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2-24 14:3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自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版本(release)12开始,第四代(4
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称为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与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d2d通信允许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
3.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直通链路进行d2d通信。目前,在发送方终端设备发起建立直通链路连接请求时,仅能够与一个响应该请求的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对于一个直通链路请求触发建立多个直通链路。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实现,如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电路等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 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并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并根据第二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其中,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
6.通过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并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可以与不同的终端设备建立多条直通链路,不需要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请求消息来建立多条直通链路,提高了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多条直通链路的效率,节省信令开销。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v2x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源层2 id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不同。
8.通过上述设计,对于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使用不同的源
层2 id 与不同的终端设备进行单播建立流程中信令交互,避免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源层2 id发生碰撞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的层2 id对与不同的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开启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的时刻,第一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不停止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超期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停止接收或丢弃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10.通过上述设计,第一定时器只在计时完成时停止,不会因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的响应消息而停止,第一终端设备能给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处理其他终端设备的消息,从而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能给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所属多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直通链路。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同时,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开启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
12.通过上述设计,通过第二定时器与一条单播建立流程对应,通过一个第二定时器监测第一终端设备的一条单播建立流量,第二定时器计时完成,第一终端设备结束该单播建立流程,避免对端终端设备长时间不响应造成的资源浪费。且第一终端设备上的每一条单播建立流程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14.通过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能够在单播建立资源不足时,拒绝对端终端设备的直通链路建立请求,避免被动接受,造成负载过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四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达到了预设阈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拒绝认证或者拒绝安全模式控制。可选的,第四消息携带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为缺少单播链路资源。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或第三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包括: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不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源层2 id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直通链路的通信。
20.通过上述设计,当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直通链路建立完成后,第一终
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仍可以沿用第二源层2 id继续进行直通链路的通信,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源层2 id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另外可以避免直通链路的对端终端设备发生层2 id 碰撞所导致的问题。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v2x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五消息,第五消息包含第三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五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四源层2 id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包含第三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四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和第二源层2 id不同。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开启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的时刻,第一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不停止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超期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停止接收或丢弃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消息同时,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开启第二定时器,该第二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第二定时器与第三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五消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六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六消息包括第三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或第六消息包括第三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包括:第二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二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不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四源层2 id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直通链路的通信。
