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17: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不论是在医学中还是在工业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狭小的空间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照明和信息采集,例如检查动物体腔内病变组织的内窥镜,检查或维修水管、油管、气管等管道内部情况的工业内窥镜。
3.由于安装空间受限,很难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产生全角度、均匀化的照明效果,在实际应用时,成像照明装置所产生的光照不能均匀的覆盖图像成像的视场,光照较弱的部分仅能依靠漫反射照明,造成成像不清晰,这会对信息的采集带来不利影响。
4.因此,急需发展一种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全角度且均匀化的照明效果的成像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用以至少解决在狭小的空间内难以实现全角度且均匀化的照明效果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包括:基体件、采集成像装置和若干个发光装置,所述基体件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和沿所述第一端面的外侧分布的若干个安装面,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均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采集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内,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内,且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以所述采集成像装置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采集成像装置的视场位于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的光照范围内。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由于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均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内,这样可以使得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的光照射角度增大,扩大照射范围;若干个安装面沿所述第一端面的外侧分布,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内,且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以所述采集成像装置为中心均匀分布,因而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呈现出复合叠加式的照明,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均匀分布的结构叠加出均匀分布的照明光斑,所述采集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内,所述采集成像装置的视场位于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的光照范围内,因而使得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照可以均匀的覆盖所述采集成像装置的视场,有利于提高所述采集成像装置的成像清晰度,并且结构紧凑小巧,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8.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学出射元件、光波导和光源,所述光学出射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内,所述光波导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光学出射元件内,所述光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源耦合连接。
9.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两侧分别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
所述入光面开设有向所述光学出射元件内凹陷的透光腔,所述光波导具有嵌设到所述透光腔内的嵌入段,且所述嵌入段的中轴线与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10.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安装面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相抵接;
11.所述光学出射元件嵌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和/或
12.所述光学出射元件通过粘结剂与所述安装腔粘结。
1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透光腔在所述入光面上具有开口。
14.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开口呈矩形、扇形、菱形或椭圆形。
15.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开口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为a且短轴为b,其中,0.05mm≤a≤0.15mm,且0.04mm≤b≤0.1mm。
1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基体件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光孔,所述基体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连接端,所述若干个通光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若干个安装面和所述连接端,所述光波导位于所述通光孔内。
17.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若干个安装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倾角均为θ,其中,30
°
≤θ≤60
°

18.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透光腔的内壁面为曲面,所述透光腔的最大深度为d,其中0.05mm≤d≤0.06mm。
19.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透光腔的最大深度位置与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中轴线相互偏离,且偏离的距离为0.02mm~0.05mm。
