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4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用水储水的场合中,特别是老旧小区的生活用水的泵房会设置在地下室,整体低于地下水面,此时,如使用过程中出现失控,则会导致水溢出而使相关的电器柜等浸泡于水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在相关场合安装溢水报警器的方式来实现溢水监测,如出现溢水情况,溢水报警器会发出警报,从而使得相关人员能及时处理,避免生命财产损失。但是,现有的溢水报警器由于结构的限制,一般固定安装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以满足及时监测并报警的使用需求,这种溢水报警器虽然能第一时间实现报警,但是,随着溢出水量的增多,水位的上升,溢水报警器极易被浸泡使其电路损坏而丧失报警能力。另外,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带浮力的溢水报警器,但是由于其结构存在缺陷,在溢水速度较快且溢水量大的情况下,仍会使得其内的大部分电路被水浸泡,仍存在被水浸泡而失去报警能力的问题,使得相关人员仍无法获取到报警信号,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以设置独立供电的结构,并设置带有浮力的壳体,不仅能实现常规的溢水检测并发出警报,还能使得其在溢水速度快且溢水量大的情况下能浮在水面上,从而避免了被水浸泡导致其电路损坏而使报警功能失效的问题,能始终维持监测状态,消除了安全隐患,安全保障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包括壳体、监测和报警电路以及探针,探针电连接于监测和报警电路上,监测和报警电路设置于壳体内,且探针的监测端伸出壳体外,具有这样的特征,
7.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为桶状结构,上盖可拆卸安装于底座的桶口上并封住;还包括:
8.电池腔,底座的桶底上朝向桶口的一侧内凹而形成电池腔,同时,底座的桶壁和电池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间隔;
9.电池盖,电池盖具有一空腔,电池盖设置于电池腔的开口处,且电池盖的空腔朝向电池腔内的一侧布置。
10.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底座的桶底上且位于电池腔的旁侧还开设有内凹的固定槽,固定槽与电池腔连通,同时,固定槽的槽底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电池盖上设置有伸出至固定槽内的固定部,固定部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11.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底座的桶内腔中且位于固定槽的槽底上还设
置有凸块,凸块朝向底座的桶口一侧布置,并且,第一固定孔设置于凸块上。
12.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底座的桶底上且位于电池腔的旁侧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同时,上盖上且位于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固定孔对应的第四固定孔。
13.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底座的桶内腔中且位于第三固定孔处还设置有从桶底朝向上盖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柱,且第三固定孔贯穿第一连接柱,同时,上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对应的第二连接柱,且第四固定孔位于第二连接柱上。
14.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底座的桶底上还开设有检测孔,探针的监测端从检测孔中伸出至壳体外。
15.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电池盖的空腔中横置有若干筋条。
16.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上盖为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外突的结构。
17.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上盖和底座之间以及电池盖和电池腔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18.上述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其中,电池腔和底座为一体式注塑成型件。
19.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20.上述的新型溢水报警器,通过设置带有内凹的电池腔,且电池腔的腔壁和底座的桶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既能使得电磁腔能处于较高的位置,同时还能使得底座中形成较大的空间,另外,用于封住电磁腔的电池盖中也设置有空腔,从而使得外壳的底座和电池盖能具有足够大的空白空间,从而提高了壳体的浮力,并且采用电池供电,既能实现传统的溢水监测,还能使得其在较深的水中能浮起,避免被水浸泡导致其电路损坏而使其警报功能失效的问题,能始终维持监测状态,消除了安全隐患,安全保障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盖的结构图。
26.附图中:1、壳体;11、底座;12、上盖;111、电池腔;112、固定槽;113、第一固定孔;114、凸块;115、第三固定孔;116、第一连接柱;117、检测孔;121、第四固定孔;122、第二连接柱;2、电池盖;21、空腔;22、固定部;23、筋条;221、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溢水报警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溢水报警器包括:壳体1、监测和报警电路以及探针,此时,探针电连接
于监测和报警电路上,且监测和报警电路设置于壳体1内,同时,探针的监测端伸出壳体1外,即通过壳体1为监测和报警电路提供了安装空间,实现对监测和报警电路的保护,同时,监测端伸出壳体1外的一端能实现溢水监测,在检测到水时,监测和报警电路能发出警报,满足市面上传统的溢水报警器的溢水报警使用需求。值得指出的是,监测和报警电路为现有常用的监测和报警电路,种类较多且均已被广泛使用,此处仅需能实现检测和报警功能即可,因此,其具体电路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29.具体的,壳体1又包括底座11和上盖12,底座11为桶状结构,上盖12可拆卸安装于底座11的桶口上并封住,即可通过打开上盖12,在底座11和上盖1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安装监测和报警电路以及探针等结构部件,装配更方便,利于生产制造。同时,也能为后续在壳体1内形成较大的空白的空间而增加壳体1的浮力提供了条件,结构设计更合理。
