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印刷品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0:4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其附带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以便视力障碍者能够轻松理解产品或印刷品的内容信息。


背景技术:

2.由于视力障碍者获得非听觉信息的机会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处于不利位置。以往,视力障碍者主要从盲文中获取信息,他们很难从没有盲文的标记物中获取信息。而且,盲文是按照各个国家的标准书写的,再加上各国及地区标准的盲文一并记载非常困难,这成为了视力障碍者获取海外信息和购买外国产品的阻碍因素。此外,当有视力障碍的外国游客来到日本时,向他们提供信息的手段也非常有限。
3.此外,据说只有大约10%的视力障碍者能完全理解盲文,特别是向后天性视力障碍者提供信息的方法非常缺乏。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视力障碍者使用移动设备上的语音朗读功能(voiceover和talkback)及相关应用程序(见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和图11),将互联网上发布的文本转换为语音信息并加以识别,大大增加了视力障碍者包括那些不能理解盲文的人,可获得的信息量。
4.此外,有一些视力障碍者使用智能手机里内置的自动翻译功能(专利文献2)的应用程序来翻译外国文献,并利用上述朗读功能以语音形式获取信息。这些应用程序有自身附带的也有可后期安装的。
5.然而,即使是掌握了智能手机的语音朗读功能的视力障碍者,也很难识别互联网文字以外的信息。例如,外国制造的产品包装上的产品说明、成分、有效期等都是用外语书写的,虽然有部分产品被翻译,但对于视力障碍者还是很难理解。不仅是外国产品,本国语言的产品或普通的印刷品也是如此,不可能在各种通用产品上标注盲文,这使得视力障碍者在购物或阅读时很难立即了解手中产品或印刷品内的详细信息。
6.另一方面,有一种已知的方法,即在公布的文本上印刷识别码(二维码),并使用识别码读取应用程序将文本信息提供给具有识别码解读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其中,例如,专利文献3描述了在文本上显示一个二维码,并使用这个二维码从互联网上获得该文本的书面或口头翻译的想法。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技术,允许移动终端设备读取公共场所的文件或其他张贴材料的二维码,并以移动终端设置的语言显示译文,以供理解。
7.但是,没有一个是专门针对视力障碍者的。在视力障碍者在购买商品或阅读书籍时读取二维码等识别码并了解产品内容和包装内的信息这点上,也没能为社会提供一个最佳模式及其有效性。
8.[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专利号4011095号
[0011]
[专利文献2]专利号6443689号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57894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4]专利号4918174号公报
[0014]
[非专利文献]
[0015]
[非专利文献1]渡边哲也等人电气通信普及财团研究调查报告n0.292014《关于视力障碍者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
[0016]
[非专利文献2]渡边哲也保健医疗科学第66卷(2017年)第5期第523-531页特刊《视力障碍者沟通支持服务及ict设备使用情况的区域差异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001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8]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创造的,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带有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纸盒等的产品包装,帮助视力障碍者能够快速地识别,并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读取,从而能够轻松了解产品的内容信息。
[0019]
[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0]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创造产生的;
[0021]
