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2:49: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表径流收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表径流指降雨后未下渗至土壤中,而是沿着地形顺势流动的水。为研究地表径流中的化学成分,通常需要及时收集地表径流用来检测其各项化学指标。通过各项指标反应地区生态环境状态,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野外地表径流的收集方式为建设径流池和现场收集径流。建设径流池存在工作量大,施工复杂,拆卸困难,对地形要求较高等问题;现场收集缺乏便捷,高效的收集装置。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野外,并且便于携带,能够高效、准确收集地表径流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包括引导部、连接管和集水容器;引导部包括底板、侧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背板,所述侧板竖向设置于底板相对侧边沿,所述背板竖向设置于底板上,并且背板分别与两侧侧板和底板合围形成“簸箕”状结构,该结构的前端为进水口,后端的背板设有出水口,沿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垂直于侧板和底板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设有通孔,第一过滤板与底板和侧板合围形成拦蓄部,所述拦蓄部的底板设有渗透孔;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集水容器连接。
6.简易收集装置在野外使用,使用时将引导部与采集点坡度以近似角度插入土层,使土层覆盖拦蓄部底板,从而固定引导部,由于引导部底板设有渗透孔,能够有效避免对土层水分垂直渗入的影响,同时可以区分雨水与地表径流,双层过滤板能够有效过滤固体杂质,提升样本收集精确度。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部设置通孔,下部为封闭板。由于引导部与采集点坡度基本相同,因此第二过滤板与第一过滤板之间形成缓冲区,缓冲水流并沉淀泥沙,当水位到达第二过滤板上部的通孔位置时,上层水穿过通孔经出水口和连接管流入集水容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间隔15cm。间隔距离加长能够增加采集时缓冲区域的空间,从而使水流中的泥沙充分沉淀。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向外设置延伸部,便于连接管与出水口的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拦蓄部两侧的侧板高度沿进水口至第一过滤板逐渐升高。
11.进一步的,所述拦蓄部两侧的侧板与进水口连接处的高度与进水口高度相同,便于进水口更容易的插入土层。
12.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底部外侧设置与底板平行的固定环,采用长钉或者坚固的树枝穿过固定环插入土层,从而加强对引导部的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容器采用0.5l-1l的集水瓶,易于携带储存,提升采集设备的便携性。
14.进一步的,所述引导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制作成本低廉,不锈钢材质重量清,易于携带。
15.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直径为1cm。
16.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不锈钢制作,成本低廉,集水容器采用矿泉水瓶易于携带,收集装置便携性和实用性强。
18.2.拦蓄部底板设有渗透孔,避免影响采集点土层水分的垂直渗透,同时可以区分雨水和地表径流,提升收集样品的准确度。
19.3.第一过滤板用于过滤枯枝、落叶等较大体积的杂物,第二过滤板仅上部设置通孔,配合引导部采集时倾斜设置,形成缓冲区,缓冲水流并将泥沙沉淀,通过结构与使用场景配合,巧妙设计,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固定环的引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23.图4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板;11-渗透孔;2-侧板;3-背板;31-出水口;32-延伸部;41-第一过滤板;42-第二过滤板;43-通孔;5-连接管;6-集水容器;7-拦蓄部;8-拦污部;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参照图3,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包括:引导部,用于引流并过滤地表净流水;连接管5,用于连接引导部和集水容,6,并将收集的水导入集水容器6;集水容器6,用于盛装收集的地表净流水。
27.参照图1和图2,引导部包括底板1、侧板2、第一过滤板41、第二过滤板42和背板3,侧板2竖向设置于底板1对侧边沿,背板3竖向设置于底板1上,并与两侧板2和底板1围合形成“簸箕”形结构,该结构的前端为进水口,后端的背板3底部设有出水口31,优选的,出水口31为直径25mm的通孔;沿进水口向出水口32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过滤板41和第二过滤板42,第一过滤板41与第二过滤板42均与侧板2和底板1垂直,并且设有通孔43,通孔43直径优选1cm,其中,沿进水口,第一过滤板41与侧板2和底板1合围形成拦蓄部7,用于拦截枯枝、落叶等物体,第二过滤板42、侧壁2、底板1和第一过滤板41围合形成顶部开口的拦污部8,并且第二过滤板42的通孔43均匀设置于上部,其下部未设置通孔43,优选的,第二过滤板42最下侧
的通孔43与底板1的距离为2-3cm,拦蓄部7与拦污部8均为顶部开口,便于收集过程及时清理树枝,泥沙等杂物,从而提升收集效率;由于背板3设有出水口31,穿过第二过滤板42的水通过出水口31流出引导部1。
28.为了保证拦污部8的过滤效果,第二过滤板42与第一过滤板41之间优选间隔15cm,由于引导部采集时倾斜设置,并且倾斜度与采集点坡度相近,因此在第一过滤板41与第二过滤板42之间形成缓冲区,经由第一过滤板41过滤并流入拦污部8的水经过缓冲沉淀后通过第二过滤板42上部的通孔43流出。
29.引导部各部分采用不锈钢焊接制作,有效降低地表径流收集装置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30.拦蓄部7的底板1均匀设置下渗孔11,使径流收集处的降水通过下渗孔11渗入土壤,从而不影响土壤层水分的垂直渗入,并能将雨水与地表径流区分。
31.参照图4,为了便于引导部与连接管5的连接,出水口31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32,从而连接管5套设于延伸部32即可与引导部连通,延伸部32的延伸长度优选10cm。
32.连接管5可采用波纹管或pe管,其直径优选25mm。
33.集水容器6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容器,容量优选0.5l-1l,例如,矿泉水瓶、水桶等易于盛装携带的容器,其中,优选矿泉水瓶。
34.使用时,引导部与采集点斜坡以坡度相近的角度插入土层,通过拦蓄部7上覆盖的土层固定引导部,从而地表径流水穿过第一过滤板41进入拦污部8,由于引导部倾斜设置,并且第二过滤板42仅上部设置通孔43,从而有利于缓冲水流并将水流中的泥沙沉淀,当拦污部8的水面到达第二过滤板42的通孔43,水流穿过通孔43,并通过出水口31和连接管5进入收集容器6中。
35.为了便与引导部插入土层,侧板2的高度沿进水口至第一过滤板41逐渐升高,优选的,侧板2与进水口连接处的高度与进水口高度一致,即该处侧板2高度为0,从而使进水口更容易插入土层。
36.由于采集点坡度不同,对于坡度较大的采集点仅通过拦蓄部7底板上覆盖的土层无法牢固固定,因此,在引导部侧板2底部外侧设置固定环9,固定环9的环面与底板1平行设置,固定环9可沿侧板2外侧底部对称设置多组,从而加强引导部的固定。
37.将引导部沿与采集点斜坡方向插入土层后,可将长钉或者一定长度的树枝通过固定环9插入土层,进一步固定引导部。
3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地表径流简易收集装置,通过两层过滤板有效过滤树枝、落叶和泥沙等杂物,并且拦蓄部底板设置渗透孔,保证采集点土层水分的垂直渗入,区分雨水与地表径流,拦蓄部与拦污部顶部均为敞口,从而收集过程中能够及时清理杂物,提升采集效率和准确度。该简易采集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并且便于携带,采集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