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口罩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4:00: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2.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为了保障身体健康,避免感染,防护口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防护口罩为一次性用品。大量的防护口罩在短暂使用之后即被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用过的防护口罩属于医疗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加剧病毒的传播。市场上也有能够经过清洗可以多次使用的口罩,但往往在多次清洗后无法保持较高的抗菌和过滤性能,从而大大减弱了戴口罩的作用。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耐久且能够重复使用的口罩,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其具有耐久性,可以在多次水洗之后仍然保持良好的抗菌、防水以及过滤性能,从而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使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的口罩带,其中,所述口罩主体可横向对折并在展开时形成为向外凸出的曲面形状,所述口罩主体从外向内依次至少包括:
6.外层,所述外层由棉织物制成;
7.内层,所述内层由棉织物制成;以及
8.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位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微纤维材料制成;
9.其中,所述第二过滤层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二过滤层从所述口罩主体横向对折的折痕向两侧横向对称延伸,所述外层、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内层在所述口罩主体的四周固定在一起;第二过滤层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口罩主体的四周固定在一起。
10.根据本方案,口罩包括两层由微纤维材料制成的过滤层,对过敏原和其他颗粒具有良好的过滤能力,并且具有高透气性、高吸收能力及快速干燥的性能。口罩还具有耐久性,在经过多次手洗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可以重复使用,能够减少生产一次性口罩占用的资源,并减轻一次性口罩大量废弃造成的环境负担。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在外表面具有通过对所述棉织物进行铜离子浸渍处理的方式获得的抗菌涂层。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具有通过含有银离子聚合物的抗菌剂对所述外层的棉织物处理获得的抗菌涂层。
13.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外层的外表面形成抗菌涂层,使得外层具有抗菌功能。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口罩主体最外侧还设有防水涂层。通过这样的方式,可
以在外层的外表面形成防水涂层,使得外层具有防水功能。此处所说防水功能主要是指防泼水功能,即减少液体从口罩主体的外表面向内渗透液体的可能。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所述内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中的至少一个由相对于折痕对称的两部分通过自身的弧形边缘拼接而成。通过弧形边缘拼接,可以使得两部分在展开时形成外凸的曲面形状,另外还可以增强口罩与折痕对应的位置处的强度,有效防止口罩戴在人面部时塌陷或贴在面部上让人不舒服。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中靠近所述内层的一个和所述内层均由相对于所述折痕对称的两部分通过弧形边缘拼接而成,并且和所述内层在所述折痕处连接。靠近内层的过滤层与内层在折痕处连接,可以使二者更好地贴合在一起。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中靠近所述外层的一个和所述外层均由相对于所述折痕对称的两部分通过弧形边缘拼接而成,并且和所述外层在所述折痕处连接。靠近外层的过滤层与外层在折痕处连接,可以使二者更好地贴合在一起。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层由半月形的两部分通过各自的弧形边缘拼接而成。第二过滤层可以增强与口和鼻对应的位置处的过滤功能,并且其他位置透气性较好。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层由一整片材料构成。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由一整片材料构成。
