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与流程

2022-03-09 04:17: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系统结构,包括:制氢过程设备:电解槽;储氢设备:储氢罐,用于为燃料电池提供氢能,同时作为加氢站为氢燃料汽车提供燃料;用氢设备:燃料电池,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燃气锅炉:用于提供热能;由光伏风电和外电网提供电功率;2),基于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系统结构,建立氢能综合利用站的精细化数学模型,包括: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罐、燃气锅炉和光伏风电的数学模型;3),考虑风光出力不同时段的氢能综合利用站的工作状态,制定能量管理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1、建立电解槽的数学模型:步骤2.1.1利用式(1)得到电解槽的电压特性:式(1)中,u
el
(t)是t时刻电解槽的电压;u
rev
是电解槽的开路电压;r1、r2分别为电解槽的欧姆特性参数,s1、s2、s3、s4、s5和s6分别为电解槽的电极过电压参数;t
el
为电解槽的工作温度;a
el
为电解槽的面积;i
el
(t)为t时刻电解槽的直流电流;步骤2.1.2利用式(2)和式(3)分别建立电解槽的效率和功率数学模型:式(2)中,a1~a5为五个法拉第效率系数;i
el
为直流电流;p
el_h2
=p
el
η
el
ꢀꢀꢀꢀꢀꢀꢀꢀ
(3)式(3)中,p
el
为电解槽从电母线电解制氢所需的输入功率;p
el_h2
为电解槽输出的氢功率;η
el
为电解槽的效率;步骤2.1.2利用式(4)建立电解槽的产氢速率模型:式(4)中,n
el
为产氢的速率;hhv为氢气的高热值;p
el_h2
为电解槽输出的氢功率;步骤2.2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步骤2.2.1利用式(5)建立单电池的输出电压v
cell
的数学模型:v
cell
=v
n-v
act-v
ohm-v
con
ꢀꢀꢀꢀꢀꢀꢀ
(5)式(5)中,v
n
、v
act
、v
ohm
、v
con
分别为能斯特电压、活化极化过电压、欧姆极化过电压和浓差极化过电压;步骤2.2.2利用式(6)~式(9)建立能斯特电压、活化极化过电压、欧姆极化过电压损耗
和浓差极化过电压的数学模型:利用式(6)建立燃料电池能斯特电压的数学模型:式(6)中,v
n
为能斯特电压;t
fc
、分别为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氢气分压、氧气分压和水蒸气分压;利用式(7)建立活化极化过电压的数学模型:式(7)中,v
act
为活化极化电压;ξ1、ξ2、ξ3、ξ4分别为四个经验参数;j分别为电池的电流密度和气液界面的氧溶解浓度;为输入的氧气分压;利用式(8)建立欧姆极化过电压的数学模型:式(8)中,v
ohm
为欧姆极化过电压;r
m
为质子通过膜电极的等效阻抗;r
c
电子通过极板的等效阻抗;ρ为膜阻率;β为膜的厚度;a为膜的有效面积;利用式(9)建立浓差极化过电压的数学模型:式(9)中,v
con
为浓差极化过电压;λ为温度相关系数;
ω
为气体在催化层中的增长率;步骤2.2.3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模型:利用式(10)得到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η
fc
:式(10)中,μ为燃料利用率;v
cell
为电池的输出电压;利用式(11)建立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功率和热功率数学模型:式(11)中,p
fc
为燃料电池输出的电功率;为储氢罐输出的功率;q
fc
为燃料电池输出的热功率;利用式(12)建立燃料电池的耗氢速率数学模型:式(12)中,n
fc
为燃料电池的耗氢速率;lhv为氢气的低热值;为储氢罐输出的功
率;步骤2.3建立光伏风电以及燃气锅炉的数学模型;步骤2.3.1利用式(13)建立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式(13)中,c
pv
为光伏系统的额定功率;s(t)为t时刻的辐照度;s
std
为标准辐照度;k为功率温度系数;t
c
(t)为t时刻的光伏发电板表面温度;t
ref
为参考温度;步骤2.3.2利用式(14)建立风电的数学模型:式(14)中,p
wt
(t)为风电在t时刻的出力;p
n
为风机的额定功率;v(t)为t时刻的风速;v
in
(t)为t时刻风机的切入风速;v
n
为额定功率时的风速;v
out
风机的切出风速;步骤2.3.3通过式(15)得到燃气锅炉的出力模型:q
gb
(t)=η
gb
v(t)lv
ꢀꢀꢀꢀꢀꢀꢀ
(15)式(15)中,η
gb
为燃气锅炉的效率;v(t)为t时刻消耗的天然气的体积;lv为天然气的低热值;q
gb
(t)为t时刻燃气锅炉的输出功率;步骤2.4利用式(16)建立储氢罐的数学模型:式(16)中,p
ht
(t)为t时刻储氢罐的压强;e
ht
(t)为t时刻的储氢量;r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标准开氏温度;v
ht
为储氢罐的体积;n
el
(t)为t时刻电解槽的产氢量;n
fc
(t)为t时刻燃料电池的耗氢量;e
ht
(t-1)为t-1时刻的储氢量;δt为时间间隔;p
n
为额定压强;步骤2.5利用式(17)建立氢能综合利用站的碳排放数学模型:式(17)中,β
e
、β
h
