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2-25 20:5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房监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着互联网公司继续壮大的基石。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交换和传播的时代,信息网络已经和我们的日常办公、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机房作为信息处理与交换的重要场所,用于安放多种重要设备,例如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集群、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配线、网络监控终端等等。通常,不同规模的信息服务所需配备的设备数量不同,相应地,用于安放这些设备的机房的面积也不相同。小型机房的占地面积通常为几十到几百平方米,而大型机房的占地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
3.因此,需要设置监控设备对整个机房进行监控,排除机房的安全隐患,避免机房中的设备由于故障瘫痪。机房监控主要是针对机房所有的设备及环境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机房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发现部件故障或参数异常,即时采取多媒体动画、语音、电话、短消息等多种报警方式,记录历史数据和报警事件,提供智能专家诊断建议和远程监控管理功能以及web浏览等。然而现有的机房监控往往采取被动监控的方式,等待故障或灾害出现后才能进行报警,仍会产生较大的损失。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机房监控系统对于机房内的安全隐患只能在发生后进行报警,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不能及时预测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机房监控系统对于机房内的安全隐患只能在发生后进行报警,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不能及时预测安全隐患的发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监控中心,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影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发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到环境参数后,将环境参数与预设环境方案进行对比后,通过预设在机房内环境调控设备对机房环境进行调控,并对异常的环境参数进行报警;监控中心在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
警器发出警报;监控中心实时对向机房内的设备供电的线路进行断电检测,若出现断电状况启动预设的备用电源为机房进行供电,同时通过预设报警器进行报警;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监控影像和环境参数实时上传至预设云服务器中。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8.优选的,所述监控中心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具体包括:监控影像包括对于机房内的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监控中心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判断热成像监控影像中是否存在点位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若存在则启动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种类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内进行监控进而生成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通过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提前发现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进行检修,有效降低机房内火灾的发生概率,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具体包括: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通过有害气体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易燃气体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易燃气体进行检测;通过火灾烟雾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烟雾进行检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2.优选的,所述环境调控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高效快捷的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4.优选的,所述监控中心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在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警器发出警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监控中心在机房入口对即将进入机房的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权限识别,所述身份权限识别采用面部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读取识别、身份id识别和密码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监控中心控制监控摄像头对验证身份后进入机房的工作人员的人脸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摄像;监控中心提取监控影像中工作人员的人脸特征与预先储存的工作人员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与先前身份识别读取身份验证信息为同一人,若为同一人则验证通过,
若验证未通过则发出警报;并且监控中心将获取到的行为特征与预先存储的违规行为特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若是则发出警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并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监控,能够进一步对机房的设备进行保护,提高机房的安全性,避免引发严重的事故,做到防范于未然,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16.优选的,还包括监控中心对未在使用状态的备用电池的电量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备用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即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未在使用状态的备用电池的电量进行监测,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于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包括监控中心模块、机房监控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权限认证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且所述监控中心模块、机房监控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环境调节模块、权限认证模块、断电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之间相互通信连接;所述机房监控模块,包括多个监控摄像头,用于对机房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影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环境调节模块,用于对机房环境进行调控;所述权限认证模块,用于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所述断电检测模块,用于对向机房内的设备供电的线路进行断电检测,若出现断电状况启动预设的备用电源为机房进行供电,同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所述报警模块,用于进行报警提醒;所述监控中心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还用于在完成身份权限认证后的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20.优选的,多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包括若干个监控摄像机和若干个热成像摄像头,所述监控中心模块接收若干个热成像摄像头拍摄的热成像监控影像,并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热成像监控影像,判断热成像监控影像中是否存在点位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若存在则启动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同种类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内进行监控进而生成
