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2-02-24 10:34: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电子设备中,为提升性能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会采用双核方案。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双核之间会相互通信以实现一些业务功能。但是,相关的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间通信装置,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通道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第一核,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所述第二核。
7.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8.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的情况下,在获取到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从多条通信通道中选择与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
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中多核的架构示意图;
1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核主动向第二核传输数据的流程图;
13.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一核主动从第二核读取数据的流程图;
14.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中通信架构的示意图;
15.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16.图6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1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送缓冲区的示意图;
1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的示意图;
19.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的示意图;
20.图10示出了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21.图11示出了本技术图10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22.图1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核间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23.图13示出了本技术的用于执行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核间通信方法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24.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核间通信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随着电子设备所具备的功能日益丰富,电子设备所需处理的数据的数据量也逐渐增多。为了具备能够处理更多数据的能力,电子设备可以配置更多的进行数据处理的器件。例如,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配置多核处理器来进行数据处理。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核),此时处理器能支持系统总线上的多个处理器,由总线控制器提供所有总线控制信号和命令信号。再者,电子设备中也可以通过配置多种处理器来进行数据处理。示例性的,可以通过配置cpu和mcu(microcontroller unit)来进行数据处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cpu和mcu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所需处理的数据可以理解为实际是由cpu中的核与mcu中的核进行处理的,对应的cpu和mcu进行通信的过程中,也对应是由cpu中的核与mcu中的核之间进行的通信,其中,cpu中的核和mcu中的核均可
以理解为负责数据处理的模块。
27.但是,发明人在对相关的多核处理器或者多种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案进行研究后发现,该相关的多核处理器之间以及相关的多种处理器之间还存在数据通信性能较差,缺乏灵活性的问题。例如,在电子设备具有多种处理器的情况下,多种处理器之间只有一条通信通道,进而使得无论何种类型的数据都只能通过该条通信通道进行传输,进而使得数据通信较为缺乏灵活性。并且,因为只有一条通信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也造成数据传输的速率、实时性以及稳定性方面有待提升。
28.因此,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上述问题后,提出了本技术中可以改善上述问题的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从而在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的情况下,在获取到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从多条通信通道中选择与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29.下面先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进行介绍。
30.如图1所示,在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架构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核10以及第二核20。其中,第一核10和第二核20之间有通信通道30、通信通道40以及通信通道50。
31.该通信通道30包括进行数传输的数据线路31,以及用于时序控制的时序线路32,在该时序线路32的控制下,第一核10和第二核20均可以基于数据线路31主动进行数据传输。可选的,该数据线路31为基于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通信协议的数据线路。其中,该第一通信通道30的通信性能为数据收发速度高、功耗低以及鲁棒性强。
32.下面通过图2和图3所示的内容对基于通信通道30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序进行介绍。
33.如图2所示的为第一核10主动向第二核20传输数据的时序,包括:
34.s101:等待第一信号线置位;
35.s102:第一信号线触发第一电平信号;
36.s103:上锁spi总线;
37.s104:等待第二信号线置位;
38.s105:第二信号线触发第一电平信号;
39.s106:向第二核写入数据;
40.s107:等待第二信号线的复位;
41.s108:第二信号线触发第二电平信号;
42.s109:解锁spi总线;
43.s110:第一信号线复位。
44.再如图3所示,第二核20主动向第一核10传输数据的时序,包括:
45.s110:等待数据;
46.s111:上锁spi总线;
47.s112:准备发送的数据;
48.s113:等待第三信号线置位;
49.s114:第三信号线触发第一电平信号;
50.s115:从第二核中读取数据;
51.s116:等待第四信号线的信号;
52.s117:第四信号线触发第三电平信号;
53.s118:第三信号线复位;
54.s119:解锁spi总线。
5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时序线路32可以包括其中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以及第四信号线。其中,的第一电平信号可以为上升沿信号,第二电平信号可以为下降沿信号,第三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
56.该通信通道40包括有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线路41以及进行流量控制的流控线路42。该流控线路42可以用于对数据线路41中的数据传输开启和停止进行控制。可选的,该数据线路41可以为基于异步串口通信协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数据线路。其中,通信通道40的通信性能为实时性高且传输稳定。
57.该通信通道50包括有第一核10向第二核20请求第二核20的工作状态以及寄存器状态的数据线路51,以及第二核20向第一核10输出日志数据的数据线路52。可选的,数据线路51可以为基于swd(serial wire debug)通信协议的线路,在这种方式下,数据线路51可以包括有swdio数据线以及swclk时钟线。
58.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只是示例性的,电子设备除了包括图1中的第一核10和第二核20外,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核,且所包括的更多的核其他核之间的通信通道也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方式。再者,第一核10和第二核20之间的通信通道也可以包括前述三条通信通道中的部分通信通道。例如,可以只包括通信通道30和通信通道40,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通信通道50所传输的数据可以由通信通道30和/或通信通道40进行传输。再例如,也可以只包括通信通道30和通信通道50,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通信通道40所传输的数据可以由通信通道30进行传输。
