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5:3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2.手持式吸尘器是指整体结构中带有手柄的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因其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而很受市场欢迎,其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空间、车内空间等空间内清洁。
3.现有的手持吸尘器为了考虑结构紧凑和美观的问题,将手持吸尘器的外壳设计成一个内空的主腔体,在主腔体前端连接尘杯,主腔体内安装有电机动力输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例如公布号为cn110664315a的一种手持吸尘器的一键式倒尘结构,一种手持吸尘器的一键式倒尘结构,包括吸尘器主机和尘杯,所述吸尘器主机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握持手柄、相对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尘杯连接部,所述尘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尘杯连接部上,所述尘杯包括以所述尘杯的高度方向的任一平面作为分割面的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杯体上且位于所述尘杯连接部,所述杯盖的另一端卡接于锁扣的底部且所述锁扣铰接于所述吸尘器主机上。但是这种结构的手持吸尘器,由于主腔体为圆周封闭的腔体,不方便内部零件的装入,并且也不方便电机与控制系统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尘杯和内部中空的主腔体,其特征在于,主腔体一体注塑成型,主腔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主腔体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电源和控制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电连接,主腔体后端设有用于电源和控制模块装入的第一开口,第二安装腔内设有吸尘机构,主腔体前端设有用于吸尘机构装入的第二开口,控制模块的电源正负极线上均连接有第一端子,两个第一端子穿过隔板上的连通孔并固定在隔板位于第二安装腔的一侧上,所述吸尘机构底端设有相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可拔插的插接在第一端子中使吸尘机构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吸尘机构上设有定位滑槽,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壁上设有定位筋,当吸尘机构从第二开口装入第二安装腔内时,定位筋滑动插入定位滑槽内,吸尘机构沿定位筋滑动装入第二安装腔内使吸尘机构底端的第二端子插入第一端子中。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壁上设有限位滑轨,所述吸尘机构上设有与限位滑轨相配合的凹部,当吸尘机构装入第二安装腔内时,所述凹部可滑动的插在限位滑轨上沿限位滑轨滑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隔板位于第二安装腔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上均设有插槽,第一端子底部设有插接部,连接在正负极线上的两个第一端子通过插接部分别与两个固定座上的插槽插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两弹性夹片,两弹性夹片之间具有夹口,第二端子插入夹口内,两弹性夹片将第二端子夹紧在中间。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一开口上连接有后盖,后盖上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口,所述尘杯连接在主腔体的第二开口上,尘杯上设有吸尘口,所述后盖上设有出风口。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吸尘机构包括电机、上盖、下底和叶轮,设有连接箍将上盖和下底连接在一起,上盖和下底组合形成叶轮腔,叶轮设在叶轮腔内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下底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下底与叶轮连接,第二端子设在电机底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吸尘机构的前侧设有前盖,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的凸筋,前盖下压吸尘机构使连接箍压在凸筋上,前盖与第二安装腔内壁连接,所述电机夹在下底和隔板之间。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主腔体内设有安装槽,设有控制开关插接在安装槽中,控制开关的电线上连接的插头与控制模块上的插座插接,所述主腔体侧壁上设有按钮安装孔,按钮安装孔内安装有按钮,通过按钮按压控制开关启动或关闭吸尘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电源为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卡扣连接在控制模块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源和控制模块从主腔体后端的第一开口装入到第一安装腔内,再将控制模块的电源正负极线上连接的第一端子固定在隔板上,吸尘机构从主腔体前端的第二开口装入到第二安装腔内,吸尘机构底端的第二端子插接在第一端子中使吸尘机构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连接结构方便吸尘机构与控制模块的连接,也方便吸尘器内部零件的安装,并且主腔体一体注塑成型,圆周封闭的主腔体使结构看上去更美观、紧凑。
