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折叠迷宫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21:21: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益智玩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折叠迷宫。


背景技术:

2.迷宫是一种通过设置特定的入口和出口、内部分隔设置有多条交错通道但仅有一条通道连通特定的入口和出口的益智玩乐设备。通过在其内部不断穿梭寻找正确通道,能够满足多人追逐玩乐需求或单人玩乐需求,在玩耍的过程中锻炼使用者的方向感,培养使用者观察、思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脑部智力开发。但是由于迷宫内部设置的每条通道都需允许使用者在其中自由穿梭,因此迷宫的整体占地空间极大,除搭建于外界开阔场地外,并不能满足家庭的室内安装需求,即使部分家庭的室内面积较大,能够搭建迷宫,但迷宫一经搭建后又不便于拆卸收纳,占用极多室内空间,家庭日常玩乐使用时便利性极差。
3.现有迷宫大多通过使所有围墙以嵌设或卡接方式相连来实现所有围墙的可拆卸拼装,该种迷宫虽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随时拼装且拆卸后便于收纳,但是一方面,每两块围墙之间均需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位置,拼装/拆卸步骤极其繁琐,每次使用前的拼装工作以及使用后的拆卸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迷宫拆卸后每块围墙均彼此独立,收纳时围墙之间相对错动的可能性极大,搬动围墙进行收纳时不便操作,且收纳后围墙板块的放置稳定性不佳。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可折叠迷宫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大型迷宫不便于快速拆装、收纳便利性不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迷宫,所述可折叠迷宫包括多块围板、多块隔板和连接链节,所述围板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围板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隔板门,所述围板的左右侧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连接链节能够同时穿设于每相邻两块围板的所述穿孔,并且多块所述围板之间设置有一处通过可拆卸方式相连的连接缺口,以便多块所述围板能够在所述连接缺口连接时围成外围结构,以及能够在所述连接缺口拆分时依次翻转折叠成一摞,每相邻两块所述围板的连接部位的内侧与所述外围结构的中心位置之间均设置有一块所述隔板,多块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中心位置的一侧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依次枢转连接,以便多块所述隔板能够呈放射状转动打开以及转动收拢成一摞。
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多块围板能够连接成一圈、组成外围结构,多块隔板能够以放射状的分布形式分隔设置于外围结构内、将外围结构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的三棱柱形活动空间,围板和隔板上均设置有可开闭的门,以便使允许使用者进出外围结构以及在多个三棱柱形的内部分隔空间之间穿梭移动。其中,每两块围板的侧部之间均通过连接链节相连,并且被连成一圈的围板之间存在一个可重复拆装
的连接缺口,在连接缺口断开的情形下,多块围板能够在依次摞叠后收拢成一摞。除首尾两块不相连的隔板外,每两块隔板靠近放射中心的一侧之间均枢转连接,以便多块隔板能够在呈放射状转动展开后还能够转动收拢成一摞。基于上述围板和隔板的连接方案,使得使用者在安装可折叠迷宫时只需分两次分别将围板和隔板展开成型并将两组成型结构套装在一起即可,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可折叠迷宫的安装效率。在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只需分两次将围板和隔板分别收拢成一摞即可完成可折叠迷宫的解体拆分工作,拆分效率高,并且拆分后的围板折叠结构和隔板折叠结构的板件之间不会大幅度滑动错位,相较于单块板件分别被搬运和收纳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围板折叠结构和隔板折叠结构的搬运便利性更好,且收纳后放置更加稳定。
8.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板侧部的顶端和/或底端沿竖向设置有所述穿孔,所述围板侧部靠近所述穿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口形成于所述围板侧部的侧端面,所述穿孔与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避让槽设置成能够允许所述围板相对于所述连接链节转动。
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穿孔形成于围板的板面内,以便促使被连接链节连接在一起的两块围板的侧部之间尽可能靠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围板之间的侧部间隙,使得围板连接更加紧密,同时还能防止围板摞叠收拢后板间距离过大。