一种口服产品的包装,具有以下特征:在此产品包装的表面印刷有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该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
[0022]
由显示在所述产品包装表面的二维码构成,可由具有相机功能和特定识别码读取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读取;
[0023]
为了让视力障碍者注意到所述二维码的存在,作为标记,在所述商品包装表面设置了带有正方形底面的凹陷;
[0024]
视力障碍者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读取二维码,通过该移动终端设备输出音频,从而理解存储在二维码中的口服产品的信息;二维码整体显示在上述凹陷底面,为一边10mm以上的正方形,
[0025]
凹陷底面的一边大于二维码的一边。
[0026]
此外,本发明是为了让视力障碍者理解手中产品的内容信息,而对其包装,并在其表面印刷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条形码或矩阵型二维代码)的产品包装。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产品包装上印制的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从而解决视力障碍者在量贩店购买产品时无法掌握产品包装上所描述内容的问题。此外,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也可以直接印制在产品包装上,并在二维码周围设有多个盲文状凸起点。
[0027]
本发明者多次进行验证实验,发现该代码可以作为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使用,确保其至少可以通过使用通用的相机功能和通用二维码读取器来读取该代码。并通过在为视力障碍者印刷的二维码周围放置多个盲文状的凸起作为标记,或者把视力障碍者用识别印制在产品包装表面的正方形凹陷底面,使其能够立即被发现。对于盲文状凸起,会设定各凸起部分的距离大于正常盲文,这样可以使视力障碍者了解到这是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而不是真正的盲文。这里所说的正常盲文间的距离是指相邻单元内的六个点之中,横向相隔最远点的中心距离,具体来说是单元内的点(1)与横向连接单元内的点(4)之间的中心距离。通常情况下,当凸起间的距离超过此间距,视力障碍者就会感到不适,并可立即辨别出凸起不是盲文的字符标志,进而领会到此为二维码周围的凸起。
[0028]
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设置方法可以直接印刷在产品包装上等,也可以粘贴贴纸,并在其周围设置凸起等。
[0029]
典型的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是矩阵类型的二维码(如所谓的qr码(注册商标)(在本说明文和附图中,有时简称为"qr码"),所述凸起由上述二维码周围四角上的4个点组成。
[0030]
这种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非常受欢迎,是因为其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排列的点来记录大量的信息(例如网站的url),而且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上不需要准备专用的读取应用程序。此外,如果将盲文形状的凸起设在二维码周围四角上,环绕二维码的4个点近似于正方形,那么无论视力障碍者从什么角度拿起,都可以将二维码的正方形形象传达给他们,以此缩短读取时间。此外,如果利用4个凸起,既确保了正方形的形象,也不会将2点间距离断定为对角线,可迅速地正确判断出其为水平垂直方向,此法的益处在于可在首次触摸时立即判断出此为包含二维码的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而不是通常的盲文字符之间的距离。
[0031]
上述二维码尺寸最好为10mm以上的正方形,且每个凸起部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14mm以上。
[0032]
从产品包装的剩余空间考虑,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的印刷适宜于较小范围,常规动作的一手持智能手机,另一手的指尖确认凸起的存在,如果凸起间的距离太宽,就无法用指尖同时识别4点的存在。反之,从提高二维码读取成功率的角度,以及从使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正常盲文字符之间距离的角度出发,则有必要使二维码的尺寸和凸起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规定值。从下面描述的验证实验结果得出,为保证二维码读取的高成功率,二维码尺寸最好在10.0mm以上。另外,正常盲文中相邻单元中横向距离相隔最远点的中心距离,也就是任意单元内点(1)与其横向相邻单元内点(4)的中心距离,其距离值最大的国家为10.27mm。从这点考虑的话,则需要将凸起之间的距离设为更大的11mm左右。除此之外,考虑到制作凸起部分的精度和技术、防止因凸起部分中心错位而导致二维码重叠、或受到凸起部分阴影的影响等,凸起部分中心与二维码之间最好设置2mm左右的间距。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则可判断设置上述阈值是合适的。