20.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透光腔的最大深度位置在所述入光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上。
21.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透光腔的最大深度位置偏向远离所述采集成像装置的一侧。
22.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直径为l,其中0.3mm≤l≤1mm;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厚度为t,其中0.1mm≤t≤0.3mm。
2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光学出射元件为透镜;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阿贝常数为25~70。
24.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出光面为向远离所述入光面方向凸出的凸面;或所述出光面为向靠近所述入光面方向凹陷的凹面;或所述出光面为轴对称的波浪面。
25.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光波导为光纤;所述光纤的直径大小为20μm~400μm;所述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06~0.35。
2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内开设有中心腔,所述采集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中心腔内。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可以对所述光波导和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照明角度要求降低,增加了所述光波导和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生产可行性;同时对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尺寸要求、加工精度和技术要求降低,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满足叠加出来的照明发散角的要求。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通过对所述光学出射元件的出光面和透光腔的设计,使得所述若干个发光装置最终叠加出的光斑具有大的发散角,同时能保证照度
的均匀性。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装配简单、尺寸小、可最大化利用基体件的空间,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无热化照明的优点。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采用的做大角度照明的单个微透镜,本技术采用多组发光装置叠加方案,降低了光学出射元件和光波导的加工难度,节约加工成本。
3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主视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基体件的半剖视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射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射元件的主视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射元件的左视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射元件的a-a截面剖视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单个光波导和单个光学出射元件照度分布灰度图;
4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与图8对应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四个发光装置叠加后的照度分布灰度图;
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与图10对应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
4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四个发光装置叠加后的照度分布灰度图;
4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的与图12对应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10-基体件;
48.11-第一端面;
49.111-中心腔;
50.12-安装面;
51.121-安装腔;
52.13-通光孔;
53.14-连接端;
54.20-采集成像装置;
55.30-发光装置;
56.31-光学出射元件;
57.32-光波导;
58.321-嵌入段;
59.322-延伸段;
60.311-入光面;
61.312-出光面;
62.313-透光腔;
63.31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5.在许多工作中都需要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进行,特别是狭小的空间中,例如在检查动物体腔内病变组织的内窥镜,或者检查或维修水管、油管、气管等管道内部情况的工业内窥镜中,较差的照明条件影响着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窥镜工作时,需要光照亮的区域尽可能与拍摄的视场区域相匹配,而光照亮体腔的区域由照明光的发散角决定,光照的均匀性影响着成像的清晰度。
66.相关技术中,仅采用光波导照明,其光线的角度无法达到要求。直接应用光源照明无法实现均匀性且存在着产热量大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产生全角度、均匀化照明一直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67.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结构紧凑小巧,安装发光装置的安装面与安装采集成像装置的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倾角,因而可以扩大照射范围,解决照明角度不足的问题。且采集成像装置的视场位于若干个发光装置的光照范围内,因而使得若干个发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照可以均匀的覆盖采集成像装置的视场,有利于提高采集成像装置的成像清晰度。
6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
69.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包括:基体件10、采集成像装置20和若干个发光装置30,基体件10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11和沿第一端面11的外侧分布的若干个安装面12,若干个安装面12均与第一端面11之间具有倾角,采集成像装置20设置在第