分别表示单位电量、天然气量对应的碳排放;p
e,graid
(t)表示t时刻向电网购买的电量;v(t)表示t时刻消耗的天然气体积;lv表示天然气的低热值;步骤2.6在氢能综合利用站中,当电解槽工作时,风光发电和市电向电解槽供电,从而利用式(18)得到电母线t时刻的功率平衡约束:p
pv
(t) p
wt
(t) δp
grid
(t)-p
load
(t)=p
el
(t)
ꢀꢀꢀꢀꢀ
(18)式(18)中,p
pv
(t)为t时刻的光伏出力;p
wt
(t)为t时刻的风机出力;p
grid
(t)为t时刻与电网交互功率;p
load
(t)为t时刻的负荷功率;p
el
(t)为t时刻电解槽的输入功率;δ表示0-1变量;
利用式(19)得到热母线的平衡约束:q
gb
(t)=q
load
(t)
ꢀꢀꢀꢀꢀꢀ
(19)式(19)中,q
gb
(t)为t时刻燃气锅炉的出力;q
load
(t)为t时刻热负荷的功率;步骤2.7在氢能综合利用站中,当电解槽不工作,由燃料电池、风光发电和市电向电负荷供能;由燃气锅炉和燃料电池向热负荷供能,从而利用式(20)得到电母线功率平衡约束:p
pv
(t) p
wt
(t) δp
grid
(t) p
fc
(t)=p
load
(t)
ꢀꢀꢀꢀꢀꢀ
(20)式(20)中,p
fc
(t)为t时刻燃料电池输出的电功率;利用式(23)得到热母线平衡约束:δq
gb
(t) q
fc
(t)=q
load
(t)
ꢀꢀꢀꢀꢀꢀ
(21)式(23)中,q
fc
(t)为燃料电池输出的热功率;步骤2.8,利用式(22)建立以碳排量最小为约束的目标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风光处于出力较大时段时,按如下步骤制定氢能综合利用站工作状态的能量管理方案:步骤3.1a,利用式(23)判断氢能综合利用站的工作状态,若满足式(23),则执行步骤3.2a-步骤3.5a,否则,执行步骤4.1;p
pv
(t) p
wt
(t)≥p
load
(t)
ꢀꢀꢀꢀꢀꢀꢀ
(23)步骤3.2a,利用式(24)判断储氢罐是否满足约束,若满足约束,则执行步骤3.3a,否则,电解槽不工作:soht(t)≤soht
max
ꢀꢀꢀꢀꢀꢀꢀ
(24)式(24)中,soht(t)为t时刻的储氢罐状态;soht
max
表示储氢罐最大储氢状态量;步骤3.3a,利用式(25)得到t时刻电解槽的输入功率p
el
(t):式(25)中,c
el
为电解槽的容量;为储氢罐的最大储氢容量;e
ht
(t)为t时刻储氢罐的储氢量;步骤3.4a,利用式(26)得到满足热负荷的t时刻燃气锅炉出力q
gb
(t):q
gb
(t)=q
load
(t)
ꢀꢀꢀꢀꢀꢀ
(26)式(26)中,q
load
(t)为t时刻热负荷的功率;步骤3.5a,利用式(27)得到工业园区与外电网购电的交互功率p
grid
(t):p
grid
(t) p
pv
(t) p
wt
(t)=p
load
(t) p
el
(t)
ꢀꢀꢀꢀꢀꢀ
(27)。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风光出力处于较小时段时,按如下步骤制定氢能综合利用站工作状态的能量管理方案:步骤3.1b,利用式(28)判断储氢罐是否满足约束,若满足约束,则执行步骤3.2b,否则,燃料电池不工作;soht(t)≤soht
max
ꢀꢀꢀꢀꢀꢀꢀ
(28)式(29)中,soht(t)为t时刻的储氢罐状态;soht
max
表示储氢罐最大储氢量;
步骤3.2b,利用式(29)得到t时刻燃料电池输出的电功率p
fc
(t):式(30)中,c
fc
为燃料电池的容量;为储氢罐的最大储氢容量;e
ht
(t)为t时刻储氢罐的储氢量;η
fc
为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步骤3.3b,利用式(30)得到t时刻燃料电池的输出热功率q
fc
(t):式(31)中,p
fc
(t)为t时刻燃料电池输出的电功率;步骤3.4b,利用式(31)得到t时刻燃气锅炉输出热功率q
gb
(t):式(32)中,q
load
(t)为t时刻热负荷的功率;q
fc
(t)为t时刻燃料电池输出的热功率;步骤3.5b,利用式(32)得到t时刻工业园区与外电网的交互功率p
grid
(t):p
grid
(t)=max{p
load
(t)-p
pv
(t)-p
wt
(t)-p
fc
(t),0}
ꢀꢀꢀꢀ
(32)步骤3.6b,利用式(33)得到工业园区所需要的热能:δq
gb
(t) q
fc
(t)=q
load
(t)
ꢀꢀꢀꢀꢀꢀ
(33)式(33)中,q
gb
(t)为t时刻燃气锅炉的出力;q
load
(t)为t时刻热负荷的功率;q
fc
(t)为t时刻燃料电池输出的热功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其步骤包括,1,确定工业园区综合利用电站的主要设备,搭建工业园区氢能综合利用站的系统结构图;2,建立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燃气锅炉和风光的数学模型,以及电母线和热母线的功率平衡约束方程;3,以工业园区碳排放量最小为约束,计及风光在不同时段的出力,考虑氢能综合利用站的工作状态和能量管理方案。本发明能够更加合理的对氢能综合利用站的能流进行控制,在保持供能可靠性的条件下,优化能量流动和充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使工业园区处于可靠经济的供能运行状态,从而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毕锐 王孝淦 袁华凯 朱正轩 吴红斌 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11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