[0033]
此外,从后述的验证实验结果中明确得出二维码的适用性,其最好为10mm以上14mm以下的正方形,且各凸起部分的中心距离在14mm以上18mm以下。
[0034]
此外,上述每个凸起部分的纵断面是一个略似半圆顶的形状,最好底面直径为1.0mm至1.7mm,中心到顶点的高度为0.3mm至0.7mm。
[0035]
如果凸起部分的断面是像倒扣的平底锅底一样略似半圆顶的形状,即可满足作为盲文的要求:对视力障碍者指尖低刺激,且有一定高度和圆润度,便于读取。这样的话视力障碍者很容易适应。
[0036]
不仅如此,而且半圆顶形属于非常见盲文形状,其更容易在非盲文专用机械的一般产品包装生产线上生产,即使凸起部分与二维码等识别码之间不留出大间隔,凸起形状及其阴影也很难与二维码发生重叠,因此从市场性及可用性的角度来看是有利可行的。
[003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另一项内容是一种产品包装;包装口服产品时,在此产品包装的表面印刷有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该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可由具有相机功能和特定识别码读取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读取,并由显示在产品包装表面的二维码和带有正方形底面的凹陷构成,该凹陷是为了让视力障碍者注意到二维码的存在,作为标记而设置在产品包装表面的;
[0038]
视力障碍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读取二维码,通过该移动终端设备输出音频,从而理解存储在二维码中的口服产品的信息;二维码整体显示在上述凹陷底面,一边为10mm以上的正方形,凹陷底面的一边大于二维码的一边。
[0039]
在本发明的前述中,列举了在通用二维码等周围设置凸起部分为视力障碍者做标记的例子。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项内容,也可以考虑将整个二维码印在产品包装的凹陷区内,以便视力障碍者通过触觉识别。
[0040]
在这种情况下,从验证实验的结果看,二维码的每边最好为10mm或更长,为避免与二维码重叠,凹陷底面的每边最好都大于二维码的每边。
[0041]
此外,如果该产品包装带有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为使视力障碍者能够理解其手中产品的内容信息;
[0042]
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记录了网站地址,使用移动终端的读取功能读取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内的二维码时,会显示记载了该三维物体产品的详细信息的网页,视力障碍者可以使用移动终端的语音朗读功能接收音频信息。
[0043]
在本发明的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二维码中,记录了内容产品详细信息的网站地址(url)。此外,视力障碍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读取功能读取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内的二维码,访问网站页面,并使用同手机的语音朗读功能使视力障碍者能够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也就是说,通过应用本发明,在量贩店购买产品时,可以通过耳朵轻易地了解诸如食品原料之类的所需信息。这对于产品制造商来说也是有益的,只需在其网站上创建相关页面,就能将详细的产品信息传达给视力障碍者,而不必增加任何特殊的展示或功能,也不必要求各量贩店为视力障碍者提供服务。
[0044]
[本发明的效果]
[0045]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带有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产品包装来看,可在产品包装的表面标注显示产品信息的二维码,由于在此二维码周围设定了预定间隔的凸起或在底部凹陷显示整个二维码,所以当视力障碍者拿起产品等时可以迅速辨别带二维码的视力障碍者用识别码的存在,并可轻松地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读取。其结果,产品的内容信息当场被迅速和轻松地理解。