21.在上述方式中,一整片的第一过滤层以及/或者一整片的外层可以简化加工工序。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均由相对于所述折痕对称的两部分通过弧形边缘拼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或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之间在所述折痕处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形成硬质的中缝。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口罩与折痕对应的位置处的强度,有效保持口罩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形状,防止佩戴时塌陷。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部分在弧形边缘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缝合的连接方式简单,容易实现。
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口罩的下端设置有横向延伸并且与所述口罩主体连接的下巴衬片,所述下巴衬片由可伸缩的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增加口罩在使用者脸部的覆盖面积,并且提供更好的贴合度。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口罩带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口罩带的佩戴长度。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2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28.图2为图1所示的口罩的口罩主体的分解示意图;
29.图3至图8为图2所示的口罩主体的不同层之间各种结合构型的示意图;
30.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口罩处于对
折状态;以及
31.图10为图9所示的口罩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口罩
[0034]
10
ꢀꢀꢀꢀꢀ
口罩主体
[0035]
11
ꢀꢀꢀꢀꢀ
外层
[0036]
12
ꢀꢀꢀꢀꢀ
第一过滤层
[0037]
13
ꢀꢀꢀꢀꢀ
第二过滤层
[0038]
14
ꢀꢀꢀꢀꢀ
内层
[0039]
15
ꢀꢀꢀꢀꢀ
折痕
[0040]
16
ꢀꢀꢀꢀꢀ
中缝
[0041]
20
ꢀꢀꢀꢀꢀ
口罩带
[0042]
21
ꢀꢀꢀꢀꢀ
调节扣
[0043]2ꢀꢀꢀꢀꢀꢀ
口罩
[0044]
30
ꢀꢀꢀꢀꢀ
下巴衬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4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其具有耐久性,可以在多次手洗后仍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可以重复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进行详细介绍。在下面的描述中,以口罩朝向使用者的面部的方向为“内”,并以口罩背离使用者的面部的方向为“外”。
[0047]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口罩1包括口罩主体10和固定在该口罩主体1的两侧的口罩带20。在使用者佩戴该口罩1时,口罩主体10覆盖使用者的面部口、鼻的位置,口罩带20可以钩挂在使用者的耳部或者以捆绑、卡扣等的方式绕过使用者的头部连接,以固定口罩1。口罩带20可以通过缝合的方式或超声波焊接等的方式固定在口罩主体1的两侧。另外,口罩带2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21,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脸型,这种调节扣可以使用市面上可获得的任何一种能够调节长度的扣。
[0048]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口罩主体10包括至少四层,并且该四层结构在口罩主体10的四周边缘通过诸如缝合或超声波焊接等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沿着从外向内的方向,四层结构分别包括外层11、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外层11为棉织物的材质,其位于口罩主体10的最外侧。第一过滤层12和第二过滤层13可以统称为过滤层,二者由微纤维(microfilament)材料制成。微纤维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细菌过滤效果和粒子过滤效果,并且在多次手洗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过滤性能、高吸收能力、快速干燥以及高透气性等的性质,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因而可以满足重复使用的需求。经过验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在60次手洗之后仍然可以保持可供正常使用的良好性能。内层14同样由棉织物制成。在佩戴时,内层14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棉织物可以确保口罩1具有舒适的皮肤触
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层14的材质具体可以是棉府绸。
[0049]
为了提高口罩1的防护功能,优选地,可以在外层11的外表面形成抗菌涂层,使得口罩1具有抗菌功能。具体地,可以采用铜离子浸渍的方式在构成外层11的棉织物的外表面形成抗菌涂层。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含有银离子聚合物的抗菌剂对构成外层11的棉织物进行处理,以在表面形成抗菌涂层。其中,抗菌剂可以是仙护盾(silvardur)或类似的产品。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外层11的外表面涂一层防水涂层,使得口罩1具有防水功能,减少液体从口罩主体1的外表面向内渗透的可能。