30.如图1、图2、图3所示,底座11的桶底上朝向桶口的一侧内凹而形成电池腔111,使得电池腔111为向底座11的桶内腔中内凹的结构,从而使得电池腔111中后续安装电池后,电池安装于电池腔111的腔底位置时,电池能处于较高的位置,安全性好,且电池腔111还留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安装电池盖2并与电池盖2之间形成空白的空间,从而使得电池腔111后续在安装电池盖2后也能作为提升壳体1浮力的结构。同时,底座11的桶壁和电池腔11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间隔,即在底座11的桶壁和电池腔111的腔壁之间形成同样的空白的空间,增大壳体1的浮力,为后续其处于溢水较多的情况中时能浮起,保证了其结构安全和可靠,安全保障性更高。值得指出的是,电池腔111内的电极触片与监测和报警电路电连接,通过电池腔111内安装的电池实现供电操作,从而实现独立供电需求,为后续能浮在水上提供了条件。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池盖的结构图。如图1、图2、图3以及图5所示,电池盖2具有一空腔21,使得电池盖2本身便具有足够大的空白的空间,为后续与电池腔111配合后提高浮力提供了条件。此时,电池盖2设置于电池腔111的开口处,即通过电池盖2能将电池腔111的开口处封闭和打开,既能方便电池更换,还能为提升浮力提供条件。并且,电池盖2的空腔21朝向电池腔111内的一侧布置,使得在电池盖2安装于电池腔111中后,电池盖2的空腔21能于电池腔111连通并组成一较大的腔体,为提升底座11的浮力提供了条件。
32.更加具体的,底座11的桶底上且位于电池腔111的旁侧还开设有内凹的固定槽112,同时,固定槽112与电池腔111连通,使得后续安装于电池腔111内的电池盖2能伸入到固定槽112内后固定,为电池盖2的稳定安装提供了条件。同时,固定槽112的槽底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3,电池盖2上设置有伸出固定槽112内的固定部22,固定部22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13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21,即通过电池盖2上的固定部22上的第二固定孔221和底座11的固定槽112内的第一固定孔113配合,并将第一固定孔113和第二固定孔221通过螺钉锁紧,实现将电池盖2稳定安装于底座11上。
33.更加具体的,底座11的桶内腔中且位于固定槽112的槽底上还设置有凸块114,此时,凸块114朝向底座11的桶口一侧布置,并且,第一固定孔113设置于凸块114上,即通过凸块114增加了固定槽112的槽底的厚度,从而具有足够的壁厚来满足具有一定深度的第一固定孔113的加工需求,且也保证了底座11在第一固定孔113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使得第一固定孔113为盲孔,从而避免了因第一固定孔113导致密封性变差的问题,安全可靠性更高。
34.更加具体的,底座11的桶底上且位于电池腔111的旁侧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15,同时,上盖12上且位于靠近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固定孔115对应的第四固定孔121,使得在将上盖12设置于底座11上时,可通过第三固定孔115和第四固定孔121对应连接,并通过螺钉等锁紧,从而实现上盖12在底座11上的稳定安装。
35.更加具体的,底座11的桶内腔中且位于第三固定孔115处还设置有从桶底朝向上盖12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柱116,此时,第三固定孔115贯穿第一连接柱116,即通过第一连接柱116为第三固定孔115提供了足够的布置余量,使得第三固定孔115能更靠近上盖12,同样的,上盖1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116对应的第二连接柱122,且第四固定孔121位于第二连接柱122上,即通过第二连接柱122为第四固定孔121提供了足够的布置余量,使得第四固定孔121更靠近底座11一侧,使得第三固定孔115和第四固定孔121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安装更可靠且稳定,结构设计更合理。
36.更加具体的,底座11的桶底上还开设有检测孔117,此时,将探针的监测端从检测孔117中伸出至壳体1外,方便了探针在底座11上的安装,同时也使得在出现溢水情况时,探针的监测端能及时检测到溢水情况,为及时发出警报提供了条件。
37.更加具体的,电池盖2的空腔21中横置有若干筋条23,通过筋条23不仅增加了电池盖2的结构强度,还能作为电池盖2在其空腔21中的支撑结构,使得电池盖2能通过筋条23将电池腔111内的电池压紧,防止电池松动后出现供电不良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38.更加具体的,上盖12为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外突的结构,使得上盖12能有一内凹的空间,为电池腔111的内凹布置提供了足够的布置空间,使得形成更大的电池腔111,从而在电池腔111安装电池盖2后能增大壳体1的浮力,另外,还能使得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安装监测和警报电路、探针等结构部件,结构设计更合理。
39.更加具体的,上盖12和底座11之间以及电池盖2和电池腔11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保证了壳体1的密封性能,另外,探针和检测孔117之间也设置有密封结构,此时,密封结构可以为密封垫或密封圈,从而提升了防水性能,为实现壳体1浮于水面上以及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条件,结构设计更合理。
40.更加具体的,电池腔111和底座1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件,生产制造方便,效率高,利于生产制造,降低制造成本。
41.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溢水报警器,包括壳体1、监测和报警电路以及探针;通过将壳体1的底座11设置为桶状并于其桶底上设置有内凹的电池腔111,同时于电池腔111的开口处设置带有内腔的电池盖2,使得底座11能在安装电池后仍具有足够大的空白空间,使得外壳具有足够大的浮力,并且通过电池腔111内的电池进行供电,从而使得在溢水较多时,在满足传统的溢水检测的前提下,壳体1能漂浮于水面上,避免了被水浸泡导致其电路损坏而使其警报功能失效的风险,始终处于监测状态,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保障性。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