附图说明
1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背景技术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
22.图6为拆掉尘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主腔体拆掉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吸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吸尘机构爆炸图。
26.图10为电源和控制模块连接关系图。
27.图11为主腔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主腔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一。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二。
31.图中:1、尘杯;2、防滑纹;3、主腔体;4、握把;5、后盖;6、吸尘口;7、单向阀;8、按钮;9、按钮安装孔;10、充电口;11、出风口;12、l形卡扣槽;13、第二插接部;14、竖槽;15、横槽;16、限位凸起;17、前盖;18、卡块;19、第二开口;20、限位槽;21、第二安装腔;22、第二倒扣;23、充电插口;24、电路板;25、第二卡扣槽;26、第一开口;27、第一安装腔;28、第三凸筋;29、限位滑轨;30、对接槽口;31、固定板;32、侧边;33、缺口;34、安装槽;35、插头;36、插座;37、控制模块;38、固定座;39、放置槽;40、第一端子;41、绕线通道;42、隔板;43、吸尘机构;44、电机;45、第二端子;46、连接箍;47、定位滑槽;48、凹部;49、上盖;50、中间件;51、第二环形卡槽;52、下底;53、出风孔;54、通孔;55、叶轮;56、外环凸边;57、第三环形卡槽;58、贯穿孔;59、第一插接部;60、弹性夹片;61、夹口;62、第一倒扣;63、第一卡扣槽;64、插口;65、插接端子;66、电池包;67、插槽;68、连通孔;69、第三倒扣;70、定位筋;71、第二凸筋;72、联接部;73、阀板;74、弹性连接部;75、第三卡扣槽;76、连接部;77、第一环形卡槽;78、第一凸筋;79、控制开关;80、按压部;81、复位弹簧;82、内环凸边;83、触压部;84、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图1-图14所示,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尘杯1和主腔体3。
36.图11、图12所示,所述主腔体3一体注塑成型,主腔体3内部中空,所述主腔体3内设有隔板42,优选的,所述隔板42与主腔体3一体,所述隔板42将主腔体3内部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安装腔27和第二安装腔21,所述隔板42上设有连通孔68,连通孔68连通第一安装腔27和第二安装腔21。
37.所述主腔体3中间弯折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所述隔板42设在弯折处,弯折处后方的主腔体3用于作为握把4,通过手持握把4使用吸尘器。
38.所述握把4两侧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2。
39.图10、图13、图1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腔27内安装有电源和控制模块37,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7电连接,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7从主腔体3后端的第一开口26装入到第一安装腔27内。
40.优选的,所述电源为电池包66,所述电池包66卡扣连接在控制模块37上,进一步,所述电池包66上下两端的安装架上均设有第一倒扣62,所述控制模块37上设有第一卡扣槽63,所述第一倒扣62与第一卡扣槽63卡扣连接,将控制模块37和电池包66固定在一起,便于将电源和控制模块37安装到第一安装腔27内。所述第一倒扣62具有弹性。
41.图5所示,所述第一开口26上连接有后盖5,所述后盖5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而出的第二倒扣22,所述第一安装腔27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扣槽25,所述第二倒扣22插入第一安装腔27内与第二卡扣槽25卡扣连接将后盖5固定连接在主腔体3的后端。所述第二倒扣22具有弹性。
42.所述后盖5的上沿上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卡槽77,所述后盖5连接在第一开口26上时,所述主腔体3后端的侧壁插入第一环形卡槽77内定位,便于后盖5和主腔体3的连接。