59.再者,还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第一核10和第二核20可以为属于同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处理器。示例性的,该第一核10可以为承载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的核(例如,cpu),该第二核20可以为承载传感器数据的核(例如,mcu)。
60.下面再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通信架构进行介绍。
61.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的通信架构中第一个对应的业务会产生所需传输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而待传输数据会经过数据路由算法来从后续的spi通信协议、uart通信协议以及swd通信协议中选择一种协议作为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的协议。类似的,对于第二核对应的业务所产生的所需传输的数据也可以经过前述方式来确定一种协议作。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多条通信通道是基于不同通信协议实施的,那么这里的选择一种协议可以理解为待传输数据选择目标通信通道。
62.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涉及的spi通信协议可以理解为对应的控制线路增加有图1中时序线路32的spi通信协议。
63.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的各实施例。
64.请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
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65.s210: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
6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传输数据为在第一核和第二之间进行传输的数据。可选的,若由第一核执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则待传输数据为第一核传输给第二核的数据,若由第二核执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则待传输数据为第二核传输给第一核的数据。
67.其中,待传输数据可以为业务层所产生的数据。示例性的,若在第一核向第二核传输第二核所需的固件的过程中,待传输数据可以为该所需传输的固件。再者,该待传输数据还可以为控制指令或者状态回复数据等。
68.s220: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69.其中,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会如前述所示的配置有多条通信通道,而不同的通信通道所具有的通信性能可以是不同的,进而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之后,可以从多条通信通道中选择至少一条通信通道作为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性能可以理解为传输数据的能力,例如,传输速率、实时性以及稳定性等。
70.s230: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在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的情况下,在获取到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从多条通信通道中选择与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72.请参阅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73.s310: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
74.s320:获取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
7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型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目标通信通道。
7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有多种方式来确定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
77.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根据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来确定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实时进行变动。例如,在电子设备运行较多程序的过程中,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可能会有较多的数据需要进行交互,进而就会使得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相对较大。再例如,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电子设备并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数据处理,进而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需要进行传
输的数据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在检测到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不大于指定传输阈值时,确定当前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相对较小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式,可以在检测到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大于指定传输阈值时,确定当前为需要传输的数据相对较大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式。
78.其中,可选的,可以通过获取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来表征吞吐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已经确定目标通信通道的待传输数据可以先存放到发送缓冲区中,然后再从该发送缓冲区中取出待发送数据通过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进行发送。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其中包括发送缓冲区60以及通信通道30,在确定待发送数据a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为通信通道30后,可以将待发送数据a存放到发送缓冲区60中,进而通信通道30可以直接从发送缓冲区60读取数据进行发送。因为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也是需要依次发送的,进而当发送缓冲区中所需发送的数据越大,也就意味着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也就越高。例如,若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为50%,那么也就意味着发送缓冲区有一半的区域被待发送数据占用。
79.那么在获取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来作为吞吐量的情况下,指定传输阈值可以为使用率阈值。可选的,该使用率阈值为50%,进而可以在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低于50%时,确定当前为前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式,可以在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不低于50%时,确定当前为前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式。
8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可能会有波动。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识别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进一步的可以检测到在指定时间段内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均不大于指定传输阈值时,确定当前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对应的,可以检测到在指定时间段内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吞吐量均大于指定传输阈值时,确定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示例性的,以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为例,该指定时间段可以为1000ms,对应的,若在1000ms内检测到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均低于50%时,确定当前为前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式,若在1000ms内检测到指定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均不低于50%时,确定当前为前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式。
