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顶挂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1:5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
2.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顶挂。


背景技术:

3.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4.集成吊顶是目前装修领域最常见的装修手段,而在进行吊顶时往往是将龙骨固定在墙顶上,再将吊顶塞入至龙骨中,但是龙骨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顶上的,因此在龙骨固定完成后其位置无法进行调整,那么在每次吊顶时需要精准的测量安装位置以及吊顶板的尺寸,进而不利于整个吊顶过程,所以针对吊顶龙骨挂载时的顶挂件的可调节需求也越来也受到重视,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10924585a提供一种可调节吊顶挂件装置,包括滑轨、长锯齿限位条、滑块、短锯齿限位条、伸缩杆结构、吊顶挂钩组件和球头底座,至少两根滑轨并排设置,滑轨的内侧面设有长锯齿限位条,至少两个滑块配合安装在滑轨上并在滑轨内形成移动副,滑块的底部设有短锯齿限位条,而短锯齿限位条与长锯齿限位条契合达到限位的效果,吊顶挂钩组件内的底板通过伸缩杆结构与滑块连接,两块挂板分别活动安装在底板底部的导槽内,而两块所述挂板之间设有弹簧。通过滑轨以及滑块的配合使得吊顶挂钩组件位置能够自由的调整,因此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吊顶板进行固定,而吊顶挂钩组件与滑块之间是球副连接,因此吊顶挂钩组件能够进行小角度偏移,方便了安装过程。
5.但是上述吊顶安装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且安装成本高,另外,通过滑块的滑动来调节吊顶的吊挂的位置,从而容易产生吊顶的晃动,支撑性差,轻则吊顶基板开裂,重则吊顶与吊挂件脱离坠下伤人,安全性没有保障。
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可调节顶挂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有效的调节吊顶的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安全性高的可调节顶挂。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9.一种可调节顶挂,包括膨胀螺栓、与所述膨胀螺栓连接的可调节件以及通过连接螺杆与所述可调节件连接的支撑件,所述可调节件包括竖直板、设置于所述竖直板靠近所述膨胀螺栓的一端的第一横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膨胀螺栓的一端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膨胀螺栓穿过的第一孔,所述第二横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的第二孔,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可调节件的一侧的第二夹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夹板方向延伸的限位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为长条形槽孔,且所述第二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孔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一孔的孔心和第二孔的孔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竖直板平行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膨胀螺栓靠近所述可调节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杆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横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膨胀螺栓外侧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横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套设与所述连接螺杆外侧的第二螺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的第三孔,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的第四孔,所述第三孔和第四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三孔和第四孔的内径均与所述连接螺杆的外径相同。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三孔的孔心和第四孔的孔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外侧的第三螺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可调节件和支撑件均为一体成型件。
19.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有效的调节吊顶的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膨胀螺栓,2、可调节件,21、竖直板,22、第一横板,221、第一孔,222、第一螺母,23、第二横板,231、第二孔,232、第二螺母,3、支撑件,31、第一夹板,311、第三孔,32、第二夹板,321、第四孔,33、连接板,34、限位板,35、第三螺母,4、连接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6.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3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31.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可调节顶挂,包括膨胀螺栓1、与所述膨胀螺栓1连接的可调节件2以及通过连接螺杆4与所述可调节件2连接的支撑件3,所述可调节件2包括竖直板21、设置于所述竖直板21靠近所述膨胀螺栓1的一端的第一横板22以及设置于所述竖直板21远离所述膨胀螺栓1的一端的第二横板23,所述第一横板2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膨胀螺栓1穿过的第一孔221,所述第二横板23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4穿过的第二孔231,所述支撑件3包括第一夹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31远离所述可调节件2的一侧的第二夹板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的连接板33,所述第二夹板32远离所述连接板33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夹板31方向延伸的限位板34。
32.在本实用新型中,膨胀螺栓1的前端向上垂直钉入至墙顶面,膨胀螺栓1的后端(下端)连接至可调节件2的上端,可调节件2的下端通过连接螺杆4连接至支撑件3,最后将吊顶基层构件(一般是龙骨或者是方钢)安装至支撑件3上即可完成吊顶的吊挂。
33.首先是可调节件2的结构,所述可调节件2包括竖直板21、设置于所述竖直板21靠近所述膨胀螺栓1的一端的第一横板22以及设置于所述竖直板21远离所述膨胀螺栓1的一端的第二横板23。而且,第一横板22与第二横板23水平设置,第一横板22与竖直板21垂直设置。
