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22: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2.有一种照明装置具备主体、安装框架和装饰框架。主体含有光源。光源射出光。安装框架将主体固定在顶棚上。安装框架含有圆锥形部件。圆锥形部件是筒形的反射部件。在圆锥形部件上进行了镜面涂装。装饰框架被固定在安装框架的下端。
3.然而,上述照明器具中,从安装框架之类的收纳部中卸下圆锥形部件,改变了主体的朝向。圆锥形部件上,凹凸不平较少。也就是说,在将反射部材从收纳部卸下的方向上,难以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的照明器具。
5.本技术所公开的照明器具具备光源部、反射部件、收纳部和盖子部。所述光源部射出光。所述反射部件对所述光进行反射。所述收纳部对所述反射部件进行收纳。所述盖子部比所述反射部件更靠近所述光源部。所述反射部件具有第一开口和钩挂部,所述第一开口在射出所述光的第一方向一侧,所述钩挂部用于将所述反射部件从所述收纳部中卸下。所述钩挂部比所述第一开口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所述盖子部是与所述钩挂部间隔一定距离,并且与所述钩挂部面对面。
6.本技术所公开的所述反射部件优选为进一步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比所述第一开口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所述盖子部优选为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优选为朝向所述光源部突出并覆盖所述开口。所述钩挂部优选为朝向所述弯曲部的中心突出。
7.本技术所公开的所述钩挂部优选为是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一侧的端部。优选为所述钩挂部中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内侧并比所述环状部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
8.本技术所公开的所述钩挂部优选为具有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外边缘比所述内边缘更靠近所述第二方向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优选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叉,并且所述第二方向表示从所述反射部件朝向所述壁部的方向。关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钩挂部的所述一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隔,优选为从所述外边缘开始越靠近所述内边缘时越大。
9.本技术所公开的所述盖子部优选为还具有环状部,所述环状部围绕所述弯曲部。所述反射部件优选为进一步含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优选为对所述环状部进行支承。所述支承部优选为配置在所述钩挂部的第二方向一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能够容易地将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12.图2是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
13.图3是图2的固定框架的放大图。
14.图4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二反射部件的截面与盖子部的截面。
15.图5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二反射部件与盖子部的分解立体图。
16.图6是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收纳部。
17.图7是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收纳部的截面图。
18.图8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第二反射部件与盖子部件。
19.图9是图8中的第二反射部件与盖子部件的ix-ix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
21.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照明器具100例如是筒灯。照明器具100安装在室内的安装面上。安装面例如是室内的顶棚。安装面也可以是室内的侧壁。照明器具100射出光。
22.照明器具100具备光源单元u1和旋转单元u2。光源单元u1射出光。旋转单元u2将光源单元u1支承为自由倾斜。
23.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对照明器具100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光源单元u1具备光源部110、第一反射部件120和散热部130。
24.散热部130例如是散热器。散热部130固定在光源部110的上部。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部130具有多个散热片131和底部132。散热部130通过多个散热片131进行散热,由此抑制光源部110的温度上升。散热部130是由热传导性高的材料来形成,例如优选由金属形成。金属中,考虑到成型加工容易性或照明器具100的轻量化,例如优选由铝或铝合金来形成。
25.光源部110射出光。光源部110具有基板112、光源113、光源保持部114和光源盖子部115。如图2所示,光源部110固定在散热部130的底部132上。光源113射出光。光源113含有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基板112的安装面上。主实施方式中,光源113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阵列,含有多个led。主实施方式中,光源113是通过使用荧光体将多个led进行密封而形成的cob(chip on board)类型。另外,光源113也可以是:led和荧光体集成到一个单元中形成led芯片,将多个led芯片放置在基板112的安装面上并与基板112的导电图案进行电连接,由此形成smd(surface mount device)类型。
26.基板112的安装面的反面连接到散热部130的底部132。因此,光源部110产生的热被传递到散热部130,再由散热部130有效地进行散发。
27.光源保持部114例如是灯座。光源保持部114握持住基板112。光源保持部114在与光源113重叠的位置上具有圆形的开口。光源113射出的光几乎全部都通过开口。
28.光源盖子部115面向光源113。光源盖子部115例如是玻璃板。光源盖子部115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使光源113射出的光透射过去。例如,光源盖子部115是用于保护光源113的
盖子部件。
29.第一反射部件120对光源113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第一反射部件120是筒形。第一反射部件120的直径随着距光源113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大。例如,第一反射部件120是大致圆锥台状。为了高效地反射由光源113射出的光,第一反射部件120优选为至少内表面进行了反射加工。反射加工例如包含镜面、白色涂装、银色涂装或具有光泽的金属镀膜。或者,第一反射部件120的颜色也可以是白色或银色之类光反射率高的色彩。还有,第一反射部件120由金属或树脂来形成。