81.可选的,其中的指定发送缓冲区可以为某个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例如,可以为第一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需要说明的是,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可以理解为发送缓冲区中的所缓冲的数据均通过对应的通信通道进行传输。
82.再者,最为另外一种方式,还可以通过当前所处的运行场景来确定数据传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运行一些程序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收集较多的数据,进而就使得不同核之间有较为频繁的数据传输。
83.例如,以电子设备为穿戴设备为例,当穿戴设备处于用户的运动数据监测场景下,需要更高频率的获取到进行运动监测的传感器的采集数据,以进行一些状态识别。可选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可以是由第二核控制的,而其中的状态识别是由第一核来执行的,那么第二核就会以较高频率的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传输到第一核中以便第一核进行更快速的状态识别。对应的,第一核在完成状态识别之后,也会不断的向第二核发送一些控制指令,进而也会使得第一核有较多的数据需要传输给第二核。进而,电子设备可以识别当前所处的场景,根据预先建立的场景与数据传输模式对应关系,以将当前场景所对应的数据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可选的,电子设备所处的场景可以包括有运动检测场景以
及休眠场景,其中运动检测场景对应前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休眠场景对应前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式。
84.s330: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85.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包括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且第一通信通道的功耗低于第二通信通道的功耗。
86.在这方式下,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包括:若当前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将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的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类型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87.需要说明的是,如前述内容所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下的吞吐量是低于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下的吞吐量的,进而在当数据传输模式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下,可以仅使用第一通信通道来进行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数据传输,以便在保障正常的数据传输的同时,因为第一通信通道的低功耗特性而降低功耗。而在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下,所需传输的数据相对更多,进而可以使得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均可以作为目标通信通道,并且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传输的灵活性,可以使得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分别从第一通信通道进行传输或者从第二通信通道进行传输。
88.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数据类型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包括: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至少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89.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信通道相比第一通信通道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可以使得数据能够能加及时的被传输到目的端。那么在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均可以作为目标通信通道的情况下,若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为了使得待传输数据能够更加及时的传输到目的端,可以将第二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而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的情况下,待传输数据并不是必须及时的传输到目的端,进而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单独通过第一通信通道进行传输,也可以将待传输数据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共同传输。
90.作为一种共同传输方式,所述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至少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包括: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获取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若所述占用程度高于占用程度阈值,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所述占用程度不高于所述占用程度阈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对应有用于按顺序重组的编号;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所述第一部分的目标通信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作为所述第二部分的目标通信通道。
9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信通道具有实时性高的通信性能,但是电子设备不一定随
时都会进行实时类型的数据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通信通道较为空闲(例如,前述的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不高于所述占用程度阈值)的情况下,使第二通信通道也用于传输非实时类型的数据可以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其中有通信通道30和通信通道40均可以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可以将待传输数据b拆分为第一部分b1以及第二部分b2,并配置第一部分b1的目标通道为通信通道30,而第二部分b2的目标通信通道为通信通道40。其中,通信通道30为第一通信通道,通信通道40为第二通信通道。
9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被拆分的待传输数据的不同部分是由不同的通信通道进行传输的,进而使得不同部分被传输到目的端的时间点可能不同,进而通过前述指出的每个部分对应的编号就可以将不同部分按照既定的顺序重组,以便保证待传输数据的完成性和顺序性。示例性的,若前述的第一部分b1的编号为n1,第二部分b1的编号为n2,进而在识别到n1排序在n2之前的情况下,可以在对第一部分b1以及第二部分b2进行重组时,将第二部分b2拼接在第一部分b1的尾部。
93.作为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确定。可选的,可以通过在指定时间段内容通过第二通信通道进行传输的数据的数据量来表征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再者,电子设备中可以对应于每个通信通道都配置一个发送缓冲区。对应的,可以通过获取第二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来确定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例如,若第二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大于50%,则判定占用程度高于占用程度阈值,反之若第二通信通道对应的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不大于50%,则判定占用程度不高于占用程度阈值。