2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实现,如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电路等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并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 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时,保持第一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第一定时器超时;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不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v2x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源层2 id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不同。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开启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的时刻,第一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不停止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超期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停止接收或丢弃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同时,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开启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四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达到了预设阈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拒绝认证或者拒绝安全模式控制。可选的,第四消息携带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为缺少单播链路资源。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或第三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包括: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不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源层2 id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直通链路的通信。
40.关于第二方面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1.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实现,如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电路等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
通链路用于v2x通信;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不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目的层2 id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第一目的层2 id是根据第一请求消息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源层2 id;第二终端设备启动第三定时器,第三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时刻;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停止第三定时器。
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目的层2 id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二目的层2 id为根据第三消息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源层2 id。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该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二目的层2 id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直通链路的通信。
46.关于第三方面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实现,如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电路等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48.通过上述设计,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接收段终端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起单播建立请求,后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现有实现方式与该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该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请求消息后建立多条直通链路的实现方式更加简单。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启动第三定时器,第三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第一定时器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时被关闭。
50.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实现,如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芯片、电路等部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之间的直通链路。
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52.上述第五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可参照上述第四方面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53.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意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54.示例性地,该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5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
56.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57.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
5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控制发送模块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并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保持第一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第一定时器超时;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
5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6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6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
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62.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或上述第五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63.示例性地,该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6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下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所述下行数据用于发送给终端设备;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6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可达;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66.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67.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68.第十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69.第十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70.第十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通信接口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71.图1为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72.图2a为一种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直通链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73.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二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三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四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79.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0.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8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82.图1为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终端设备1021、终端设备1022和终端设备1023)。
83.其中,终端设备1021与终端设备1022,终端设备1021与终端设备1023之间可以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连接,其中,侧行链路属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一种直通链路。终端设备1021与终端设备1022,终端设备1021与终端设备1023之间的通信,可以称为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比如,终端设备1021可以向终端设备1022 发送数据,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1021可以称为发送方终端设备(initiating ue)或源终端设备(source user),终端设备1022可以称为接收方终端设备或目标终端设备(target ue);又比如,终端设备1022可以向终端设备1021发送数据,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1022可以称为发送方终端设备或源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021可以称为接收方终端设备或目标终端设备。
