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2022-03-23 09:21: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是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烧烫伤是临床烧伤科较为常见的意外性损伤,为皮肤表层损伤,创面较难愈合,愈合后期出现大量纤维性瘢痕组织,会引起反复破溃,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传统西医临床治疗方法以清创换药,加压包扎为主,治疗费用高、时间长、瘢痕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专利的意义在于,中医外用中药烧烫伤纱布块,能促进创面的修复,减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皮肤烧烫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修复愈合过程,涉及许多细胞群和细胞因子,是保证皮肤屏障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的关键机制之一。烧烫伤后愈合的瘢痕组织很少长出毛发等附属器,后期不利于皮肤散热,容易出现水泡,继发出现二次感染,即使完全愈合,后期的疤痕组织,也严重影响患处的功能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烫伤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新疆紫草10kg,沙枣树皮5kg,红柳5kg,冰片3kg,芝麻油20kg,蜂蜡5kg,甘草5kg。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取麻油,加热至100℃并维持10分钟,加入新疆紫草、沙枣树皮、红柳炸至麻油呈紫红色,除去药渣后加入甘草炸至枯黑色,除去药渣后加入蜂蜡,蜂蜡融化并维持10分钟后降温至50℃,并放入冰片搅匀,得到烧伤药油,将烧伤药油倒入无菌或装有无菌纱布块的贮槽内,放置冷却,即可得到烧烫伤药物。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烫伤药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烫伤药物在制备创面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烫伤药物在制备抑菌药物中的应用。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烧烫伤药物在制备止痛药物中的应用。
1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技术中烧烫伤药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比市售氢化可的松膏组制剂明显,烧烫伤药物组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烧烫伤药物能够明显的抑制二甲苯的致炎作用;烧烫伤药物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比市售湿润烧伤膏明显,烧烫伤药物对烧烫伤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烧烫伤药物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且烧烫伤药物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不同药剂抗炎疗效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空白药剂对于创面愈合疗效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凡士林对于创面愈合疗效的示意图。
15.图4为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烧烫伤药膏对于创面愈合疗效的示意图。
16.图5为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湿润烧伤膏对于创面愈合疗效的示意图。
17.图6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一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18.图7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三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19.图8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五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0.图9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七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1.图10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九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2.图11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十一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3.图12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十三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4.图13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第十五天的创面细胞he染色图。
25.图14为创面愈合疗效中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烧烫伤药物和湿润烧伤膏的止痛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一种烧烫伤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新疆紫草10kg,沙枣树皮5kg,红柳5kg,冰片3kg,芝麻油20kg,蜂蜡5kg,甘草5kg。
28.上述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麻油,加热至100℃并维持10分钟,加入新疆紫草、沙枣树皮、红柳炸至麻油呈紫红色,除去药渣后加入甘草炸至枯黑色,除去药渣后加入蜂蜡,蜂蜡融化并维持10分钟后降温至50℃,并放入冰片搅匀,得到烧伤药油,将烧伤药油倒入无菌或装有无菌纱布块的贮槽内,放置冷却,即可得到烧烫伤药物。可单独以膏药的方式使用,外涂创面。也可以制作成药用纱布,烧伤纱布制作完成后,予以无菌单独包装,患者即用即开,院内医生或者护士换药过程中,可以直接拆开,覆盖创面,然后无菌包扎,节省换药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因为传统换药方式,需要将膏药,涂布均匀,对于大面积创面,需要大量时间将膏药均匀分散,然而使用药用纱布直接覆盖创面,省时省力,不会因创伤组织黏连造成二次损伤。本发明主治患者皮肤烧伤、烫伤、电击伤、化学烧伤。以新疆南疆道地植物中药材为原料药,价格低廉,抑菌效果良好,并具快速的祛腐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组方严谨,药量配置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流程简易,使用范围广,疗效确切。该组方具有加快创面愈合,避免术区植皮,减少痛苦,愈后瘢痕不明显,无色素沉着,无挛缩等优点。
29.其中:紫草: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
30.沙枣树皮:性味味涩、微苦,性凉。归经归心、肝、脾经。清热止咳,利湿止痛,解毒,止血。
31.红柳:性味甘、辛,平。散风解表,透疹。
32.冰片:性辛、苦、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33.甘草:性甘、平,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坚筋骨、长肌肉、止渴、通筋脉利血气、补血、养胃,降火止痛。
34.麻油:本品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
35.蜂蜡: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解毒,敛疮,生肌,止痛。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外伤破溃,烧(烫)伤。
36.从上述方解可知,本发明合理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治疗原则,汲取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泄热毒、抗菌、散血祛淤、消肿定痛、杀菌、利水消肿、脱毒、排脓、生血、生肌的中药,按中医理论科学配伍而成。使治疗后创面愈合快、避免植皮手术、减少痛苦、愈后无瘢痕不留色素沉着、不影响面容、皮肤弹性好无粘连、无关节挛缩能活动自如。
37.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抗炎疗效。
38.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40只小鼠,将小鼠依性别、体重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凡士林组、烧烫伤药物组、氢化可的松膏组,然后将药物按临床拟用剂量涂于小鼠右耳,每组小鼠给药剂量相同,给药3次,每次间隔30min,末次给药后30min,在受试动物双耳前后两面涂布相同剂量的致炎剂二甲苯,左耳不用药物,右耳分别涂抹成凡士林组、烧烫伤药物组、氢化可的松膏组,1h后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双耳用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密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肿胀度。药物抑制耳廓肿胀度以每鼠左右耳质量之差的平均值来表示,实验结果如附图1所述。
min,末次给药后15 min,将小鼠放入水浴锅预热(55 ℃)锥形瓶中,记录小鼠舔足反应及跳跃反应次数,为避免小鼠足部被烫伤,确定热板致痛时间为40 s。
52.根据图14可得看出,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凡士林组小鼠对热应激没有差异,湿润烧伤膏组差异显著,但烧烫伤药物组差异极显著,即烧烫伤药物组能明显减少小鼠跳跃反应及舔足反应的次数。表明烧烫伤药物组对小鼠热板致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烧烫伤药物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3.本发明适用于一种烧烫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本技术中烧烫伤药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比市售氢化可的松膏组制剂明显,烧烫伤药物组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烧烫伤药物能够明显的抑制二甲苯的致炎作用;烧烫伤药物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比市售湿润烧伤膏明显,烧烫伤药物对烧烫伤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烧烫伤药物还对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且烧烫伤药物还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5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