94.还有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的通信通道除了可以包括前述的第一通信通道和第二通信通道外,可选的,所述多条通信通道还包括第三通道,所述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还包括: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状态类型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第三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95.s340: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96.在通过前述方式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目标通信通道后,即可以将待传输数据通过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进行传输。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实时类型的数据可能需要更为即时的传输到目的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第二数据通信通道可能当前还有较多的数据等待传输,那么为了便于实时类型的数据可以更快的进行传输,可选的,所述若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且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实时数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若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且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配置到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发送缓冲区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可选的,如图9所示,第二通信通道40对应有一个发送缓冲区61,确定需要通过第二通信通道40传输的数据会先缓冲到该发送缓冲区61中,然后再读取到第二通信通道40中进行传输。其中,发送缓冲区61中会包括有多个传输位置用于存放所缓冲的数据,并且每个传输位置对应有不同的传输顺序,其中,越靠前的传输位置所的对应的传输顺序越优先。
97.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靠前可以理解为靠向发送缓冲区的出口,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缓冲区61中的数据是通过发送缓冲区的出口被移出发送缓冲区而写入到第二通信通道40中的,那么越靠近发送缓冲区的出口的传输位置,则可以理解为越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而
在发送缓冲区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所存放的数据最为优先进行传输。那么为了便于待传输数据能够尽快的被传输到第二核,则可以在确定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的情况下,将待传输数据配置到发送缓冲区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例如,如图9所示,当前在第二通信通道40中进行传输的为待发送数据b,而后续依次进行发送的为待发送数据c以及待发送数据d,那么当前在进行数据类型判断的为待发送数据e,进而在确定待发送数据e为实时类型的数据的情况下,则可以将待发送数据e配置到发送缓冲区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
9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通道可以为前述图1中的通信通道30,第二通信通道可以为图1中个的通信通道40,第三通信通道可以为图1中的通信通道50。再者,所述第一通信通道包括用于第一核与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的数据线路,控制第一核主动向第二核发送数据的第一时序线路,以及用于控制第二核主动向第一核发送数据的第二时序线路。其中状态类型数据可以包括有关于工作状态的数据、关于寄存器状态的数据以及日志数据,那么所述第三通信通道包括有第一核向第二核请求所述第二核的工作状态以及寄存器状态的第三线路,以及第二核向第一核输出日志数据的第四线路。
9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多条通信通道中的第一通信通道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第二通信通道具有传输实时性高的特点,进而使得可以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来选择是通过第一通信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还是通过第二通信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以提升数据传输有较高灵活性的同时,也可以具有好的传输实时性和传输速率。
100.请参阅图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101.s410: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
102.s420: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类型。
103.s430: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状态类型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第三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04.s440: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状态类型数据,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05.s450: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10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下面通过图11所示的示意图来再次本实施例的整体流程进行说明。其中的上层业务可以为应用层业务,例如,可以为用户的运行数据监测业务,或者其他的调试业务。在当上层业务产生需要传输到另外的核的数据时,该数据进而会被作为待传输数据。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后,会先识别该待传输数据的类型,若识别到类型为状态类型的数据则会将第三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以便通过第三通信通道传输该待传输数据。若识别到类型为非状态类型的数据(其中,非状态类型的数据可以理解为业务数据),则会识别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若当前为前述的第一数据传
输模式,则会直接确定第一通信通道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将待传输数据存放到第一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一发送缓冲区。若当前为前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式,则会通过其中的第一数据选择器来确定待传输数据是否为实时类型的数据,若为实时类型的数据,第一数据选择器则可以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插队模块,以便插队模块存放到第二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二发送缓冲区。
107.若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则会进一步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到第二数据选择器,进而第二数据传输器可以根据前述的方式来确定是将待传输数据存放到第一发送缓冲区,还是将待传输数据拆分为存放到第一发送缓冲区的第一部分,以及存放到第二发送缓冲区的第二部分。
10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有实时类型的数据的标识表以及顺序依赖标识表。可选的,第一数据选择器可以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后,在该实时类型的数据的标识表中查询是否有该待传输数据的标识,若查询有有,则确定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再者,在确定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时,可以再进一步通过顺序依赖标识表查询待传输数据是否可以插队到第二通信通道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可选的,若检测到待传输数据还需要依赖第一缓冲区或者第二缓冲区中还未发送的数据,则即使识别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依然不会插队到第二通信通道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而是会配置到所依赖的未发送的数据之后进行传输。
1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可以先获取待传输数据的类型,对于状态类型数据则可以直接通过第三通信通道进行传输,而对于非状态类型的数据则可以再结合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来确定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进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通信通道来进行传输,有利于是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相互隔离,避免造成干扰,进而提升数据传输的速率的同时还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110.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装置4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所述装置400包括:
