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横梁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06: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横梁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领域,工字钢结构的横梁是常用的贝雷架支撑件,横梁通常会由起重机构将其吊起,然后搭放于支撑件上。
3.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支柱41作为横梁42的支撑结构,施工人员需要在横梁42被吊起后,通过装置外力扶起支柱41,将支柱41固定于墙体4上,再将横梁42搭放于支柱41上。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如果用支柱进行支撑就需要通过外力将支柱放入地面与横梁的间隙内,在现场施工时,对支柱起到起重等作用的机器难以进入施工场地,并且会带来安全隐患,不便于对横梁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横梁进行支撑,本技术提供一种横梁支撑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横梁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横梁支撑装置,包括爬架,所述爬架用于支撑横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横梁进行支撑时,先将横梁通过起重装置吊起,然后提升爬架,当爬架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松开横梁,横梁搭放于爬架上,爬架对横梁起到支撑作用;本方案不需要将支柱单独支立起来,仅通过爬架的自行上升即可对横梁进行支撑,便于施工现场对横梁进行支撑,同时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9.可选的,还包括三角支架,所述爬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搭放横梁,所述三角支架用于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三角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爬架上升至与横梁抵接的位置时,支撑件对横梁进行支撑,此时支撑件承受整个横梁的重量,容易被压折或被压断,增加不安全因素,因此设置有三角支架,每当支撑件达到预定位置后,在墙面上安装三角支架,使得三角支架对支撑件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支撑件被横梁压断的可能性,使爬架对横梁的支撑更加稳固;当需要爬架下降时,取下三角支架即可。
11.可选的,所述三角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上述三个铰接点的铰接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间的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与墙体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与支撑件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件本身具有重量,当支撑件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支撑件会产生一定的偏斜,如果此时将横架放置于支撑件上,横架会有从支撑件上掉落的可能性,因此将三角支架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设置为可调节的情况,此时通过调节
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间的相对滑动,能够调节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因此通过三角支架可以将支撑件支撑至水平状态,此时将横梁放置于支撑件上时,降低了横梁从支撑件上掉落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外,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的距离时,转动固定件,固定件带动第二活动杆在第一活动杆内活动,以此可以调节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的滑动程度,便于工作人员对三角支架的支撑夹角进行调节。
15.可选的,所述爬架包括导轨、辅助件和第一驱动缸,所述导轨用于与墙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导轨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件与所述导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缸体和活塞杆中一个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辅助件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提升爬架时,先将辅助件固定于导轨上,然后开启第一驱动缸,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推动支撑件活动,当支撑件被推至一定高度时,此时支撑件与导轨固定,松开辅助件与导轨间的连接,再启动第一驱动缸,使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收缩,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带动辅助件至指定位置后,将辅助件与导轨固定,然后松开支撑件与导轨间的固定,重复上述步骤,以此实现爬架的活动,便于将支撑件推送至足够的高度以支撑横梁。
17.可选的,所述导轨上开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缸活塞杆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辅助件上均滑动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插入所述凹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支撑件与辅助件固定于导轨上时,通过凸起与凹槽间的配合即可实现,当凸起与凹槽内壁抵接时,支撑件与辅助件固定于导轨上。
19.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驱动缸,所述凸起均由所述第二驱动缸驱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凸起推入凹槽内时,启动第二驱动缸,由第二驱动缸将凸起推进至凹槽内,实现凸起与凹槽内壁间的抵接,使得支撑件与辅助件被支撑于导轨上,通过驱动缸实现凸起的活动,节省了人力,使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21.可选的,所述导轨设有两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辅助件上各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起,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凸起各用于插入一个所述导轨的所述凹槽内,所述辅助件上的所述凸起各用于插入一个所述导轨的所述凹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与辅助件固定于两个导轨上,支撑件的两端与辅助件的两端均起到固定支撑作用,使支撑件与辅助件的与导轨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降低了支撑件与辅助件的两端产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
23.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数量与所述凸起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均与一个所述凸起固定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凸起滑动时,通过第二驱动缸可以实现凸起与凹槽的卡接,增强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爬架可以自行爬升,通过爬架和三角支架的配合可以对横梁进行支撑,不需要重型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对横梁进行支撑;