一端面11内,若干个发光装置30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个安装面12内,且若干个发光装置30以采集成像装置20为中心均匀分布,采集成像装置20的视场位于若干个发光装置30的光照范围内。
7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结构紧凑小巧,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由于若干个安装面12均与第一端面11之间具有倾角,若干个发光装置30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个安装面12内,这样可以使得若干个发光装置30的光照射角度增大,扩大照射范围;若干个安装面12沿第一端面11的外侧分布,若干个发光装置30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个安装面12内,因而若干个发光装置30呈现出复合叠加式的照明,若干个发光装置30以采集成像装置20为中心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叠加出均匀分布的照明光斑;采集成像装置20设置在第一端面11内,采集成像装置20的视场位于若干个发光装置30的光照范围内,因而使得若干个发光装置30所产生的光照可以均匀的覆盖采集成像装置20的视场,有利于提高采集成像装置20的成像清晰度。
71.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安装面12的个数为四个,均匀分布在第一端面11的外侧,发光装置30的个数与安装面12相同。安装面12可以为倾斜的平面。
72.在其他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安装面12的个数也可以为三个、五个、或者六个等,且均匀分布在第一端面11的外侧。此处对安装面12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发光装置30的个数与安装面12的个数相同。
7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发光装置30包括光学出射元件31、光波导32和光源,光学出射元件31设置在安装面12内,光波导32的一端嵌设在光学出射元件31内,光波导32的另一端与光源耦合连接。
74.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源用于发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卤素灯、激光灯等,光波导32作为导光通道,光波导32将光源发射的光线向光学出射元件31传输。光源可以为一个,一个光源同时连接多个光波导32,当然光源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光源分别对应连接多个光波导32。
75.光波导32可以为光纤,光纤的直径大小可以为20μm~400μm,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称na)值可以为0.06~0.35,其中,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na是一个无量纲的数,用以衡量发散光的角度范围。
7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纤直径大小可以为20μm、50μm、100μm、200μm、300μm或400μm;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a值可以为0.06、0.08、0.1、0.22、0.3或0.35。
77.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安装面12内开设有安装腔121;光学出射元件31嵌设在安装腔121内,和/或光学出射元件31通过粘结剂与安装腔121粘结。
78.安装腔121可以为圆形腔,光学出射元件31可以呈圆形,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与安装腔121的中心线重合,可以是光学出射元件31与安装腔121过盈配合,将光学出射元件31嵌设在安装腔121内,也可以是在安装腔121内涂布粘结剂,光学出射元件31通过粘结剂固定粘结在安装腔121内,粘结剂可以为胶水等。
79.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波导32包括一体连接的嵌入段321和延伸段322。光波导32与光源耦合连接,可以是光波导32的延伸段322与光源通过常规的连接器连接。
80.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卤素灯时,发光二极管的输出接头或卤素灯的输出接头与光波导32的延伸段322可以是通过聚光透镜实现耦合连接,发光
二极管的输出接头或卤素灯的输出接头与光波导32的延伸段322也可以是直接对准实现耦合连接。
81.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源为激光灯时,激光灯与光波导32的延伸段322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或插拔连接的方式实现耦合连接。
82.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两侧分别具有入光面311和出光面312,入光面311和出光面312相对设置,入光面311与安装腔121的底壁相抵接,入光面311开设有向光学出射元件31内凹陷的透光腔313,光波导32具有嵌设到透光腔313内的嵌入段321,且嵌入段321的中轴线与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以保证光波导32的嵌入段321与光学出射元件31同轴配置安放。光波导32的嵌入段321嵌设到透光腔313内,使得光波导32传输的光线通过透光腔313向光学出射元件31的出光面312发散出。
8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出光面312可以是向远离入光面311方向凸出的凸面,例如,出光面312可以是沿着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方向且向远离入光面311方向凸出的圆弧面;
84.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入光面311可以为平面,便于入光面311的加工,出光面312可以为旋转对称的光滑曲面或者非旋转对称的光滑曲面,便于使得进入到光学出射元件31的光线能够更好地发散出去,均匀配光。
85.在另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出光面312也可以是向靠近入光面311方向凹陷的凹面。当然,出光面312也可以为轴对称的波浪面,即出光面312可以是以出光面312的中心呈两侧对称的波浪面。容易理解的是,出光面312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得进入的光线发生角度偏折的面。
8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在入光面311上具有开口314,开口314可以呈矩形、扇形、菱形或椭圆形。
87.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在入光面311上具有椭圆形的开口314,该椭圆形的长轴为a且短轴为b,其中,0.05mm≤a≤0.15mm,且0.04mm≤b≤0.1mm。开口314为标准椭圆形,且a>b。椭圆形的开口314便于生产加工。