10.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板的四个侧边中至少设置有所述穿孔的侧边包覆有加强结构,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加强结构上。
11.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围板的使用强度能够在配置加强结构的情形下得到优化,尤其是围板端部设置有穿孔的情形下,将穿孔设置于加强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围板的孔设置位置强度减弱,保证了可折叠迷宫安装后的稳固性。同时,更优的强度性能也便于围板被完好运输,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围板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此外,在围板边缘设置加强结构的有益之处还在于,边缘强度优化后围板的主体可采用低密度、低成本板材,降低成本且减小围板的整体重量,更加便于搬运和运输。
12.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孔为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围板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连接链节为矩形链节,在相连两块所述围板转动折叠至板面相对的情形下,两块所述围板的所述条形孔能够相对于所述矩形链节沿彼此靠近的方向滑动。
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围板在翻转折叠后能够进一步互相靠近,从而减小了多块围板摞叠在一起后的整体厚度尺寸,进一步优化了围板的运输便利性。
14.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形成所述连接缺口的两块所述围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可拆链节相连,所述连接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穿孔,所述可拆链节包括两个能够以可拆卸方式相对扣合连接成一体的链节部分,在所述连接缺口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形下,两个所述链节部分穿设于所述穿孔内并彼此扣合。
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围板上的连接缺口能够通过可拆链节进行拆分和联合,使用者可以根据安装和收纳需求拆分或扣合可拆链节,操作简便。
16.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链节部分中的一个连接端设置有
卡孔,两个所述链节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连接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的卡舌。
17.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之间通过弹簧合页相连,所述弹簧合页能够通过弹性扩展方式促使多块所述隔板呈放射状转动展开。
1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多块隔板在收拢时压迫弹簧合页的两个页片彼此靠近,使得弹簧合页的扭簧受压扭转,因此在隔板转动打开时,弹簧合页的扭簧恢复形变的趋势能够支撑两个叶片彼此远离打开,因此将弹性力间接作用于隔板上,为转动打开的隔板增加动力,提升隔板的展开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可折叠迷宫的安装效率。
19.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块所述围板的至少一部分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允许加固构件同时穿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2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在展开后其底部能够被加固构件穿过,便于使用者通过增加加固构件配重或将加固构件与地面或可靠支点相连的方式对可折叠迷宫进行加固,从而进一步提升可折叠迷宫的安装稳固性,优化可折叠迷宫的安全系数。
21.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包括枢转连接的上部隔板和下部隔板,所述隔板门包括枢转连接的上部隔板门和下部隔板门,所述上部隔板和所述下部隔板的枢转轴线水平设置并与所述上部隔板门和所述下部隔板门的枢转轴线重合,以便所述上部隔板和所述上部隔板门能够通过枢转方式收拢抵靠至所述下部隔板和所述下部隔板门,所述可折叠迷宫还包括防弯组件,所述防弯组件包括槽口朝下设置的上部卡槽、槽口朝上设置的下部卡槽、防弯栓和磁性操作构件,所述上部卡槽的槽深尺寸大于所述下部卡槽的槽深尺寸,所述上部隔板和/或所述上部隔板门的横向枢转侧设置有所述上部卡槽,所述下部隔板和/或所述下部隔板门的横向枢转侧对应设置有下部卡槽,所述磁性操作构件能够通过磁性作用促使所述防弯栓移动,在所述隔板和所述隔板门折叠收拢的情形下,所述防弯栓容纳于所述上部卡槽内,在所述隔板和所述隔板门展开的情形下,所述上部卡槽和所述下部卡槽的槽口彼此对准且互相连通,所述防弯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上部卡槽内,所述防弯栓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下部卡槽内。
