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4:1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负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工具的工作时间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为了增加电动工具的持续工作时间,需要增大连接至电动工具的电池包的电池容量,这样增大了电池包的重量。对于手持式电动工具而言,用户手部需要承担的重量变大,影响用户的使用。
3.背负式供电装置是一种用于为电动工具供电的装置。背负式供电装置被用户背负在背部以减轻用户手部需要承担的重量。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存储电能的电池芯,电池芯与电动工具的电机构成电连接从而为电机供电。目前,市面上的背负式设备将电池芯放置在包体内部,并在包体一侧开设一共电源线穿过的通孔;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具体的作业情况和实际使用人员,可能存在使用者一只手不方便的情况,从而造成操作不便;此外,目前现有的电源线通过根据预设的长度与电池芯电连接,致使电源线要么太长、要么太短,对使用者的作业造成不便。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操作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包体;穿戴装备,与所述包体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所述包体;电源装置,置于所述包体内部;电源线,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并延伸在所述包体外侧;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源线为可伸缩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能够从所述包体的两侧伸出,以对外供电。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的顶部固定有提拎把手。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电源线穿过的通孔。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装备包括:肩带,与所述包体的上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腰带,与所述包体的下端连接,并通过卡扣连接。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肩带包括左肩带和右肩带,且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分别与所述包体顶部的两侧连接。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上均横向连接一固定带,两个固定带通过卡扣连接。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包;安装座,置于所述包体内,并用于可拆卸安装电池包。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内还穿设有信号线。
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上包含一接合端,通过所述接合端与电
动工具电连接。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合端上设置有正、负极接线端子和信号端子,所述正、负极接线端子与电源线连接,所述信号端子与信号线连接。
1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包体相对的两侧均开设通孔,且通孔内均穿过电源线,从而可便于使用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提升背负式供电装置中拉出电源线的可选性和便捷性。
18.2、通过在电源线的中段部分设置呈弹簧线,弹簧线可使得电源线具备收缩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使用的适用性和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20.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的展开图;
21.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电源线的接合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27.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机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于一实施例中机壳外部结构示意图。
30.元件标号说明
31.1、包体;11、提拎把手;12、通孔;2、穿戴装备;21、左肩带;22、右肩带;23、腰带;24、连接带;25、固定带;3、安装座;31、插片座;32、定位板;33、插接端子;4、电池包;41、壳体;42、供电端子;43、插接槽;5、电源线;51、弹簧线;52、接合端;53、正、负极接线端子;54、信号端子;55、卡接板;56、嵌入槽;6、机壳;61、握把;62、护罩;63、筋板;64、电源接口;65、传动齿轮箱;651、上壳体;652、下壳体;66、进风口;67、出风口;7、动力装置;71、电机;72、传动齿轮组;721、主动齿轮;722、从动齿轮;73、偏心块;74、转动轴;75、曲柄连杆;76、支撑盘;8、工作组件;81、上刀片;82、下刀片;83、支撑臂;9、开关扳机;10、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
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33.请参阅图1至图1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4.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供电装置,包括包体1、穿戴装备2、电源装置和电源线5。其中,穿戴装备2与包体1连接,以供用户穿戴并背负包体1;电源装置放置在包体1的内部;电源线5的一端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包体1的侧壁延伸在包体外侧。
35.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包体1整体呈方状,且包体1的顶部固定有提拎把手11,提拎把手11可便于使用者拿取整个背负式供电装置;包体1对称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位于包体1侧壁的底部,通孔12的结构设计,可供电源线5从包体1内部穿出,从而使得电源线5与电动工具上的电源接口连接,进而使得电源装置为电动工具供电。
36.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5可穿过包体1两侧壁上的通孔12,从而可便于使用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提升电源线5适配性和便捷性。此外,电源装置放置在包体1内,由于包体1的空间较大,还可在包体1内放置备用电池包和电动工具的配件等;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还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穿戴设备2的腰带23上。
37.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能由于生活习性的因素擅长于用左手或者右手,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习性选择包体1左侧或者右侧的电源线5;使用者在实际的作业中,还可能出现一只手不方便的情况,从而只能选择从包体1另一侧拉出电源线5。
38.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穿戴装备2包括肩带和腰带23。其中,肩带包括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的一端分别与包体1顶部的两侧缝合连接,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的另一端朝使用者的胸前弯折;腰带23在包体1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腰带23的一端与包体1的顶部的两侧缝合连接,另一端沿使用者的腰围弯折并通过卡扣连接。
39.两个腰带23上位于使用者腰前的位置均竖向设置有连接带24,且两个连接带24的一端与对应的腰带23缝合连接,另一端与左肩带21、右肩带22对应并通过卡扣连接;左肩带21和右肩带22上均横向设置一固定带25,且两个固定带25的一端与对应的左肩带21、右肩带22缝合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通过左肩带21、右肩带22、腰带23、连接带24和固定带25将包体1穿戴并背负在使用者身上,可保证穿戴的牢固性。