88.例如,椭圆形的开口314的长轴a可以为0.05mm,短轴b可以为0.04mm;或者可以是长轴a为0.08mm,短轴b为0.06mm;或者可以是长轴a为0.09mm,短轴b为0.05mm;或者可以是长轴a为0.10mm,短轴b为0.08mm;或者可以是长轴a为0.12mm,短轴b为0.1mm;或者也可以是长轴a为0.15mm,短轴b为0.1mm。
89.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基体件10内开设有若干个通光孔13,基体件10还具有与第一端面11相对的连接端14,若干个通光孔13一一对应连通若干个安装面12和连接端14,光波导32位于通光孔13内。
90.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波导32可以是直插入通光孔13内,通光孔13与光波导32紧密配合将光波导32的位置固定,光波导32的嵌入段321的一端可以是与透光腔313过盈配合。
91.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若干个安装面12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倾角均为θ,其中,30
°
≤θ≤60
°
。容易理解的是,若干个安装面12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倾角θ的数值过大,不利于照度的均匀分布;反之,若干个安装面12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倾
角θ的数值过小,不利于若干个发光装置30所产生的光照均匀的覆盖采集成像装置20的视场。因而,若干个安装面12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倾角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这个角度范围中,形成的叠加光斑的均匀度和视场角较好。
92.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若干个安装面12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倾角θ可以为30
°
、40
°
、45
°
、50
°
或60
°

9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6所示,透光腔313的内壁面为曲面,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为d,其中0.05mm≤d≤0.06mm。
94.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d表示透光腔313的内壁距离入光面311之间距离的最大值,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d可以为0.05mm、0.055mm或0.06mm。
95.透光腔313与出光面312配合,使得光学出射元件31形成了特定发散角度,配合多个光学出射元件31,可覆盖第一端面11的前端180
°
的发散角,呈现出特定照度分布的光斑,可以确保最后多个光学出射元件31发射的光线叠加后能呈现均匀分布。
9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位置与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相互偏离,且偏离的距离为0.02mm~0.05mm。透光腔313采用偏光设计,有利于多个光学出射元件31的出射光线进行叠加后呈现均匀分布的效果,透光腔313的偏光距离与安装面12相对于第一端面11的倾角保持对应的关系,例如为正相关关系,可以是线性正相关,也可以为非线性正相关。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为光学出射元件31几何形状的中心线,本实施例中,光学出射元件31为圆形,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为穿过入光面311和出光面312的中心线,图5中点划线所示为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
97.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位置与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偏离的距离可以为0.02mm、0.03mm、0.04mm或0.05mm。
98.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位置在入光面311的投影位于椭圆形的长轴上。
99.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位置偏向远离采集成像装置20的一侧。这样的结构,增强单个光学出射元件31在远离采集成像装置20的一侧的光照,减小单个光学出射元件31在靠近采集成像装置20的一侧的光照,有利于在多个发光装置30叠加照明之后,形成均匀的光斑。
100.光波导32传输的光线通过透光腔313向光学出射元件31的出光面312发散出,配合透光腔313的偏心结构,使得多个发光装置30的光学出射元件31发出的光线在叠加之后,照射较弱的位置叠加呈现增强照射光线的效果,从而总体呈现出均匀的光斑。
101.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6所示,光学出射元件31的直径为l,其中0.3mm≤l≤1mm。例如,光学出射元件31的直径l可以为0.3mm、0.6mm、0.8mm或1mm。
102.光学出射元件31的厚度为t,其中0.1mm≤t≤0.3mm。光学出射元件31的厚度t为入光面311与出光面312之间的距离,例如,光学出射元件31的厚度t可以为0.1mm、0.2mm、0.25mm或0.3mm。
103.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学出射元件31为透镜,例如可以为塑料透镜、晶体透镜或玻璃透镜。
104.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学出射元件31的折射率为1.3~1.8。例如,光学出射元件31的折射率可以为1.3、1.56、1.60或1.8。
105.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学出射元件31的阿贝常数为25~70。
106.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光学出射元件31的阿贝常数可以为25、40、50、60、或70。
107.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端面11内开设有中心腔111,采集成像装置20设置在中心腔111内。
108.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采集成像装置20可以为摄像机或照相机等。
1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可以对光波导32和光学出射元件31的照明角度要求降低,增加了光波导32和光学出射元件31的生产可行性;同时对光学出射元件31的尺寸要求、加工精度和技术要求降低,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满足叠加出来的照明发散角的要求。