22.在上述可折叠迷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弯栓的上部包覆有橡胶层,所述防弯栓通过所述橡胶层卡置于所述上部卡槽内。
2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隔板能够被沿横向翻折以减小其整体占用长度空间,提升隔板安装前的运输便利性,不仅使得可折叠迷宫的所有隔板在运输时占用空间更小,还能够通过隔板翻折合拢的方式暂时增加每块隔板的厚度尺寸,提升隔板在运输时的意外碰撞情形下的耐折弯性能,降低可折叠迷宫的隔板的运输损耗。
24.进一步地,防弯栓还能够通过设置橡胶外层的方式提升其与上部卡槽的摩擦力,使得防弯栓能够更可靠地容纳于上部卡槽内,防止防弯栓因在运输途中从上部卡槽露出至外部而被损坏或损失、进而难以在安装板件时正常发挥防弯功能。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安装完毕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装配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围板连接示意图;
29.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围板在折叠情形下的第一折叠状态图;
30.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围板在折叠情形下的第二折叠状态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防弯组件的第一工作示意图;
34.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防弯组件的第二工作示意图。
35.附图中:
36.1、围板;11、围板门;12、穿孔;13、避让槽;14、第一安装孔;2、隔板;21、隔板门;22、第二安装孔;3、连接链节;4、加强结构;5、可拆链节;51、链节主体;52、卡舌;6、弹簧合页;7、防弯组件;71、上部卡槽;72、下部卡槽;73、防弯栓;731、橡胶层;74、磁性操作构件;8、连接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包括多块围板1、多块隔板2和连接链节3。每块围板1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围板门11。每块隔板2上设置有可开闭的隔板门21。每块围板1的左右侧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连接链节3穿过的穿孔12,在多块围板1沿厚度方向排成一排的情形下,每相邻两块围板1的左右侧部的穿孔12均被一个连接链节3同时穿设,穿孔12的内径尺寸能够允许连接链节3的穿设部分在穿孔12内转动,以便连接链节3自由穿设于穿孔12内,从而允许被连接链节3连接在一起的两块围板1能够分别相对于连接链节3转动,进而互相靠近或分离。多块围板1之间通过连接链节3连接连接成一排,首尾两块围板1(首尾两块围板1可以是多块围板1中的任意两块)的左右侧部之间不通过连接链节3相连,而是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便首尾两块围板1之间具有一个可被打开或连接的连接缺口g。通过该设置,多块围板1能够在首尾两块围板1之间相连、连接缺口g被连接时围成一圈、围成横截面为多边形的外围结构,并且能够在首尾两块围板1之间的连接配合拆开、连接缺口g被拆分时,通过依次翻转的方式摞叠收拢成一摞,先将位于端部的围板1转动叠靠至顺次连接的围板1的一侧板面,再将该顺次连接的围板1连同端部围板1一起、一同朝向下一顺次连接的围板1转动叠靠,使得该顺次连接的围板1的另一侧板面抵靠至下一顺次
连接的围板1的板面,实现三块围板1的摞叠收拢,按照该正反摞叠顺序翻转摞叠剩余围板1,直至所有围板1摞叠成一摞。
40.在多块围板1围成一圈、围成外围结构的情形下,每相邻两块围板1的连接部位的内侧与外围结构的中心位置之间均设置有一块隔板2(见图2),多块隔板2靠近中心位置的一侧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依次枢转连接,位于首端的隔板a和位于尾端的隔板b之间不连接,以便多块隔板2能够呈放射状转动打开以及转动收拢成一摞。
4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多块围板1能够围设成一圈、在外部围成多棱柱形的外墙结构。隔板2分隔设置于外围结构的内部、将外围结构围成的多棱柱形空间分隔成多个三棱柱形活动空间,使用者可通过围板门11进入或走出外围结构,还可通过隔板门21在各个被分隔出的活动空间之间自由穿梭,便于使用者基于该可折叠迷宫进行多人追逐活动,或者结合特定围板门11或隔板门21的开关设定设置唯一可走路线进而展开单人解谜活动。并且该可折叠迷宫在安装和拆卸时仅需展开或收拢围板1部分和隔板2部分,拆装效率高,使用便利性强。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穿孔12为由圈形的构件安装于围板1上后所形成的孔结构。例如,可折叠迷宫还包括吊环螺栓,围板1的左右侧部用于设置穿孔12的位置设置有与吊环螺栓的外螺纹相匹配的螺孔,以便吊环螺栓能够螺接至围板1上以形成允许连接链节3穿过的穿孔12。由独立带孔的构件安装于围板1上所形成的穿孔12位于围板1的板体外部,连接链节3穿设穿孔12时易操作,围板1上设置穿孔12的难度较低。