27.2.第一驱动缸与第二驱动缸使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横梁搭放于支撑件上时的状态;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三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三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爬架;11、导轨;111、滑动槽;112、凹槽;113、延伸块;114、活动槽;1141、凸起;12、支撑件;121、挡板;13、辅助件;14、第一驱动缸;15、连接板;151、滑动轮;2、第二驱动缸;3、三角支架;31、第一支杆;311、连接片;32、第二支杆;33、第三支杆;34、第一支撑杆;35、第二支撑杆;36、第一活动杆;37、第二活动杆;38、固定件;4、墙体;41、支柱;4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横梁支撑装置。
37.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包括墙体4和需要进行支撑的横梁42。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2和图3,一种横梁支撑装置包括爬架1和第二驱动缸2。
40.参照图2和图3,爬架1包括导轨11、支撑件12、辅助件13和第一驱动缸14;导轨11设有两根且均呈矩形条状,两根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与墙体4的高度方向一致,导轨11与墙体4侧壁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两根导轨11相互远离的侧壁各开有一个滑动槽111,两根滑动槽111的长度方向均与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件12和辅助件13均呈矩形板状,辅助件13位于支撑件12的下方,支撑件12和辅助件13于导轨11长度方向的两侧各焊接有一个连接板15,连接板15朝靠近墙体4的方向延伸,每个连接板15上均焊接有两个支撑用的短杆,两个短杆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滑动轮151,滑动轮15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滑动轮151的转动轴线与支撑件12上两个连接板15的分布方向垂直,每侧的滑动轮151均一端嵌入同侧的滑动槽111内,每个滑动轮151的轮面均与同侧的滑动槽111底壁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缸14为油缸,第一驱动缸14的缸体与辅助件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缸14的活塞杆与支撑件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件12远离辅助件13的侧壁焊接有一块矩形板状的挡板121,挡板121位于支撑件12远离导轨11的一端,当支撑件12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横梁42搭放于支撑件12上,挡板121用于降低横梁42从支撑件12上掉落的可能性。
41.参照图3和图4,导轨11上开有多个凹槽112,每根导轨11上的多个凹槽112均沿该导轨11的长度方向分布,支撑件12与辅助件13上各一体连接有两个矩形块状的延伸块113,支撑件12上的两个延伸块113均一端与支撑件12一体连接、另一端伸入两个导轨11之间,辅助件13上的两个延伸块113同样均一端与辅助件13一体连接、另一端伸入两个导轨11之间;
支撑件12上两个延伸块113的分布方向与两个导轨11的分布方向一致,辅助件13上两个延伸块113的分布方向与两个导轨11的分布方向一致,每个延伸块113靠近同侧导轨11的侧壁均开有一个活动槽114,活动槽114用于与同侧的凹槽112连通,每个活动槽114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凸起1141,凸起1141的滑动方向呈水平方向设置,凸起1141朝靠近或远离凹槽112底壁的方向运动,凸起1141用于插入凹槽112内;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缸2设有四个且为油缸,支撑件12和辅助件13上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驱动缸2,支撑件12上的两个第二驱动缸2的活塞杆相互背离设置,辅助件13上两个第二驱动缸2的活塞杆相互背离设置,每个第二驱动缸2的活塞杆均伸入一个活动槽114内与一个凸起114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2.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三角支架3包括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和第三支杆33;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和第三支杆33首尾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状的三角支撑架框,其中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支杆31上焊接有矩形板状的连接片311,连接片311用于与墙体4侧壁贴合,连接片311与墙体4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三角支架3通过连接片311与墙体4可拆卸连接;当三角支架3与墙体4连接时,第二支杆32用于与支撑件12抵接。
4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横梁42进行支撑时,先通过起重机构将横梁42抬起,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缸2,通过第二驱动缸2将支撑件12上的凸起1141从凹槽112内拔出,再通过第二驱动缸2将辅助件13内的凸起1141插入凹槽112内,此时启动第一驱动缸14,第一驱动缸14推动支撑件12向上滑动,然后将支撑件12与导轨11通过第二驱动缸2推动凸起1141进行固定,松开辅助件13与导轨11间的固定,收缩第一驱动缸14,第一驱动缸14带动辅助件13上升,往复上述操作,直至支撑件12上升至指定高度,然后将横梁42搭放于支撑件12上,实现对横梁42的支撑。
44.实施例2
45.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三角支架3的结构不同。
46.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三角支架3包括第一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35、第一活动杆36、第二活动杆37和固定件38;第一支撑杆34与第二支撑杆35相互铰接,第一活动杆36与第一支撑杆34铰接,第二活动杆37与第二支撑杆35铰接,上述三个铰接点的铰接轴线平行;第一活动杆36为螺杆,第二活动杆37为轴套,第二活动杆37套设于第一活动杆36外,第一活动杆36与第二活动杆37内壁滑动连接;固定件38为螺母,固定件38与第二活动杆37远离第二活动杆37铰接点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件38与第二活动杆37的端口同轴设置,第一活动杆36与固定件38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杆35上连接有连接片311,连接片311与墙面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34用于与支撑件12抵接。
47.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通过三角支架3调节支撑件12的水平度时,旋转固定件38,固定件38带动第一活动杆36滑动,实现了对第一支撑杆34与第二支撑杆35间角度的调节,以此实现对支撑件12的支撑调节。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