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验证实验1中的实验对象,(1)是4种实验用纸,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分别印有相同大小的二维码。(2)是在量贩店购买的4种产品,每种产品上都印有二维码,周围有凸起的标记,因此二维码的位置可以通过触觉来识别。此外,对于其中的2种,我们还准备了无标记的产品进行比较。
[0047]
图2a显示了验证实验1中作为实验对象的视力障碍者的详细情况,其中(a)表示男女比例,(b)表示完全失明者和低视力者的比例。
[0048]
图2b表示了验证实验1中作为实验对象的视力障碍者,对各种器械应用有无经验的详细情况,(c)表示盲文使用的比例,(d)表示智能手机使用经验者的比例,(e)表示二维码使用经验的比例。
[0049]
图3a在验证实验1中,(a)和(b)分别表示了在讲解前后,一分钟内成功读取印在图1中的(1)每个实验用纸上的二维码的人数(受试者100人中)。(c)表示了在图1中的(2)中的
从量贩店购买的产品中成功读取二维码的明细(按有无触觉识别标记和形状分类的6种三维物体)。
[0050]
图3b在验证实验1中,(d)和(e)表示在图1中的(2)所示的量贩店购买的产品中根据二维码是否有触觉识别标记,一分钟内的成功读取人数,(f)表示根据产品的形状(三维物体),一分钟内的成功读取人数。
[0051]
图4a为验证实验2中的实验对象,(1)是右下角有切口和无切口的实验用纸(a4大小,右下角印有一边约1.4cm的二维码),(2)是右下角有切口的实验用纸(a4大小),上面各印有一边0.6cm、0.8cm、1.0cm和1.2cm的二维码。
[0052]
图4b表示了验证实验2中的实验对象,(3)准备了印有二维码的产品(产品包装)2类(长方体和圆柱形),并按二维码印刷方法分成共8种。分别为,长方体(无标记)、长方体(有凸起)、长方体(有凹陷(凹槽))、长方体(有点)、长方体(有贴纸)、圆柱形(无标记)、圆柱形(有贴纸)、圆柱形(有点)。
[0053]
图5a显示了验证实验2中作为实验对象的视力障碍者的详细情况,其中(a)表示男女比例,(b)表示完全失明者和低视力者的比例。
[0054]
图5b显示了在验证实验2中作为实验对象的视力障碍者,对各种器械应用有无经验的详细情况,(c)表示盲文使用的比例,(d)表示智能手机使用经验者的比例,(e)表示二维码使用经验的比例。
[0055]
图6为实验2的详细结果,(a)是图4a中的(1)右侧的印刷品,右下印有14mm
×
14mm大小的二维码并且右下角被斜切的实验用纸,在一分钟内读取其二维码的成功率明细,(b)是图4a中的(1)左侧的印刷品,在右下印有14mm
×
14mm大小的二维码,但没有切口的实验用纸,在一分钟内读取其二维码的成功率明细。
[0056]
图7为验证实验2的详细结果,(a)是图4b中的(2)所示实验用纸(a4大小)带有切口,一边印有0.6cm、0.8cm、1.0cm、1.2cm的二维码。当带有不同大小二维码的纸张被随机展示时,在一分钟内读取其二维码的成功率明细。(b)是图4b中的(3)所示产品(长方体的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在随机展示各种不同触觉识别标记时,其在一分钟内读取其二维码的成功率明细。(c)是图4b中的(3)所示产品(圆柱形的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在随机展示各种不同触觉识别标记时,其在一分钟内读取其二维码的成功率明细。
[0057]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的例子。
[0058]
图9中的(a)为各凸起部分的截面形状示意图,(b)为其尺寸,(c)为一般盲文的截面图(资料来源:《日本的盲文》,第23号,19-23页,日本盲文委员会,1998年2月)。
[0059]
图10为各国及地区盲文点字间中心距离一览表(资料来源:《日本的盲文》第23号,19-23页,日本盲文委员会,1998年2月)。
[0060]
图11为,按失明/低视力分类,视力障碍者们从过去(2013年)到现在(2017年),各种ict设备使用率的变化趋势(见非专利文件1和非专利文件2)。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62]
首先,对视力障碍者识别码中作为要读取的识别码图像矩阵式二维码(所谓的qr码(注册商标号4075066号):以下将作为代表实例的"识别码"称为二维码)进行说明。在识
别产品附带的二维码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本发明者尽可能地找出视力障碍者特有的问题进行了各种实验。作为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提条件,以下对一个实验例子进行简要说明。
[0063]
《验证实验1(2017年8月3日至2018年3月16日进行)》
[0064]