43.所述后盖5上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口10。优选的,所述后盖5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路板24,所述电路板24上固定有充电插口23,充电插口23从充电口10露出用于充电,所述电路板24通过电线与控制模块37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4电线上连接有插接端子65,所述控制模块37上设有插口64,所述插接端子65与插口64插接。
44.所述后盖5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支撑用的第一凸筋78,所述第一安装腔27的内壁上也设有若干支撑用的第二凸筋71,电池包66的上端支撑在第二凸筋71上,电池包66的下端支撑在第一凸筋78上,且电池包66两侧的侧壁均触接在第一凸筋78和第二凸筋71上,所述第一凸筋78和第二凸筋71将电池包66夹在中间,使电池包66和控制模块37固定在第一安装腔27内。
45.图7所示,控制模块37的电源正负极线上均连接有第一端子40,两个第一端子40穿过隔板42上的连通孔68并固定在隔板42位于第二安装腔21的一侧上。优选的,所述隔板42位于第二安装腔21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座38,固定座38上设有用于安放第一端子40的放置槽39,所述放置槽39的槽底设有插槽67,第一端子40底部设有弯折向下的第一插接部59,每个第一端子40上均设有两个第一插接部59,连接在正负极线上的两个第一端子40分别装入两个固定座38的放置槽39内,所述第一插接部59与插槽67紧配插接,使两个第一端子40均固定在隔板42上。
46.进一步,所述隔板42上设有由各边围合而成的绕线通道41,连接第一端子40的正负极线卡在绕线通道41内,使电线更好的安置。
47.图3、图4、图8、图9所示,所述第二安装腔21内设有吸尘机构43,主腔体3前端设有用于吸尘机构43装入的第二开口19,所述吸尘机构43从第二开口19装入到第二安装腔21内。
48.所述吸尘机构43包括电机44、上盖49、下底52和叶轮55。
49.所述上盖49和下底52组合形成叶轮腔,设有连接箍46将上盖49和下底52连接在一起,优选的,连接箍46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二环形卡槽51,所述上盖49和下底5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外环凸边56,所述上盖49和下底52向中间闭合时,上盖49的外环凸边56与下底52的外环凸边56贴靠在一起并卡在连接箍46内壁的第二环形卡槽51内,将上盖49和下底52固定在一起形成叶轮腔,所述连接箍46的内壁上还设有内环凸边82,所述下底52的侧壁下沿抵在内环凸边82上,内环凸边82用于支撑所述下底52。优选的,所述连接箍46具有弹性,或者所述上盖49和下底52具有弹性。
50.所述叶轮55设在叶轮腔内转动,电机44位于下底52的后方且电机44的输出轴穿过下底52中心的通孔54与叶轮腔内的叶轮55连接,所述电机44驱动叶轮55在叶轮腔内转动,所述电机44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第一端子40配合连接的第二端子45,所述第二端子45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电机44固定连接在下底52上,优选的,所述电机44通过螺丝与下底52连接。
51.所述上盖49上设有进风孔84,所述下底52上设有出风孔53,电机44驱动叶轮55转动时,将空气从进风孔84吸入叶轮55腔内,并从出风孔53排出,形成通路。
52.图6所示,所述吸尘机构43的前侧设有前盖17,所述第二安装腔2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的第三凸筋28,前盖17下压所述上盖49,使得连接箍46的底部压在第三凸筋28上,所述连接箍46的外壁与第二安装腔21内壁贴合,所述前盖17与第二安装腔21内壁连接,所述前盖17和第三凸筋28将上盖49和下底52组合而成的整体夹在中间,使上盖49和下底52固定在第二安装腔21内,所述电机44的上端与下底52触接,所述电机44的下端与隔板42触接,隔板42和下底52将电机44夹在中间,优选的,所述隔板42上设有对接槽口30,所述电机44的下端插入对接槽口30内定位,使电机44更稳定的固定在第二安装腔21内。
53.所述前盖17和上盖49之间设有中间件50,中间件50的形状与上盖49顶部的形状相匹配,中间件50套在上盖49凸起的顶部上,所述中间件50顶面设有第三环形卡槽57,所述前盖17的底部设有一圈环状的触压部83,所述触压部83卡入第三环形卡槽57内将中间件50压在上盖49上,所述中间件50和前盖17的中间均设有贯穿孔58使位于上盖49中间的进风口84露出。
54.进一步,所述前盖17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连接部76,所述连接部76上设有第三卡扣槽75,所述第二安装腔21内壁上设有相配合的若干第三倒扣69,所述第三倒扣69与卡扣槽卡扣连接使前盖17连接在第二安装腔21内壁上。所述连接部76具有弹性。
55.所述电机44底部的第二端子45可拔插的插接在第一端子40中使吸尘机构43与控制模块37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40包括两弹性夹片60,两弹性夹片60之间具有夹口61,所述第二端子45为一金属插片,所述第二端子45插入夹口61内时,两弹性夹片60将第二端子45夹紧在中间,使电机44与控制模块37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45的连接结构为现有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可参考电器的插头35插入插座36内的结构。所述第一端子40的两弹性夹片60组合为x字形。