30.如图2所示,旋转单元u2具备固定框架140、旋转框架150和安装弹簧160。固定框架140将旋转框架150支承为自由旋转。固定框架140是环状或大致为环状。固定框架140将旋转框架150支承为沿着固定框架140的圆周方向进行自由旋转。其中,固定框架140大致为环状是指固定框架140在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被切掉了。
31.旋转框架150将光源单元u1支承为自由倾斜。旋转框架150是环状或大致为环状。旋转框架150在固定框架140的圆周方向上进行旋转。旋转框架150具有防光泄漏部151。
32.防光泄漏部151覆盖光源单元u1倾斜时光源单元u1与旋转框架150之间的间隙,由此不产生间隙。也就是说,防光泄漏部151对光源单元u1倾斜时光从光源单元u1与旋转框架150之间泄漏出来的情况进行限制。
33.安装弹簧160将光源单元u1安装到安装位置上。安装位置例如是顶棚(未图示)。安装弹簧160被固定在固定框架140上。安装弹簧160是具有弹性的金属制品。安装弹簧160通过将薄板状部件进行弯曲加工而加工成型。主实施方式中,关于安装弹簧160,是具有2个安装弹簧160,但安装弹簧160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
34.接下来,参照图1~图3,进一步对固定框架140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图2的固定框架140的放大图。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只画出了固定框架140。
35.如图3所示,固定框架140具有收纳部170、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190。
36.收纳部170对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190进行收纳。收纳部170是筒形状。收纳部170的直径是直径la。第三方向d3是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也就是说,第三方向d3是从收纳部170朝向光源部110的方向。收纳部170具有壁部171和凸缘部172。
37.壁部171沿着第一方向d1一侧延伸。第一方向d1是指光射出的方向。在将收纳部170安装到了顶棚上的状态时,壁部171位于顶棚孔中。也就是说,在将收纳部170安装到了顶棚上的状态时,壁部171被收纳在顶棚的孔中。
38.凸缘部172从壁部171开始沿着第二方向d2一侧延伸。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1相交叉,表示从第一方向d1离开的方向。具体来说,第二方向d2是指从第二反射部件180朝向收纳部170的方向。更具体来说,第二方向d2是指从第二反射部件180朝向壁部171的方向。凸缘部172例如在将收纳部170安装到了顶棚上的状态时是接触到顶棚(未图示)。
39.第二反射部件180对光源113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第二反射部件180相当于“反射部件”的一个例子。还有,第二反射部件180对第一反射部件120反射的光进一步进行反射。
40.第二反射部件180是大致圆锥台状的筒。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侧直径随着距光源113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大。
41.第二反射部件180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还有,第二反射部件180也可以由金属形成。为了高效地反射由光源113射出的光,优选为至少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表面进行了反
射加工。反射加工例如包含镜面、白色涂装、银色涂装或具有光泽的金属镀膜。或者,第二反射部件180的颜色也可以是白色或银色之类光反射率高的色彩。
42.第二反射部件180具有第一端部181和第二端部182。第一端部181是第一方向d1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181是环状的。第一端部181具有第一开口180a。第二端部182是第三方向d3一侧的端部。第二端部182是环状的。第二端部182具有第二开口180b。第一开口180a与第二开口180b是大致圆形状。第二开口180b也可以是大致椭圆形状。第一开口180a与第二开口180b在第一方向d1上并排。
43.如图2所示,第一开口180a是位于光所照射的照射面一侧的开口。具体来说,第一开口180a是比第二开口180b更远离光源部110的开口。也就是说,第一开口180a在第二开口180b的第一方向d1一侧。第一开口180a的直径lb与第二开口180b的直径lc不同。第一开口180a的直径lb大于第二开口180b的直径lc。
44.第二开口180b是比第一开口180a更靠近光源部110一侧的开口。具体来说,第二开口180b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三方向d3一侧的开口。更具体来说,第二开口180b是比第一开口180a更靠近光源部110的开口。第二开口180b相对于第一开口180a倾斜。光源部110射出的光从第一开口180a进入并通过第二开口180b,再射出到照射面一侧。
45.第一端部181是第一方向d1一侧的端部。第一端部181在第二方向d2上不伸出来。也就是说,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在凸缘部172所延伸的第二方向d2上不延伸。换言之,第二反射部件180没有凸缘部。
46.第二端部182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三方向d3一侧的端部。具体来说,第二端部182配置在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三方向d3一侧。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时,例如手指钩挂在第二端部182上。第二端部182相当于“钩挂部”的一个例子。因此,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时,能够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
47.具体来说,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图3所示的收纳部170中卸下时,将手指或夹具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下侧通过第一开口180a插入到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侧,由此手指或夹具能够钩挂住第二端部182。接下来,使手指或夹具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沿着第一方向d1拉出。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
