骤八,测试优化;步骤九,封装发布;本发明在不增加硬件投资的前提下,软件算法实现了LF钢包精炼炉的三相电极自动对齐,提升了自动化程度,LF炉点弧对电网的非线性冲击大幅改善,三相副边电压平衡度提高,起弧快速平稳,电极折断现象极少发生,减少热停时间,大幅缩短了点弧时间,进而缩短了冶炼周期,通过人工标定误差,随后将误差数据反馈到电极对齐补偿模型中,有利于提高对齐的精准度。于提高对齐的精准度。于提高对齐的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 何水珍 杨阔鸣 杨红海 毕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