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阅读跟踪装置、台灯及阅读跟踪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01 18:23: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学习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阅读跟踪装置、台灯及阅读跟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阅读者进行阅读、抄写工作时,尤其是小朋友在抄书过程中,经常在抄写完一句话后,忘记抄写到了书上的那一行内容,不仅影响抄书的效率,还会打击小朋友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对阅读位置进行跟踪的装置是目前亟待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阅读的位置进行跟踪。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阅读跟踪装置,包括发光结构、连接结构以及步进电机;其中,
6.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发光结构固定连接;
7.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连接结构进行转动。
8.可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与信号连接。
9.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弧状的齿环;
10.所述齿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状结构;
11.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状结构;
12.所述第二齿状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一齿状结构配合以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齿环相啮合。
13.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连接结构相邻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行限定。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光电感应开关以及第二光电感应开关,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挡光板与第二挡光板,所述第一挡光板与所述第二挡光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齿环的两端;所述第一挡光板与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开关相适配;所述第二挡光板与所述第二光电感应开关相适配。
15.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75
°

16.可选地,所述发光结构选自发光二级管、一字线激光模组中的一个。
1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灯,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如上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所述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所述灯头内。
18.可选地,所述灯头包括主灯,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灯两侧的辅灯;所述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灯内。
19.可选地,所述主灯包括具有槽型结构的主灯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主灯壳体下方
的主灯照明部;所述主灯壳体与所述主灯照明部围合构成容纳空间,所述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主灯照明部设置有与所述发光结构相适配的透光孔。
20.可选地,所述主灯照明部包括主灯照明壳体,以及与所述主灯照明壳体相连的第一光扩散板,所述主灯照明壳体与所述第一光扩散板围合构成主灯灯源容纳区;所述主灯灯源容纳区内设置有主灯灯条安装板,所述主灯灯条安装板的底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光扩散板的方向倾斜;所述照明壳体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反光层。
21.可选地,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照明壳体的顶端。
22.可选地,还包括阅读书架,所述阅读书架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阅读书架的高度低于所述灯头的高度。
23.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s1:接收阅读跟踪命令;
25.s2:若所述阅读跟踪指令为下移指令,则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沿第一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26.若所述阅读跟踪指令为上移指令,则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27.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选自逆时针方向与顺时针方向中的一种,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8.可选地,步骤s2还包括:
29.若所述阅读跟踪指令为自动跟踪阅读指令,则获取自动跟踪阅读速度;
30.根据所述自动跟踪阅读速度获取换行时间,并进行计时;
31.将所述计时的时间与所述换行时间进行比对,当所述计时的时间达到所述换行时间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阅读跟踪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33.本发明提供的阅读跟踪装置,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发光结构进行转动,以使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线在书籍上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该移动的光线来对阅读的位置进行跟踪,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的结构简图;