84.进一步地,当终端设备1021和终端设备1022在近距离范围内时,通过相互发现后可以直接通信,比如终端设备1021和终端设备1022之间可以基于近场通信5(proximitycommunication 5,pc5)接口建立连接,进而通过该连接进行通信,其中,该连接可以称为 pc5连接或pc5链接或pc5通信链路。
85.应理解,网络架构中终端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而且图1是以手机为例示出的,对此也不作限定。本技术各实施例均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
86.为了便于理解,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术语的解释说明也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87.一、终端设备
88.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 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远程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备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89.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
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或可实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技术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90.二、直通链路
91.直通链路用于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直通链路可以包括物理直通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和物理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其中,pssch用于承载直通链路数据(sl data),pscch用于承载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所述sci也可以称为直通链路调度分配(sidelink scheduling assigment,sl sa)。sl sa是用于数据调度相关的信息,比如,用于承载pssch的资源分配和/或调制编码机制(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信息。
92.可选的,直通链路通信还可以包括:物理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uplinkcontrol channel,psucch)。物理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道也可以简称为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道。物理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道也可以称为物理直通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feedback channel,psfch)。物理直通链路反馈信道也可以简称为直通链路反馈信道。其中,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道或直通链路反馈信道可以用于传输直通链路反馈控制信息(sidelink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sfci)。直通链路反馈控制信息也可以简称为直通链路反馈信息,也可以称为直通链路上行控制信息(sidelink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l uci)。其中,直通链路反馈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信息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其中,harq 信息可以包括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性确认(negtive acknowledgement, nack)。
93.sl是直通链路的一种,可应用于车联网(vehicle to x,v2x)场景,x可以指任意的对象。比如,车联网通信可包括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到路侧基础设施(vehicle toinfrastructure,v2i)、车到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以及,车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 v2n)等。所述车联网还可称为协作智能交通系统(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its)等。
94.上述图1所示意的网络架构可以适用于各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的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是4g(或者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 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或者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当然也可以是未来的通信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95.三、层2 id pair(层2 id对)
96.层2 id pair包括源层2 id(source layer-2 id)和目的层2 id(target layer-2 id)。对于发送端ue而言,源层2 id为该发送端ue自身的层2 id,目的层2 id为目的ue的层2id。
ue发送一个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与不同的终端设备建立多条直通链路,不需要initiating ue发送多个第一请求消息,提高了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多条直通链路的效率,节省信令开销。
12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initiating ue(ue1),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第四终端设备则分别为信令1的接收方终端设备。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中将第一终端设备简称为ue1,将第二终端设备简称为ue2,将第三终端设备简称为ue3,将第四终端设备简称为ue4。即本技术后续所描述的ue1均可替换为第一终端设备,ue2均可替换为第二终端设备,ue3均可替换为第三终端设备,ue4均可替换为第四终端设备。
122.下文为方便说明,图2a中步骤101中的直通链路建立请求信令可以简记为信令1;步骤102中的直通链路鉴权请求信令可以简记为信令2;步骤103中的直通链路鉴权响应信令可以简记为信令3;步骤104中的直通链路安全模式命令信令可以简记为信令4;步骤105 中的安全模式完成信令可以简记为信令5;步骤106中的直通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可以简记为信令6。
123.示例性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是信令1,第二消息可以是信令2和/ 或信令4,第三消息可以是信令3和/或信令5,第一响应消息可以是信令6。
124.在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前,结合前述的名词解释对本技术实施例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125.一、层2 id pair
126.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多个层2 id pair,以ue1和ue2的交互为例,例如多个层2 id pair 包括: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信令1)时所使用的层2 id pair 1,ue2发送第二消息(信令2和/或信令4)时所使用的层2 id pair 2,ue1发送第三消息(信令3和/或信令5)所使用的层2 id pair 3,ue2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信令6)所使用层2 id pair 4。
127.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层2 id pair 1中的(ue1的)源层2 id记为第一源层2 id,目的层2 id(v2x业务标识对应的目的层2 id)记为第一目的层2 id。将层2 id pair 3中的 (ue1的)源层2 id记为第二源层2 id,目的层2 id记为第二目的层2 id。
128.将层2 id pair 2中的(ue2的)源层2 id记为第三源层2 id,其中,层2 id pair 2中的目的层2 id为(ue1)第一源层2 id。层2 id pair 4中的(ue2的)源层2 id为第三源层2 id,目的层2 id为(ue1的)第二源层2 id。
129.二、用户信息(user information,user info)
1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消息还可能包含user info,user info可以包括源用户信息(source userinfo)和目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类似的,对于发送端ue而言,source user info 为发送端ue自身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为目的ue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对于接收端ue而言,接收到的消息中的source user info为发送端ue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 为接收端ue自身的用户信息。
13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消息(信令1至信令6)还可能包含user info,user info包括源用户信息(source user info)和目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类似的,对于发送端ue而言, source user info为发送端ue自身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为目的ue的用户信息。对应的,对于接收端ue而言,接收到的消息中的source user info为发送端ue的用户信息,targetuser info为接收端ue自身的用户信息。
132.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中source user info为ue1自身的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不携带target user info。ue2发送的第二消息中source user info为ue2 自身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为ue1自身的用户信息。ue1向ue2发送的第三消息中 source user info为ue1自身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为ue2自身的用户信息。