43.如图2和图3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围板1侧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穿孔12,穿孔12沿竖向形成于围板1的板体内,位于顶端的穿孔12的孔口形成于围板1的顶端面的左/右侧边缘,位于底端的穿孔12的孔口形成于围板1的底端面的左/右侧边缘。围板1侧部靠近各穿孔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避让槽13,避让槽13贯穿围板1的前后板面设置,并且避让槽13的槽口形成于围板1侧部的侧端面,穿孔12远离其孔口的一端与避让槽13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穿孔12形成于围板1的板体内,并且避让槽13在穿孔12的穿出位置形成允许连接链节3穿过的空间,按照图3方位,在两块围板1平行排列的情形下,连接链节3的两个侧部分别穿过一块围板1的穿孔12,连接链节3的下部能够容纳于避让槽13内。避让槽13的形状设置成能够使围板1在相对于其穿孔12所在轴线转动时不与连接链节3干涉,以便允许围板1相对于连接链节3转动,从而靠近或远离另一块围板1。作为示例,上述连接链节3为矩形链节(见图3),以便使连接链节3能够通过侧部的竖直杆部分穿设穿孔12,减小围板1转动时穿孔12的内壁与连接链节3之间的阻力,使得穿孔12无需设置过大直径即可满足被穿设的需求,避免围板1被设置大孔径结构后局部强度明显减弱。并且连接链节3的四个边角优选设置成节省空间的圆角,避让槽13的形状适应性设置成竖向截面为扇形的通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连接链节3和避让槽13的形状,例如,在穿孔12深度较小的情形下,将连接链节3的形状设置成椭圆形链节,将避让槽13设置成方形通槽,只要设置的连接链节3和避让槽13的形状能够同时满足围板1的转动需求以及围板1间的穿设连接需求即可。
44.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两块围板1之间的连接缝隙能够被大幅度缩小,折叠收拢后摞成一摞的围板1的整体厚度更小,进一步减小了多块围板1占用的运输空间和收纳空间,使其对运输环境和收纳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45.如图4a和图4b所示,优选地,上述穿孔12为条形孔,该条形孔沿围板1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围板1的板面的方向)布置,在相连两块围板1沿各自的穿孔12所在轴线相对转动至板面相对的情形下(即两块围板1分别转动后变成图4a示出的状态时),两块围板1的条形孔近似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再将两块围板1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推动,两块围板1的穿孔12能够分别相对于矩形链节的侧部滑动,直至两块围板1的板面抵靠在一起(即图4b示出状态),此时,两块围板1的板面抵靠贴合,围板1摞叠后的间隙被最大限度地减小,围板1整体的收纳及运输便利性均得到提升。在需要展开围板1安装外围结构时,只需将抵靠在一起的两块围板1拉开再分别转动即可,操作简便。
46.优选地,围板1的四个侧边均包覆有加强结构4,穿孔12设置于加强结构4上。加强结构4可以是一体设置于围板1边缘的强度优化结构,如加强肋、加厚侧边,也可以是安装固定于围板1四个侧边的包边构件。作为一种优选示例,加强结构4为金属材质的包边构件,隔板2的四个侧边均包覆有该包边构件,该包边构件可以为截面形状为u形的铝合金槽。穿孔12设置于加强结构4位置,针对上述第一种加强结构4,穿孔12直接形成于围板1上端或下端的强度优化结构上,针对上述第二种加强结构4,穿孔12贯穿包边构件的端面(即包边构件覆盖围板1顶面或底面的部位)设置,并且穿孔12的孔口形成于包边构件的端面上,以便保证围板1的上下两端即使设置穿孔12也能够具有足够强度。
47.此外,在围板1侧边设置包边构件的情形下,还能够有效通过包边构件分担围板1的支撑负载,提升可折叠迷宫的支撑强度,并且还能够允许围板1设置成密度较小的轻质板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可折叠迷宫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提升可折叠迷宫的运输便利性。
48.更具体地,还可以直接将沿横向设置于围板1的上下侧边的包边构件设置成围板门11的上下门框,以便使围板门11在安装好时能够与其上下门框部分之间形成间隔,一方面能够减少一部分开门时的转动力作用于围板1上,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降低下部门框布置的离地高度,降低使用者经过围板门11时的摔绊概率。
49.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的隔板2的四个侧边也可以设置上述强度优化结构或包边结构,隔板2侧边设置加强结构4的具体方式与上述围板1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50.关于上述,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穿孔12设置于围板1的板体外部的实施方式,穿孔12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任意多个,多个穿孔12沿围板1的侧部竖向排列,只要连接与相连两块围板1之间的多个连接链节3之间不干涉、不影响两块围板1顺畅转动即可。针对穿孔12设置于围板1的板体内部的实施方式,除上述围板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穿孔12的实施方式外,还可以仅在围板1的顶端或底端设置穿孔12,只要连接后能够保证围板1之间可靠连接、所围成的外围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可。并且两种实施方式中的穿孔12均不局限于沿竖向设置,例如,穿孔12还可以水平设置,只要设置的穿孔12被连接链节3穿设后不阻碍围板1转动即可。另外,加强结构4也可以设置于围板1或隔板2的部分侧边上,如仅在围板1和隔板2的顶部和底部侧边设置加强结构4。上述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上的改变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