111.数据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数据;
112.通道选择单元520,用于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13.数据通信单元530,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114.作为一种方式,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获取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式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15.其中,可选的,所述通信性能包括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实时性。对应的,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若当前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式,将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的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基于所述数据类型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
道;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高于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高于所述第一通信通道的传输实时性。
116.其中,可选的,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实时类型的数据,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至少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17.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非实时类型的数据,获取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占用程度;若所述占用程度高于占用程度阈值,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若所述占用程度不高于所述占用程度阈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对应有用于按顺序重组的编号;将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作为所述第一部分的目标通信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二通信通道作为所述第二部分的目标通信通道。
118.再者,通道选择单元520,还具体用于若当前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式且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实时数据,将所述待传输数据配置到所述第二通信通道的发送缓冲区中最靠前的传输位置进行传输。
119.其中,作为一种方式,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获取发送缓冲区的使用率;基于所述使用率确定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可选的,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若所述使用率大于使用率阈值,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使用率不大于所述使用率阈值,确定当前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式。
120.还有,作为一种方式,通道选择单元520,具体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为状态类型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第三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
1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装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多条通信通道中的第一通信通道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第二通信通道具有传输实时性高的特点,进而使得可以根据当前的数据传输模式来选择是通过第一通信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还是通过第二通信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以提升数据传输有较高灵活性的同时,也可以具有好的传输实时性和传输速率。
1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
123.所述第一核,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多条通信通道中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到所述第二核。
12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组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1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装置实施例以及电子组件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以及电子组件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126.下面将结合图13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127.请参阅图13,基于上述的核间通信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包括可以执行前述核间通信方法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也可以为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
128.电子设备200包括处理器102、存储器104、网络模块106以及微控制单元108(mcu)。其中,该存储器104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2可以执行该存储器104中存储的程序。其中的处理器102的内部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
129.其中,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处理数据的核以及消息矩阵单元。处理器10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130.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131.所述网络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例如和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网络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网络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例如,网络模块106可以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132.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11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133.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11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
产品中。程序代码11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13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间通信方法、装置、电子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核以及第二核,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有多条通信通道,且所述多条通信通道各自的通信性能不同的情况下,在获取到在所述第一核和所述第二核之间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从多条通信通道中选择与待传输数据对应的通信通道作为目标通信通道,进而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需要在第一核和第二核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所需传输数据适配的通信通道来传输待传输数据,进而提升了在双核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灵活性。
1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