48.例如,在不能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上的情况下,使用者使手指抵接到第二反射部件的内周面。然后,利用手指与内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第二反射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将第二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较浅的第二反射部件的情况下,利用摩擦力也变得困难。较浅的第二反射部件是指外周面相对于第一开口的角度较小的反射部件。因此,不容易将第二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
4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100能够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因此,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由此能够使第二反射部件180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
50.还有,在使手指抵接到第二反射部件的内周面的情况下,手上污渍或指纹会附着在第二反射部件的内周面上。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100中,无需触碰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周面is,就能够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
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其结果,能够抑制手上污渍或指纹附着在第二反射部件180上。
51.还有,在改变配置在顶棚上的照明器具100的朝向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例如,在使手指抵接到第二反射部件的内周面的情况下,将第二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很费时间,效率差。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100中,能够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其结果,提高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并改变照明器具100的朝向的操作效率。
52.还有,在照明器具100中追加光学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例如,在使手指抵接到第二反射部件的内周面的情况下,将第二反射部件从收纳部中卸下来很费时间,效率差。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100中,能够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其结果,提高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并将光学部件追加到照明器具100中的操作效率。
53.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对固定框架140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截面与盖子部190的截面。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省略了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190以外的结构。
54.盖子部190对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开口180b进行堵塞。盖子部190比第二反射部件180更靠近光源部110。盖子部190是与第二端部182间隔一定距离,并且与第二端部182面对面。因此,盖子部190与第二端部182之间会出现间隙。其结果,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变得容易。
55.盖子部190具有圆顶形状。盖子部190在第一方向d1一侧具有开口。盖子部190具有弯曲部191和环状部192。弯曲部191面向第二开口180b。弯曲部191朝向光源部110突出并覆盖第二开口180b。也就是说,弯曲部191在第三方向d3上突出。图4中的弯曲部191的直径ll大于图3中的第二开口180b的直径lc。
56.环状部192环绕着弯曲部191。环状部192的外径lk大于弯曲部191的直径ll。也就是说,环状部192在弯曲部191的第二方向d2一侧。
57.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反射部件180还具有支承部184和延伸壁187。
58.支承部184对盖子部190进行支承。具体来说,支承部184对环状部192进行支承。如图3和图4所示,支承部184朝向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的第二方向d2一侧延伸。具体来说,支承部184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朝向收纳部170的壁部171延伸。换言之,支承部184配置在第二端部182的第二方向d2一侧。因此,环状部192与第二端部182在第一方向d1上不是面对面的。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环状部192重叠在第二端部182上导致难以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的问题。
59.还有,如图3所示,第二端部182中的一部分是与支承部184连续的。还有,第二端部182中的另一部分位于支承部184的第三方向d3一侧。因此,第二端部182中的另一部分与环状部192在第一方向d1上不是面对面的。也就是说,即使第二端部182中的一部分与环状部192在第一方向d1上重叠,第二端部182中的另一部分也不会与环状部192在第一方向d1上重叠。其结果,即使第二端部182中的一部分与环状部192在第一方向d1上重叠,也能够将手
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
60.延伸壁187从支承部184的一部分开始延伸出来。延伸壁187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延伸壁187与壁部171面对面。
61.还有,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端部182更靠近弯曲部191一侧,而不是环状部192一侧。具体来说,第二端部182朝向弯曲部191的中心突出。因此,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端部182突出到环状部192的第四方向d4一侧。第四方向d4是指第二方向d2的反方向。也就是说,第二端部182从弯曲部191的内周面突出来。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
62.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对第二反射部件180进行详细说明。
63.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具有第一内边缘181a和第一外边缘181b。第一内边缘181a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周面is在第一方向d1上的边缘。第一外边缘181b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在第一方向d1上的边缘。第一外边缘181b比第一内边缘181a更靠第二方向d2一侧。
