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2022-03-13 23:21: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项目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项目进度管理,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计划和资源供应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在与质量、费用目标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工期目标。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出合理、经济的进度计划,然后在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3.现有的项目任务在进行进度管理工作时,常为上级向下级下派指定的项目任务,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向上级申请调派新的项目任务,从而导致项目任务处理效率较低,不便于实现项目进度管理工作。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目前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包括下发任务存储模块、任务控制分配模块、任务信息存储模块、任务处理模块、进度信息录入模块;
8.所述下发任务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管理层下发各类的企业项目任务信息;
9.所述任务控制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在录入任务进度完成后,重新随机下发所述下发任务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新任务;
10.所述任务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通过所述任务控制分配模块控制分配的新任务;
11.所述任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执行周期对指定任务在周期内进行显示提醒;
12.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对显示的任务信息进行进度信息更新以及备注信息的更新。
13.优选的,所述任务处理模块包括任务执行期限提取模块、期限查询模块和任务提醒模块;
14.所述任务执行期限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任务信息存储模块中所有任务的执行期限;
15.所述期限查询模块,用于对执行期限存在查询日的任务进行查询;
16.所述任务提醒模块,用于对所述期限查询模块查询到的任务进行任务信息显示和提醒。
17.优选的,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包括执行进度模块和备注信息模块;
18.所述执行进度模块,用于录入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数据信息;
19.所述备注信息模块,用于录入完成该任务时的相关备注编辑信息。
20.优选的,所述执行进度模块包括进度百分比选择模块和进度百分比更新存储模块;
21.所述进度百分比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执行情况选择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信息;
22.所述进度百分比更新存储模块,用于在确认选择的任务进度百分比后自动更新存储该任务的进度百分比数据。
23.优选的,所述备注信息模块包括备注信息填写模块和备注信息隐藏模块;
24.所述备注信息填写模块,用于对执行任务进行备注信息的填写;
25.所述备注信息隐藏模块,用于对执行任务的备注信息进行选择性隐藏。
26.一种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s1、后台管理层对项目任务设定任务执行期限,下发给任务执行人员,任务执行人员会在任务期限内定时接收到相关任务提醒;
28.s2、任务执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录入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和相关任务备注信息;
29.s3、在该任务执行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下发其他新任务给该任务执行人员。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管理层下发项目任务后,会根据各个任务执行人员对手头的项目任务执行进度情况进行查询工作,并在查询到存在任务执行进度完成后,自动派发新任务,而且每一个任务具备执行期限,可以有效的提高任务进度管理,并且可以通过调取在执行期限内的任务,提高任务执行人员对项目任务的检索查找工作。
附图说明
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32.图1为本发明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架图;
33.图2为本发明图1的系统分图;
34.图3为本发明管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6.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下发任务存储模块、任务控制分配模块、任务信息存储模块、任务处理模块、进度信息录入模块;
37.所述下发任务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管理层下发各类的企业项目任务信息;
38.所述任务控制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在录入任务进度完成后,重新随机下发所述下发任务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新任务;
39.所述任务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通过所述任务控制分配模块控制分配的新任务;
40.所述任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执行周期对指定任务在周期内进行显示提醒;
41.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对显示的任务信息进行进度信息更新以及备注信息的更新。
42.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本发明的项目进度管理系统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工作时,企业管理人员或管理部门先编辑下发项目的相关任务,并且利用下发任务存储模块对各任务进行存储工作,并且在任务信息存储模块中会分配给各个任务执行人员指定数量的任务进行存储,并且通过任务处理模块,可以优选为每天对在执行期限内的任务进行抽取查询工作,并对查询到的任务对执行人员进行提醒显示工作,任务执行人员会根据每日的执行情况,通过进度信息录入模块对各个在执行期限内的任务进行进度更新工作,并且在某一任务执行进度完成时,会通过人物控制分配模块控制,自动随机分配给该任务执行人员新的项目任务;此种方式的项目进度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存储企业员工基数大,各个项目任务执行人员的任务执行进度、任务数量等信息难以得到很好的了解的问题,可以很好的使得企业领导层快速掌握各项目的任务处理进度。
43.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任务处理模块包括任务执行期限提取模块、期限查询模块和任务提醒模块;
44.所述任务执行期限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任务信息存储模块中所有任务的执行期限;
45.所述期限查询模块,用于对执行期限存在查询日的任务进行查询;
46.所述任务提醒模块,用于对所述期限查询模块查询到的任务进行任务信息显示和提醒;
47.在利用任务处理模块对任务执行人员进行任务提醒时,通过对所有的任务进行执行期限的提取工作,并且根据当前任务执行人员的工作时间,查询执行期限包括该工作时间的所有任务信息,并提醒给任务执行人员,从而可以防止任务执行人员在任务执行时在执行期限内的任务出现遗漏现象。
48.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进度信息录入模块包括执行进度模块和备注信息模块;
49.所述执行进度模块,用于录入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数据信息;
50.所述备注信息模块,用于录入完成该任务时的相关备注编辑信息;
51.在执行任务时,通过对执行任务的执行进度通过执行百分比数据,可以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到各任务的执行进度,并且通过添加备注了解到各个任务的执行具体情况。
52.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执行进度模块包括进度百分比选择模块和进度百分比更新存储模块;
53.所述进度百分比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执行情况选择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信息;
54.所述进度百分比更新存储模块,用于在确认选择的任务进度百分比后自动更新存储该任务的进度百分比数据;
55.任务执行人员可以根据任务执行的实际状况,添加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数据,并在选择完成后,会对上次填写的任务执行百分比数据进行自动更新存储,使得任务执行进度更具有时效性。
56.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备注信息模块包括备注信息填写模块和备注信息隐
藏模块;
57.所述备注信息填写模块,用于对执行任务进行备注信息的填写;
58.所述备注信息隐藏模块,用于对执行任务的备注信息进行选择性隐藏;
59.任务执行人员可以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填写任务执行时的备注信息,而且此备注信息可以进行选择性隐藏,以避免因外漏影响任务执行的安全性。
60.请参阅图3。一种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s1、后台管理层对项目任务设定任务执行期限,下发给任务执行人员,任务执行人员会在任务期限内定时接收到相关任务提醒;
62.s2、任务执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录入任务执行进度百分比和相关任务备注信息;
63.s3、在该任务执行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下发其他新任务给该任务执行人员;
64.本发明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后台管理层下发相关的项目任务进行存储工作,因项目任务有时基数很大,需要对不同的项目任务执行人员进行下发,因此可以通过所有的项目任务进行存储工作,对各个任务执行人员下发一定量的任务,任务执行人员根据任务执行情况填写任务进度以及备注信息,并且在任务进度完成时,系统会自动下发新的项目任务至任务执行人员的任务列表,从而实现对项目任务管理的便捷性,而且通过控制每一个任务的执行期限,可以提高任务执行人员在任务执行时的积极性。
6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6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