51.如图2和图5所示,针对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形成连接缺口g的两块围板1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可拆链节5相连。具体而言,首尾两块围板1彼此靠近的两个侧部的穿孔12被可拆链节5同时穿设,可拆链节5允许其连接的两块围板1分别沿各自穿孔12所在轴线
转动。可拆链节5包括两个能够以可拆卸方式相对扣合连接成一体的链节部分,该链节部分包括链节主体51,两个链节部分的链节主体51的形状设置成扣合后恰好连成一个圈状结构,例如,链节主体51可以设置成图5中示出的u形结构,两个u形结构的开口端扣合后能够共同组成一个矩形圈结构。链节部分还包括设置于链节主体51的开口端的扣合结构,两个链节部分的扣合结构相匹配,以便链节主体51在开口端对应对准并通过扣合结构扣合后能够保持连成一圈的连接状态。在连接缺口g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形下,链节主体51同时穿设于两块围板1的穿孔12内并通过扣合结构彼此扣合。在连接缺口g需要拆开时,只需打开扣合结构、使两个链节主体51拆分并移出穿孔12即可。作为示例,上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于一个链节主体51开口端的卡舌52以及设置于另一个链节主体51开口端的卡孔(图中未示出)。当然,扣合结构的结构形式并不是限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连接需求进行设定。
52.如图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隔板2靠近中心位置的侧部之间通过弹簧合页6枢转连接。具体而言,弹簧合页6包括合页轴、设置于合页轴上的扭簧以及分别与合页轴枢转连接的两个页片,扭簧两端的支脚分别抵靠于一个页片上。在两个页片彼此靠近转动时,扭簧的两个支脚互相靠近扭转,扭簧发生扭转变形。在两个页片受到的压力消失或变小时,扭簧恢复形变的趋势能够促使两个页片彼此远离弹开。该弹簧合页6的合页轴沿两个相连隔板2的侧部缝隙设置,两个相连隔板2彼此靠近的板面边缘分别与弹簧合页6的一个页片相连(见图2中弹簧合页6的连接示意情形),该弹簧合页6允许两个相连隔板2转动靠近或转动展开,在隔板2转动收拢成一摞时,弹簧合页6的扭簧受到扭转压迫,以便在隔板2转动展开时通过扭簧的弹性作用促使隔板2彼此弹开,从而提升隔板2的展开效率,进一步优化可折叠迷宫的安装便利性。
53.如图3和图6所示,优选地,多块围板1中的至少一部分围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4,如图3中示出的设置于围板1底部边角位置的圆形通孔。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如图6中示出的设置于隔板2靠近中心侧的底部边角位置的扇形孔。其中,第一安装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安装孔14分散布置于多个围板1上,并且多个第一安装孔14沿外围结构的周向设置,每相对两个第一安装孔14之间的连线优选经过第二安装孔22,以便第二安装孔22能够允许刚性的加固构件同时穿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4内后再固定于地面。当然,在加固构件具有柔性的情形下,如通过绳索同时穿过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22时,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4仅需分别位于第二安装孔22两侧即可,其二者之间的连线也可以适度偏离第二安装孔22,只要第二安装孔22和位于第二安装孔22两侧的第一安装孔14的分布位置能够允许加固构件同时穿过即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可折叠迷宫的安装稳固性,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安全的迷宫使用环境。
54.如图6、图7a和图7b所示,针对上述任一种可折叠迷宫,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隔板2沿水平方向分割设置成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两个板体,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优选高度尺寸相等,并且上部隔板m的底部与下部隔板n的顶部枢转连接,相似地,隔板门21包括枢转连接的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并且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水平设置的枢转轴线与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的枢转轴线相重合,以便上部隔板m和上部隔板门p能够通过枢转方式收拢抵靠至下部隔板n和下部隔板门q,使得隔板2能够连同隔板门21一起对折叠靠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迷宫还包括防弯组件7,该防弯组件7具
