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沉积环境和评价尺度的井间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与流程

2022-03-05 09:12: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沉积环境和评价尺度的井间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单一砂体输导层进行识别和划分:(1)根据层序地层特征识别单一砂体输导层;(2)明确目的层内部是否存在能阻止油气向上运移的顶底板非渗透性岩层,非渗透性岩层覆盖范围是否具有区域性;(3)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以湖侵界面为单一砂体输导层顶底板界限,将目的层段垂向划分为几套单一砂体输导层;(4)每套单一砂体输导层内部砂体具有一定宏观规模,确保砂体在空间上能够长距离连通,使油气长距离运移;(5)每套单一砂体输导层都有统一或者相对统一的油水系统,通过对单一砂体输导层内部油水系统进行界定,验证单一砂体输导层划分的准确性;步骤二、将地层砂地比、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参数作为输导层评价主控因素,以其中某一评价主控因素为对象,采用因素控制法,分别明确另个三个评价主控因素对输导层静态连通性的控制作用;步骤三、建立单一砂体输导层三维静态连通模型,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实现建模,并实现定量化输出;(1)建立砂岩输导层地层模型:以研究区实际地层数据为基础,忽略断层数据影响,建立理想条件下单一输导层地层模型;首先以大区带地层层面为基础,对其进行三维网格化,将实际地质体按照 x、y、z三个方向划分成一系列大小相等的三维网格,三维网格参数的大小取决于砂体几何参数的下限值,网格精度达到地质建模的合理要求,模拟出最小的砂岩体;以上述输导层评价主控因素的四个参数为基础,考虑到不同评价尺度的影响,分别建立10km2、100km2、1000km2和10000km2四个评价尺度的砂岩输导层模型,模型尺度大于最小砂体宽度的五倍以上;以上述三维网格参数为基础,基于顶底面的砂岩输导层地层模型;(2) 建立砂岩输导层连通性模型:a.首先采用petrel软件scale up well logs 模块对测井曲线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b,设定砂体连通性参数:通过上述设定的四个评价尺度,以砂地比间隔2%为单元,利用变差函数分析反映沉积环境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变程函数大小则取决于研究区砂体几何学规模参数,通过调节沉积微相比例来控制区带砂体整体规模范围;如此,通过设定评价尺度和砂地比固定值,改变沉积环境和砂体几何学参数,明确不同沉积环境和评价尺度的砂体静态连通性结果随砂地比值变化的耦合结果;c,建立砂岩输导层连通性模型:基于 facies modeling 模块的建模功能,通过控制砂地比来实现砂岩输导层连通性建模;建模采用序贯高斯算法,在砂岩输导层连通性建模过程中,建模结果严格遵循井点处砂岩和泥岩岩性数据,确保建模信息在离散井点处信息的真实性;(3)单一砂体输导层三维静态连通模型结果输出:以砂岩输导层地层模型和砂岩输导层连通性模型的建模结果为基础,利用软件
connected volumes模块对建模结果实现砂岩连通地质体,并统计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数值;对某处指定相类型砂岩网格体周围相邻网格进行扫描,是否存在点连通、线连通和面连通,并跳过非连通网格;对于连通网格,则循环所有对外相邻网格,直到该地质体再也无法连通;基于此,利用 petrel 软件 connected-volumes 模块功能统计最大砂体连通体积网格数、砂体总网格数及砂体连通概率;单一砂体输导层三维静态连通模型建模完成后,明确不同沉积环境和不同评价尺度条件下砂地比与砂体静态连通性的耦合关系;然后分别统计不同评价尺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下相同地层砂地比时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考虑到建模随机模型符合正态分布原则,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两个极值之后,重新统计最大值p90、最小值p10和平均值p50,其中p90为乐观条件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p10为保守条件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p50 则为综合考虑砂体几何学参数客观条件下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重复以上砂岩输导层连通性模型步骤a~b,完成输导层静态连通性的建模工作,通过相关控制因素数据明确不同参数变化条件下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变化情况;步骤四、基于砂体静态连通性圈闭类型定量判别: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既能反映砂体发育程度,同时也能明确砂体对圈闭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砂体连通性差则意味着砂体之间彼此孤立;砂体连通性好则意味着砂体之间泛连片;砂体连通性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在于一定的构造背景下砂体之间是否连通;基于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建立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与圈闭类型之间的定量关系,用于指导地质参数简略的区带评价及目标优选;以砂体静态连通概率p为划分原则,将圈闭划分为以下几类:(1)、0<p<0.2时,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2)、0.2≤p<0.5时,圈闭类型为构造-岩性圈闭;(3)、0.5≤p<0.8时,圈闭类型为岩性-构造圈闭;(4)、0..8≤p≤1时,若存在构造背景,圈闭类型为构造圈闭;若无构造背景,则不构成圈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沉积环境和评价尺度的井间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根据层序地层特征识别单一砂体输导层的方法:

单一砂体输导层顶底板界面为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性非渗透性岩石层;

单一砂体输导层在一定宏观空间范围内具有几何连通性;

单一砂体输导层内部具有统一或相对统一的油水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沉积环境和评价尺度的井间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其包括:步骤一、单一砂体输导层进行识别和划分;步骤二、将地层砂地比、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参数作为输导层评价主控因素,以其中某一评价主控因素为对象,采用因素控制法,分别明确另个三个评价主控因素对输导层静态连通性的控制作用;步骤三、建立单一砂体输导层三维静态连通模型,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实现建模,并实现定量化输出;步骤四、基于砂体静态连通性圈闭类型定量判别。本发明首次将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评价结果受控于地层砂地比、沉积环境、评价尺度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实现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因类型的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因类型的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堡 刘芳 张云峰 李德翰 赵磊 崔雨萌 徐梓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4
技术公布日:2022/3/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