64.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端部182具有第二内边缘182a和第二外边缘182b。第二内边缘182a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周面is在第三方向d3上的边缘。第二内边缘182a相当于“内边缘”的一个例子。第二外边缘182b是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在第三方向d3上的边缘。第二外边缘182b相当于“外边缘”的一个例子。第二外边缘182b比第二内边缘182a更靠第二方向d2一侧。
65.如图3所示,关于弯曲部191的内侧所配置的第二端部182与弯曲部191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隔,从第二外边缘182b开始越接近第二内边缘182a就变得越大。因此,容易将手指或夹具插入到第二端部182与弯曲部191之间。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
66.具体来说,从第二内边缘182a到弯曲部191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隔是间隔ha。还有,从第二外边缘182b到弯曲部191在第一方向d1上的间隔是间隔hb。间隔hb大于间隔ha。也就是说,能够在第二端部182与弯曲部191之间设置手指或夹具可插入的空间。
67.还有,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端部182中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弯曲部191的内侧。第二端部182比环状部192更靠近光源部110。因此,第二端部182向弯曲部191一侧突出,能够保持环状部192与第二端部182在第一方向d1上不重叠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
68.接下来,参照图3~图5,进一步对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190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190的分解立体图。
69.如图5所示,支承部184对盖子部190的环状部192进行支承。支承部184是环状的。支承部184配置在第二端部182的第二方向d2一侧。支承部184中的一部分是与第二端部182连续。支承部184与环状部192通过螺丝钉进行固定。
70.还有,如图3~图5所示,固定框架140具有第一弹性部件189和第二弹性部件185。
71.第一弹性部件189配置在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第一弹性部件189是环状的。第一弹性部件189对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的间隙b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72.第一弹性部件189配置在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在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通过螺丝钉被固定时,第一弹性部件189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一弹性部件189对
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的间隙b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因此,能够抑制水进入到收纳部170一侧。其结果,能够抑制水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
73.例如,第一弹性部件189对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的间隙b中通往光源部110的间隙b进行堵塞。也就是说,第一弹性部件189对通往光源部110的水的出口进行堵塞。因此,即使水进入到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的间隙b,也能够抑制水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
74.第二弹性部件185配置在第二反射部件180与收纳部170之间。第二弹性部件185是环状的。在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在收纳部170的情况下,第二弹性部件185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二弹性部件185对第二反射部件180与收纳部170之间的间隙c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因此,能够抑制通过了间隙a而进入的水再进入到间隙c。其结果,能够抑制水附着在光源部110。
75.具体来说,第二弹性部件185配置在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第二弹性部件185发生弹性变形并对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的间隙c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在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在收纳部170时,第二弹性部件185在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二弹性部件185对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的间隙c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76.主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181不像凸缘部那样在第二方向d2上突出来,因此在凸缘部172与第一端部181之间能够产生间隙a。例如,在将照明器具100安装到浴室顶棚的情况下,有时水被冲向天花板,导致水进入到凸缘部172与第一端部181之间的间隙a。但是,如主实施方式这样,第二弹性部件185对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的间隙c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因此能够抑制水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
77.还有,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部件185在突起部186a的第三方向d3一侧。因此,第二弹性部件185对进入的并超过了限制部件186的水再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进行抑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水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