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通过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提前发现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进行检修,有效降低机房内火灾的发生概率,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22.优选的,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多个有害气体传感器、多个易燃气体传感器和多个烟雾传感器;所述环境调节模块包括空调、加湿器、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2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2.采用不同种类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内进行监控进而生成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通过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提前发现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进行检修,有效降低机房内火灾的发生概率,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3.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房智能监控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房环境参数检测步骤的方法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影像核对分析步骤的方法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的系统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监控中心模块;2、机房监控模块;21、监控摄像机;22、热成像摄像头;3、环境监测模块;31、温湿度传感器;32、有害气体传感器;33、易燃气体传感器;34、烟雾传感器;4、环境调节模块;41、空调;42、加湿器;43、通风设备;44、消防设备;5、权限认证模块;6、断电检测模块;7、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参照图1,一种机房智能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机房监控:建立监控中心,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影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s2、热成像影像分析:监控中心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s3、机房环境参数检测: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发送至监控中心;s4、机房环境调节:监控中心接收到环境参数后,将环境参数与预设环境方案进行对比后,通过预设在机房内环境调控设备对机房环境进行调控,并对异常的环境参数进行报警;环境调控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s5、影像核对分析:监控中心在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警器发出警报;s6、断电检测:监控中心实时对向机房内的设备供电的线路进行断电检测,若出现断电状况启动预设的备用电源为机房进行供电,同时通过预设报警器进行报警;监控中心对未在使用状态的备用电池的电量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备用电池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即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通过对未在使用状态的备用电池的电量进行监测,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s7、上传数据至云盘: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监控影像和环境参数实时上传至预设云服务器中。采用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31.上述步骤s2中监控中心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具体包括:监控影像包括对于机房内的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监控中心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判断热成像监控影像中是否存在点位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若存在则启动报警器,同时将将温度异常的点位进行标记并标注温度数值,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采用不同种类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内进行监控进而生成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通过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提前发现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进行检修,有效降低机房内火灾的发生概率,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32.参照图2,上述步骤s3中通过布置于机房内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具体包括:a1、温湿度检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a2、有害气体检测:通过有害气体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含量进行检测;
a3、易燃气体检测:通过易燃气体传感器对机房内的易燃气体进行检测;a4、烟雾检测:通过火灾烟雾传感器对机房内的烟雾进行检测。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33.参照图3,上述步骤s5中监控中心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在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警器发出警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b1、权限认证:监控中心在机房入口对即将进入机房的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权限识别,所述身份权限识别采用面部识别、指纹识别、ic卡读取识别、身份id识别和密码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b2、特征摄像:监控中心控制监控摄像头对验证身份后进入机房的工作人员的人脸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摄像;b3、人脸特征验证:监控中心提取监控影像中工作人员的人脸特征与预先储存的工作人员人脸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与先前身份识别读取身份验证信息为同一人,若为同一人则验证通过,若验证未通过则发出警报;b4、行为特征监控:并且监控中心将获取到的行为特征与预先存储的违规行为特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若是则发出警报。本发明方法通过监控摄像头识别进入机房的人员的人脸特征,从而获取其身份信息,来确认进入机房的人员的身份,出现工作人员以外的人脸特征则会启动警报器进行警报,防止无关人员甚至违法人员进入机房对机房内设备造成损坏或者数据的盗窃等行为,保证设备和数据的安全;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识别,出现违规行为则利用警报器警告,杜绝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域、工作时间内出现抽烟、打瞌睡等情况,保证机房的安全。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并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监控,能够进一步对机房的设备进行保护,提高机房的安全性,避免引发严重的事故,做到防范于未然,提高机房的安全性。
3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参照图4,一种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模块1、机房监控模块2、环境监测模块3、环境调节模块4、权限认证模块5、断电检测模块6和报警模块7。且监控中心模块1、机房监控模块2、环境监测模块3、环境调节模块4、权限认证模块5、断电检测模块6和报警模块7之间相互通信连接。机房监控模块2,包括多个监控摄像头,用于对机房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影像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环境监测模块3,用于对机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发送至监控中心。环境调节模块4,用于对机房环境进行调控。权限认证模块5,用于对进入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认证。断电检测模块6,用于对向机房内的设备供电的线路进行断电检测,若出现断电状况启动预设的备用电源为机房进行供电,同时通过报警模块7进行报警。报警模块7,用于进行报警提醒。监控中心模块1,用于对获取到的监控影像进行储存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况,若出现则启动报警模块7进行报警,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还用于在完成身份权限认证后的员工进入机房后通过监控影像进行核对,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则启动报警模块7发出警报。
35.通过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对机房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且通过对监控影像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异常状况,提前处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
效果;并且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并且通过对机房内供电线路进行断电检测结合备用电源的设置,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36.参照图4,多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包括若干个监控摄像机21和若干个热成像摄像头22,监控中心模块1通过若干个监控摄像机21能够对机房进行监控并对进入机房的内的员工进行人脸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监控和识别。所述监控中心模块1接收若干个热成像摄像头22拍摄的热成像监控影像,并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热成像监控影像,判断热成像监控影像中是否存在点位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若存在则启动报警模块7发出警报,并发送报警信息至巡逻人员处。采用不同种类的监控摄像头对机房内进行监控进而生成正常监控影像和热成像监控影像,通过对热成像监控影像进行分析读取,提前发现温度超过预设基准值的点位,进行检修,有效降低机房内火灾的发生概率,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37.参照图4,环境监测模块3包括多个温湿度传感器31、多个有害气体传感器32、多个易燃气体传感器33和多个烟雾传感器34;所述环境调节模块4包括空调41、加湿器42、通风设备43和消防设备44。通过对机房环境参数的检测,再通过预设的机房调控设备对机房内环境进行维持,使得机房内环境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下,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38.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方法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