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和升主动脉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3:19: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和升主动脉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2.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膜部分撕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撕开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形成主动脉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改变。其主要危害是:假腔的直接破裂或形成动脉瘤后破裂造成大出血,夹层形成中断了主动脉重要分支的血供,造成重要脏器的严重缺血功能丧失,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3.目前,升主动脉的病变主要还是通过开胸体外循环手术对升主动脉进行人工血管替换。但是由于手术创伤巨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大,手术时间长,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是巨大的挑战。
4.另外,已开展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即采用微创方法,通过血管腔内置入支架来封闭夹层破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由于升主动脉相对较粗较短,且近端有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开口,远端有向大脑及右上肢供血的头臂干动脉开口,在进行支架释放时,这些结构均不能破坏,其次,升主动脉紧邻心脏,搏动位移较大,较短的支架无法实现长久的固定,支架的使用效果不佳。
5.因此,亟需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和升主动脉支架系统,能够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和升主动脉支架系统,能够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使用效果更好。
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包括:
9.设置在升主动脉与病灶对应位置内,且外部设有覆膜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升主动脉段、中间段以及降主动脉段;
10.设置在所述中间段上,与主动脉弓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的、未覆膜的开窗;
11.当所述主支架在所述升主动脉内释放后,所述分支动脉通过所述开窗和所述主支架的内腔与主动脉连通,通过所述覆膜将所述病灶覆盖。
12.优选地,所述开窗为朝所述主支架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开口结构。
13.优选地,所述开窗沿垂直于所述主支架的轴线方向的宽度为1.5cm至2.5cm。
14.优选地,所述降主动脉沿所述主支架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为3cm至5cm。
15.优选地,所述主支架,还包括:
16.所述升主动脉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设置有上锚定结构;
17.所述降主动脉段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端设置有下锚定结构。
18.优选地,所述主支架由人体可吸收的材料制成,所述覆膜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成。
19.一种升主动脉支架系统,包括:
20.用于将升主动脉支架植入升主动脉内的输送装置;
21.所述升主动脉支架具体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升主动脉支架。
22.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23.用于收容所述升主动脉支架的鞘管,所述鞘管预设与主动脉弓形状相适配的弯曲状;
24.用于引导所述鞘管在血管内移动的导丝。
25.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
26.设置在所述鞘管的一端的柔性tip头,所述柔性tip头呈圆锥状结构,且所述柔性tip头的长度为1.5cm至2cm。
27.本发明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以及升主动脉支架系统,首先由于设置有主支架,且主支架设置在升主动脉与病灶对应位置内,主支架的外部设置有覆膜,通过主支架外部的覆膜将升主动脉内的病灶与主动脉之间隔绝,通过主支架以及外部的覆膜来遮盖升主动脉上的夹层裂口,完成升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修复,主支架包括升主动脉段、中间段以及降主动脉段,当主支架在血管内释放后,升主动脉段设置在升主动脉内,降主动脉段设置在降主动脉段内,中间段设置在主动脉弓内,且与主动脉弓的形状相仿,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释放时往往只存在于升主动脉内,较短的支架无法实现长久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主支架在释放时长度更长,稳定性更好,主支架跨过主动脉弓步,进一步增加了支架整体的稳定性。
28.其次,为了保证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的正常工作,在中间段上还设置有开窗,其中,开窗上未设覆膜,且开窗与主动脉弓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当主支架在升主动脉内释放后,分支动脉通过开窗和主支架的内腔与主动脉连通,通过覆膜将病灶覆盖,通过开窗,保证了主动脉弓部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
29.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升主动脉支架以及升主动脉支架系统,能够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植入人体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未植入人体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鞘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病灶;2、主支架;3、开窗;21、升主动脉段;22、中间段;23、降主动脉段;24、上锚定结构;25、下锚定结构;
36.100、升主动脉支架;200、输送装置;300、血管;210、鞘管;220、导丝;230、柔性tip头。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39.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4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43.请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升主动脉支架,包括:设置在升主动脉与病灶1对应位置内,且外部设有覆膜的主支架2,主支架2包括升主动脉段21、中间段22以及降主动脉段23;设置在中间段22上,与主动脉弓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的、未覆膜的开窗;当主支架2在升主动脉内释放后,分支动脉通过开窗和主支架2的内腔与主动脉连通,通过覆膜将病灶1覆盖。