35.图2为本发明中发光结构处于上限位时阅读跟踪装置的结构简图;
36.图3为本发明中发光结构处于下限位时阅读跟踪装置的结构简图;
37.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台灯的结构简图一;
38.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主灯的内部结构简图一;
39.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主灯的内部结构简图二;
40.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主灯的内部结构简图三;
41.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辅灯的内部结构简图一;
42.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辅灯的内部结构简图二;
43.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44.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台灯的结构简图二;
45.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的爆炸图;
46.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接部与旋转部的爆炸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发光结构;2-连接结构;21-齿环;22-第一挡光板;23-第二挡光板;24-销轴;3-步进电机;31-输出轴;32-齿轮轴;33-电机座;4-灯头;41-主灯;411-主灯壳体;412-主灯照明部;4121-透光孔;4122-主灯照明壳体;4123-第一光扩散板;4124-主灯灯条安装板;413-第三连接孔;4131-限位凹槽;414-第二橡胶垫;415-第一燕尾连接部;42-辅灯;421-旋转部;4211-第一螺母;4212-第一橡胶垫;4213-第二连接孔;4214-第一通孔;4215-第四连接孔;4216-第一卡接部;422-辅灯照明部;4221-辅灯壳体;4222-第二光扩散板;4223-辅灯灯条安装板;4224-第二凹槽;423-第二转轴;424-第一转轴;4241-第二通孔;4242-第二螺母;4243-限位结构;4244-限位凸起;4245-第二卡接部;425-连接部;4251-第一连接孔;5-支架;51-底座;52-竖直支撑架;521-第一连接杆;5211-第一连接上杆;5212-第一连接下杆;522-第二连接杆;5221-第二连接上杆;5222-第二连接下杆;523-第一油缸;524-第二连接板;53-第一水平支撑架;531-第三连接杆;532-第四连接杆;533-第一连接板;54-第二水平支撑架;541-第五连接杆;542-第六连接杆;55-第二油缸;56-第三油缸;57-第四油缸;6-阅读书架;7-第一限位结构;71-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2-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3-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51.为实现对阅读的位置进行跟踪,本发明提供一种阅读跟踪装置,参见图1、图12所示,该阅读跟踪装置包括发光结构1、连接结构2以及步进电机3;其中,发光结构1能够发射光线,通过将该光线照射在书籍上相应的位置来标识阅读或抄写的位置;连接结构2与发光结构1固定连接,同时,连接结构2与步进电机3的输出轴31相连,通过步进电机3驱动连接结构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发光结构1进行转动,发光结构1转动的同时,通过该发光结构1照射在书籍上的光线位置发生变化,通过该变化后的光线位置来对新的阅读或抄写位置进行标识。
52.使用该阅读跟踪装置时,根据待阅读或抄写的书籍确定阅读跟踪装置的位置,以便于使该阅读跟踪装置中发光结构1发射的光线能够照射至书籍上相应的位置;根据阅读的需要,控制步进电机3的运行,在步进电机3运行的同时,将发光结构1照射至书籍上的光线调整至需要的位置,对阅读的位置进行标识,以实现对阅读的位置进行跟踪。
53.具体的,该阅读跟踪装置上可设置相应的按钮,如上移按钮(图中未示出)、下移按钮(图中未示出),该上移按钮、下移按钮均与步进电机3信号连接或电连接,通过上移按钮、
下移按钮来控制步进电机3的运行,以实现光线在书籍上的上移和下移,实现对阅读位置进行跟踪。
54.本发明提供的阅读跟踪装置,通过步进电机3带动发光结构1进行转动,以使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在书籍上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该移动的光线来对阅读的位置进行跟踪,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55.为便于对阅读跟踪装置的运行进行控制,本技术中的阅读跟踪装置还可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与步进电机3信号连接,以便于通过该控制模块来控制步进电机3的运行,提高控制的智能化程度;具体的,本技术优选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以简化控制系统。
56.本技术中的连接结构2包括圆弧状的齿环21,齿环2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齿状结构;步进电机3的输出轴31上固定连接有齿轮轴32,齿轮轴3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状结构;第二齿状结构适于与第一齿状结构配合以使齿轮轴32与齿环21相啮合。
57.使用该阅读跟踪装置时,步进电机3根据指令,如使用者通过上移按钮发出的上移指令,或使用者通过下移按钮发出的下移指令等,进行运行,输出轴31进行转动,输出轴31的转动方向根据相应的指令而定;由于输出轴31通过齿轮轴32与齿环21相啮合,输出轴31转动的同时带动齿环21转动,进而带动与连接结构2相连的发光结构1进行转动,使得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在书籍上进行移动,实现对阅读位置的跟踪。
58.为保证阅读跟踪装置中发出的光线始终照射在书籍上,参见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阅读跟踪装置还包括与连接结构2相邻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7,该第一限位结构7用于对连接结构2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行限定。
