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作灯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21:2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灯底座。


背景技术:

2.工作灯底座一般是用来固定工作灯的配件,传统的工作灯底座其都是通过电源线直接插入工作灯内,并与工作灯内的电源线进行连接实现对工作灯进行供电,在对工作灯进行拆卸时,由于电源线将工作灯底座和工作灯之间进行连接,使得在拆卸时需要将电源线剪断才能对工作灯和工作灯底座之间进行分开,这就导致整个拆卸过程比较繁琐,不利于工作灯的维修和使用,此外工作灯底座上的电源线其都是杂乱无章地设置于工作灯底座上,不仅会干扰工作灯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同时长期裸露在外面的电源线也易发生腐蚀而导致其断裂,从而影响对工作灯的正常供电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灯底座,其数据线、底座本体为可拆卸地连接,使得数据线不会干扰灯具本体和底座本体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可简化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
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灯底座,其设有安装槽,得以对数据线进行收纳,使得数据线不会裸露在外表面,实现对数据线进行保护,提高其整体美观。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作灯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数据线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灯具本体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一体地从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形成。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第一放置槽以及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下端,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放置槽,所述数据线包括固接部以及数据线本体,所述固接部连接所述数据线本体以及所述连接部,所述固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放置槽,所述数据线本体卡接于所述第二放置槽。
7.进一步地,所述固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所述数据线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固接部的直径。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两个第一散热槽,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槽对称地分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各个所述第一散热槽分别连通所述安装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槽一体地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散热槽为开口逐渐缩小的喇叭状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设有两个第二卡接块,两个所述第二卡接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各个所述第二卡接块分别抵接于第一散热槽的底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块为圆弧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多个所述防滑凸起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各个所述防滑凸起均面向所述第一散热槽。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块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一体地从所述插接块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
16.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块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插接块的上表面,各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接线柱。
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的背面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背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其数据线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本体上,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便于在需要对灯具本体进行充电时可通过快速地将数据线放置于底座本体内,并通过连接部与灯具本体之间进行卡接得以实现对灯具本体进行充电,使得灯具本体实现照明操作,同时在对灯具本体进行拆卸时也只需将连接部从灯具本体上拔除,即可实现数据线与灯具本体之间的断开,通过数据线和灯具本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在对灯具本体和底座本体之间进行拆卸时,可先将数据线和灯具本体之间进行断开,使得其不会干扰灯具本体的拆卸,简化整个拆卸过程。
20.(2)其连接部卡接于安装槽内,卡接的方式便于对连接部进行固定,使得其能够稳定地安装于安装槽内,使得其在对灯具本体进行充电时不会裸露在灯座的外表面,达到对其自身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设置安装槽得以对连接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连接部与灯具本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得在充电时,连接部和灯具本体之间不会发生移动,提高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21.(3)其设有插接块,得以在与灯具本体之间进行连接时,不仅能够增强灯具本体和底座本体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同时也能对灯具本体进行限位,提高灯具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中工作灯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技术中工作灯的爆炸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中灯具本体和底座本体分离状态下的主视图。