在验证实验1中,受试者坐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里,被要求使用智能手机(安装了二维码读取应用程序)读取指定桌子上放置在不同位置的印有二维码的实验物体。我们为实验准备了以下产品:如图1中的(1)所示,在不同位置印有二维码的实验用纸4张。如图1中的(2)所示,从量贩店购买的在不同位置印有二维码的三维物体4种,其中有2种产品的二维码周围有凸起,可以通过触觉识别,有2种没有凸起,合计6种类型。要求受试者边用录像机记录读取的情况,边用手边的秒表测量成功读取所需的时间。我们还测量了进行二维码读取讲解前和讲解后的读取时间(如果你把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停在离物体几十厘米远的地方,例如把智能手机贴在下巴上,就更容易读取二维码)。图1中的(2)所示的4种产品为,婴儿香皂(六面体盒子)、软糖(凹凸形状可变化的袋子)、青汁饮料(四面体塑料瓶)和罐装鸡尾酒(圆柱形铝罐)。
[0065]
作为受试者的视力障碍者,平均年龄55岁(参与回答者的平均值),男性64人,女性36人,共计100人,盲人60人,低视力40人,使用盲文的比例为73.2%(参与回答者82人中有60人)(见图2a中的(a)-(b)及图2b中的(c))。图2b中的(c)显示了盲文使用者比例的分类,从视力低下的受试者中只有少数人使用盲文可以看出通过语音获取信息的必要性。此外,使用过智能手机的人占57.7%(参与回答者97人中有56人),使用过智能手机语音朗读功能(voiceover或talkback)的人占46.9%(参与回答者98人中有46人),如图2a中的(b)所示,使用过二维码的人占39.4%(参与回答者99人中39人),可以推测出视力障碍者在使用智能手机语音朗读功能和二维码的活用方面已经有了进展。
[0066]
实验1的结果显示,使用上述图1中的(1)中印有二维码的纸张,在一分钟内成功读取二维码的人数如图3a中的(a)所示,在进行本实验的讲解前的受试者100人中,左上是52人,右上是93人,左下是86人,右上是95人。另一方面,在进行讲解后,如图3a中的(b)所示,左上是98人,右上是100人,左下是99人,右下是100人。在这个结果中,与其他数据相比,左上角的二维码在讲解前的成功率极低,这可能与第一次读取实验是在"左上角"进行有关。由此,在进行讲解后"左上角"数字有了明显改善,这一结果让我们决定在下述的实验2中,随机安排实验顺序进行比较。实验的观察结果显示,在未能成功读取放置在纸张左侧二维码的受试者中,存在着右手手持智能手机时左手与二维码重叠,导致读取失败的情况。
[0067]
如图3a中的(c)所示,在上图1中的(2)中的量贩店购买的产品(三维物体)由100人读取6种类型的三维物体,其读取二维码的成功率为84.7%(508次/600次)。其中完全失明者80.6%的成功率(290次/360次),低视力者90.8%的成功率(218次/240次),智能手机用户88.6%的成功率(298次/336次),使用过二维码的人91.0%的成功率(213次/234次)。
[0068]
所有关于三维物体的读取实验都是在本实验的讲解之后进行的,我们发现无论产品的形状如何,三维物体的读取成功率都比平面印刷品(纸张)略低。此外,从受试者不同的经历与成功率差异中发现,低视力者的成功率高于完全失明者,有使用智能手机和二维码经验的人成功率高于没有经验的。有人认为,与完全失明者相比,低视力者的高成功率是因为低视力者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到二维码的存在及其位置。此外,有智能手机和二维码使
用经验者的成功率比没有使用过的要高,而且在本实验中,讲解前后的成功率有所改善,说明成功率可能因对读取方法的熟练程度而提高。
[0069]
如图3b的(d)和(e)所示,对于同一个三维物体,在标记了二维码的印刷位置和没有标记的情况下,有10-13%的差异。具体的明细为,图1中的(2)中所示婴儿香皂(六面体盒子),有触觉识别标记的,其成功率为84%(100人中84人),无标记的成功率为71%(100人中71人)。图1中的(2)中所示青汁饮料(四面体塑料瓶),瓶身带有标记的,其成功率为98%(100人中98人),无标记的成功率为88%(100人中有88人)。因此,研究发现当二维码的位置在触觉上得到识别时,可以提高成功率。此外,在指示二维码的存在位置这点上,哪种触觉识别标记良好,将在实验2中得到验证。
[0070]
此外,将二维码印在产品(三维物体)上时,我们还针对产品形状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实验。如图1中的(2)所示,有关不同形状的产品包装(均标注了二维码的触觉识别)的二维码读取成功率,图3b的(f)显示,婴儿香皂(六面体的盒子)为84%(100人中84人),软糖(形状可变化的袋子)为72%(100人中72人),青汁饮料(四面体塑料瓶)为98%(100人中98人),罐装鸡尾酒(圆柱形铝罐)为95%(100人中95人)。根据产品(三维物体)的形状,读取成功率的最大差异为26%。
[0071]