34.在这里,所述第一横板2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膨胀螺栓1穿过的第一孔221,所述第二横板23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4穿过的第二孔231,当然,所述第一横板22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套设于所述膨胀螺栓1外侧的第一螺母222,所述第二横板23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套设与所述连接螺杆4外侧的第二螺母232。也就是说,膨胀螺栓1穿过第一孔221之后通过两个第一螺母222进行固定,完成膨胀螺栓1与第一横板22的连接;连接螺杆4穿过第二孔231之后通过两个第二螺母232进行固定,完成连接螺杆4与第二横板23的连接。
35.然后是支撑件3的结构,所述支撑件3包括第一夹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31远离所述可调节件2的一侧的第二夹板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的连接板33,所述第二夹板32远离所述连接板33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夹板31方向延伸的限位板34。而且,第一夹板31与第二夹板32平行设置,第一夹板31与连接板33垂直设置,第二夹板32与限位板34垂直设置。
36.那么,吊顶基层构件安装至支撑件3上时,吊顶基层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之间,吊顶基层构件的侧面被限位板34进行限制,防止吊顶基层构件脱离支撑件3。
37.在这里,所述第一夹板31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4穿过的第三孔311,所述第二夹板3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杆4穿过的第四孔321。所述第一夹板31远离所述第二夹板32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夹板32远离所述第一夹板31的一侧均设置有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4外侧的第三螺母35。也就是说,连接螺杆4穿过第三孔311和第四孔321,然后通过两个第三螺母35进行固定,完成连接螺杆4与支撑件3的固定安装。
38.并且,所述第三孔311和第四孔321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三孔311和第四孔321的内径均与所述连接螺杆4的外径相同,当然,所述第三孔311的孔心和第四孔321的孔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板33平行设置,实际上,连接螺杆4穿过第三孔311和第二孔321之后,连接螺杆4与第一夹板31垂直设置,这样连接螺杆4与支撑件3的连接稳定不易晃动,支撑件3能够有效支撑吊顶基层构件。
39.总之,通过改变膨胀螺栓1插入至第一孔221下方的长度,或者改变连接螺杆4插入至第二孔231上方的长度,可以改变支撑件3挂载在可调节件2下的高度,从而改变吊顶高度,起到对吊顶调平的作用;以及根据需要挂载的吊顶基层构件的规格,选择相应的支撑件3进行限位,可以用于多种吊顶基层构件的稳定吊挂。
40.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吊顶基层构件为大型重型的吊顶结构时,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31的排列与第三孔311和第四孔321相同,即所述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31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一孔221的孔心和第二孔231的孔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竖直板21平行设置,这样,可调节件2与膨胀螺栓1以及连接螺杆4的连接稳定,可以有效提高挂载吊顶的承载性,但是缺点是不可调节吊顶基层构件相对于膨胀螺栓1的位置。
41.反之,若是吊顶基层构件为小型轻型的吊顶结构时,所述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31均为长条形槽孔,且所述第二孔2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孔22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如图3所示,这样,膨胀螺栓1可以在第一孔221内滑动至相应位置之后,再通过第一螺母222进行固定,同样的,连接螺杆4可以在第二孔231内滑动至相应位置之后,再通过第二螺母232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使得在可调节件2安装时,不仅可以改变吊顶基层构件的吊挂高度,还能改变吊顶基层构件的吊挂位置,对吊顶基层构件进行高度和位置的同时调节。
42.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中,对于支撑件3,可以有很多结构来适应各种吊顶基层构件的支撑。
43.连接螺杆4从连接板33靠近限位板34的一侧穿过支撑件3,如图1所示,这样连接螺杆4与吊顶基层构件距离更近,对支撑件3的扭力更小,支撑件3的使用寿命长。
44.或者,连接螺杆4从连接板33远离限位板34的一侧穿过支撑件3,如图4所示,这样的好处是,吊顶基层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抵住连接板33靠近限位板34的一侧以及限位板34靠近连接板33的一侧,这样吊顶基层构件的左右限位更稳定。
45.当然,若是吊顶基层构件为弧形龙骨,那么所述限位板34靠近所述连接板33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增加吊顶基层构件与限位板34的接触面积,并有效防止吊顶基层构件脱落。
46.为了方便支撑件3的吊挂,所述膨胀螺栓1靠近所述可调节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杆4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当然,第一螺母222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第二螺母232和第三螺母35的内侧均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47.最后,所述可调节件2和支撑件3均为一体成型件,增加整个可调节顶挂的结构强度,吊顶吊挂的稳定性好。
48.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有效的调节吊顶的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安全性高。
49.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顶挂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s1:在墙顶上安装膨胀螺栓;
51.s2:将膨胀螺栓的下端与可调节件的竖直板上端的第一横板连接;
52.s3:将可调节件的竖直板下端的第二横板通过连接螺杆与支撑件连接;
53.s4:将吊顶基层构件卡入至支撑件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吊顶基层构件的侧边卡在限位板靠近连接板的一侧。
54.而且,在执行步骤s2至s3时,通过两个第一螺母分别拧至第一横板两侧的膨胀螺栓外侧,将膨胀螺栓与第一横板固定连接;通过两个第二螺母分别拧至第二横板两侧的连接螺杆外侧,将连接螺杆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三螺母分别拧至第一夹板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和第二夹板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的连接螺杆外侧,将连接螺杆与支撑件固定连接。
55.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顶挂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有效的调节吊顶的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安全性高。
5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