59.具体的,第一限位结构7包括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以及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挡光板22与第二挡光板23,第一挡光板22与第二挡光板23分别设置于齿环21的两端;第一挡光板22与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相适配;第二挡光板23与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相适配;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60.其中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的位置根据对发光结构1进行限定的上限位置而定,当发光结构1转动至上限位时,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正好照射至书籍的最高位置,此时第一挡光板22与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相接触,控制模块控制步进电机3停止运行;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的位置根据对发光结构1进行限定的下限位置而定,当发光结构1转动至下限位时,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正好照射至书籍的最低位置,此时第二挡光板23与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相接触,控制模块控制步进电机3停止运行;需要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的书籍大小不同,因此不同书籍的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为使得该阅读跟踪装置能够适用于多数书籍,本技术中发光结构1转送至上限位以及下限位时,发出的光线不一定会与每一本书籍上的最高位、最低位相对应。
61.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阅读跟踪装置还包括电机座33,该电机座33与步进电机3固定连接,用于对步进电机3进行固定;第一限位结构7还包括电路板73,其中第一光电感应开关71、第二光电感应开关72均与电路板73固定连接;输出轴31依次穿过电机座33、电路板73与齿轮轴32固定连接。
62.为提高连接结构2的稳定性,连接结构2进一步通过销轴24与电机座33转动连接;具体的,该销轴24一端穿过电路板73与电机座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结构2转动连接,以使该阅读跟踪装置工作过程中,连接结构2能够绕该销轴24进行旋转,避免连接结构2脱
落。
63.其中阅读跟踪的范围根据齿环21的转动角度而定,本技术优选齿环2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75
°
,在该转动角度范围内,能够实现对目前大多数尺寸的书籍内容进行阅读跟踪。
64.本技术中的发光结构1可以为任意能够发出光线的结构,本技术优选该发光结构1选自发光二级管、一字线激光模组中的一个,并进一步优选一字线激光模组,以便于通过该一字线激光模组发出线状的光线来对阅读位置进行跟踪,使得线状的光线与书本上的行数相对应,从而使得对阅读位置的标识更加明显,降低跟踪难度。
6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灯,参见图4所示,该台灯包括灯头4,与灯头4转动连接的支架5,以及如上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该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灯头4内。
66.其中灯头4作为台灯的光源,支架5用于对灯头4进行支撑固定;通过在灯头4内设置阅读跟踪装置,使得该台灯能够通过该阅读跟踪装置实现对阅读位置的跟踪、标识,从而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
67.进一步的,参见图5、图6所示,本技术中的灯头4包括主灯41,以及两个连接于主灯41两侧的辅灯42;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主灯41内。
68.将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位于灯头4中间位置的主灯41内,有助于扩大阅读跟踪装置对书籍上内容进行跟踪的范围,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
69.本技术中的主灯41包括具有槽型结构的主灯壳体411,以及连接于主灯壳体411下方的主灯照明部412;主灯壳体411与主灯照明部412围合构成容纳空间,阅读跟踪装置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且主灯照明部412设置有与发光结构1相适配的透光孔4121。
70.使用该阅读跟踪装置时,阅读跟踪装置中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孔4121射出,照射至书籍上,来对阅读位置进行跟踪、标识。
71.本技术优选透光孔4121设置于照明壳体4122的顶端。
72.为便于操作,可将阅读跟踪装置的开关等命令按钮与台灯的命令按钮集成设计;此外,由于台灯开启后,灯头4作为灯源,也会发射出光线;为使得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台灯开启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阅读的位置进行标识,本技术优选发光结构1发出光线的颜色与灯头4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或发光结构1发出光线的亮度明显亮于灯头4发出光线的亮度。
73.本技术中的主灯照明部412包括主灯照明壳体4122,以及与主灯照明壳体4122相连的第一光扩散板4123,主灯照明壳体4122与第一光扩散板4123围合构成主灯灯源容纳区;主灯灯源容纳区内设置有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的底端向靠近第一光扩散板4123的方向倾斜;照明壳体4122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反光层。
