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吸尘器及其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4 16:4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及其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吸尘器通常都配置有多种不同的工作头,而且用些工作头由于工作场景的特殊性,需要吸尘器采用特别设定的风机功率或工作模式。
3.现有技术通常是手动调节,为不同的工作头选择不同的风机功率或工作模式。
4.但如果人为疏忽选择错误或忘记选择,就会出现风机功率或吸尘器工作模式与特定的工作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会影响吸尘器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工作头甚至风机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发明目的
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器,通过吸尘器对工作头的自动识别,以使吸尘器风机自动调整和适配不同工作头的不同工作模式。
7.(二)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
9.风机,
10.壳体,至少包括入风口和出风口;
11.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风机置于所述壳体中;
12.第一工作头,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
13.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识别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检测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第一工作头,以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14.第二方面,一种用于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所述吸尘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工作头和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延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15.通过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吸尘器加电;
16.所述吸尘器通电后,所述主控单元检测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的工作头是否为所述第一工作头;
17.当在所述延时电路设定的延迟时间点前后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工作头中的负载电流发生由无到有的变化时,判定为第一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18.第三方面,一种用于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所述吸尘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工作头、第二工作头和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导电回路,所述第二工作头仅包括第二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19.通过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吸尘器加电;
20.所述吸尘器通过电后,所述主控单元检测择一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处的工作
头;
21.当检测出工作头中的负载具有电流,且所述导电回路也有电流时,判定为第一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22.当检测出工作头中的负载具有电流,而所述导电回路没有电流时,判定为第二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二工作头的第二工作模式。
23.(三)有益效果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一些工作头中设置识别单元,可使吸尘器自动判定当前的工作头,从而启动相应的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影响吸尘器的工作效果或对工作头甚至风机造成损害的情况。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工作示意图;
26.图2是图1所示吸尘器与不同工作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吸尘器不同工作头的工作框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延时电路的吸尘器工作框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示意图;
31.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33.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34.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7.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工作示意图。
39.图2是图1所示吸尘器与不同工作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40.如图1所示,吸尘器经常会面临不同的工作场景,比如在光滑的地板上,在毛绒的地毯上或在布质的沙发上等。不同的工作场景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工作头,如图2所示,比如地毯刷、地板刷、床刷等。现有技术通常是手动调节,为不同的工作头选择不同的风机功率或工作模式。但如果人为疏忽选择错误或忘记选择,就会出现风机功率或吸尘器工作模式与特定的工作不匹配的情况,一方面会影响吸尘器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工作头甚至风机造成损害。
4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吸尘器不同工作头的工作框图。
42.如图3所示,第一工作头包括有负载和识别单元,第二工作头仅包含负载,第三工作头为纯机械结构不包括任何负载和电路。
43.参见图1、2、3,一种吸尘器,包括:
44.风机,
45.壳体,至少包括入风口和出风口;
46.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风机置于所述壳体中;
47.第一工作头,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
48.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识别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检测所述识别单元识别所述第一工作头,以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4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尘器,还包括:
50.第二工作头,所述第二工作头与所述第一工作头择一地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所述第二工作头仅包括第二负载。
5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单元为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电机主板上,并串联于所述第一工作头的工作电机与所述吸尘器的电源的电回路中,以延迟所述工作电机的启动。
5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53.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场效应管和rc充电电路,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间的电压vgs受所述rc充电电路的控制。
54.当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间的电压vgs达到设定值时,延时电路导通,而rc充电电路根据电容、电阻值的不同设置,就可以控制栅极与源极间的电压vgs从延时电路两端加电后,多长时间达到栅极与源极的导通值,以实现延时电路的导通。
55.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c充电电路的电阻两端并联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导电方向与所述rc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方向相反。