56.图14所示,当需要安装主腔体3内部零件时,只需要将电源和控制模块37从第一开口26装入第一安装腔27内,再将吸尘机构43从第二开口19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在吸尘机构43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时,电机44底部的第二端子45自动插入第一端子40内完成连接,第一端子40和第二端子45的连接结构便于吸尘器主腔体3内部零件的安装。
57.进一步,图7、图8所示,所述连接箍46上设有定位滑槽47,所述第二安装腔2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70,当吸尘机构43从第二开口19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时,所述定位筋70滑动插入定位滑槽47内,吸尘机构43沿定位筋70滑动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使电机44底端的第二端子45插入第一端子40中。定位筋70配合定位滑槽47使第二端子45能准确插入第一端子40中。
58.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腔21内壁上设有限位滑轨29,所述限位滑轨29为第二安装腔21内壁向第二安装腔21内凸起的部分,所述连接箍46上设有与限位滑轨29相配合的凹部48,当吸尘机构43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时,所述凹部48可滑动的插在限位滑轨29上沿限位
滑轨29滑动,所述凹部48配合限位滑轨29使吸尘机构43从第二开口19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时,不会出现左右摆动,使吸尘机构43更稳定的装入第二安装腔21内。
59.所述尘杯1连接在主腔体3的第二开口19上,优选的,所述尘杯1后端设有第二插接部13,所述第二插接部13外壁上设有l形卡扣槽12,l形卡扣槽12的数量为两个,l形卡扣槽12包括互相连接的竖槽14和横槽15,竖槽14贯穿第二插接部13下沿,横槽15沿第二插接部13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安装腔21内壁上设有卡块18,所述尘杯1的第二插接部13从第二开口19插入第二安装腔21内,卡块18从第二插接部13下沿的开口处卡入竖槽14,转动尘杯1使卡块18转入横槽15内锁住尘杯1和主腔体3,其中一个横槽15内设有限位凸起16,所述卡块18上设有限位槽20,当卡块18转入横槽15内时,所述限位凸起16落入限位槽20内限制尘杯1相对主腔体3转动。所述限位凸起16通过弹性形变落入到限位槽20内。
60.所述尘杯1外壁上设有防滑纹2。
61.所述尘杯1的前端设有吸尘口6,吸尘口6上设有只允许风从外部到尘杯1内的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包括阀板73和联接部72,阀板73和联接部7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部74连接,所述联接部72另一端与尘杯1卡扣连接使阀板73固定在尘杯1内,所述弹性连接部74的弹性力作用在阀板73上使阀板73向吸尘口6转动封堵在吸尘口6下端,当电机44启动吸尘时,外界的风向内推动阀板73使阀板73向内转动打开吸尘口6。
62.所述后盖5上设有出风口11,风从吸尘口6进入到吸尘器内,再经过主腔体3从后盖5上的出风口11排出。
63.图3、图4所示,所述主腔体3内设有安装槽34。所述第二安装腔21内壁上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上设有两相对的l形的侧边32,两侧边32和固定板31围合形成安装槽34,所述控制开关79从安装槽34的槽口插入安装槽34内与安装槽34紧配插接,控制开关79的电线上连接有插头35,所述插头35与控制模块37上的插座36插接,所述插头35与插座36的插接结构与市场上现有的接线端子插接结构相同,所述控制开关79与控制模块37电连接。
64.图7、图11、图13所示,所述主腔体3侧壁上设有按钮安装孔9,按钮安装孔9内安装有按钮8,所述按钮8为具有弹性的橡胶件,按钮8卡在第二安装腔21内壁和固定板31之间,且按钮8的按压部80从按钮安装孔9内露出,所述固定板31上设有缺口33,所述缺口33与按钮安装孔9相对,控制开关79从缺口33露出与按压部80相对,所述按压部80与控制开关7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1,复位弹簧81套在控制开关79上,通过按压按压部80使按压部80触压在控制开关79上控制吸尘器的启动或关闭,优选的,按压一次按压部80,控制开关79控制电机44启动,再按压一次按压部80,控制开关79控制电机44关闭,或者通过按压按压部80调节所述吸尘器的吸力的档位。松掉按压部80后,复位弹簧81的弹性回复力推动按压部80复位。
65.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79为点动开关
66.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37为市场上现有的控制模块37,所述控制模块37可为plc控制模块。
6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安装的手持式吸尘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