74.本技术优选主灯照明壳体4122的截面为凹槽结构,第一光扩散板4123位于主灯照明壳体4122凹槽结构的开口处,与该主灯照明壳体4122相连,共同围合构成主灯灯源容纳区;将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设置于该主灯灯源容纳区内,通过在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安装相应的led灯来作为主灯光源;为提高照明效果,将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倾斜设计,具体的,本技术优选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与主灯照明壳体4122的侧壁连接,且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从上端到下端依次由主灯照明壳体4122的侧壁向第一光扩散板4123于水平方向的中心方向倾斜,从而使得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上的led灯发射的光线射向主灯照明壳体4122的顶端内侧,进一步通过主灯照明壳体4122顶端内侧的第一反光层进行反射后,射向与第一反
光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光扩散板4123上,再经第一光扩散板4123对光线进一步扩散后,射出主灯41。
75.为提高照明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一光扩散板4123上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且均匀分布的长条状的第一凹透镜,通过设置这些凹透镜来进一步增加光扩散面积,提高对光线的扩散效果,加强匀光效果,进而提高照明效果。
76.本技术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中led光源的设置以及选择方法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技术不对主灯灯条安装板4124上的具体结构以及选择方法进行限定。
77.此外,为避免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被第一光扩散板4123进行扩散后,照射在书籍上的光线面积过大,无法准确的对阅读位置进行标识,本技术优选在第一光扩散板4123上设置与透光孔4121相适配的透明结构,即该透明结构处不设置光扩散结构,从而使得发光结构1发射的光线依次经透光孔4121、透明结构后射出主灯41,该射出的光线不经过光扩散板,因而不被进一步扩散,从而使得该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以点状或直线状结构照射于书籍上,对阅读的位置进行有效标识。
78.本技术中的辅灯42可以为任意现有技术中能够作为台灯灯源的灯结构,两个辅灯4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技术优选两个辅灯42的结构新式相同。
79.具体的,本技术优选辅灯42包括旋转部421、辅灯照明部422以及第二转轴423;旋转部421与主灯41相连;旋转部421与主灯41相接触的面称为连接面;辅灯照明部422通过第二转轴423与旋转部42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423于水平方向沿与连接面平行的方向分布。
80.本技术优选辅灯42为长方形结构,辅灯42的宽边与主灯41相接触;将第二转轴423的分布方向设计为水平方向,并与连接面平行,从而使得通过将辅灯照明部422绕第二转轴423进行旋转,能够调节辅灯照明部422与主灯41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灯头4能够从多个方向射出光线,调节灯头4光线的照射角度,避免在灯头4的照射范围内出现物体的影子。
81.本发明提供的台灯,将灯源设计为一个主灯41、两个辅灯42,且两个辅灯42的辅灯照明部422的角度可以调节,使用该台灯时,通过调节主灯41两侧的辅灯照明部422的角度,对辅灯照明部422的光线角度进行调节,结合主灯41的光线角度,使得灯头4的射出光线具有多个射出方向,从而避免在灯头4的照射范围内出现物体后,会在桌面上产生该物体的影子,提高台灯的照明效果。
82.参见图13所示,为便于将辅灯照明部422与旋转部421相连,本技术中的辅灯42还包括连接部425,该连接部425一端与辅灯照明部4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部421通过第二转轴423转动连接,通过连接部425绕第二转轴423旋转,来带动辅灯照明部422进行旋转。
83.具体的,连接部425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二转轴423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孔4251,旋转部42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二转轴42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4213,通过将第二转轴42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4251与第二连接孔4213,实现连接部425与旋转部421的连接。
84.其中第二转轴423可以为一整体结构;本技术优选该第二转轴4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转轴423分别从连接部425的两侧将连接部425与旋转部421进行连接。
85.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旋转部421还包括第一螺母4211,第一螺母4211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转轴423设置有与该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第二连接孔4213内设置有与第一螺母4211相适配的螺母安装部,第一螺母4211设置于该螺母安装部内,且第一螺母4211能够沿该螺母安装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滑动;旋转部421还包括第一橡胶垫4212,该第一橡胶垫
4212上设置有与第二转轴423相适配的第一通孔4214,且该第一橡胶垫4212设置于第二连接孔4213内。
86.将连接部425与旋转部421进行连接时,第二转轴42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4251、第一橡胶垫4212,与位于第二连接孔4213内的第一螺母4211相连;连接过程中,向外侧拉第二转轴423,使得第一橡胶垫4212与连接部425产生挤压,从而在对连接部425进行转动过程中,该第一橡胶垫4212作为阻尼元件,使得连接部425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
87.为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优选主灯41通过第一转轴424与旋转部42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24于水平方向沿与连接面垂直的方向分布;此处的连接面仍指,旋转部421上与主灯41相接触的面。