44.现有技术中用于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支架,往往是通过将筒状的支架放置在升主动脉中,通过支架上的覆膜将病灶覆盖,从而隔绝病灶,但是由于升主动脉紧邻心脏,搏动位移较大,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无法实现长久的固定,使用效果不佳。
45.本发明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首先由于设置有主支架2,且主支架2设置在升主动脉与病灶1对应位置内,主支架2的外部设置有覆膜,通过主支架2外部的覆膜将升主动脉内的病灶1与主动脉之间隔绝,通过主支架2以及外部的覆膜来遮盖升主动脉上的夹层裂口,
完成升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主支架2包括升主动脉段21、中间段22以及降主动脉段23,当主支架2在血管内释放后,升主动脉段21设置在升主动脉内,降主动脉段23设置在降主动脉段23内,中间段22设置在主动脉弓内,且与主动脉弓的形状相仿,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释放时往往只存在于升主动脉内,较短的支架无法实现长久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主支架2在释放时长度更长,稳定性更好,主支架2跨过主动脉弓步,进一步增加了支架整体的稳定性。
46.其次,为了保证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的正常工作,在中间段22上还设置有开窗3,其中,开窗3上未设覆膜,且开窗3与主动脉弓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当主支架2在升主动脉内释放后,分支动脉通过开窗3和主支架2的内腔与主动脉连通,通过覆膜将病灶1覆盖,通过开窗3,保证了主动脉弓部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
47.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升主动脉支架,能够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的通畅,使用效果更好。
48.在上述结构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窗3”指的是设置在中间段22上的开口,在开口处未设置有覆膜,通过开口连通支架内腔和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保证了主动脉弓部上的分支动脉的通畅。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在主动脉弓部仍存在覆膜,当医生将支架移植在体内后,再通过穿刺针或者激光等破膜技术在体内将覆膜移除,但是支架的主支架2仍设置在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的开口位置,长时间可能会引起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开口处血栓的形成,造成脑梗等并发症。而本技术中,通过在中间段22上设置开窗3,且开窗3上未设置覆膜,开窗3与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避免医生在手术台上进行复杂的开窗3操作,且能够尽量减少对分支动脉的干预,减少弓部过多操作而带来脑梗的风险。
49.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窗3为朝主支架2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开口结构。通过将开窗3朝主支架2的轴线方向凹陷设置,凹陷的开口结构实现了主之间与升主动脉的内壁贴壁的同时,又为设置在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预留了空间,避免设置在主动脉弓部的其他分支支架被挤压。
50.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开窗3垂直于主支架2的轴线方向的宽度为1.5cm至2.5cm,保证主动脉弓上的三支动脉的开口均能通过开窗保持通畅,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51.在上述结构中,为了进一步增加主支架在主动脉整体的稳固性效果,可以适当的增加降主动脉段的长度,但是若降主动脉段的长度过长,会增加患者截瘫的风险,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降主动脉段23沿主支架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为3cm至5cm,增强主支架的稳定固定效果的同时,又不至于过长增加患者截瘫的风险。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52.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支架2还包括,上锚定结构24以及下锚定结构25,其中,上锚定结构24设置在升主动脉段21远离中间段22的一端,下锚定结构25设置在降主动脉段23远离中间段22的一端,通过上锚定结构24和下锚定结构25将主支架2固定在升主动脉中。
53.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支架2为采用医用记忆合金制作的镂空菱形编织网构成的管状支架。
54.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支架2由人体可吸收的材料制成,覆膜由人体不可吸收的材料制成。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支架2的材料具体为人体可吸收镁及其镁合金材料,或,人体可吸收镁及其镁合金材料,或,人体可吸收铁及其铁合金材料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覆膜的材料具体为涤纶,主支架2与覆膜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55.请如图3至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升主动脉支架系统,包括:升主动脉支架100以及输送装置200,其中,升主动脉支架100具体为上述任一项的升主动脉支架,通过输送装置200将升主动脉支架100植入升主动脉中,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升主动脉支架系统,能够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更高的同时保证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的通畅,使用效果更好。
56.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200,包括鞘管210以及导丝220,其中,鞘管210用于收容升主动脉支架100,且鞘管210预设为与主动脉弓部的形状相适配的弯曲状,导丝220用于引导销管鞘管210在血管300内的移动,通过导丝220将销管鞘管210引导至预设位置,在将升支动脉支架在预设位置进行释放,使得开窗3与主动脉弓部的分支动脉开口所在的区域对应设置,将升主动脉之间的上锚定结构24和下锚定结构25固定在主动脉中。通过将鞘管210进行预弯,适用于主动脉弓部的形状,在植入的过程中,升主动脉支架100收缩在鞘管210内,升主动脉支架100在人体内呈主动脉弓部的形状,从而减少升主动脉支架100在血管300内释放时对主动脉结构的损伤。
57.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200还包括柔性tip头230,其中柔性tip头230设置在鞘管210的一端,柔性tip头230呈圆锥状结构,且柔性tip头230的长度为1.5cm至2cm。现有技术中的tip头一般长度为3cm,通过缩短柔性tip头230的长度为1.5cm至2cm,减少在输送鞘管210的过程中,柔性tip头230对主动脉根部结构的损伤。
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