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5:3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用于限位及复位钢圆筒(1),所述钢圆筒(1)为贯通式无内隔墙的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所述钢圆筒(1)预置于海水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复位机构(2),其同轴设置于所述钢圆筒(1)的内部上方,且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能够从上方被动限位所述钢圆筒(1)以及主动复位所述钢圆筒(1);下限位复位机构(3),其同轴设置于所述钢圆筒(1)的内部下方,且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能够从下方被动限位所述钢圆筒(1)以及主动复位所述钢圆筒(1);以及摇晃检测组件(4),其内嵌于所述钢圆筒(1)中,用于检测所述钢圆筒(1)的摇晃频率、摇晃幅度以及倾斜度,且当所述倾斜度大于预置阈值一,同时摇晃频率和摇晃幅度降低至预置阈值二以下时,由控制器控制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和下限位复位机构(3)对所述钢圆筒(1)进行主动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锚固于海底基层中,且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的底部采用底座(7)与锚固侧筒(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的上方定位于顶座(5)上,所述顶座(5)与锚固侧筒(6)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侧筒(6)锚固于钢圆筒(1)的一侧地基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和下限位复位机构(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限位复位管(21);卷轮(22),被配置为圆周阵列排布于所述限位复位管(21)内壁上的多个;以及钢绳(23),其一端与所述卷轮(22)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采用绳座(24)固定于所述钢圆筒(1)的内壁上;且,所述限位复位管(21)靠近所述钢圆筒(1)中部的一端端部嵌入有封头(25),所述钢绳(23)贯穿所述封头(25)设置;且,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中的卷轮高度低于上限位复位机构(2)中的绳座高度,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中的卷轮高度高于下限位复位机构(3)中的绳座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晃检测组件(4)至少包括摇晃检测传感器和倾斜度检测传感器;且当所述倾斜度大于预置阈值一同时摇晃频率和摇晃幅度降低至预置阈值二以下时,由控制器先控制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中的卷轮进行收卷动作,从而实现对于所述钢圆筒(1)的角度复位,之后控制控制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中的卷轮进行放线动作以及控制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的卷轮进行收卷动作,从而实现对于钢圆筒(1)的高度复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中还嵌入有注砂管(10),所述注砂管(10)由外部供砂设备进行供砂。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的底部还固定有限位座(8);且,初始阶段,所述限位座(8)与所述钢圆筒(1)的底部之间存在间距。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8)的外径大于所述钢圆筒(1)的外径,所述限位座(8)上设置有多个抽吸头(9),所述抽吸头(9)由外部抽吸泵提供抽吸动力。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2)中的限位复位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3)中的限位复位管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用于防止海床液化诱发海洋结构失稳的自复位装置,用于限位及复位钢圆筒,包括:上限位复位机构,其同轴设置于所述钢圆筒的内部上方,且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能够从上方被动限位所述钢圆筒以及主动复位所述钢圆筒;下限位复位机构,其同轴设置于所述钢圆筒的内部下方,且所述下限位复位机构能够从下方被动限位所述钢圆筒以及主动复位所述钢圆筒;以及摇晃检测组件,其内嵌于所述钢圆筒中,用于检测所述钢圆筒的摇晃频率、摇晃幅度以及倾斜度,且当所述倾斜度大于预置阈值一,同时摇晃频率和摇晃幅度降低至预置阈值二以下时,由控制器控制所述上限位复位机构和下限位复位机构对所述钢圆筒进行主动复位。限位复位机构对所述钢圆筒进行主动复位。限位复位机构对所述钢圆筒进行主动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黄帅 吕悦军 张力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