[0050]
口罩主体10可以沿竖向的折痕15对折,以减小其在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当口罩主体10展开时,其形成为向外凸出的曲面形状。由此,口罩主体10可以形成立体的人体工程学结构,其内侧具有容纳空间。当使用者佩戴口罩1时,除了口罩主体10的边缘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之外,其他位置可以与面部保持间隔,使佩戴者呼吸舒畅,以提供更舒适的佩戴体验。
[0051]
图3至图6示出了口罩主体10的第一种构型。其中,外层11、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均由相对于折痕15对称的两部分连接构成。可以理解,作为替换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外层11、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中的至少一个由相对于折痕15对称的两部分连接而成的构成方式。
[0052]
如图3和图4所示,以第一过滤层12为例,其包括构造为口袋状的两部分,该两部分具有弧形边缘,并且沿着弧形边缘拼接以形成第一过滤层12。具体的拼接方式可以是缝合等工艺。外层11也可以通过与第一过滤层12类似的结构制作。在拼接的同时,外层11和第一过滤层12可以沿着折痕15连接,即外层11和第一过滤层12的弧形边缘对齐、通过一次拼接动作连接到一起。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在除了边缘之外的位置使外层11和第一过滤层12相连接,使得外层11和第一过滤层12更好地贴合。另一方面,二者沿折痕15的连接可以使折痕15具有一定的强度,有利于口罩主体10在展开时保持立体的曲面形状,避免佩戴时塌陷。
[0053]
再参考图5和图6,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可以采用与上述外层11和第一过滤层12类似的结构制成。并且,同样地,在拼接的同时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可以沿着折痕15连接。区别在于,第二过滤层13由两片半月形的部分构成。其中,第二过滤层13在沿着折痕15的方向具有与第一过滤层12大致相同的尺寸,但是沿着垂直于折痕15的方向,第二过滤层13从折痕15向两侧对称地延伸并小于第一过滤层12的尺寸。换句话说第二过滤层13的面积小于第一过滤层12的面积。此时,第二过滤层13在上下边缘与外层、第一过滤层12和内层14连接,而在左右边缘,不与上述三层结构连接。
[0054]
当使用者佩戴口罩1时,第二过滤层13与使用者的口、鼻的位置对应,可以增强该位置的过滤性能。并且,第二过滤层13可以增强口罩1在折痕15及两侧位置的强度,有利于在展开时保持立体的曲面形状,避免塌陷。另外,在远离折痕15的其他位置,只有第一过滤层12这一层过滤层,有利于使口罩1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0055]
当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滤层13也可以具有与第一过滤层12相同的形状和面积。
[0056]
图7示出了口罩主体10的第二种构型。其中,第二过滤层13和内层14的构成方式与图5和图6示出的构成方式相同。区别在于,第一过滤层12采用一整片材料制作。这样可以减少第一过滤层12的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外层11可与第一过滤层12类似采
用一整片材料制作,也可以与内层14类似地采用相对于折痕15对称的两部分通过弧形边缘拼接而形成。
[0057]
图8示出了口罩主体10的第三种构型,其主要示出了第一过滤层12和第二过滤层13的构成方式。在本构型中,第一过滤层12和/或第二过滤层13由相对于折痕15对称的两部分通过弧形边缘拼接构成,其中,弧形边缘的拼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这样可以形成硬质的中缝16,能够增强口罩1在折痕15的位置的强度,可以更好地保持立体的曲面形状,避免佩戴时塌陷。进一步地,不管第一过滤层12和/或第二过滤层13的构成方式如何(例如,由一整片材料构成或由两部分拼接而成),均可以将第一过滤层12和第二过滤层13在与折痕15对应的位置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并形成硬质的中缝16,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
[0058]
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口罩2具有与上述口罩1大致相同的结构,区别在于,口罩2还包括下巴衬片30,其与口罩主体10的下边缘连接。在图10所示的口罩2的展开的状态,下巴衬片30大致沿水平方向向内侧延伸。在图9所示的折叠状态,下巴衬片30沿着口罩主体10的弧度连续延伸。下巴衬片30的大小能基本覆盖人脸下巴部位即可。这样可以在佩戴时将下巴包裹在口罩2内,增加口罩2对脸部的覆盖面积,并提供更好的贴合度。优选地,下巴衬片30可以由可伸缩的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口罩2的下边缘与面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
[005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层12靠近外层11,第二过滤层13靠近内层14。然而,可以理解,作为替换实施方式,第一过滤层12还可以与第二过滤层13互换,也即第二过滤层13靠近外层11,而第一过滤层12靠近内层14。
[0060]
以上描述出于说明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存在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