88.第一转轴424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第一转轴424与连接面相垂直;对于本技术而言,优选主灯41、辅灯42均为长方体结构,且该台灯处于使用状态时,主灯41以及辅灯42的长度沿使用者的左右方向分布,因此,本技术中第一转轴424沿主灯41的长度方向分布,即第一转轴424沿使用者的左右方向分布;通过第一转轴424将主灯41与旋转部421转动连接,使得旋转部421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转动,旋转部421转动的同时,带动辅灯照明部422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对辅灯42的照射角度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扩大辅灯42的照明范围,从而使得灯头4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不同照明需求,扩大使用范围。
89.为便于将主灯41与辅灯42相连,参见图7、图8、图13所示,主灯41的两个端盖上均设置有第三连接孔413;旋转部421包括第一转轴424,第一转轴424沿主灯41的长度方向分布;旋转部421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4215,第一转轴424适于与第三连接孔413、第四连接孔4215相配合以实现主灯41与旋转部421的转动连接,具体连接过程中,使第一转轴424依次穿过第四连接孔4215、第三连接孔413以实现主灯41与辅灯42于竖直方向的转动连接。
90.为进一步提高主灯41与辅灯42之间转动的阻尼,本技术中第一转轴424与第三连接孔4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垫414,通过该第二橡胶垫414来增加转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将辅灯42停留在任意位置;具体的,第二橡胶垫414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424相适配的通孔,将第一转轴424穿过该通孔,实现第二橡胶垫414与第一转轴424的连接。
91.本技术中第一转轴424沿轴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4241,以便于使电线通过该第二通孔4241进行铺设;为避免对辅灯42进行旋转过程中对电线造成损坏,本技术进一步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对旋转部421的旋转角度来进行限制。
92.具体的,本技术中的主灯壳体411还包括与第一转轴424相适配的第二螺母4242,以及限位结构4243;第二螺母4242、限位结构4243均设置于第三连接孔413内;第一转轴424依次穿过第四连接孔4215、第二橡胶垫414、限位结构4242与第二螺母4241相连,且限位结构4243与旋转部421相连;限位结构4243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244,第三连接孔413内设置有限位凹槽4131;限位凹槽4131适于与限位凸起4244相配合,以实现对第一转轴424转动角度的限制。
93.旋转部421转动时,带动与之相连的限位结构4243转动;限位结构4243转动过程中,限位凸起4244的转动范围受限位凹槽4131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转动;因此,与该限位结构4243相连的旋转部421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从而对旋转部42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以免因使用过程中无限制的对旋转部421进行旋转而造成电线的损坏;其中旋转部421的角度旋转范围根据限位凹槽4131而定,本技术优选该旋转部421的角度旋
转范围为60
°

94.为实现限位结构4243与旋转部421的连接,本技术中旋转部421靠近主灯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4216,限位结构4243靠近旋转部4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245,第二卡接部4245适于与第一卡接部4216相配合,以实现限位结构4243与旋转部421的连接。
95.其中第一卡接部4216与第二卡接部4245为任意能够适配的卡接结构,本技术不对第一卡接部4216以及第二卡接部4245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96.使用过程中,对旋转部421进行旋转,旋转部421通过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部4216与第二卡接部4245,带动限位结构4243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限位凸起4244与限位凹槽4131相互配合对旋转部42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进而对辅灯4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橡胶垫414的阻尼作用,使得辅灯42能够在转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固定。
97.参见图9、图10所示,本技术优选辅灯照明部422包括辅灯壳体4221、与辅灯壳体4221相连的第二光扩散板4222,辅灯壳体4221与第二光扩散板4222围合构成辅灯灯源容纳区;辅灯灯源容纳区内设置有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的底端向靠近第二光扩散板4222中心的方向倾斜;辅灯灯壳4221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反光层。
98.本技术优选辅灯壳体4221为截面为凹槽的槽钢结构,第二光扩散板4222位于该槽钢结构的开口处,与该槽钢结构相连,共同围合构成辅灯灯源容纳区;将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设置于该辅灯灯源容纳区内,通过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上设置的led灯来提供光源;为提高照明效果,将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倾斜设置,具体的,本技术优选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与辅灯壳体4221的侧壁连接,且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从上端到下端依次由辅灯壳体4221的侧壁向第二光扩散板4222的中心方向倾斜,从而使得辅灯灯条安装板4223上的led灯发射的光线射向辅灯壳体4221的顶端内侧,进一步通过辅灯壳体4221的顶端内侧的第二反光层进行反射后,射向与第二反光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光扩散板4222上,再经第二光扩散板4222将光线射出辅灯。