78.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6,进一步对照明器具100进行详细说明。图6表示收纳部170。
79.如图3和图6所示,收纳部170还含有施力部173。如图6所示,收纳部170中,施力部173隔着预定间隔配置多个。预定间隔例如是120度。也就是说,在收纳部170的壁部171上,施力部173每隔120度进行配置。也就是说,在壁部171上配置3个施力部173。另外,在壁部171上也可以配置3个以上的施力部173。或者,在壁部171上也可以配置2个施力部173。
80.施力部173握持住第二反射部件180,在第三方向d3上对第二反射部件180进行施力。如图3所示,多个施力部173抵接到支承部184。与支承部184抵接的施力部173在第三方向d3上对支承部184进行施力。由此,被收纳在收纳部170中的第二反射部件180受到第三方向d3上的力。
81.施力部173是板状弹簧,其基端部被螺丝钉固定在收纳部170的壁部171上。如图3和图5所示,施力部173朝向收纳部170的内部空间突出。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在收纳部170时,施力部173抵接到支承部184。
82.具体来说,第二反射部件180从第三方向d3一侧被推入到收纳部170,支承部184配置在施力部173的第三方向d3一侧。此时,施力部173在第四方向d4上对支承部184进行按压。第四方向d4是指朝向第二反射部件180的中心的方向。还有,施力部173也从第一方向d1
一侧对支承部184进行按压。也就是说,施力部173在第三方向d3上对第二反射部件180进行施力并握持住第二反射部件180,由此使第二反射部件180不朝向第一方向d1移动。其结果,施力部173能够抑制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脱落。
83.接下来,参照图3、图4、图6和图7,对照明器具10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7是收纳部170的截面图。
84.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反射部件180具有限制部件186。限制部件186对第二反射部件180从预定位置向第三方向d3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如图3所示,限制部件186配置在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具体来说,限制部件186配置在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上,抵接到壁部171。因此,增强施力部173所施加的力,就能够握持住第二反射部件180。其结果,第二反射部件180以不从收纳部170脱落的力来握持住第二反射部件180,并且第二反射部件180能够抑制收纳部170朝向第三方向d3的移动。
85.还有,预定位置是指:第一端部181中与照射面相对的部分和凸缘部172中与照射面相对的部分处于大致同一平面的位置。大致同一平面包含:凸缘部172在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与第一端部181在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相同的状态,以及第一端部181不比凸缘部172更向第一方向d1一侧突出的状态。还有,大致同一平面也可以包含:凸缘部172不比第一端部181更向第一方向d1一侧突出的状态。因此,第一端部181在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与凸缘部172在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尽可能地相同。也就是说,能够抑制第一端部181与凸缘部172产生高度差导致收纳部170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一体感受损。其结果,能够抑制照明器具100的美观程度的降低。
86.还有,在收纳部170的内部,限制部件186对第二反射部件180从预定位置向第三方向d3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限制部件186配置在使用者看不到的位置。也就是说,照明器具100的外观变得简洁。其结果,在照明器具100安装到顶棚时顶棚与照明器具100的一体感得到提高。
87.如图3和图4所示,限制部件186是在第二方向d2上突出的突起部186a。突起部186a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朝向壁部171突出。突起部186a配置在第一端部181与第二端部182之间。突起部186a是环状的。突起部186a的直径是直径lg。
88.如图7所示,壁部171具有倾斜部175、第一壁部176、第二壁部177和抵接部178。
89.如图3所示,倾斜部175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是面对面的。具体来说,倾斜部175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中的第一方向d1的部分是面对面的。倾斜部175配置在第二壁部177的第一方向d1一侧。也就是说,收纳部170的第一方向d1上的开口170a大于收纳部170的第三方向d3上的开口170b。因此,通过开口170a的大小范围,能够扩大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一方向d1上的第一开口180a。其结果,能够提高第二反射部件180的设计自由度。
90.还有,倾斜部175从第二壁部177朝向凸缘部172倾斜。倾斜部175的角度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的角度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倾斜部175沿着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因此,如图3所示,能够使第二反射部件180与倾斜部175之间的间隙a变小。其结果,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收纳到收纳部170时,能够抑制第二反射部件180在收纳部170的内部过度移动。
91.还有,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施力部173施加力,由此第二反射部件180在第三方向d3
上移动,第二反射部件180与倾斜部175变得接近。因此,能够使第二反射部件180与倾斜部175之间的间隙a变小。其结果,能够减少水进入到间隙a的情况。
92.如图7所示,第一壁部176配置在第二壁部177的第三方向d3一侧。第一壁部176的直径lh小于突起部186a的直径lg。也就是说,在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在收纳部170的情况下,第一壁部176位于突起部186a的第三方向d3一侧。
93.第二壁部177配置在第一壁部176的第一方向d1一侧。还有,第二壁部177配置在倾斜部175的第三方向d3一侧。也就是说,第二壁部177配置在第一壁部176与倾斜部175之间。还有,第二壁部177在第二方向d2上与突起部186a面对面。第二壁部177的直径lj大于第一壁部176的直径lh。还有,直径lj大于突起部186a的直径lg。