133.如下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134.参见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式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包括:
135.步骤201: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136.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v2x业务的标识(v2x service identifier),且不包括目标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可选的,该第一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ue1的用户信息(source user info)、安全相关参数等。
137.其中,v2x业务的标识,用于标识v2x业务,例如v2x业务的标识是提供商服务标识符(provider service identifier,psid)或intelligent智能运输系统-应用程序对象标识符 (transport systems application object identifier,its-aid)。应理解,上述仅为举例说明,本技术实施对v2x业务标识不作限定。
138.示例性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是上述直通链路建立请求信令(信令1),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如前所述,直通链路用于传输v2x通信,v2x通信包括v2x业务的数据和信令。
139.示例性地,ue1广播第一请求消息,一种实施方式,ue1可以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v2x 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ue1如何确定第一源层2 id和目的层2 id可以参见前文相关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140.可选的,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ue1还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开启定时器,例如,在步骤201中,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可以开启第一定时器。
141.具体的,第一定时器用于监控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当响应消息的反馈超过该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该响应消息无效。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的时刻,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可以为设定时长,ue1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等待接收一个或多个ue的响应消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时器仅在计时完成时停止,即第一定时器不会在计时中途停止,例如,ue1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保持第一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第一定时器计时达到设定时长。
142.对应的,一个或多个ue均可以接收该第一请求消息,该一个或多个ue为该第一请求消息的接收端ue。接收端ue比如可以是ue1周围,即在距离ue1一定范围内的ue。
143.步骤202: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一响应消息。
144.第一响应消息用于响应第一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ue2直通链路建立的结果,该结果包括建立成功或建立失败,示例性,第一响应消息可以是上述信令6,信令6可以是接受直通链路建立消息(建立成功),或者为拒绝直通链路建立消息(建立失败)。
145.ue1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ue1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例如,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即建立失败,ue1不建立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又例如: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即建立成功,ue1建立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
146.可选的,在步骤202之前,ue1还可以接收到ue2发送的第二消息(例如信令2和/ 或信令4),该第二消息包含ue2的用户信息,第二消息用于获取直通链路对应的安全参数,例如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例如身份鉴权)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具体请参见下文实施例一中步骤302a的具体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147.随后,ue1可以向ue2发送第三消息(例如信令3和/或信令5)。如前所述,ue1可以使用第一源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在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时,一种可实施的方式,ue1使用一个第二源层2 id(即新的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不同)向ue2发送该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含(第二消息请求的)安全参数和ue2的用户信息,可选的,第三消息还可以包含ue1的用户信息。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避免多个接收端ue的源层2 id 碰撞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具体参见下文步骤303a的具体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148.可选的,ue1在发送第三消息之前,ue1确定ue1上已建立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不小于,即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未达到该预设阈值时,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避免ue1上的单播链路数量过多。若达到该预设阈值,则ue1可以拒绝与 ue2建立直通链路,具体参见步骤303a中相关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149.可选的,ue1在发送第三消息时,可以启动第二定时器,即第二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 ue1发送第三消息的时刻,第二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此时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具体请参见步骤303a中对第二定时器的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ue1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前,等待接收ue2的第一响应消息,若在第二定时器超时前,ue1接收到ue2的第一响应消息,则ue1停止第二定时器,应理解的是,第二定时器与ue2一一对应,即第二定时器用于监控ue2的响应消息,因此,在ue1接收到ue2的第一响应消息时,可以关闭该第二定时器。当ue2的第一响应消息的反馈超过第二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则该第一响应消息无效。
150.步骤203:ue1接收ue3的第二响应消息。
151.第一响应消息用于响应第一请求消息,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ue3直通链路建立的结果,该结果包括建立成功或建立失败,示例性,第一响应消息可以是上述信令6,信令6可以是接受直通链路建立消息(建立成功),或者为拒绝直通链路建立消息(建立失败)。
152.ue1根据第二响应消息建立ue1与ue3之间的直通链路。
153.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3和步骤202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203,再执行步骤202,也可以是同时执行,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对于步骤203的具体执行步骤请参见对步骤202的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54.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155.实施例一
156.在实施例一中,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启动第一定时器,即第一定时器在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长时(即计时完成)停止,即第一定时器在计时过程中不会停止,一定会超时。ue1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前等待接收一个或多个ue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为该一个或多个ue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157.参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8.步骤301: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同时启动第一定时器。对应的,ue x(例如ue2、 ue3)接收该第一请求消息。
159.具体的,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为ue1生成第一请求消息后,将第一请求消息传递至ue1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以传输发送。
160.该第一请求消息前文步骤201中已经进行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61.ue1使用自身的源层2 id和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ue1确定源层2 id 和目的层2 id的方式可以参见前文相关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说明。示例性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报文头部和数据部分,ue1可以将源层2 id和目标层2 id封装/填入第一请求消息的报文头部,随后,将发送该第一请求消息。