1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通过对光学出射元件31的透光腔313的设计和对出光面312的自由曲面结构的设计,形成不同坐标下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离散点合集,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以达到调控光线出射角度的作用,通过建立自由曲面网格与采集成像装置20工作区域照度映射关系,再进一步优化不同坐标点的矢高,使满足照度分布均匀和满足视场角的要求,使得若干个发光装置30最终叠加出的光斑具有大的发散角,同时能保证照度的均匀性。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装配简单、尺寸小、可最大化利用基体件10的空间,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无热化照明的优点,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采用的做大角度照明的单个微透镜,本技术采用多组发光装置30叠加方案,降低了光学出射元件31和光波导32的加工难度,节约加工成本。
112.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能够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照明光斑,实现全角度且均匀化的照明效果,选用下面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成像照明装置进行照度分析。
113.实施例一
114.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体件10、采集成像装置20和四个发光装置30,基体件10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11和沿第一端面11的外侧均匀分布的四个安装面12,四个安装面12均与第一端面11之间具有倾角θ,其中,θ为45
°

115.四个发光装置30以采集成像装置20为中心均匀分布,发光装置30包括光学出射元件31、光波导32和光源,光学出射元件31一一对应设置在安装面12内,光波导32的嵌入段321的一端嵌设在光学出射元件31内,光波导32的延伸段322的一端与光源耦合连接。
116.光波导32采用直径为100μm,且na值为0.22的光纤。
117.参考图4和图5所示,光学出射元件31的直径为0.4mm,厚度为0.13mm。本实施例中,光学出射元件31的出光面312是向远离入光面311方向凸出的凸面。光学出射元件31采用偏光的pmma材质透镜,该透镜的折射率为1.49,该透镜的阿贝常数为57.44。
118.参考图5和图6所示,透光腔313在入光面311上具有开口314,开口314为:长轴为a且短轴为b的椭圆形。开口314的长轴a为0.15mm,短轴b为0.07mm,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为d,其中d为0.05mm,透光腔313的最大深度位置与光学出射元件31的中轴线相互偏离的距离为0.03mm。
119.光学出射元件31的入光面311呈圆形,以入光面311的中心为原点o,以垂直于入光
面311且向出光面312延伸的方向为x轴,即以该透镜的中轴线为x轴,并在入光面311上,以开口314的长轴方向为y轴,以开口314的短轴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
120.参考图4和图7所示,在该三维立体坐标系下,透光腔313沿xoy平面的剖面为非对称的自由曲线,在该三维立体坐标系下,透光腔313沿xoy平面的剖面中,透光腔313的内壁面的坐标值为:
121.y=0.075mm,x=0;
122.y=0.05mm,x=0.03mm~0.036mm;
123.y=0.03mm,x=0.05mm~0.06mm;
124.y=0.015mm,x=0.045mm~0.05mm;
125.y=0,x=0.04mm~0.045mm;
126.y=-0.015mm,x=0.03mm~0.036mm;
127.y=-0.03mm,x=0.02mm~0.03mm;
128.y=-0.05mm,x=0.01mm~0.015mm;
129.y=-0.075mm,x=0。
130.图8为单个光波导32加单个光学出射元件31照度分布灰度图。
131.图9为与图8对应的单个光波导32加单个光学出射元件31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横坐标为发散角,纵坐标为光强,可以读出单个光波导32加光学出射元件31形成的照明角度约为100
°
。由图8可知单个光波导32加单个光学出射元件31形成的光斑均匀性分布较好,配光曲线图左侧光强下降较为平缓,其目的为了与其它的光波导32加光学出射元件31进行叠加后呈现出均匀性较好的光斑分布;而配光曲线右侧截止性较强。
132.图10为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的照度分布灰度图,从图10中可以看出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出180
°
大角度和均匀性的照度分布。
133.图11所示为与图10对应的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图11所示为沿x轴坐标与光学出射元件31的距离为5mm位置处,照明区域的位置坐标。
134.从图10和图11得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通过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能够呈现出全角度且均匀分布的照明光斑,可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成像照明效果。
135.实施例二
13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体件10、采集成像装置20和四个发光装置30,基体件10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11和沿第一端面11的外侧分布的四个安装面12,四个安装面12可以是沿第一端面11的外周均匀分布,四个安装面12均与第一端面11之间具有倾角θ,其中,θ为60
°
,光波导32采用直径为0.2mm,且na值为0.22的光纤,四个发光装置30以采集成像装置20为中心均匀分布,光学出射元件31一一对应安装在安装面12上。光学出射元件31采用偏光的透镜,光学出射元件31的直径为0.4mm,厚度为0.15mm,光学出射元件31的其余结构和参数同实施例一。
137.图12为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的照度分布灰度图,从图12中可以看出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出180
°
大角度和均匀性的照度分布。
138.图13所示为与图12对应的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的光斑分布配光曲线图。
139.从图12和图13可知,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成像照明装置,通过四个发光装置30叠加后能够呈现出全角度且均匀分布的照明光斑,可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成像照明效果。
14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1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4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4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