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22:41: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


背景技术:

2.实际工程设计中建筑物均采用天然地基,局部无柱范围(最常见的为游泳池)存在抗浮问题,但浮力值不大,如此范围设置抗拔基桩或抗浮锚杆,会带来施工不便、工期长、造价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包括建筑物底板和抗浮基础,所述抗浮基础包括底板加腋、短柱、下沉独立基础和土方柱,
5.所述建筑物底板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的建筑物底板,所述抗浮基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所述抗浮基础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抗浮基础均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上,
6.所述短柱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柱,所述底板加腋为直角三角形形状,所述下沉独立基础为上窄下宽的正四棱锥形状,所述土方柱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短柱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短柱的侧端面,所述底板加腋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板加腋分别位于所述短柱的四个侧端面上,所述短柱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的上端面上,所述土方柱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沉独立基础,所述土方柱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上。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建筑物底板和所述抗浮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建筑物底板、所述底板加腋、所述短柱浇筑为一体式结构。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沉独立基础的下端面与所述土方柱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短柱的下端部位可固定插入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的上端面上。
11.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具有施工便捷,现场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符合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工程理念,可以达到文明、快捷、经济、合理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浮基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建筑物底板-1;抗浮基础-2;底板加腋-2.1;短柱-2.2;下沉独立基础-2.3;土方柱-2.4。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包括建筑物底板1和抗浮基础2,所述建筑物底板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的建筑物底板,所述抗浮基础2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抗浮基础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抗浮基础2均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上,所述建筑物底板1和所述抗浮基础2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所述建筑物底板1、所述底板加腋2.1、所述短柱2.2浇筑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下端面与所述土方柱2.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短柱2.2的下端部位可固定插入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上端面上。
20.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抗浮基础2包括底板加腋2.1、短柱2.2、下沉独立基础2.3和土方柱2.4,所述短柱2.2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柱,所述底板加腋2.1为直角三角形形状,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为上窄下宽的正四棱锥形状,所述土方柱2.4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短柱2.2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短柱2.2的侧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板加腋2.1分别位于所述短柱2.2的四个侧端面上,所述短柱2.2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上端面上,所述土方柱2.4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所述土方柱2.4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上。
21.实施例1:所述建筑物底板1、所述底板加腋2.1、所述短柱2.2浇筑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与所述土方柱2.4为独立浇筑,所述短柱2.2与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固定连接。
22.实施例2:
23.每个锚碇式基础所能承担的浮力为其底面积所负担的土的浮容重的数值,可通过调节短柱的高度、底面积的大小调整锚碇式基础可抵抗浮力的大小。设计时可通过在建筑物下方合理、均匀布置若干个锚碇式基础,使得建筑物底板的压力和拔力都能有效的传递,受力明确合理,施工简洁方便可行,可省去施工桩基、抗浮锚杆等的工序。锚碇式基础依据柱下独立基础原理,建筑物底板对应短柱的位置设置加腋,有效抵抗冲切荷载,受力合理,构造简单。
24.所述建筑物底板为存在抗浮问题的局部无柱范围的建筑物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
浇筑而成,底板厚度结合受力确定,所述底板加腋与底板一起浇筑,可有效抵抗冲切荷载,使底板受力均匀,所述短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主要传递竖向荷载,所述下沉的独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厚度、底面积可结合抗压、抗浮的需求而调整,所述土方柱利用自身浮容重抵抗浮力。
25.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其特征是:包括建筑物底板(1)和抗浮基础(2),所述抗浮基础(2)包括底板加腋(2.1)、短柱(2.2)、下沉独立基础(2.3)和土方柱(2.4),所述建筑物底板(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的建筑物底板,所述抗浮基础(2)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抗浮基础(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抗浮基础(2)均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上,所述短柱(2.2)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柱,所述底板加腋(2.1)为直角三角形形状,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为上窄下宽的正四棱锥形状,所述土方柱(2.4)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短柱(2.2)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短柱(2.2)的侧端面,所述底板加腋(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板加腋(2.1)分别位于所述短柱(2.2)的四个侧端面上,所述短柱(2.2)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上端面上,所述土方柱(2.4)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所述土方柱(2.4)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1)的下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其特征是:所述建筑物底板(1)和所述抗浮基础(2)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其特征是:所述建筑物底板(1)、所述底板加腋(2.1)、所述短柱(2.2)浇筑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其特征是: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下端面与所述土方柱(2.4)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其特征是:所述短柱(2.2)的下端部位可固定插入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2.3)的上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碇式抗浮基础桩,包括建筑物底板和抗浮基础,所述抗浮基础包括底板加腋、短柱、下沉独立基础和土方柱,所述建筑物底板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的建筑物底板,若干个所述抗浮基础均匀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短柱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所述底板加腋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下端面,四个所述底板加腋分别位于所述短柱的四个侧端面上,所述短柱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下沉独立基础的上端面上,所述土方柱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沉独立基础。本申请装置具有施工便捷,现场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符合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工程理念,可以达到文明、快捷、经济、合理的施工要求。合理的施工要求。合理的施工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黄建 罗玉峰 吴锋 李悦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3/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