162.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可以为设定时长,第一定时器的名称可以是t5500,t5500仅在计时完成时停止,即t5500不会在计时中途停止,ue1在t5500超时前,等待接收一个或多个ue的响应消息。应理解,t5500仅为举例,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定时器的名称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定时器的名称更换为其它名称而执行相同的功能。
163.需要说明的是,若ue1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用户信息,则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可以启动第二定时器,例如t5000,第二定时器在计时完成时停止或在ue1接收到首个响应消息时停止。
164.对应的,ue1周围的ue接收来自该直通链路建立请求,假设接收到ue1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的接收端ue(记为uex)有多个,ue2为uex中对第一请求消息指示的v2x 业务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ue中的其中一个。如下以ue2为例,对ue2与ue1建立直通链路的后续流程进行介绍:
165.步骤302a:ue2向ue1发送第二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二消息。
166.其中,第二消息用于获取直通链路对应的安全参数,示例性地,第二消息可以是上文中的信令2和/或信令4。具体的,第二消息为信令2时,用于进行相互认证以及生成基础密钥(k
nrp
),第二消息为信令4时,用于请求与ue1建立(直通链路的)安全(包括决定信令面和控制面的完整性保护和加密算法,以及生成其他链路相关密钥k
nrp-sess
会话的密钥, nrpek(new radio pc5 encryption key,新无线pc5加密密钥)加密的密钥以及nrpik (new radio pc5 integrity key,新无线pc5完整性密钥)完整性保护的密钥等)。
167.对应的,在步骤302a中,一种可实施的方式,ue2首先向ue1发送信令2,在接收到 ue1的信令3后,ue2向ue1发送信令4,第二消息为信令2和信令4。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ue2向ue1发送信令4,第二消息为信令4。
168.具体的,在发送第二消息时,ue2确定一个新的源层2 id(第三源层2 id),并将根据第一请求消息确定的ue1的第一源层2 id作为目的层2 id,ue2使用第三源层2 id(sourcelayer-2 id)和第一源层2 id(target layer-2 id)发送第二消息。具体的,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ue1的用户信息,第二消息可以包含ue2的用户信息(source user info)。还可以包含 ue1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
169.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二消息。
170.应理解,每当ue1接收到来自某个ue x的第二消息时,首先判断该第二消息是否为 ue1首次从该ue x接收到消息。如果是首次接收到的,则相应地与该ue x建立一个新的单播建立流程。例如,ue1接收到ue2发送的第一条信令为信令2,信令2便是ue1首次接收到ue2的信令。又例如,ue1接收到ue2发送的第一条信令为信令4,信令4便是 ue1首次接收到ue2的信令。
171.示例性地,ue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的source layer-2 id和source user info来判断该信令是否为首次从该ue接收到的。例如,ue1将从ue2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的sourcelayer-2 id和source user info,与记录的历史接收到的消息中的source layer-2 id和sourceuser info进行比对,若历史接收到的消息中均不存在该第二消息中的source layer-2 id和 source user info,则确定ue1首次从ue2接收到信令。
172.假设在步骤302a中,ue1从ue2接收到第二消息为首次从ue2接收到的消息。ue1 响应该第二消息,执行步骤303a。应理解的是,若该第二消息非首次从ue2接收到的消息,则ue1不需要与ue2建立新的单播建立流程,即不需要执行后续步骤303a。
173.步骤303a: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对应的,ue2接收来自 ue1的第三消息。
174.第二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ue1发送第三消息的时刻,具体的,ue1发送第三消息的时刻,为ue1的as层传输该第三消息的时刻。其中,第二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例如,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8s,ue1发送第三消息时,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为6s,则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6s。第二定时器的名称可以是t5000, t5000在计时完成时停止,或者,在t5000超时前,ue1在接收到ue2的第一响应消息时, t5000停止。
175.由于不同的ue x的source layer-2 id可能发生碰撞,例如,ue2发送的第二消息中 source layer-2 id与ue3发送的第二消息中的source layer-2 id相同,从而导致ue1与不同的ue以相同的层2 id pair(源层2 id和目的层2 id)建立不同的直通链路,这样,ue1 便可能将不同的ue认作相同的ue,后续,可能出现ue1发送给ue 2的信令或数据,ue3也能收到的情况;反之,ue 2发送给ue 1的信令或数据,ue 1无法判断是ue 2发送的还是ue 4发送的。
17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发送第三消息时,ue1可以根据ue2 的第二消息,确定ue1自身的一个新的源层2 id,并使用该新的源层2 id与ue2进行后续的消息交互。
177.ue1确定一个新的源层2id的方式有多种,如下示例性列举几种:
178.生成方式一:
179.ue1随机生成一个新的层2id(例如,生成一个24bit的随机数),并确保这个新的层 2id与现有ue1上的源层2id和目的层2id均不重复。
180.生成方式二:
181.ue1以ue2发送的第二消息中包含的源用户信息为随机因子,生成一个新的层2id(例如,生成一个24bit的随机数),并确保这个新的层2id与现有ue1上的源层2id和目的层 2id均不重复。
182.生成方式三:
183.ue1以ue2发送的第二消息中包含的源用户信息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例如md5),以哈希算法的最末或者最前的24bit作为一个新的层2id,并确保这个新的层2id与现有ue1 上的源层2id和目的层2id均不重复。
184.为方便描述,下文将步骤301中,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的源层2 id记为第一源层 2 id,将步骤303a中,ue1发送第三消息时的源层2 id记为第二源层2 id。ue2发送第二消息时的源层2 id记为第三源层2 id。
185.具体的,在发送第三消息时,ue1根据从ue2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确定ue2的第三源层2 id,ue1将ue2的第三源层2 id作为目的层2 id,ue1使用该第二源层2 id和第三源层2 id向ue2发送第三消息。其中,第三消息包含但不限于直通链路的安全参数和ue2 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示例性地,第三消息可以是信令3和/或信令5。若步骤302a 中,ue1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为信令2,则ue1向ue2发送信令3;若步骤302a中,ue1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为信令4,则ue1向ue2发送信令5。
186.对应的,ue2接收到ue1发送的第三消息。ue2确定第三消息中的target user info与 ue2的用户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ue2将根据第三消息确定的ue1的第二源层2 id 作为新的目的层2 id,ue2使用第三源层2 id和第二源层2 id,与ue1进行后续的消息交互。若不一致,则ue2丢弃该第三消息。
187.可选的,在步骤303a之前,还可以包括:ue1判断ue1自身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是否达到了(不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303a;否则, ue1向ue2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拒绝ue2的第二消息,或者说,第四消息用于指示ue1拒绝与ue2相互认证或拒绝与ue2建立安全,进而中止ue1与ue2之间直通链路的建立,例如第四消息为authentication reject(拒绝验证身份)或者security mode reject (安全模式拒绝),可选的,第四消息还可以指示拒绝原因,例如第四消息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原因值),原因值具有不同的值,每个值表征一种拒绝原因,例如,原因值为5表示资源受限(limited resources),原因值为111表示协议未知错误等。
188.其中,ue1已建立的直通链路是指ue1接收到对端ue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且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时,ue1已经建立的与对端ue(任何ue)的直通链路。 ue1上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是指ue1接收到其他ue的第二消息后,响应于第二消息与该其他ue进入单播建立流程后续步骤后,即将建立的直通链路。预设阈值为ue1同一时间能建立(或者说维持)直通链路的最大数量。
189.应理解的是,在执行步骤303a之前,ue1确定ue1上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190.步骤304a,ue2向ue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一响应消息,关闭该第二定时器。
191.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时,ue2使用第三源层2 id(source layer-2 id)和第二源层2 id (target layer-2 id)向ue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二源层2 id可以是ue2根据第三消息确定的,例如,如前所述第三消息的报文头部封装有第二源层2 id,ue2可以根据第三消息的报文头部确定第二源层2 id。ue2将第二源层2 id作为目的层2 id。