94.抵接部178是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面。具体来说,抵接部178是从第一壁部176延伸到第二壁部177的面。抵接部178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186a重叠,抵接到突起部186a。因此,第二反射部件180不会从突起部186a与抵接部178抵接的位置向第三方向d3一侧移动。其结果,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收纳到收纳部170时,能够抑制第二反射部件180过度进入到第三方向d3一侧。也就是说,能够维持第一端部181与凸缘部172为大致同一平面的状态。
95.(变形例1)
96.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9,对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0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中,主要在于盖子部190的形状与主实施方式不同。还有,第一变形例中,主要是盖子部190具有光学部件s这点与主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第一变形例与主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97.图8是第一变形例的照明器具100的第二反射部件180与盖子部件190。图9是图8中的第二反射部件180与盖子部件190的ix-ix截面图。图8和图9中,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省略了第二反射部件180和盖子部件190以外的结构。
98.盖子部190对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开口180b进行堵塞。盖子部190是平板形状。盖子部190具有环状部192、光学部件s和安装片195。
99.环状部192配置在光学部件2的第一方向d1一侧。还有,环状部192配置在第一弹性部件189的第一方向d1一侧。环状部192具有开口部分。环状部192的开口部分使光源部110发射的光通过。在环状部192的开口部分配置光学部件s。
100.光学部件s例如是玻璃板或树脂。树脂例如是聚碳酸脂。光学部件s是透明的。“透明”是指无色透明、半透明或有色透明。换句话说,“透明”例如是使光源113射出的光穿透通过的状态。还有,光学部件s例如是将光扩散材料混在树脂中形成的。例如,光学部件s是通过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上设计细微的凹凸不平而形成的。例如,光学部件s也可以具有乳白色之类的色彩。例如,光学部件s也可以是具有透镜功能的形状。透镜功能是指使光发生折射来使光发散或会聚的功能。
101.安装片195用于将盖子部190安装到第二反射部件180。安装片195由第二支承部184进行支承。安装片195通过螺栓被固定在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上。通过将安装片195安装到第二反射部件180上,如图9所示,光学部件s被配置在第二端部182与环状部192之间。还有,通过将安装片195安装到第二反射部件180上,第一弹性部件189与环状部192进行抵接。
102.第二反射部件180对光源113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第二反射部件180是大致圆台状的筒。
103.第二反射部件180具有第一端部181、第二端部182、保持壁183、支承部184和延伸壁187。第一端部181是第一方向d1一侧的端部,是环状的。第一端部181具有第一开口180a。第一端部181具有第一内边缘181a和第一外边缘181b。
104.第二端部182是第三方向d3一侧的端部,第二端部182是环状的。第二端部182具有第二开口180b。第二端部182具有第二内边缘182a和第二外边缘182b。
105.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时,第二端部182例如由手指进行钩挂。因此,例如,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图7所示的收纳部170中卸下时,将手指或夹具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下侧通过第一开口180a插入到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内侧,由此能够钩挂住第二端部182。接下来,使手指或夹具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第一方向d1拉出。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反射部件180从收纳部170中卸下来。
106.保持壁183从支承部184的一部分开始延伸出来。保持壁183与延伸壁187面对面。保持壁183配置在第二端部182的外周面上。保持壁183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具体来说,保持部183比相邻的第二端部182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得更多。也就是说,第一方向d1上,与相邻的第二端部182相比,保持部183配置在光源113一侧。由此,在将盖子部190安装到第二反射部件180的情况下,盖子部190是与第二端部182间隔一定距离,并与第二端部182面对面。因此,盖子部190与第二端部182之间会出现间隙。其结果,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变得容易。
107.保持壁183具有保持槽183a和抵接部183b。保持槽183a握持住第一弹性部件189。保持槽183a配置在第二端部182的第二方向d2一侧。保持槽183a沿着第二开口180b配置。
108.抵接部183b抵接到光学部件s。抵接部183b抵接到光学部件s,由此对光学部件s进行支承。抵接部183b以第二端部182的一部分不抵接到光学部件s的方式,对光学部件s进行支承。因此,光学部件s与第二端部182的一部分是在第一方向d1上间隔一定距离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环状部192重叠在第二端部182上导致难以将手指或夹具钩挂到第二端部182上的问题。
109.支承部184对盖子部190进行支承。具体来说,支承部184对固定片195进行支承。如图8和图9所示,支承部184朝向第二反射部件180的外周面os的第二方向d2一侧延伸。
110.延伸壁187从支承部184的一部分开始延伸出来。延伸壁187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延伸壁187与壁部171面对面。
111.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弹性部件189配置在环状部192与支承部184之间。具体来说,第一弹性部件189配置在环状部192与保持壁183之间。更具体来说,第一弹性部件189配置在环状部192与保持槽183a之间。第一弹性部件189对保持槽183a的间隙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112.关于保持槽183a中配置的第一弹性部件189,在安装片195通过螺丝钉被固定在第二反射部件180上时,第一弹性部件189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一弹性部件189对保持槽183a的间隙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因此能够抑制水进入到收纳部170一侧。其结果,能够抑制水进入到光源部110一侧。
113.第二弹性部件185配置在第二反射部件180与收纳部170之间。第二弹性部件185是