体包括槽口朝下设置的上部卡槽71、槽口朝上设置的下部卡槽72、防弯栓73和磁性操作构件74,上部卡槽71的槽深尺寸大于下部卡槽72的槽深尺寸,上部卡槽7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如仅设置于上部隔板m或上部隔板门p的横向枢转侧,或者,上部卡槽7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分布设置于上部隔板m和上部隔板门p的横向枢转侧,下部隔板n和/或下部隔板门q的横向枢转侧对应各上部卡槽71的槽口位置相应地设置有下部卡槽72。磁性操作构件74独立于隔板2设置,防弯栓73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磁性或者能够导磁,以便磁性操作构件74能够通过磁性作用在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的外部促使防弯栓73移动。在隔板2和隔板门21折叠收拢的情形下,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之间以及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之间的枢转侧均分开,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的槽口处于非接合对准的状态,防弯栓73容纳于上部卡槽71内;在隔板2和隔板门21均展开成一个板面的情形下,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的槽口彼此对准且互相连通,防弯栓73在磁性操作构件74的引导下进入下部卡槽72,防弯栓73的一部分位于上部卡槽71内,防弯栓73的另一部分位于下部卡槽72内(防弯栓73从图7a中示出的位置变成图7b中示出的位置),以便阻止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之间以及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之间相对转动,使隔板2隔板2和隔板门21保持展开成一个板面的状态。
55.进一步地,如图7a和图7b中的示例情形所示,上部隔板m和下部隔板n之间以及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之间均通过连接合页8实现枢转连接,上部卡槽71沿竖向设置于上部隔板m或上部隔板门p的内部,并且上部卡槽71的槽口形成于上部隔板m或上部隔板门p的底部,下部卡槽72沿竖向设置于下部隔板n或下部隔板门q的内部,并且下部卡槽72的槽口形成于下部隔板n或下部隔板门q的顶部,以便上下板件展开后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的槽口能够相对靠近并对准。当然,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也可以凸出设置于隔板2的外部,如设置于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远离连接合页8的一侧板面上(即图7a、图7b中的上部隔板门p和下部隔板门q的左侧板面)。其中,连接合页8与常规合页的结构相同,本文不对连接合页8的具体结构展开描述。
56.防弯栓73的上部包覆有橡胶层731,防弯栓73通过橡胶层731卡置于上部卡槽71内,以便避免防弯栓73在隔板2的非展开情形下意外移出上部卡槽71。上部卡槽71优选设置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方槽,防弯栓73优选为圆柱形金属栓,以便使上部卡槽71与防弯栓73的橡胶层731的接触区域的形状为线形或窄条形,从而减小防弯栓73卡置于上部卡槽71内时其与上部卡槽7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磁性操作构件74顺畅吸引防弯栓73移入下部卡槽72。
57.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隔板2和隔板门21在未与其他隔板2装配连接、处于单个板独立的状态时能够对折在一起,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单块隔板2的长度,便于隔板2被打包运输。在使用情形下,防弯栓73的卡置作用能够促使隔板2和隔板门21可靠保持直立展开的状态,防止隔板2与其他隔板2之间组装困难,并且在可折叠迷宫组装完毕后,各板件之间的连接配合还能够辅助防弯栓73一同促使隔板2和隔板门21保持竖直展开状态,在优化可折叠迷宫的运输便利性的同时有效保证了可折叠迷宫的展开可靠性。
58.相似地,上述围板1也可以沿横向做上述可折叠设置。当多块围板1采用上述连接链节3连接在一起的情形下,上述围板1沿横向折叠的情形可以适用于围板1连接好后、出厂前的运输或收纳场景。具体而言,在围板1设置成可沿横向折叠的情形下,围板1包括枢转连接的上部围板和下部围板,围板门11包括枢转连接的上部围板门和下部围板门,上部围板
和下部围板的枢转轴线水平设置并与上部围板门和下部围板门的枢转轴线重合,以便上部围板和上部围板门能够通过枢转方式收拢抵靠至下部围板和下部围板门,上部围板门与下部围板门之间和/或上部围板与下部围板之间也设置有上述防弯组件7,在围板门11与围板1沿横向折叠收拢的情形下,围板1和围板门11枢转连接的两个上下部分均对折叠靠,防弯栓73容纳于上部卡槽71内;在围板门11与围板1展开成一个板门的情形下,上部卡槽71和下部卡槽72的槽口彼此对准且互相连通,防弯栓73在磁性操作构件74的吸引下进入下部卡槽72,防弯栓73的一部分位于上部卡槽71内,另一部分位于下部卡槽72内,以便使围板1和围板门11保持竖直展开的状态。其中,防弯组件7的设置方式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阐述,该防弯组件7设置于围板1的方式与其设置于隔板2的方式相同,围板1沿横向做枢转设置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隔板2沿横向做枢转设置的方式相似,因此此处不再针对围板1沿横向做枢转折叠设置的具体技术细节做重复阐述。
59.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