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定扭力起子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4:44: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扭力起子。


背景技术:

2.定扭力起子广泛用于医疗手术中,以对螺钉等旋入式紧固件施加恒定的扭力,防止扭力过小对紧固件施加的预紧力不够,或扭力过大致使紧固件损坏。对此现有一种定扭力起子,其螺丝杆与手柄转动连接,并设置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螺丝杆和手柄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扭簧的特性限制了螺丝杆与手柄之间所能传递的最大扭力;但是该定扭力起子在输出的扭力超过设定值时,扭簧发生扭力变形所产生的弹力依然会使螺丝杆和手柄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动阻力,导致使用者无法及时、明确地判断紧固件是否被紧固到位。
3.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定扭力起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扭力起子,使用时能够快速、明确地判断紧固件是否被紧固到位。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扭力起子,包括螺丝杆、手柄以及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螺丝杆上,所述定扭力起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丝杆上的啮合件,所述扭簧上第一引脚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扭簧用于在静态时使所述第二引脚定位于啮合件上,并且所述扭簧用于在螺丝杆拧转到位时发生扭转变形,使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啮合件上脱离。
6.进一步的,所述啮合件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扭簧上所述第二引脚抵持在任意一个所述卡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呈适应所述第二引脚的外圆柱面的“v”字形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啮合件对应扭簧的一端面上沿啮合件的周向分布设置多个卡槽,所述扭簧上所述第二引脚抵持在任意一个所述卡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呈适应所述第二引脚的半球形末端的半球形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形成腔室,所述腔室贯穿所述手柄的一端面,所述手柄上并位于腔室的底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螺丝杆靠近手柄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沿螺丝杆的轴向延伸的延展轴,所述延展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轴孔中。
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对应所述扭簧上第一引脚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扭簧上所述第一引脚收容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孔中。
12.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并位于所述腔室的内侧壁开设有卡合部,所述螺丝杆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相扣合的卡合件,并且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部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部为腔室的侧壁上内凹形成的槽,所述卡合件为螺丝杆的外圆柱面上外突形成的凸块。
14.进一步的,所述螺丝杆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于拧转六角螺丝的六角形
端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起子,其中手柄可转动地连接在螺丝杆上,扭簧的第一引脚连接在手柄上,扭簧用于在静态时使第二引脚定位于啮合件上,以使扭矩从手柄传递至螺丝杆,进行正常的拧转工作,并且扭簧用于在螺丝杆拧转到位时发生扭转变形,使第二引脚从所述啮合件上脱离,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明确地判断紧固件是否被紧固到位。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起子在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定扭力起子的分解图;
19.图3为图1示出的定扭力起子中螺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示出的定扭力起子中手柄的纵剖图;
21.图5为相配合的啮合件和扭簧的断面图;
22.图6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3.100、螺丝杆;110、延展轴;120、卡合件;200、手柄;210、腔室;220、轴孔;230、连接孔;240、卡合部;300、扭簧;310、第一引脚;320、第二引脚;400、啮合件;4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扭力起子,包括螺丝杆100、手柄200以及扭簧300,扭簧300连接在螺丝杆100和手柄200之间,以限制手柄200与螺丝杆100之间所能传递的扭力值大小,达到定扭力的功能。
26.参考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螺丝杆100远离手柄200的一端端部设有六角形端头但不限于此结构,用于配合并拧转六角螺丝,可以理解的是,螺丝杆100端部端头的形状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十字凹槽形结构、六角套筒形结构等,以用于适配相对应的十字螺丝、六角螺栓等紧固件。
27.手柄200可转动地连接在螺丝杆100上,为实现此功能,更确切的,手柄200的内部中空形成圆柱形腔室210,腔室210贯穿手柄200对应螺丝杆100的一端面,手柄200上并位于腔室210的底部开设有轴孔220,螺丝杆100靠近手柄20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沿螺丝杆100的轴向延伸的延展轴110,延展轴110可转动地安装于轴孔220中;另外,参考图4所示,手柄200上位于腔室210的内侧壁上远离轴孔220开设有卡合部240,如图3和6所示,螺丝杆100上设有与卡合部240相扣合的卡合件120,并且卡合件120与卡合部240转动连接,这样不仅使手柄200可转动地连接在螺丝杆100上,同时能够使螺丝杆100轴向限位于手柄200上,使螺丝杆100与手柄200稳固连接。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240为腔室210的侧壁上内凹形成的槽,卡合件120为螺丝杆100的外圆柱面上外突形成的凸块,卡合件120可转动地收容于卡合部240中。
29.在另一图未示的实施例中,卡合部240是腔室210的侧壁上外突形成的凸块,对应
的卡合件120为螺丝杆100的外圆柱面上内凹形成的槽,卡合部240可转动地收容于卡合件120上。
30.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螺丝杆100与手柄200的转动连接方式,在其他未给出的实施方式中,轴孔220中可固定安装轴承,螺丝杆100上延展轴110安装在该轴承中,使得螺丝杆100可相对手柄200做顺畅转动。
31.扭簧300的两端分别具有用于连接做相对转动的两个部件的第一引脚310以及第二引脚3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310和第二引脚320均沿着扭簧300的轴向背离扭簧300主体延伸。
32.扭簧300的第一引脚310连接在手柄200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手柄200上对应扭簧300上第一引脚310开设有连接孔230,扭簧300上的第一引脚310通过间隙配合收容于连接孔230中,使得扭簧300上第一引脚310周向定位于手柄2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脚310还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孔230中。
33.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起子还包括设置在螺丝杆100上的啮合件400,扭簧300用于在静态时使第二引脚320定位于啮合件400上,并且在螺丝杆100拧转到位时发生扭转变形,使第二引脚320从啮合件400上脱离。
34.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啮合件400的外圈上沿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槽410,并且卡槽410呈适应第二引脚310外圆面的“v”字形结构,扭簧300上的第二引脚320抵持在任意一个卡槽410中,从而在螺丝杆100输出的扭力不足以使扭簧300发生明显的扭转变形时,即扭簧300处于静态,两端的第一引脚310和第二引脚320相对静止,以阻止手柄200与螺丝杆100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手柄200与螺丝杆100之间能够正常传递扭矩,当将紧固件拧转到位,此时由于扭簧300所能承受的扭转力达到设定极限,扭簧300将会发生明显的扭转变形,第一引脚310和第二引脚320发生相对偏转,导致第二引脚320沿着啮合件400上卡槽410的倾斜侧壁滑出卡槽410,同时发出“咔咔”打滑声,更进一步地提示使用者,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明确地判断紧固件是否被紧固到位。
35.在另一图未示的实施例中,啮合件400对应扭簧300的一端面上沿周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卡槽410,确切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引脚310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卡槽410呈适应第二引脚310末端的半球形结构,扭簧300上的第二引脚320抵持在任意一个卡槽410中。同样当通过螺丝杆100将紧固件拧转到位时,扭簧300发生扭转变形使第二引脚320从啮合件400上脱离,并发出“咔咔”打滑声提示使用者。
3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起子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37.手柄200可转动地连接在螺丝杆100上,扭簧300的第一引脚310连接在手柄200上,扭簧300用于在静态时使第二引脚320定位于啮合件400上,以使扭矩从手柄200传递至螺丝杆100,进行正常的拧转工作,并且扭簧300用于在螺丝杆100拧转到位时发生扭转变形,使第二引脚320从所述啮合件400上脱离,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快速、明确地判断紧固件是否被紧固到位。
3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