40.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包4和安装座3。安装座3整体呈l状,安装坐3用于夹持电池包4,使得电池包4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3上,并且安装座3一侧板的底部固定有插片座31,且插片座31上设置有与电池包4相适配的插接端子33;安装座3上位于插接端子33的上侧固定有定位板32,且固定板32在安装座3上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板32分别对应插接端子33的两侧,且定位板32和安装座3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安装座3上的定位板32可对电池包4实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
41.请参阅图5,电池包4包括壳体41和供电端子42,壳体41内部形成有腔体,用于安装电池芯;供电端42安装在壳体41的外侧面上,与内部电池芯电连接,供电端子42与插片座31上的插接端子33相互适配;在壳体41上成形有插接槽43,并与安装座3上的定位板32相互嵌设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槽43在壳体41上设置有两个,且位于电池包4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定位板32一一对应。
42.请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5的中段部分设置成弹簧线51,弹簧线51可使得电源线5具备收缩的能力,相比较常规的电源线5,可避免电源线5穿设包体外侧的部分过长的情况,从而对使用者造成操作不便的困扰;又或者电源线5本身过短,从而局限了背负式供电装置使用场景,而采用弹簧线51的结构,则较为良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提升了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使用的适用性和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此外,电源线5的内部还穿设有信号线(图中未标示)。
43.请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5延伸在包体外侧的一端包含一接合端52,并通过接合端52与电动工具电连接。接合端52上设置有正、负极接线端子53和信号端子54,正、负极接线端子53与电源线5连接,信号端子54与信号线连接;此外,接合端52上的还套设有一卡接板55,卡接板55大致呈腰形状,卡接板55的圆弧侧壁电源接口的内壁相互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板55上间隔设置有多处镂空,可降低电源线的质量;接合端52边缘处开设有嵌入槽56,嵌入槽55与电动工具上的电源接口嵌设配合,从而实现接合端52与电源接口的稳固连接。
44.请参阅图8至图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含多种类型的电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修枝机、吹风机、链锯、打草机等,下面以修枝机为例,包括机壳6;传动齿轮箱65,安装在机壳6的底部;动力装置7,置于机壳6内部,且动力装置7包括:电机71,安装在机壳6内部,用于提供动力;传动齿轮组72,安装在传动齿轮箱65内,与电机71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修枝机工作;工作组件8,局部穿设在传动齿轮箱65内,并与传动齿轮组72传动连接;控制部件,其安装在机壳6内部,用于控制电机71的启停,控制部件包括开关组件9和控制板10;修枝机本体还外接有电源装置,用于提供能源,保证修枝机可以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组件8为刀片组件。
45.请参阅图8和图9,机壳6包括两个相互匹配的壳体,通过两个壳体的拼接形成一个具有空腔的机壳6;机壳6位于传动齿轮箱65的上方呈镂空设置,并形成有握把61,且握把61位于机壳6的中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握把61的长度方向大致与工作组件8的延伸方向平行,且修枝机本体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握把61的下方;该种结构设置在操作者握持修枝机的握把61时,修枝机本体的重量会对修枝机本体的振动起到纠偏的作用。
46.请参阅图9和图11,机壳6上安装有护罩62,并位于工作组件8伸出传动齿轮箱65的位置,护罩62的护板朝向工作组件8延伸的方向倾斜。在使用者使用修枝机时,可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使用者触碰的刀片的情况发生,提升安全性。此外,机壳6的远离工作组件的一端上开设有电源接口64,可与上文中电源线5上的接合端52插接配合。
47.请参阅图11,机壳6内成形有向内凸起的筋板63,且筋板63将控制板9和电机71包裹并固定。该种结构将不同零部件分区安装,并增加控制板9和电机71的安装稳定性。此外,机壳6上长度方向上远离工作组件8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66,并与控制板9的位置对应,且进风口66在机壳上呈对称设置有六个,并与控制板9的散热片对正;机壳6呈对称的两侧
壁上均开设有出风口67,筋板63和机壳内壁之间还成形有风道,其与机壳6两侧壁上的进风口66和出风口67连通,从而保证机壳6内的空气流通性。
48.请参阅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电机71为外转子电机,电机71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并与修枝机工作组件呈相互垂直设置;电机71靠近传动齿轮组72的一端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与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盘76,支撑盘76与电机71的底壁抵接,并通过螺栓与机壳6固定连接。
49.请参阅图9和图10,传动齿轮箱65包括上壳体651和下壳体652,上、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形成空腔,传动齿轮组72设置在空腔内,传动齿轮箱65长度方向上的远离电机71的一侧呈敞开设置,并用于穿设工作组件8;上壳体651上位于电机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标示),并使得电机71的输出轴可伸入传动齿轮箱65内并与主动齿轮721同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箱65采用金属材质,可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为安装工作组件8提供安装环境;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传动齿轮箱65附接在机壳6上,并局部暴露在空气中,方便传动齿轮箱65散热。
50.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72包括主动齿轮721、从动齿轮722、偏心块73、转动轴74和曲柄连杆75。主动齿轮721与电机7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从动齿轮722转动连接在传动齿轮箱65内,并与主动齿轮721啮合;且主动齿轮721和从动齿轮722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偏心块73固定在从动齿轮722上,呈圆块状,其中心与从动齿轮722的中心呈错位设置,并与工作组件8传动连接;转动轴74竖直穿设在从动齿轮722的中心位置,且转动轴74从上之下依次穿过偏心块73和从动齿轮722;曲柄连杆7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图中未标示)和第二连接孔(图中未标示),第一连接孔与偏心块73嵌设配合,第二连接孔与修枝机刀片上的凸起转动连接,从而带动刀片往复滑动。
51.请参阅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组件8包括上刀片81、下刀片82和支撑臂83。上、下刀片结构类似,且上、下刀片均由刀柄部和锯齿部组成;刀柄部穿设在传动齿轮箱65内,且靠近传动齿轮组72的一端成形有卡接块(图中未标示),卡接块与曲柄连杆75上的第二连接孔相适配;上、下刀片分别与两个曲柄连杆75一一对应,并通过卡接块和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5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包体1相对的两侧均开设通孔12,且通孔12内均穿过电源线5,从而可便于使用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提升负式供电装置中电源线5与电动工具电连接的便捷性;通过在电源线5的中段部分设置呈弹簧线51,弹簧线51可使得电源线5具备收缩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背负式供电装置实际使用的适用性和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5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