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7:4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育婴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


背景技术:

2.对于不同的群体应该有不同的关怀。婴幼儿产品的设计应该以婴儿为设计对象和设计尺度。既要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婴儿的心理需求。同时,要创造出可以适应婴儿的成长和情感关怀的产品,并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上让婴儿体会到更多人文关怀,从而将对婴儿生理上的关怀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
3.人们在携带婴儿外出时常使用可穿戴式的婴儿背带来托载婴儿,在需要教学婴儿走路时常使用学步带来牵引婴儿,因此常常需要将婴儿从婴儿背带内抱出后,又为婴儿穿戴学步带,过程操作繁琐,为家长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包括包裹袋;所述包裹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部设置承载兜,所述承载兜开设婴儿腿部穿过用开口;所述包裹袋设置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带环,所述连接组件可围绕使用者的两个肩部区域延伸,或者,所述连接组件为牵引绳,所述连接组件可相互连接供使用者拉握。
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包裹袋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帽子。
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一围边,所述主体的另一侧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和所述第二围边包围所述承载兜。
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主带、第二主带、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一边带、第二边带、第三连接带、第四连接带、第一附带和第二附带;所述第一主带和所述第二主带分别和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主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三连接带、所述第一边带首尾连接可围绕使用者的一个肩部区域延伸,所述第二主带、所述第二连接带、所述第四连接带、所述第二边带首尾连接可围绕使用者的另一个肩部区域延伸,所述第一边带和所述第一附带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边带和所述第二附带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附带和所述第二附带卡扣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或者,所述第一主带或所述第二主带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一连接带、第三连接带、第一附带和第一边带,所述第一主带或所述第二主带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连接带、第四连接带、第二附带和第二边带,围成闭合的环状供使用者拉握。
1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背部安装一组第一锁扣座;所述第一主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主带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一锁扣,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一锁扣座相互扣合;所述第一主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主带的另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座,所述第一连接
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所述第二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座相互扣合;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带的一端分别通过日字扣连接。
11.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带和第二边带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附带和所述第二附带通过插扣组件插接,或者,所述第一附带贴合所述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附带贴合所述主体的右侧。
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插扣组件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第一附带的一端安装公扣,所述第二附带的一端安装母扣,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插接。
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左侧缝制第一固定带,所述主体的右侧缝制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附带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附带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带。
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带和所述第二主带分别包裹透气海绵垫。
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兜内可拆卸安装缓冲垫。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当连接组件为带环时,包裹袋可以将婴儿完整包裹,成人通过穿戴背包带在身上能够将婴儿背在胸前或背后,包裹袋下方插扣连接的第一附带和第二附带能够为婴儿臀部提供支撑拉力。
18.当连接组件为牵引绳时,婴儿背带从穿戴形态可转变为学步带形态,使得婴儿在学步时,家长能够通过提拉第一主带或第二主带引导儿童学习走路,避免了需要为婴儿更换穿戴物品的麻烦。
附图说明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仰视图。
30.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主带;2、第二主带;3、帽子;4、第一连接带;5、第二连接带;6、第一围边;7、第二围边;8、第一边带;9、第二边带;10、承载兜;11、第三连接带;12、第四连接带;13、第一附带;14、第二附带;15、插扣组件;16、第一固定带;17、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2.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33.实施例1:
34.结合图1~图5,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包括包裹袋。包裹袋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帽子3。帽子3和承载兜10通过粘扣带贴合。