192.如前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ue2与ue1的直通链路建立结果,该建立结果包括建立成功或建立失败。这里,ue2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ue2建立与ue1 之间的直通链路,ue1接收到ue2的第一响应消息后,ue1建立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其中,若ue1建立了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则ue1可以继续使用第二源层2 id与ue2 之间进行直通链路的v2x通信,该v2x通信包含数据交互和信令交互。
193.对应的,ue1接收到来自ue2的第一响应消息,同时关闭第二定时器,即t5000。应理解,ue1接收到该第一响应消息时,t5000未超时。
194.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在步骤304a中,若t5000超时,ue1未接收到
ue2的第一响应消息,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ue1向ue2发送单播建立请求,直到重发单播建立请求的次数达到最大设定重发次数。其中,该单播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ue2建立直通链路,该单播建立请求包含ue2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ue1沿用第二源层2 id (source layer-2 id)和第三源层2 id(target layer-2 id)向ue2发送该单播建立请求。
195.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ue1是否向ue2发送单播建立请求,取决于ue1的应用层是否还需要建立与ue2的直通链路,如果需要,ue1向ue2发送单播建立请求,否则, ue1不向ue2重发单播建立请求。
196.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后,在t5500超时时,ue1未成功建立任何直通链路,则ue1向ue2发送单播建立请求,直到重发单播建立请求的次数达到最大设定重发次数。
197.应理解,ue1向ue2重发单播建立请求之前,ue1也可以确定ue1上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198.如前所述,t5000的设定时长为t5500的剩余计时时长,若ue1接收到ue2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时,t5000未超时,则t5500也未超时,即t5500仍在计时,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后接收到的首个响应消息ue2的第一响应消息,ue1不关闭t5500,t5500继续计时,直到计时时间到达设定时长。在t5500的计时过程中,ue1 还可能接收到uex中除ue2之外的其余ue的响应消息,则在t5500超时前,ue1可以继续处理其余ue的响应消息。例如,ue1还接收到ue3的响应消息,下面对ue1与ue3 建立直通链路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199.步骤302b,ue3向ue1发送第二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3的第二消息。
200.步骤303b,ue1向ue3发送第三消息,同时启动一个新的第二定时器。对应的,ue3 接收来自ue1的第三消息。
201.这里的新的第二定时器,是指区分于步骤302a中,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时启动的第二定时器。例如,步骤302a中,ue1启动第一t5000,在步骤302b中,ue1启动第二 t5000。即ue1可以针对每一个首次接收到第二消息的ue,建立一个独立的单播建立流程。
202.类似的,ue1根据从ue3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确定一个新的源层2 id,记为第四源层2 id,该第四源层2 id与ue1上已有的层2 id不同,即第四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第二源层2 id和第三源层2 id均不同。换而言之,在单播建立流程中,ue1使用不同的sourcelayer-2 id与不同的ue进行交互,以此区分不同的ue。
203.其中,ue1确定第四源层2 id的方式可以参见步骤302a中确定第二源层2 id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204.步骤304b,ue3向ue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3的第一响应消息,关闭该新的第二定时器。
20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是以图2a所示的流程为例,对不同ue所发送的消息进行名称,表征不同的ue与ue1建立直通链路的具体流程。本技术中不同的uex发送的消息名称虽然相同,但实际上该消息可以是不同的,即ue1与ue2交互的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分别与,ue1和ue3交互的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一响应消息不同,例如,ue3的第一响应消息并非指与ue2的第一响应消息相同,ue2的第一响应消息是指 ue2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ue3的第一响应消息是指ue3对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206.示例性地,也可以将ue3发送的第二消息记为第五消息,将ue1发送给ue3的第三消息记为第六消息,将ue3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记为第二响应消息。下文为方便描述,仍沿用图2a所示的流程(即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对不同uex与ue1交互的消息进行命名,类似问题下文不再重复说明。
207.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a至步骤304a,与,步骤302b至步骤304b,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即可以先执行步骤302b至步骤304b,再执行步骤302a至步骤304a,也可以是步骤302a至步骤304a,与步骤302b至步骤304b同时或穿插交替执行,应理解,同时或穿插交替执行是指在执行与ue2的单播建立流程时也可以执行与ue3的单播建立流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而ue1与ue2的单播建立流程,应按照步骤302a至步骤304a的顺序执行,ue1与ue3的单播建立流程,按照步骤302b至步骤304b的顺序执行。
208.一种可能的场景,若在步骤304a和步骤304b之后,第一定时器t5000还未计时完成,则ue1可以继续处理其余ue(除ue2和ue3之外的ue)的响应消息。若第一定时器t5000 计时完成,则ue1停止接收或丢弃其余ue的响应消息。
209.通过上述方法,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后,能够响应多个ue的第二消息,并分别与该多个ue中的每一个ue进行单播建立流程,分别建立与多个ue之间的多个单播,各单播建立流程之间互不干扰。
210.实施例二
211.在实施例二中,ue1发送一个第一请求消息后,可以选择只建立一个单播建立流程。
212.参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3.步骤401:ue1使用第一源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对应的, ue x(例如ue2、ue3)接收该第一请求消息。
214.除启动的定时器不同之外,步骤401与步骤301的其余内容相同,请参见上述对步骤 301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215.如前所述,第二定时器(例如t5000),在计时达到设定时长或ue1接收到首个响应消息时停止。
216.步骤402:ue2向ue1发送第二消息。对应的,ue1使用第一源层2 id接收来自ue x 的第二消息。
217.应理解,步骤402为假设ue1首先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为ue2发送的,ue1接收到的首个第二消息还可能是ue x中的除ue2之外的其他任一ue的。对于步骤402可以参见上述对步骤302a的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18.步骤403:ue1停止使用第一源层2 id接收消息。
219.ue1在使用第一源层2 id接收到首个第二消息后,停止使用第一源层2 id接收消息,或者说ue1丢弃使用第一源层2 id接收到的其他消息。
220.步骤404:ue1根据ue2的第二消息确定ue1自身的一个新的源层2 id(记为第二源层2 id),并使用第二源层2 id来处理与ue2的单播建立流程,即使用第二源层2 id与 ue2进行信令交互。例如,步骤405:ue1使用第二源层2 id向ue1发送第三消息,对应的,ue2接收ue1发送的第三消息。
通信包含数据交互和信令交互。
240.若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则为建立失败,ue1不建立与ue2之间的直通链路。一种可实施的方式,ue1在缓存的第二消息中,选择一个新的第二消息,与该选择的第二消息所属的ue建立单播建立流程。参见步骤506至步骤508,其中,ue1该单播建立流程的具体执行步骤可以参见上述步骤503至步骤505,此处不再赘述。
241.对于步骤505的具体执行步骤可以参见上述步骤303a的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42.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在第二定时器超时,ue1未接收到来自目标ue的第一响应消息,则ue1还可以向该目标ue发送单播建立请求,尝试与该目标ue重新建立直通链路。
243.应理解,不同实施例中的第一源层2 id可以不同,以及第二源层2 id可以不同,上述第二源层2 id意为与第一源层2 id区分,指示第二源层2 id与第一源层2 id,并非对于 ue1所确定的新的源层2 id的具体值的限定。
244.通过上述方法,ue1发起单播建立请求后,可以触发建立多条直通链路,在具有建立一条直通链路需求而未建立成功时,可以不重复发起单播建立请求,能够节省信令开销,缩短时延。
245.实施例四
246.在实施例四中,ue1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启动第四定时器,第四定时器的功能与第一请求消息相关。
247.参见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8.步骤601,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同时启动第四定时器。对应的,ue x接收来自ue1 的第一请求消息。
249.第四定时器的功能包括:若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第四定时器在ue1接收到首个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停止;若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第四定时器在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长时停止,即第二定时器不会中途停止,一定会超时。
250.步骤602,ue2向ue1发送第二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二消息。
251.步骤603,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对应的,ue2接收来自 ue1的第三消息。