环状的。在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在收纳部170的情况下,第二弹性部件185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二弹性部件185对第二反射部件180与收纳部170的间隙a(参照图4)的一部分进行堵塞。因此,能够抑制水进入到间隙c。其结果,能够抑制水附着在光源部110。
114.具体来说,第二弹性部件185配置在突起部186a的第一方向d1一侧。更具体来说,第二弹性部件185配置在突起部186a与第一端部181之间的外周面os上。在第二反射部件180被收纳到收纳部170时,第二弹性部件185在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之间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的第二弹性部件185对壁部171与第二反射部件180的间隙a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115.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还有,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实用新型的若干个结构要素,来形成各种实用新型。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而且,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速度、材质、形状、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116.(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射部件180的第二开口180b相对于第一开口180a是倾斜的,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开口180a与第二开口180b也可以是平行于第二方向d2的开口。
117.(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光源113是led,但不限于此。例如,光源113也可以是白炽灯、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元件或led真空管(电子管)。
118.(3)本技术进一步公开以下附加说明。另外,以下附加说明不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
119.[附加说明1]
[0120]
一种照明器具,具备:
[0121]
光源部,所述光源部射出光;
[0122]
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对所述光进行反射;
[0123]
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对所述反射部件进行收纳;以及
[0124]
盖子部,所述盖子部比所述反射部件更靠近所述光源部,
[0125]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第一开口和钩挂部,
[0126]
所述第一开口在射出所述光的第一方向一侧,
[0127]
所述钩挂部用于将所述反射部件从所述收纳部中卸下,
[0128]
所述钩挂部比所述第一开口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
[0129]
所述盖子部是与所述钩挂部间隔一定距离,并与所述钩挂部面对面。
[0130]
[附加说明2]
[0131]
根据附加说明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32]
所述反射部件进一步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比所述第一开口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
[0133]
所述盖子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朝向所述光源部突出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0134]
所述钩挂部朝向所述弯曲部的中心突出。
[0135]
[附加说明3]
[0136]
根据附加说明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37]
所述钩挂部具有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外边缘比所述内边缘更靠近第二方向一侧,
[0138]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叉,并且所述第二方向表示从所述反射部件朝向所述收纳部的方向,
[0139]
关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钩挂部的所述一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隔,从所述外边缘开始越靠近所述内边缘时越大。
[0140]
[附加说明4]
[0141]
根据附加说明3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42]
所述盖子部还具有环状部,所述环状部围绕所述弯曲部,
[0143]
所述反射部件进一步含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对所述环状部进行支承,
[0144]
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所述钩挂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一侧。
[0145]
[附加说明5]
[0146]
根据附加说明4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47]
所述钩挂部是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一侧的端部,
[0148]
所述钩挂部中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内侧并比所述环状部更靠近所述光源部一侧。
[0149]
[附加说明6]
[0150]
根据附加说明4或附加说明5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51]
还具备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环状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对所述环状部与所述支承部的间隙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0152]
[附加说明7]
[0153]
根据附加说明1至附加说明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0154]
还具备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反射部件与所述收纳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对所述反射部件与所述收纳部的间隙的一部分进行堵塞。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