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04:3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包括孔径检测机构(100)和纵深检测机构(200),所述孔径检测机构(100)包括中心盘(110)和设置在中心盘(110)周围的多个孔径检测组件(120),且采用相对设置的方式,所述孔径检测组件(120)包括外管(121),所述外管(121)贴合中心盘(110)外壁的一端与中心盘(110)外壁固定连接,外管(12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测量管(122),所述测量管(122)与外管(121)之间沿滑动的方向上设置弹簧(125),测量管(122)相对于弹簧(125)的一端设置外贴板(1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盘(110)的顶部圆心处沿纵向贯穿开设中心孔(111),其中:所述纵深检测机构(200)包括测量锥(210)和测量绳(220),所述测量锥(210)和测量绳(220)分别设置在中心孔(111)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测量锥(210)顶面的圆心处设置连接件(230),连接件(230)由底部穿过中心孔(111)与测量绳(22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0)包括连接柱(231),所述连接柱(231)设置在测量锥(210)顶面的圆心处,连接柱(231)的外壁上呈环形开设多个板槽(2311),所述板槽(2311)内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312),所述连接柱(231)的外壁上还螺纹连接有螺旋环(232),且所述外贴板(123)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124),驱动轮(124)受电机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122)位于弹簧(125)内固定连接有六角柱(1221),所述六角柱(1221)端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柱(1222),所述中心盘(110)外壁上对应外管(121)的位置开设滑孔(112),所述外管(121)与滑孔(112)连通,调节柱(1222)穿过外管(121)与滑孔(112)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贴板(12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组合板(1231),且所述组合板(1231)远离外贴板(123)的一端向内弯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板(1231)与外贴板(123)通过螺栓进行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板(1231)的宽度为10-80c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24)外部呈环形设置多个凸齿(124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111)内呈环形转动连接有多个限位轮(1111),所述限位轮(1111)的外部开设有环形凹槽,多个限位轮(1111)上凹槽形成的圆心与中心孔(111)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锥(210)和测量管(122)上均设置测距传感器。10.一种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s1、所述孔径检测机构(100)在进入桩孔内的过程中,外贴板(123)与桩孔内壁贴合,然后测量管(122)受到弹簧(125)的作用挤压外贴板(123),使其与桩孔内壁固定;s2、获取测量管(122)外部的刻度条对应外管(121)外沿的刻度值;s3、限位板(2312)翻转至90
°
,螺旋环(232)旋转下移,螺旋环(232)与中心盘(110)顶壁
配合对限位板(2312)固定,请参阅图5所示,同时受到限位板(2312)的阻力作用使测量锥(210)固定于中心盘(110)底壁上;s4、电机工作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轮(124)转动,然后驱动轮(124)受到与桩孔内壁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作用带动中心盘(110)下移,测量锥(210)到达桩孔内的底面上后,此时无法继续下移;s5、获取测量绳(220)的下放长度;s6、电机输出轴反向转动,通过驱动轮(124)带动孔径检测组件(120)上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包括孔径检测机构和纵深检测机构,所述孔径检测机构包括中心盘和设置在中心盘周围的多个孔径检测组件,且采用相对设置的方式。本发明中由于孔径检测组件采用相对设置的方式,因此相对的两个外贴板受到圆形桩孔内壁以及弹簧弹力作用是平衡的,这样一旦中心盘固定稳定后,其上开设的中心孔是位于桩孔的圆心上的,这样不仅保证了桩孔孔径测量的准确性,而且还便于固定后期测量绳放绳的位置,这样测量绳始终是由桩孔的圆心处放下的,从而保证了测量锥落点的稳定性,提高了桩孔纵深测量的精确性。的精确性。的精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军 刘锋易 罗水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尚军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