35.包裹袋包括主体。主体的前部设置承载兜10,主体和承载兜10通过粘扣带贴合,承载兜10开设婴儿腿部穿过用开口。承载兜10内可拆卸安装缓冲垫。主体的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一围边6,主体的另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二围边7,第一围边6和第二围边7包围承载兜10。
36.包裹袋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为带环,连接组件可围绕使用者的两个肩部区域延伸。具体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主带1、第二主带2、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第一边带8、第二边带9、第三连接带11、第四连接带12、第一附带13和第二附带14。
37.第一主带1和第二主带2分别和主体可拆卸连接,第一主带1、第一连接带4和第三连接带11、第一边带8首尾连接可围绕使用者的一个肩部区域延伸,第二主带2、第二连接带5、第四连接带12、第二边带9首尾连接可围绕使用者的另一个肩部区域延伸,第一边带8和第一附带13为一体成型,第二边带9和第二附带14为一体成型,第一附带13和第二附带14卡扣连接并设置在主体的底部。
38.主体的背部安装一组第一锁扣座。第一主带1的一端和第二主带2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一锁扣,第一锁扣和第一锁扣座相互扣合。第一主带1的另一端和第二主带2的另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座,第一连接带4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带5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第二锁扣和第二锁扣座相互扣合。第一连接带4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带11的一端、第二连接带5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接带12的一端分别通过日字扣连接。
39.第一边带8和第二边带9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左右两侧。优选地,第一边带8和第一围边6为一体成型,第二边带9和第二围边7为一体成型。第一附带13和第二附带14通过插扣组件15插接。插扣组件15包括公扣和母扣,第一附带13的一端安装公扣,第二附带14的一端安装母扣,公扣和母扣插接。
40.第一主带1和第二主带2分别包裹透气海绵垫,透气海绵垫可以保证第一主带1和第二主带2紧靠使用者的肩部,同时保证透气性。
41.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42.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婴儿背带。但4~6个月的孩子,颈部肌肉还未发育好,不能很好地支撑头部,故最好采用前背式,即穿戴者将带环带在肩部,主体的背部贴合穿戴者的胸部,宝宝面向父母,宝宝的腿部穿过承载兜10的开口,便于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的状态,避免出现因背带挤压口鼻而窒息的危险。
43.6~10个月的宝宝,还不能很好地独坐,最好也采用前背式,但可以让他们脸向外,宝宝的腿部穿过承载兜10的开口,以满足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
44.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采用后背式。即穿戴者将带环带在肩部,主体的前部贴合
穿戴者的背部,宝宝面向穿戴者的背部,宝宝的腿部穿过承载兜10的开口。
45.实施例2:
46.结合图6~图10,一种多功能婴儿背带,包括包裹袋。包裹袋的顶部可拆卸安装帽子3。帽子3和承载兜10通过粘扣带贴合。
47.包裹袋包括主体。主体的前部设置承载兜10,主体和承载兜10通过粘扣带贴合,承载兜10开设婴儿腿部穿过用开口。承载兜10内可拆卸安装缓冲垫。主体的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一围边6,主体的另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出第二围边7,第一围边6和第二围边7包围承载兜10。
48.连接组件为牵引绳,连接组件可相互连接供使用者拉握。具体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主带1、第二主带2、第一连接带4、第二连接带5、第一边带8、第二边带9、第三连接带11、第四连接带12、第一附带13和第二附带14。第一主带1和第二主带2分别和主体可拆卸连接。主体的背部安装一组第一锁扣座。第一主带1的一端和第二主带2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一锁扣,第一锁扣和第一锁扣座相互扣合。第一主带1的另一端和第二主带2的另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座,第一连接带4的一端和第二连接带5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二锁扣,第二锁扣和第二锁扣座相互扣合。第一连接带4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带11的一端、第二连接带5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接带12的一端分别通过日字扣连接。
49.第一主带1或第二主带2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一连接带4、第三连接带11、第一附带13和第一边带8,第一主带1或第二主带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连接带5、第四连接带12、第二附带14和第二边带9,第一附带13贴合主体的左侧,第二附带14贴合主体的右侧,围成闭合的环状供使用者拉握。优选地,主体的左侧缝制第一固定带16,主体的右侧缝制第二固定带17,第一附带13穿过第一固定带16,第一固定带16对第一附带13进行限位,第二附带14穿过第二固定带17,第二固定带17对第二附带14进行限位。
50.第一主带1或第二主带2包裹透气海绵垫,透气海绵垫可以保证增加第一主带1或第二主带2的受力面积,减轻使用者的手部负担。
51.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52.婴儿背带从穿戴形态可转变为学步带形态,将第二主带2从主体上卸下,仅使用第一主带1,第一主带1的第二锁扣座和第一连接带4的第二锁扣相互扣合,第一主带1的第一锁扣和第二连接带5的第二锁扣相互钩住。第一主带1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一连接带4、第三连接带11、第一附带13和第一边带8,第一主带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连接带5、第四连接带12、第二附带14和第二边带9,使得婴儿在学步时,家长能够通过提拉牵引第一主带1引导婴儿学习走路,避免了需要为婴儿更换穿戴物品的麻烦。
53.同理,将第一主带1从主体上卸下,仅使用第二主带2,第二主带2的第一锁扣和第一连接带4的第二锁扣相互钩住,第二主带2的第二锁扣座和第二连接带5的第二锁扣相互扣合。第二主带2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一连接带4、第三连接带11、第一附带13和第一边带8,第二主带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连接带5、第四连接带12、第二附带14和第二边带9,使得婴儿在学步时,家长能够通过提拉牵引第二主带2引导婴儿学习走路。
54.日字扣的打结方式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由使用者根据需要通过日字扣调节第一连接带4和第三连接带11之间、第二连接带5和第四连接带12之间的长度。
5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
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