在上述实验1中发现,使用智能手机读取二维码这一行为,无论视力障碍者的视障水平如何,都可以参与。然而,人们发现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在于二维码的有无及其位置是否可以通过触觉识别。研究还发现,读取的成功与否,有可能受二维码的大小和被印刷物形状的影响。(在实验1中,由于没有注意到二维码的大小,决定在实验2中明确这一点)。另一方面,如果二维码在是同样的张纸上且尺寸相同,那么二维码在印刷品上的位置(上下左右)对读取影响不大,而更多地取决于视力障碍者对二维码的读取行为本身的熟练度。从调查问卷和实验中的观察结果表明,如果视力障碍者不能在一分钟内读取二维码,他们会感到非常有压力,但如果有其想要接收的信息,他们会努力读取,即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还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试者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获取的是食品和饮料等的信息(即从三维物体上)。观察进一步表明,作为视力障碍者特有的行为,他们难以找到摄像头的水平位置,或摄像头放置得离二维码太近时,会导致读取失败。
[0072]
因此,在接下来的实验2中,我们改变了二维码的大小和通过触觉指示二维码位置的方式,并验证了它们各自出现了什么样的差异,什么样的状态是合适的。
[0073]
《验证实验2(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1月2日进行)》
[0074]
在验证实验2中,受试者与验证实验1一样坐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里,用同样的智能手机(二维码读取应用程序)来读取指定桌子上放置的带有不同尺寸和触觉信息的二维码的实验物体。验证实验2中的对象是,图4a中的(1)的实验用纸(a4大小,右下角印有一边为1.4cm的二维码),有切口和没有切口的;图4a中的(2)的实验用纸(a4大小),右下角有切口并在右下印有1边为0.6cm、0.8cm、1.0cm、1.2cm的二维码;图4b中的(3)的印有二维码的商品(产品包装)2类(长方体、圆柱形),根据二维码显示方法合计8种。分别为,长方体(无标记)、长方体(有凸起)、长方体(有凹陷(凹槽))、长方体(有点)、长方体(有贴纸)、圆柱形(无标记)、圆柱形(有贴纸)、圆柱形(有点)。
[0075]
如图5a中的(a)-(b)所示,作为被试者对象的视力障碍者50人,男性36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为52.9岁,完全失明者29人,低视力者21人,使用盲文的比例为60.0%(30人)。
图5b中的(c)显示了盲文使用者的比率,与验证实验1一样,低视力受试者中盲文使用者的比率较低。如图5b中的(d)所示,参与回答者中有使用智能手机经验的有58%(29人),使用过语音朗读功能(voiceover和talkback)的有50%(25人),如图5b中的(e)所示,使用过二维码(qr码)的有62%(31人)。
[0076]
验证实验2的结果显示,对于上述图4a中的(1)中右侧所示,印刷品(纸张)的右下角印有1边为14mm
×
14mm的二维码,右下方边缘被斜切的纸张,受试者在一分钟内成功读取的比率为100%(50名/50名)。详细比率如图6中的(a)所示,理所当然地所有完全失明者(29人)、低视力者(21人)、智能手机用户(29人)和有使用二维码经验者(31人)的成功率都是100%。受试者在一分钟内成功地读取了上述图4a中的(1)左侧所示的印刷品(纸张)的比率为84%(42名/50名),纸张右下角印有14mm
×
14mm的二维码,且未斜切。如图6中的(b)所示,详细比率是:完全失明者占72.4%(21名/29名),低视力者占100%(21名/21名),智能手机用户占100%(29名/29名),有使用二维码经验者占100%(31名/31名)。
[0077]
我们准备了上述图4a的(2)中的实验用纸(a4大小),纸张带有切口,并向受试者随机展示右下印有大小为0.6cm、0.8cm、1.0cm或1.2cm的二维码,受试者在一分钟内读取的成功率如图7中的(a)所示,0.6cm
×
0.6cm大小的二维码为48%(24名/50名),0.8cm
×
0.8cm大小的二维码为82%(41名/50名)。1.0cm
×
1.0cm大小的二维码为96%(48名/50名),1.2cm
×
1.2cm大小的二维码为100%(50名/50名)。因此,可以说,当在纸的右下角印上一边约为1.0cm
×
1.0cm或更大尺寸的二维码,并将其右下角边缘斜切掉时,就可以得到统计上的较好的结果。
[0078]
此外,我们还给上述图4b中的(3)的同一产品(长方形的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设置了不同种类的触觉识别标志,并向受试者随机展示,其一分钟内成功读取二维码的比率如图7中的(b)所示:二维码上没有标记的长方体产品包装为68%(34名/50名),二维码上附有凸面触觉识别标记的长方体产品包装为96%(48名/50名),二维码上附有凹陷触觉识别标记的长方体产品包装为98%(49名/50名),二维码上用贴纸做触觉识别标记的长方体产品包装为96%(48名/50名),二维码上附有凸起状触觉识别标记的长方体产品包装为96%(48名/50名)。
[0079]
当对上述图4b的(3)中的同一产品(圆柱形的产品包装)的二维码设置不同种类的触觉识别标志,并向受试者随机展示时,其一分钟内成功读取二维码的比率如图7中的(c)所示:二维码无任何标记的圆柱形饮料罐为58%(29名/50名),二维码上有用贴纸做触觉识别标记的圆柱形饮料罐为90%(45名/50名),二维码上有凸起状触觉识别标记的圆柱形饮料罐为86%(43名/50名)。