25.图4为本技术中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26.图5为本技术中数据线安装于底座本体的立体图(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椭圆结构)。
27.图6为本技术中数据线和底座本体分离状态下的示意图(连接部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28.图7为本技术中数据线安装于底座本体的主视图。
29.图8为本技术中底座本体的主视图。
30.图9为本技术中底座本体的示意图。
31.图10为本技术中灯具本体的立体图。
32.图11为本技术中灯具本体的仰视图。
33.图12为本技术中灯具本体的主视图。
34.图中:1、工作灯;10、底座本体;11、安装槽;12、第一散热槽;13、第一放置槽;14、第二放置槽;15、螺纹孔;20、数据线;21、连接部;211、插接块;212、第一卡接槽;213、安装孔;22、数据线本体;23、固接部;24、第二卡接块;25、防滑凸起;30、灯具本体;31、插孔;311、第一卡接块;312、金属片;32、灯体;321、第二卡接槽;322、第二散热槽;323、蓄电池;33、发光体;331、转动端;332、卡接端;333、发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9.如图1-12所示的一种工作灯1,包括底座本体10、数据线20以及灯具本体30,灯具本体30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本体10上,数据线20可拆卸地连接灯具本体30,数据线20得以对灯具本体30进行供电,底座本体10上设有第一磁铁,灯具本体30上设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对准第一磁铁,当需要将灯具本体30安装于底座本体10上时,只需将灯具本体30上的第二磁铁对准第一磁铁,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得以将灯具本体30固定于底座本体10上,整个安装过程便捷方便、固定效果好、拆卸便捷。底座本体10上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一体地从底座本体10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数据线20包括连接部21以及数据线本体22,连接部21固接于数据线本体22,连接部21卡接于安装槽11内,得以实现快速地将连接部21放置于安装槽11内,使得连接部21在对灯具本体30进行充电时,其不会对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的连接造成干扰,实现合理地对底座本体10上的空间进行利用。同时也能在灯具本体30充好电之后,只需将连接部21从灯具本体30的插孔31上拔除,即可实现数据线20与灯具本体30之间的断开,从而有效地避免在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进行拆卸时数据线20会对其拆卸过程造成干扰,简化整个拆卸过程。连接部21上一体地向上防滑凸起25形成插接块211,灯具本体30上设有插孔31,插接块211插入插孔31内,数据线20得以通过插接块211以及插孔31对灯具本体30内的蓄电池323进行供电,从而达到照明的目的,同时在插接块211和插孔31的作用下,得以对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进行限位和进一步固定操作,避免灯具本体30在底座本体10上发生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实现将灯具本体30快速牢固地安装于底座本体10上。
40.其中,如图2-6所示,安装槽11一体地从底座本体1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向内凹陷的方式便于数据线20的连接部21放置于起安装槽11内,使得连接部21得以在对灯具本体30进行充电的同时也能对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进行固定,使得灯具本体30在底座本体10上不会发生移动,此外安装槽11的设置,使得连接部21在对灯具本体30进行充电的同时不会对灯具本体30的安装带来干扰,安装槽1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散热槽12,第一散热槽12连通安装槽11,第一散热槽12得以对连接部21和灯具本体30的连接处进行散热,避免由于充电时灯具本体30内部元件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的情况,大大提高起充电时的安全性。
41.其中,如图5-8所示,第一散热槽12一体地从底座本体1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散热槽12为喇叭状结构,喇叭状的结构使得连接部21产生的热量不会堆积在第一散热槽12的底部,而是会沿着喇叭状结构逐渐向外扩散,且由于第一散热槽12从底端到底座的外表面的直径逐渐增大,便于连接部21与灯具本体30之间充电时的热量能够迅速地通过第一散热槽12向外扩散,从而加快起散热速度,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同时第一散热槽12也便于人工将连接部21从安装槽11内取出,提高连接部21和底座本体10之间的拆卸效率,便于实现对数据线20和底座本体10之间进行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
42.其中,如图5-11所示,插接块211上设有两个第一卡接槽212,两个第一卡接槽212一体地从插接块211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插孔31内设有两个第一卡接块311,两个第一卡接块311分别对准两个第一卡接槽212,当插接块211插入插孔31时,两个第一卡接块311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一卡接槽212内,通过插接块211和插孔31之间的配合以及第一卡接块311和第一卡接槽212之间的配合得以大大提高连接部21和灯具本体30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从而不仅能够避免充电时由于连接不牢固导致充电终止的情况,同时也能对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的连接进一步进行固定,在实现稳定充电的同时也能加强灯具本体30和底座本体10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43.其中,如图4-11所示,插接块211上设有两个安装孔213,安装孔213一体地从插接块21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两个安装孔213对称地设置于插接块211,安装孔213内均安装有接线柱,插孔31内安装有金属片312,接线柱抵接于金属片312,当插接块211插入插孔31时,安装孔213内的接线柱得以抵接于金属片312,从而得以实现电路的接通,数据线20得以通过接线柱和金属片312对灯具本体30内的蓄电池323进行充电,实现对灯具本体30进行供电的目的。