56.rc充电电路的电阻两端并联有二极管,并且使二极管的导电方向与rc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方向相反,在断电后可加快电容的放电速度,为下一次延时启动做准备。
57.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电路还包括静电放电管,所述静电放电管的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
58.设置静电放电管,并使其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可用来防止吸尘器工作时产生的静电对栅极造成击穿。
59.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电路根据所述rc充电电路中电容的大小不同,具有不同长度的延迟时间,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延时电路的延迟时间的不同,识别不
同类型的所述第一工作头。
60.参见图4,上述延时电路的具体电路包括,输入所述延时电路的脉冲电压经过二极管d4、电阻r8、电容c5组成的半波整流电路,为a点提供了直流电压,通过电阻r4、r5分压后得到b点电压,b点电压作为充电电压供给由电阻r9和电容c6组成的rc充电电路。当电容c6上c点电压上升到2.5v(该高电压可使u2三极管导通,也就是u2的导通电压)以上时,u2内置的三极管导通,d点电压置低(d点为低电平),电阻r1、r3分压得到e点电压,电容c2将脉冲电压滤波为脉动直流电压,e点电压波形如图5中所示。此时p-mos场效应管q1的vgs电压降保持在一个稳定电压值,高边p-mos场效应管q1导通,从而使负载回路导通。
61.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静电放电管esd1的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用来防止吸尘器工作时产生的静电对栅极造成击穿。
62.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负载停转时产生的反向电动势提供泄放回路的二极管d1。
63.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阻r2、r7通过a点电压为基准源u2提供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开机前期d电压为a点电压,高电平。当c点电压(即c6两端充电电压)高于2.5v后,d点为低电平;开机后通过r9给c6充电,当c6电压值超过2.5v时(也就是u2的导通电压),u2的pin1和pin3导通,d点为低电平。当d点电平被拉低后,p-mos场效应管q1才会导通,工作头的负载,比如地毯刷马达,才通电启动。
6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延时电路的吸尘器工作框图。
65.如图所示,第一工作头中设置有图4所示的延时电路,能够实现通电后使得第一工作头,比如地毯刷的启动时间的延迟,从而使主控单元能检测到该延迟,一般为100ms,从而判定连接至吸尘器上的刷头为第一工作头。
66.主控单元对该延迟的检测,比如是在该延迟时长100ms的时点前后,90ms-110ms的20ms的时间段内检测负载回路中的电流是否发生了由无到有的变化,如果是则说明该工作头的负载串联有该延迟时长电路,进而就可以判定该工作头就是该延时电路对应的工作头;否则,就说明该工作头上没不是该延时电路对应的工作头。
67.对于如图3所示的第三工作头,比如地板刷、床刷等,该类工作头为纯机械工作头,不含有任何负载和电路。此时,主控单元检测不到工作头中的负载回路的电流,则主控单元控制风机以第三模式开始工作,该第三模式也可以作为吸尘器的默认工作模式。
6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时电路根据所述rc充电电路中电容的大小不同,具有不同长度的延迟时间,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延时电路的延迟时间的不同,识别不同类型的所述第一工作头。
69.比如所述延时电路的延迟时间为200ms或300ms,则主控单元就可以在该延迟时点的前后时间段去判断是否有负载回路电流由无到有的变化,以判定不同延迟时间对应的不同类型的第一工作头,从而启动相应的类型的第一工作头的工作模式。
7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单元为所述第一工作头接口上与所述主控单元独立连接的导电回路。当所述第一工作头接口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处时,所述导电回路就独立地使所述主控单元中的相应电路导通,从而使所述主控单元启动相应的工作模式。
7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回路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头接口上的不同位置,每一位置对应一种类型的所述第一工作头。当主控单元检测到不同位置上的导电回路,即不同
位置上的导电回路使主控单元中不同的电路导通时,主控单元就会启动相应的不同的工作模式。
72.上述导电回路,比如是设置在第一工作头与壳体入风口接口处的一个确定位置的导线。当该第一工作头接到吸尘器壳体入风口处时,在吸尘器主控单元为吸尘器加电后,吸尘器主控单元就能检测到一个确定位置的导线中的电流,从而判定该第一工作头为某一确定的第一工作头,从而启动与该第一工作头相应的风机工作模式。因为导线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一工作头接口任一确定位置,而吸尘器主控单元检测到的不同位置的导线的导通,可以对应吸尘器主控单元中某一特定电路的导通,从而选择性地启动吸尘器风机的某一确定的工作模式。
7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示意图。
74.如图6所示,一种用于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所述吸尘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工作头和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延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75.s110:通过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吸尘器加电;
76.s120:所述吸尘器通电后,所述主控单元检测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口处的工作头是否为所述第一工作头;
77.s130:当在所述延时电路设定的延迟时间点前后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工作头中的负载电流发生由无到有的变化时,判定为第一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78.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示意图。
79.如图7所示,一种用于吸尘器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所述吸尘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工作头、第二工作头和主控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头包括第一负载和导电回路,所述第二工作头仅包括第二负载,所述方法包括:
80.s210:通过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吸尘器加电;
81.s220:所述吸尘器通过电后,所述主控单元检测择一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入风处的工作头;
82.s230:当检测出工作头中的负载具有电流,且所述导电回路也有电流时,判定为第一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83.s240:当检测出工作头中的负载具有电流,且所述导电回路没有电流时,判定为第二工作头,所述主控单元启动所述风机针对所述第一工作头的第一工作模式。
84.两种方法实施例中,后一实施例方法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主要在,前一实施中的第一工作头是通过延时电路来识别的,后一实施中的工作头是通过导电回路来识别。该导电回路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工作头的不同位置,来导通主控单元的不同电路,从而使主控单元启动不同的风机工作模式。
85.以上参照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换和修改,这些替换和修改都应落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
86.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8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