99.为提高照明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二光扩散板4222上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且均匀分布的长条状的第二凹透镜4224,通过设置这些凹透镜来进一步增加光扩散面积,提高对光线的扩散效果,加强匀光效果,进而提高照明效果。
100.本技术提供的台灯还包括阅读书架6,该阅读书架6与支架5转动连接,且阅读书架6的高度低于灯头4的高度。
101.通过在支架5上设置阅读书架6,在使用台灯时,通过阅读书架6来对阅读的书籍进行固定,在便于使用者进行阅读的同时,还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
102.通过将阅读书架6与支架5转动连接,以便于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转动来调节阅读书架5的角度,从而使得阅读书架5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不仅使用范围广,还有利于通过将阅读书架5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与角度来促使使用者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其中阅读书架6可以为任意形式的阅读书架,本技术不对阅读书架6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103.此外,本技术通过使阅读书架6的高度低于灯头4的高度,还能够通过支架5对灯头4以及阅读书架6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使得灯头4中的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阅读书架6上的书籍上,通过该发光结构1照射至阅读书架6上的光线来对阅读位置进行标识、跟踪。
104.参见图11所示,本技术中的支架5包括底座51,与底座51转动连接的竖直支撑架52,以及与竖直支撑架52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支撑架53;第一水平支撑架53与主灯41转动连接。
105.竖直支撑架52用于在竖直方向对灯头4进行支撑,第一水平支撑架53用于在水平方向对灯头4进行支撑;通过将竖直支撑架52与底座51之间的连接方式、竖直支撑架52与第一水平支撑架53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水平支撑架53与主灯41之间的连接方式均设置为转动连接,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转动来从多个方向对灯头4的位置、角度、高度等进行调节,使得该台灯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多种使用需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106.具体的,本技术中的竖直支撑架52包括第一连接杆521,套设于该第一连接杆521外部的第二连接杆522,第一油缸523;第一连接杆521的底端与底座51转动连接;第一油缸523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杆522固定连接,第一油缸523的底端与底座51以及第一连接杆521转动连接;第一水平支撑架53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杆531与第四连接杆532,以及与第三连接杆531、第四连接杆532均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板533;第三连接杆531、第四连接杆532均与主灯5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521的顶端、第二连接杆522的顶端均与第一连接板533转动连接;支架5还包括第二油缸55,第二油缸55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杆522转动连接,第二油缸55的活塞杆与第三连接杆531转动连接。
107.具体的,本技术在主灯41上设置有第一燕尾连接部415,第三连接杆531、第四连接杆532均与该第一燕尾连接部41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08.其中第一油缸5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油缸523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杆522的两侧;为便于操作,本技术优选第二油缸55的阻尼方向为向上,一方面便于通过该第二油缸55的阻尼来对灯头4进行支撑,提高台灯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向上抬升灯头4的难度,从而降低对灯头4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难度。
109.同样,为便于对支架5进行调节,本技术优选第一油缸523的阻尼方向为向下,从而在将竖直支撑架52向前或向后调节时,需要克服第一油缸523的阻尼力,且可以通过该第一油缸523使向前或向后调节后的竖直支撑架52保持平衡,同时还可降低将竖直支撑架52调节至竖直方向的难度,便于操作。
110.为便于将阅读书架6与支架5相连,本技术中的支架5包括第二水平支撑架54,该第二水平支撑架54的一端与竖直支撑架5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阅读书架6转动连接。
111.具体的,该第二水平支撑架5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五连接杆541、第六连接杆542;第五连接杆541、第六连接杆542均与主灯41转动连接;支架5还包括第三油缸56,第三油缸56的底端与竖直支撑架52转动连接,第三油缸56的活塞杆与第五连接杆541转动连接。
112.具体的,本技术在阅读书架6上设置有第二燕尾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五连接杆541、第六连接杆542均与该第二燕尾连接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13.为便于操作,本技术优选第三油缸56的阻尼方向为向上,一方面便于通过该第三油缸56的阻尼来对阅读书架6进行支撑,提高台灯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向上抬升阅读书架6的难度,从而降低对阅读书架6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难度。