44.其中,如图5-7所示,数据线本体22上设有固接部23,固接部23的一端固接数据线本体22,固接部23的另一端固接连接部21,固接部23的直径大于数据线本体22的直径,固接部23的直径小于连接部21的宽度,使得固接部23得以卡接于第一放置槽13内,第一放置槽13得以对固接部23进行限位固定操作,使得其在x轴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同时数据线本体22的直径小于固接部23的直径,第二放置槽14和连接部21得以对固接部23在y轴方向上进行限位,使得固接部23得以牢牢地卡接于第一放置槽13内,其只能沿着z轴方向卡入第一放置槽13内或从第一放置槽13内抽出,通过固接部23进一步地提高数据线20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其在第一放置槽13内不会发生移动,从而保障连接部21与灯具本体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固接部23的直径大于数据线本体22的直径得以增强数据线本体22和连接部21连接处的强度,使得数据线2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
裂,提高起使用寿命。
45.其中,如图5-8所示,底座本体10上设有第一放置槽13以及第二放置槽14,第一放置槽13连通第二放置槽14以及安装槽11,第二放置槽14连通外界,固接部23卡接于第一放置槽13,数据线本体22卡接于第二放置槽14,通过第一放置槽13以及第二放置槽14得以进一步地将数据线20固定于底座本体10上,增强数据线20安装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槽13以及第二放置槽14得以对固接部23和数据线本体22进行放置,使得数据线20在对灯具本体30进行充电时,第一放置槽13、第二放置槽14以及安装槽11得以对数据线20进行保护作用,避免其发生磨损,延长数据线20的使用寿命,提高起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数据线20不会裸露在外面而影响整体美观。
46.其中,如图5-6所示,连接部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椭圆结构或多边形结构便于提高其与安装槽11之间卡接的牢固程度,使得其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实现对灯具本体30进行限位,从而也就保障灯具本体30安装于底座本体10上的牢固性。
47.其中,如图5-7所示,连接部21的下端设有两个第二卡接块24,两个第二卡接块24对称地设置于连接部21的两侧,两个第二卡接块24分别卡接于两个第一散热槽12内。连接部21便于通过第二卡接块24卡接于安装槽11内,第一散热槽12的底部与第二卡接块24相匹配,当连接部21卡接于安装槽11内时,第二卡接块24得以抵接于第一散热槽12的底部,由此得以实现将连接部21牢固地卡接于安装槽11内,提高两者连接的牢固程度。此外,由于第一散热槽12的直径为从底座本体10的外表面向内逐渐缩小,便于在通过第二卡接块24对连接部21进行限位卡接的同时也能方便操作员通过第一散热槽12将连接部21卡入安装槽11内,提高连接部21的安装速度。
48.其中,如图5-7所示,第二卡接块24为圆弧结构,圆弧结构得以进一步对连接部21进行限位,使得其不会发生移动,提高连接部21安装的稳定性。
49.其中,如图5-6所示,连接部21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25,多个防滑凸起25对称地设置于连接部21的左右两侧,各个防滑凸起25均面向第一散热槽12,在对连接部21进行安装和拆卸时,防滑凸起25得以增大操作人员和连接部21之间的摩擦力,得以提高连接部21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50.其中,如图10-12所示,灯具本体30包括灯体32以及发光体33,发光体33设有转动端331以及卡接端332,转动端331转动连接于灯体32的一侧,发光体33得以通过转动端331进行转动,实现快速地调节发光体33的照射角度,灯体3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接槽321,卡接端332卡接于第二卡接槽321,当需要调节灯具本体30的照射角度时,可将卡接端332从第二卡接槽321内抽出,随后转动发光体33,发光体33的转动端331得以沿着灯体32一侧的转动轴进行转动,由此得以根据实现需要照射的角度和方向来调节发光体33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对全方位进行照射,大大提高工作灯1的使用性。当无需照射时也可快速地将发光体33的卡接端332卡入第二卡接槽321,此时发光体33水平地卡接于灯体32的上方,从而降低灯具本体30的占地面积,便于收纳和运输。
51.其中,如图10-12所示,灯体3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槽322,多个第二散热槽322等间隔地设置于灯体32上,各个第二散热槽322分别面向发光体33,第二散热槽322得以对发光体33和灯体32的接触面进行散热操作,提高起散热效率。
52.其中,如图10-12所示,第二散热槽32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不仅能够加快热量的
散失,同时也能在对发光体33进行转动时,可通过多个第二散热槽322快速地将发光体33的卡接端332从灯体32的第二卡接槽321内抽出,使得发光体33得以通过转动端331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快速调节发光体33的照射角度。
53.其中,如图4所示,灯体32地内部设有蓄电池323,发光体33内设有发光源333,发光源333为led灯珠,蓄电池323电连接发光源333,得以对发光源333进行供电,连接部21电连接蓄电池323,数据线20得以通过连接部21对蓄电池323进行充电,蓄电池323得以对发光源333进行供电,使得发光源333得以实现照明。
54.其中,如图9所示,底座本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螺纹孔15,多个螺纹孔15间隔地设置于底座本体10的背面,可通过螺纹孔15对底座本体10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过程便捷方便。
55.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