[0080]
从图7中的(b)和(c)的例子得出,有无触觉识别标记对视力障碍者的读取成功率非常重要,而触觉识别标记的不同对读取成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决定触觉识别的方法时,应结合制造的便利性和防止与其他触觉识别混淆等因素来定夺。
[0081]
上述验证实验2的结果比验证实验1更进了一步,结果表明为了让视力障碍者使用智能手机成功读取二维码,其尺寸最好超过一定大小,具体为一边10mm
×
10mm以上,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二维码上对触觉识别做出标记。
[0082]
在考虑到这一实验结果的同时,以下将介绍一个首选的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0083]
《本发明的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的实施方式》
[0084]
图8为本发明的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10的例子。本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10是由矩阵式二维码11和其周围四角上的盲文状凸起12~15组成。从上述验证实验中看出,需要对二维码11标记触觉识别,即使在产品包装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在印刷常规描述、设计和二维码11的同时,通过按压等方式形成凸起部分。
[0085]
在图8的例子中,二维码11是11mm
×
11mm,其周围的凸起点12~15之间的距离(凸起点12和凸起点13之间的距离,凸起点13和凸起点14之间的距离,凸起点14和凸起点15之间的距离,凸起点12和凸起点15之间的距离)是16mm。其原因是:首先从验证试验结果来看,在10~14mm
×
10~14mm的范围内时,一分钟内的读取成功率很高,因此最好在这个范围内印刷二维码。由于没有对14mm
×
14mm以上的尺寸进行验证实验,但至少可以说最大到14mm
×
14mm的尺寸是适合的。通常认为尺寸越大读取成功率越高,但也有可能根据印刷品的剩余空间和信息量而发生变化。
[0086]
在此,将参照图10说明盲文中的点与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如(a)所示,盲文基本上是由垂直方向的3个点和水平方向的2列共6个点组成一个单元。单元从左到右排列成行,行与行之间的间距称为行距。有凸点的一面被称为盲文的"正面",要用手指尖从左到右触摸阅读。各国及地区的点与点的中心距离,如(b)所示。可以看出,中国台湾的行距是9.30mm,如果行距设成大大超出中国台湾的12mm,视力障碍者就可以判断出文本不是盲文。因此,凸起点12~15的中心距离最好是12mm以上,在图8的例子中为16mm。
[0087]
如果二维码的表面凹凸不平,会导致读取成功率下降。另一方面,典型的盲文尺寸是底面直径φ=1.4~1.5mm(高度h=0.3-0.5mm)。如不使用专用印刷机,考虑到凸起部12~15的错位和凸起部的阴影,凸起部和二维码的间距最好是2mm左右,即凸起部12~15的中心距离最佳选择为14.0mm以上。图8所示,考虑到确实可行性,此距离设定为16mm(不过,它是凸起部12~15的外部边缘间的距离,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16mm)。
[0088]
接下来,图9中的(a)显示了各凸起部12~15的截面形状示意图,图9中的(b)为其尺寸。凸起部12~15的截面为半圆顶形状,底面直径d(φ)=1.0~1.7mm,点中心的垂直高度h=0.3~0.7mm。从俯视图来看,如果没有精度偏差、错位或疲劳,它就是一个完美的圆。图9中的(c)显示了一般盲文的截面,可以看出,凸起部12~15的大小与一般盲文的凸点尺寸大致相同。然而,如图9中的(c)所示,很多示例表明盲文的大体形状更像是(c)所示的倒扣的平底锅底部,而不是半圆顶形状,其底部(以下也称为“脚”)凸起,顶面为平缓的半圆顶形状。盲文要求在不伤害视力障碍者指尖的范围内付刺激性。凸起部分12~15要在满足此要求的情况下,同时还要由不是盲文制造的专用机器而是一般的产品包装生产线(冲压加工等)来上制作。因此需要其具有易加工的属性。除此之外,有必要确保凸起部分12~15的阴影不会与二维码11重叠。在图9中的(a)~(b)的示例中,这些为半圆顶形状。
[0089]
需要说明的是,验证实验2的结果表明,作为凸起12~15的替代方案,在图4b中的(3)所示的长方体(凹陷(有凹槽))三维物体的包装的情况,在产品包装的表面设置凹槽对于视力障碍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标记。凹陷(凹槽)近似正方形的形状,并在其底面印有二维码11。
[0090]
[符号说明]
[0091]
10...视力障碍者用二维码
[0092]
11...二维码
[0093]
12~15...凸起部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