252.步骤604,ue2向ue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一响应消息,同时关闭第二定时器。
253.通过上述方法,ue1可以默认启动一个定时器,即第四定时器,该第四定时器的功能能够灵活适配于ue1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
254.实施例五
255.参见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五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6.步骤701:ue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同时启动第三定时器。对应的,ue2接收来自ue1 的第一请求消息。
257.具体的,第一请求消息包含v2x业务的标识,且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
258.ue1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目的层2 id发送第一请求消息,ue1确定第一源层2 id以及目的层2 id的方式前文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259.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收端ue与ue1建立直通链路,第一请求消息还包含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ue请求与ue1建立ue1与接收端ue之间的直通链路。换而言之,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接收端ue向ue1发起单播建立请求。
260.步骤702:ue2向ue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对应的,ue1接收来自ue2的第二请求消息,同时关闭第三定时器。
261.ue2为第一请求消息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端ue的其中一个,此处以ue2为例,对ue1 和ue2之间建立直通链路的方法进行介绍:ue2将第一源层2 id作为目的层2 id,并使用第三源层2 id和第一源层2 id向ue1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含ue2的用户信息(source user info),还可以包含ue1的用户信息(target user info)。
262.其中,第二定时器(例如t5000)的功能为,ue2在接收到ue1的响应消息时停止,或在计时时间达到设定时长时停止。其他接收端ue与ue1建立直通链路的流程可以参见 ue2与ue1之间建立直通链路的流程。
263.对应的,若在第三定时器(例如t5501)超时前,ue1接收到来自ue2的第二请求消息,则关闭第三定时器。
264.应理解,ue1在接收到ue2的第二请求消息后,首先判断该第二请求消息中的target userinfo是否为ue1的用户信息,如果是,则响应该第二请求消息,并关闭第三定时器;否则,丢弃ue2的第二请求消息,在第三定时器的计时时间内等待接收其他ue的第二请求消息,直到接收到其他ue的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ue1自身的用户信息,或第三定时器计时完成。
265.若第三定时器超时,ue1未接收到包含ue1的用户信息的第二请求消息,则可以通过上述重传方式,重传第一请求消息。
266.步骤703:ue1向ue2发送第二消息,对应的,ue2接收来自ue1的第二消息。
267.步骤704:ue2向ue1发送第三消息,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对应的,ue1接收来自 ue2的第三消息。
268.步骤705:ue1向ue2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对应的,ue2接收来自ue1的第一响应消息,同时关闭第二定时器。
269.若在步骤702至步骤705的过程中,ue1还接收到其他ue的第二请求消息,则ue1 可以根据ue1自身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是否达到设定阈值确定是否拒绝该ue的第二请求消息。具体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270.通过上述方法,ue1通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接收端ue向ue1发起单播建立请求,后续,ue1可以按照现有实现方式与该ue建立直通链路,该方式中,ue1发送一个第一请求消息后建立多条直通链路的实现方式更加简单。
27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定时器(t5500)、第二定时器(t5000)、第三定时器(t5501) 的名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定时器的名称更换为其它名称而执行相同的功能。上述任一定时器的功能也可以集成于现有的定时器中,例如,t5000 也可以具有第四定时器的功能。
272.本技术提供的各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例如,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ue1向ue2发送第三消息之前,还可以判断ue1上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是否达到设定阈值,若未达到,则可以向ue2发送第四消息。具体参见实施例一中的
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73.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800可以以软件或硬件的形式存在。该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2和通信单元80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通信单元8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处理单元802用于对装置800 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803用于支持该装置8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装置800 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1,用于存储装置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274.其中,处理单元8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技术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单元801可以是存储器。通信单元803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通信单元803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或者,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275.该装置8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为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例如,当装置800为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802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803例如可以是收发器。可选的,该收发器可以包括射频电路,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当装置800为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 802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803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802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选地,该存储单元为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单元还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276.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800为上述示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803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
277.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一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直通链路;
278.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二响应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二直通链路。
27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使用第一源层2 id和所述v2x业务对应的目的层2 id,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发送单元,还用于使用第二源层2 id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源层2 id与所述第一源层2 id不同。
28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开启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时刻,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接收单元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时,不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期之后,控制接收单元停止接收或丢弃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28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开启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剩余计时时长。
28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未达到预设阈值。
28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第四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处理单元 802,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已建立的直通链路的数量达到了预设阈值,则控制发送单元向所述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拒绝认证或者拒绝安全模式控制。可选的,所述第四消息携带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为缺少单播链路资源。