114.进一步的,为增加支架5的调节角度,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杆521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上杆5211、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接下杆5212,第二连接杆522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二连接上杆5221、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下杆5222,第二连接上杆5221套设于第一连接上杆5211
的外侧,第二连接下杆5222套设于第一连接下杆5212的外侧;竖直支撑架52还包括第二连接板524,第一连接上杆5211、第一连接下杆5212、第二连接上杆5221、第二连接下杆5222以及第五连接杆541、第六连接杆542均通过销轴与该第二连接板524转动连接;第三油缸56的底端与第二支撑下杆5222转动连接。
115.本技术提供的支架5还包括第四油缸57,第四油缸57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板524转动连接,第四油缸57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上杆5221相连;本技术优选第四油缸57的阻尼方向为向下,从而在将竖直支撑架52向前或向后调节时,需要克服第四油缸57的阻尼力,且可以通过该第四油缸57使向前或向后调节后的竖直支撑架52保持平衡,同时还可降低将竖直支撑架52调节至竖直方向的难度,便于操作。
116.本技术中的竖直支撑架52,通过将第二连接上杆5221套设于第一连接上杆5211的外部,将第二连接下杆5222套设于第一连接下杆5212的外部,一方面提高支架5的美观性,另一方面,第一连接下杆5212与第二连接板524的连接点、第一连接下杆5212与底座51的连接点、第二连接下杆5222与第二连接板524的连接点、第二连接下杆5222与底座51的连接点共同构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同样,第二连接上杆5221与第一连接板533的连接点、第二连接上杆5221与第二连接板524的连接点、第一连接上杆5211与第一连接板533的连接点、第一连接上杆5211与第二连接板524的连接点共同构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来使支架5的角度保持稳定,避免使用过程中在未经使用者调节的情况下支架5的角度自行改变,提高支架5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17.本技术中的第一水平支撑架53,通过第三连接杆531、第四连接杆532、第一连接板533以及第一燕尾连接部415,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第二水平支撑架54,通过第五连接杆541、第六连接杆542、第二连接板524以及第二燕尾连接部,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通过该平行四边形的结构来使灯头4以及阅读书架6的角度保持稳定,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灯头4以及阅读书架6自身的重量而改变角度。
118.本发明通过支架5中多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一方面使得该支架5能够对灯头3以及阅读书架6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又使得该支架5在调节完成后,角度能够保持不变,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11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阅读跟踪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0.s1:接收阅读跟踪命令;
121.s2:若阅读跟踪指令为下移指令,则控制步进电机3沿第一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122.若阅读跟踪指令为上移指令,则控制步进电机3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123.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选自逆时针方向与顺时针方向中的一种,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124.其中步进电机3旋转一个单元角度是指,发光结构1发出的光线在书籍上移动一个行距时步进电机3所旋转的角度;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分别是逆时针方向还是顺时针方向,可根据阅读跟踪装置的具体结构而定。
125.使用者使用该阅读跟踪装置时,可以通过相应的开关按钮来选择相应的命令,这些开关按钮可以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譬如,阅读或抄写完一行后,需要将照射在书籍上的
光线下移一行,此时,可按压下移按钮,下达下移指令;控制模块接收到下移指令后,控制步进电机3沿第一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在该步进电机3的驱动下,发光结构1进行旋转,同时,发光结构1发射的光线在书籍上向下移动一行,继续对将要阅读的下一行文字进行标识,实现对阅读位置的跟踪。
126.相反,若需要将光线移动至前文继续阅读,或阅读完一页之后,需要将光线移动至一页的开始一行处,可按压上移按钮,下达上移指令;控制模块接收到上移指令后,控制步进电机3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在该步进电机3的驱动下,发光结构1进行旋转,同时,发光结构1发射的光线在书籍上向上移动一行,继续对上一行文字进行标识。
127.本技术中步骤s2还包括:
128.若阅读跟踪指令为自动跟踪阅读指令,则获取自动跟踪阅读速度;
129.根据自动跟踪阅读速度获取换行时间,并进行计时;
130.将计时的时间与换行时间进行比对,当计时的时间达到换行时间时,控制步进电机3沿第一方向旋转一个单元角度。
131.选择自动跟踪阅读指令时,可通过相应的按钮来选择自动跟踪阅读速度;选定自动阅读跟踪速度后,控制模块即控制步进电机3按照该选定的速度进行运行,使得发光结构1产生的光线在书籍上依次向下移动,实现对阅读位置的自动跟踪。
132.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