28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28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或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28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不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
28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源层2 id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所述直通链路的通信。
288.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用于控制发送单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并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处理单元802,还用于控制接收单元,当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时,保持第一定时器继续计时,直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长;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
28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不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
29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
291.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
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二请求消息,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29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用于启动第三定时器,所述第三定时器的设定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时,停止所述第三定时器。
293.在第四个实施例中,该装置800为上述示例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803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包含车到一切v2x业务的标识,且第一请求消息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直通链路用于v2x通信;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29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用于使用第一目的层2 id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认证或者用于安全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目的层2 id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源层2 id;启动第三定时器,所述第三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时刻;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停止所述第三定时器。
29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使用第二目的层2 id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目的层2 id为根据所述第三消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源层2 id。
29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或者拒绝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响应消息指示接受建立直通链路;处理单元802,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二目的层2 id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所述直通链路的通信。
297.在第五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直通链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直通链路;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
29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信息。
299.参阅图9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如上述示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该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可选的,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1和/或通信线路904。其中,通信接口 903、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1可以通过通信线路904相互连接;通信线路9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
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通信线路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300.处理器9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301.通信接口9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有线接入网等。
302.存储器901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 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承载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9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303.其中,存储器901用于存储执行本技术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9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902用于执行存储器9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技术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304.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05.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具介质。可读具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具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具器(ram)、只读具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具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具器(cd-rom)、光具器件、磁具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30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配置参数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具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具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具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信息传输、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307.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具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周期网络动作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308.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309.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 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 (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
310.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信息同步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具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具介质中具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上面任何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案。
311.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 或流程图描述本技术。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312.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技术。更进一步地,本技术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具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技术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具、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313.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技术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技术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